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鱼纲的分类
鱼类早在泥盆纪就已派生出很多远缘支系,成为动物界繁荣昌盛的独特群体。时至今日,鱼类仍然保持种类和数量上的一定优势,超过其他各纲脊椎动物数量的总和,达22000余种(或24000余种)。我国有鱼类3100余种。
一、主要分类性状与术语
1.可量性状
通过尺子度量得到的性状,称为可量性状。如:全长、体长(高)、头长、躯干长、吻长、眼径、眼间距、口裂长(吻端至口角的长度)、尾长、尾柄长(高)等。
一般可量性状多以比例来描述,如:体长/体长为××/××,体长/头长为××/××,或体长为体高的××倍,为头长的××倍。
2.可数性状
通过计数获得的性状,称为可数性状。如:鳞式、鳍式、鳃耙数、下咽齿式、脊椎骨数等。
3.有关部位
颊部:眼后下方和鳃盖骨的中间部位。
喉部:鳃盖膜与胸鳍之间部位。
颏部:下颌与鳃膜着生地之间部位。
峡部:分隔两鳃腔的地方。
4.其他性状
(1)口:口位(上位、端位、下位)、形状。
(2)齿:着生部位与排列(主要指口腔齿)。
(3)鳞片:主要指鳞片类型,即盾鳞、硬鳞、骨鳞(圆鳞、栉鳞)。
(4)须:着生部位和数量。
(5)鳍:背鳍、腹鳍的位置、有无脂鳍、尾鳍类型。
(6)鳔:有无、类型(闭鳔类或喉鳔类)、鳔室数。
(7)体色:由于体色可随环境不同而改变,仅作参考指标。
二、鱼类的描述
在描述鱼类特征时可参考下列内容:体长、全长、可量性状比(如体长/体高、体长/头长等);鳞(类型、鳞式)、侧线情况、鳍、口、须、齿式;体色、生活环境等。
三、 鱼纲的分类
由于鱼类分类工作的不断深入,研究方法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各类群鱼类间的亲缘关系亦逐渐了解。自林奈之后,不少鱼类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特点的分类系统,如缪勒(J. Muller,1844)、贝尔格(Берг,Л.С.,1940、1955)、拉斯(Rass,1971)等。目前一般多采用拉斯(前苏联学者)的分类系统。
根据骨骼系统,把现生的鱼类分为两大群系,即软骨鱼系和硬骨鱼系。
1.软骨鱼类
内骨骼为软骨(虽常钙化,但无任何真骨组织)。脑颅无缝。体常被盾鳞或裸露。鳃裂5-7对各自独立开口于体外;或鳃裂4对,外被一膜状鳃盖,由一对总鳃孔开口于体外。肠短,内有螺旋瓣。无鳔。雄性腹鳍内侧特化为鳍脚,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
软骨鱼类可分为2个亚纲。
(1)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
鳃裂5-7对,各自开口于体外。体被盾鳞或光滑。背鳍若有鳍棘,则固定不动。雄性无腹前鳍脚和额上鳍脚。
板鳃亚纲分为侧孔总目和下孔总目2个总目。
侧孔总目Pleurotremata:又称鲨形总目Selachomorpha。身体多呈纺缍形,眼和鳃孔位于身体两侧。胸鳍前缘不与头侧相连,臀鳍有或无。如:
下孔总目Hypotremata:又称鳐形总目Batomorpha。身体多平扁,眼位于身体背面,鳃孔位于身体腹面。胸鳍前缘与头侧相连。如:
(2)全头亚纲Holocephali
鳃裂4对,外被膜状鳃盖,由一对总鳃孔开口于体外。背鳍鳍棘能竖立。成体体表光滑无鳞。雄性除鳍脚外,还有1对腹前鳍脚及1个额鳍脚。我国仅银鲛目Chimaeriformes,如黑线银鲛。
2.硬骨鱼类
内骨骼或多或少发生骨化。脑颅由多块骨骼组成。体被硬鳞、骨鳞或裸露。鳃裂5对,鳃腔外被骨质鳃盖,鳃孔1对。内鼻孔有或无。雄性无鳍脚。
硬骨鱼类可分为2个亚纲。
(1)内鼻孔亚纲Choanichthyes
具内鼻孔。偶鳍中具多节的中轴骨,基部被鳞,肉质,呈桨叶状,故又称肉鳍亚纲Sarcopteygii。内鼻孔亚纲包括总鳍鱼总目(Crossopterygiomorpha)和肺鱼总目(Dipneustomorpha)。如:矛尾鱼、非洲肺鱼、澳洲肺鱼等。
(2)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
无内鼻孔。体被硬鳞、骨鳞或裸露。各鳍均由真皮性的辐射状鳍条所支持。
辐鳍亚纲种类极多,占现生鱼类总数的90%以上。我国产有8总目26目。常见目有:鲟形目、鲱形目、鲑形目、鳗形目、鲤形目、鲶形目、颌针鱼目、刺鱼目、鲻形目、鳕形目、合鳃目、鲈形目、鲉形目、鲽形目、鲀形目、鮟鱇目等。
附:辐鳍亚纲主要目分类检索表。
相关知识
鱼分类
鱼的怎么分类
鱼来由与分类包括功用.doc
动物的分类
鱼的种类介绍
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
鱼的种类大全,鱼的品种
特种经济动物的分类
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个不科学的分类单元?
鱼类究竟属于哪一类生物?探讨鱼类的动物分类地位
网址: 鱼纲的分类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83330.html
上一篇: 象征鸟(S2) |
下一篇: 咕咕萌宠乐园最受欢迎十大萌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