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我们从未在历史中汲取过教训。
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后,遭遇信任危机国产奶粉被消费者“抵制”,直至近几年国产奶粉品牌才用口碑换回了市场。但奶粉行业的教训似乎并没有被其他行业汲取,宠物猫粮行业也陷入了信任危机的泥潭里。
曾扬言要做宠物界雅培的信元,好的不学居然被爆出了“毒猫粮”事件,再一次损害了国产猫粮的风评,进口猫粮坐拥渔翁之利。
可笑的是,还没等宠物猫粮行业走出泥潭,辅食赛道似乎也有“前赴后继”的意味,“挂羊头卖狗肉”、安全存疑等问题频发,进口辅食因此在国内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3个品类不同的赛道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新兴的辅食赛道,究竟能不能“以史为鉴”?
一、国产与进口之争的背后,是对产业链掌控力度一次评比
讲个冷知识,猫粮也被称为“第二母婴”。
非养猫用户对于这个说法或许会感到莫名其妙,猫粮为何会跟“第二母婴”扯上关系,把辅食称为“第二母婴”或许更贴切且容易被接受。
事实上,猫粮是“第二母婴”这个说法多在2019年被提起。在当年的双十一,猫粮销量超越了婴幼儿奶粉跃居天猫国际进口商品第一,又因为大多数猫主大都把猫当“孩子”,因此猫粮是“第二母婴”的称呼也就逐渐被传开。
猫粮“第二母婴”称呼的获得多少有点取巧,因为在2019年前后,国产奶粉企业已经逐渐摆脱了三聚氰胺事件带来的信任危机,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国产奶粉销量大涨,进口奶粉的销量下滑自然在预料之中。
巧合的是,在2015-2018年前后,养宠人群激增,国产宠物粮进入了快车道。但因为宠物粮市场尚未成熟,大部分国产品牌采用代工的生产模式,甚至连品牌都不知道代工厂用的是什么原材料,从而导致国产宠物粮品牌频繁暴雷,国产猫粮在很长时间内被贴上了“毒粮”的标签。
一增一减之间,进口猫粮销量(天猫国际进口商品榜)在2019年超越了婴幼儿奶粉。
国内奶粉品牌能够重获信任的主因在于行业聚焦度的提升:三聚氰胺事件使得品牌们更注重提高对整个产业链的把控,尤其是加大对上游奶源供应链的深耕,并且逐渐摒弃了代工模式,提高了国产奶粉的整体产品质量,用口碑换回了被进口奶粉夺走的市场份额。
而国产猫粮在2019年前后之所以会被消费者逃离,原因就在于市场尚未成熟,急于求成的品牌们忽略了对代工厂资质的审核以及后续的监管,将重点放在了营销上:美名其曰是为了将精力放在教育市场上,实质或许就是为了抢占市场,赚快钱。结果证明,国产猫粮因质量差毁了招牌,长时间内都被消费者唾弃。
由此可知,在赛道尚未成熟之时,企业们更应该保证自身产品的质量、摒弃营销端单腿快跑的思维、提高对全产业链的掌控力度,如此才能横跨可能遭遇的行业黑暗期,最终成为行业内跑得最快的企业。
可喜的是,消费者背离的黑暗期使得国产猫粮品牌意识到了错误,近几年国产猫粮的口碑在逐渐上升。
在去年双十一天猫宠物猫粮销量排行榜上,国产猫粮排名前十名已经超过一半。按照预期,或在不久之后,国产猫粮也能全面抢回被进口猫粮夺走的市场。但如今却爆出了信元“毒猫粮”事件,上百只猫疑似因食用信元猫粮丧生,或许会将国产猫粮又一次推向低谷。
与猫粮处境相似的还有婴幼儿辅食赛道,进口品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国产品牌在信任危机的笼罩下艰难发育。
二、代工模式下品质难控,自我监管才是长期主义
辅食对婴幼儿的重要性自不用过多赘述,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达到40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预计未来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应在千亿以上。据天眼查APP显示,与辅食相关的企业已经高达9764家。
赛道虽好,但问题也很严重,并且基本上聚焦在国产品牌市场信任度有限这一维度上,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起步较晚、专业性不强,国产品牌未能率先抢占市场和用户的心智。
有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婴幼儿辅食渗透率较低,仅为25%左右,而欧美国家已达到了80%的渗透率。
