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所在建坝河流鱼类生境保护研究取得新进展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所在建坝河流鱼类生境保护研究取得新进展

  本站讯 为全面深入分析河流建坝对鱼类的影响及相关保护措施,明确建坝河流鱼类保护未来研究重点,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在Reviews of Geophysics发表了“River damming impacts on fish habitat and associated conservation measures”。该研究联合了北京大学倪晋仁院士、武汉大学夏军院士以及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等多位专家。

  河流建坝可为防洪、发电、供水、航运等带来诸多益处,随着世界对能源、防洪和用水等需求的增加,全球大坝数量持续增长。然而,建坝会显著改变河流物理生境,包括河流连通性、水文情势、水温情势、泥沙情势及河貌等,影响鱼类生境并导致其多样性下降。为减缓建坝对鱼类生境的不利影响,已研究并实施了诸如过鱼设施、增殖放流、生态调度和支流生境替代等措施,但保护效果不显著或效率提升遭遇瓶颈。因此,亟需全面深入分析建坝对鱼类生境的影响,阐明改进保护措施的内在机制,提出建坝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未来研究重点。

  建坝降低了河流纵向、横向和垂向连通性,影响鱼类洄游、产卵和索饵;改变了河流泥沙输移与河貌,影响鱼类微生境;大坝调节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水文和水温情势,影响鱼类繁殖、索饵和越冬等,大坝泄水造成坝下河道气体过饱和,导致鱼类气泡病甚至死亡。这些生境的改变显著影响鱼类的物种数量和群落结构,如三文鱼、四大家鱼、鲟鱼、鳗鱼等。

  为减缓河流建坝对鱼类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已开展了诸多鱼类保护措施。例如,建设过鱼设施以恢复鱼类洄游通道,实施生态调度以降低河流水文和水温情势变异对鱼类的影响,修复支流生境为干流因建坝丧失生境的鱼类提供适宜的替代生境,人工增殖放流恢复鱼类资源量。这些保护措施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保护效果、成本效益,因此,应综合考虑工程实际情况、保护的目标鱼类特性和保护措施效率,因地制宜地选择鱼类保护措施。

  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可能进一步加剧对河流物理生境的影响,增加问题的复杂性,为此今后研究应重点关注:合理规划流域水系开发强度、干支流协同关系、坝址选择、工程参数等,减小对鱼类的影响;开展建坝河流系统性监测,获取物理生境和生态系统长序列数据,以深化建坝河流生态影响评价研究和持续改进保护措施;考虑未来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提出预防性应对措施。

  Reviews of Geophysics由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主办,创刊于1963年,是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经典品牌期刊,2022年影响因子为25.2,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大类中排名第一。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203900)、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52121006)和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92047303)的支持。

相关知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所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环境效应研究取得新进展
基于淮河中游鱼类不同等级生境保护目标的生态需水研究(谢悦 , 夏军等)(P
一种基于生态习性的河流鱼类栖息地适宜面积的计算方法[发明专利].pdf
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影响研究
中国鹤类研究与保护研讨会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在吴城召开
小哺乳动物种群调节及鼠害生物防治学科组在根田鼠种群调节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鱼类资源保护总结.ppt
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研究团队在祁连山鸟类群落多样性模式形成及驱动过程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淡水大型动物多样性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中取得进展
2017年四川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过鱼工程鱼类生态习性试验研究招标公告

网址: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所在建坝河流鱼类生境保护研究取得新进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7830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研究揭示人类活动对全球淡水鱼类生
下一篇: 珠江所在草鱼重要疫病生态防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