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皮肤免疫系统 皮肤免疫系统的细胞成分 1.角质形成细胞 2.淋巴细胞 3.朗格汉斯细胞 4.内皮细胞 5.肥大细胞 6.巨噬细胞 7.真皮成纤维细胞 皮肤免疫系统的分子 1.细胞因子 2.免疫球蛋白 3.补体 4.神经肽 皮肤组织内含有免疫相关细胞,如角质形成细胞、郎格汉斯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这些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组成网络系统。 皮肤为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化、成熟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并对免疫反应起调节作用,保持Th1细胞与Th2细胞的平衡,使机体对外界异物产生适度的免疫反应,也对内部突变细胞进行免疫监视,防止癌肿发生,以达到免疫的自稳性。 因此,皮肤应被看作是免疫系统的一个部分,即皮肤免疫系统。 (八)皮肤的储血功能 皮肤内的血管系统是机体的重要储血库之一,最多可容纳循环总血量的10%-30%。 三、皮肤的微生态环境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犬皮肤被毛中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构成了皮肤的微生态环境。 研究动态 正常茵群中条件性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通过改变犬皮肤表面微生态环境,研究皮肤发生感染、病变的条件和致病性微生物的药敏试验; 研究皮肤表面生理屏障、认识微生态环境变化与微生物的关系及生态平衡 /page131 * * 现代宠物技术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 现代宠物技术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 任务1 认识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内容提要 皮肤病的结构;皮肤的功能;皮肤的微生态环境 一、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组成: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包括皮肤衍生物(毛、皮肤腺、爪)和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等。 皮肤表面有许多细的皮沟将皮肤分为细长较平行略隆起的皮嵴。 人类皮肤与犬的皮肤对比 (一)表皮 也称上皮,为皮肤的最表层,是皮肤屏障机能的最重要部分。表皮的95%由角化细胞构成。 表皮的厚薄因部位不同而异,如长期受摩压的部位较厚。表皮结构分4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基底层(生发层)、棘层、颗粒层(含透明层)和角质层。 表皮中无血管,营养需通过基膜从真皮渗透而来。 角质形成细胞:当新生的细胞由基底层向浅层移动时,其形态和内部结构逐渐变化,最后形成扁平的充满蛋白质的死亡细胞而脱落。 这些细胞称为角质形成细胞。 非角质形成细胞:在角质形成细胞之间,有散在的黑色素细胞、朗格罕细胞和麦克尔细胞,它们具有特殊的机能,与表皮角化无之间关系,称为非角质形成细胞。 黑素细胞能生成黑色素; 郎格罕细胞属于单核吞噬细胞,能识别、捕获、处理侵入皮肤的抗原; 麦克尔细胞是感觉细胞,能感受触觉刺激。 非角质形成细胞在表皮中的位置固定,不随角质形成细胞迁移和脱落。 1、 基底层 (生发层)位于表皮最深层。 是一层排列在基膜上的立方或矮柱状细胞。胞核圆形,染色深。胞质较少,含许多有机的核蛋白体而呈嗜碱性。 电镜下,细胞内有角蛋白丝,是合成角蛋白的前提物质。细胞中还含有黑色素颗粒。 细胞的底面借半桥粒与基膜相连。 基底细胞分化繁殖能力强,新生的细胞移向浅层,分化成表皮其他细胞。 2、棘层 棘细胞层(stratum spinsum)是由基底细胞分化而来的数层多边形细胞,细胞核圆形,核仁明显,胞质含有丰富的核糖体,也呈嗜碱性。 细胞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突起,故名棘细胞。相邻细胞的突起借桥粒相连。深层胞质中有时含黑色素颗粒,至深层时色素大多已被分解。 电镜下,角蛋白丝常聚集成束,并附着在桥粒上。在指(趾)枕等经常受摩擦和挤压处,角蛋白丝特别丰富成束分布。棘细胞也有分裂能力,但仅限于深部的2-3层细胞。因此,常把基底层和棘细胞层合称生发层。 3、颗粒层(不含透明层部分) 位于棘细胞层的浅层,有2-3层梭形或扁平细胞组成。胞质中有许多强嗜碱性的颗粒,称为透明角质颗粒。胞核固缩,并开始解体。电镜下,透明角质颗粒不规则,大小不等,无界膜包被,呈致密的匀质状。 细胞间隙内填充着多层膜状结构的脂类物质,是表皮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阻止水和多种大分子物质透过表皮。相邻细胞的桥粒仍可见,线粒体基质开始空泡化。薄表皮的颗粒层细胞常分散在棘细胞层上,不形成明显的一层。 3、颗粒层(含透明层) 透明层位于颗粒层上方,只有在鼻镜、指(趾)枕等无毛的厚皮肤才能看到。由2-3层无核的扁平细胞构成。光镜下,细胞排列紧密,界限不清,胞
相关知识
宠物医疗技术开设课程有哪些?
宠物营养与食品绪论
宠物临床诊疗技术开设课程有哪些?
宠物护理与代养ppt(23页)
宠物医疗技术专业概况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宠物科技学院有什么专业
宠物医疗技术专业介绍...@奚冰竹Cf0wbBy的动态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宠物医疗技术专业怎么样?好不好?
宠物医疗技术这个专业可学吗
开设宠物医疗技术专业的综合类大学详解
网址: 宠物皮肤病和营养代谢病 1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8215.html
上一篇: 宠物皮肤问题、我家雪纳瑞皮肤发白 |
下一篇: 宠物孢子菌病的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