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院级海湾与岛礁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团队对万山群岛差异化生境下的主要鱼类群落营养生态位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Food web structure and trophic diversity for the fishes of four islands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china”为题,发表在Ecological Indicators (IF:6.9,JCR 1区)期刊上(创新团队科研助理石娟为第一作者,王腾副研究员和刘永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南海所创新团队以珠江口万山群岛的岛礁生态系统为例,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和贝叶斯混合模型,对比分析了近岸型岛屿和离岸型岛屿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特征及基础碳源。研究发现,生境差异显著影响万山群岛不同岛屿海域的鱼类群落营养生态位,近岸型岛屿鱼类群落的初始碳源更丰富,食物链更长,营养层次更多,营养生态位宽幅更大,食物网营养结构多样性程度更高,且有较高的物种生物多样性。万山群岛渔业生物的食性主要以浮游动物食物链为主,离岸型岛屿中底栖生物被摄食比例高于近岸型岛屿,表明近岸型岛屿的鱼类可能会从浮游动物食物链向底栖动物食物链转变。
该研究得到了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课题(2019B030302004-05)、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 (2019B151512006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2019YFD0901204, 2019YFD090120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2019B12120100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2023TD16)、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项目 (NFZX2021)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24.111916
相关知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所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环境效应研究取得新进展
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研究团队在祁连山鸟类群落多样性模式形成及驱动过程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研究进展
小哺乳动物种群调节及鼠害生物防治学科组在根田鼠种群调节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所龟鳖遗传育种团队创新实现龟类受精卵无壳孵化
海水鱼类细菌性疾病病原及其检测、疫苗研究概况道
万益蓝 WonderLab 首登中华医学会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与专家共话消化研究新进展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综述:外来入侵脊椎动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
城市化对鸟类生态位动态和压力反应的影响
鱼类经济性状遗传解析及分子育种应用研究
网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所对万山群岛主鱼类群落营养生态位研究取得新进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78283.html
上一篇: 鱼类关键生境研究进展 |
下一篇: 主养草鱼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