渗透率不高主要是由于市场教育成本较大,大部分宝爸宝妈仍遵循传统,以自制辅食喂养婴幼儿,要想改变这一传统观念,品牌们需要付出极大的市场教育成本和研发上的试错成本。这导致很多国产品牌在未看到足够的市场规模前,并不会提前研发辅食。
因此,当前辅食市场大都由更专业的进口品牌占据主导权,而国产品牌未能在第一时间转换思路提前布局,从而陷入了权威性有限,市场认可度较低的尴尬处境。
2.安全问题频发,国产品牌深陷信任危机。
当看到辅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后,部分企业或许是为了快速抢占市场规模,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上多少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2016年新华网就发表了一篇文章《英氏普通食品冒充昂贵婴幼儿辅食,市场李鬼泛滥》。文章中指出,部分辅食品牌“挂羊头卖狗肉”,英氏原味营养面片、英氏紫芯地瓜蝴蝶面的委托生产方没有婴幼儿辅食类的生产资质信息。
也就是说,国产辅食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或许就没有打好根基,为了提早进场而忽略了对产品的打磨,这也为后期的频繁暴雷埋下了伏笔。
2019年南都记者也曾曝光过类似的事件,一款名为英氏健恩泰国茉莉香米米饼的产品,包装标明的产品标准是GB17401(膨化食品的执行标准),但“engnice英氏湖南专卖店”的客服却表示可以被出牙之后的宝宝食用,而宝宝出牙的时间一般在4-7月之间。
南都记者还发现,本应是保持原味、不加盐、糖以及刺激性调味品的辅食,英氏、伊威等品牌不少品牌都在其中加了不少“料”,疑似以成年人的标准生产婴幼儿辅食。
更有甚者,不少品牌的辅食产品中还有虫子,比如前段时间有人爆料窝小芽婴幼儿辅食产品中发现了“厕所虫卵”,在2021年有消费者在英氏附赠的一盒婴儿面条里发现了类似蜜蜂大小的昆虫。
虽然上述的部分投诉只能作为一方证据,并不排除造假抹黑的可能,但类似的新闻还是给消费者带来了恐慌,增加了对国产品牌的不信任感,宁愿选择更贵的进口产品也不选择不仅可能没用还不安全的国货。
国产辅食品牌问题频发或许也是因为过度依赖代工厂,从而导致品牌方对全产业链的管控力度不足,比如英氏的多家代工厂都曾因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被处罚。
企业代工并不意味着着品质难控,比如苹果的代工就能做出世界一流的产品。要想避免代工出问题,关键在于在选择代工企业时对其进行综合的评估,并在后续的生产、出厂等环节中加强管理,最重要的是舍得花钱。
然而大部分品牌采用代工模式的初衷只是为了省钱,“价优”的代工厂为了利润又进一步地降低了生产标准,最后吃亏的看似是消费者,实际上一旦消费者对品牌不信任,品牌自然会遭受反噬。
现如今,辅食赛道的国产品牌代工现象较为普遍,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克制自己,或许整个辅食行业也会重走奶粉和猫粮的老路。
专业性上落后于进口辅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产品质量上也落后于进口辅食。想必辅食赛道的国产品牌们或许也不想通过以进口辅食销量超过了猫粮的方式,夺回“第二母婴”的称号吧!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相关知识
从信元的“毒猫粮”到英氏、窝小芽辅食的以次充好,代工是主谋?
宝宝辅食怎么做?从选材到烹饪,一站式指南来了
信元疑涉“毒猫粮”:上百只猫咪之死,能否让国产宠粮停止狂奔?
狗粮代工,猫粮代工,宠物食品代工厂
信元发育宝猫粮风波背后:频受质疑的国产宠物粮还能吃吗?
山东狗粮猫粮代工厂 犬粮代工 猫粮代工 宠物食品加工
吃死猫吃病狗,背负毒粮骂名:乱象丛生的国产宠物粮,能破局吗?
什么辅食最适合你的宝宝?权威辅食推荐一览
猫粮代工:揭秘国内三大宝藏猫粮代工厂家
宠物零食OEM代工猫粮代工 狗粮代工 山东帅克宠物食品代工
网址: 从信元的“毒猫粮”到英氏、窝小芽辅食的以次充好,代工是主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82102.html
上一篇: 猫咪小的时候应该给吃什么 |
下一篇: 宠物也爱吃的美味辅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