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启动建筑

启动建筑

关键词:程序

KEY WORDS:Program

流浪动物与城市的矛盾日益加剧

随着都市人群娱乐生活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宠物。宠物数量与种类不断增多的同时,城市中流浪动物的数量也在逐年攀升。流浪动物问题背后有很多社会性的影响因素,如宠物主缺乏责任心、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部门不明确,现有的收养机构缺乏专业管理、功能配置不完善等。这些被弃养的动物出现在社区、公园、街道等处,因缺少看管而面临饥饿、疾病等问题,并且对城市环境和社会公共卫生造成了威胁。在发现流浪动物泛滥这一现象后,通我们过实地调研、文献调查等途径深入挖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用图解分析的方法来呈现流浪动物背后的社会矛盾与冲突,利用程序逻辑对动物收容所所需的流浪动物接收、医疗、饲养、交流、领养、动物用品商店等功能和流线的合理规划组织,我们可以用建筑来回应社会问题,让收容所真正为流浪动物提供庇护。需要一处动物收容所

我们的基地位于杭州老和山北侧山脚,基地北面天目山路沿线有大量居民区,养宠物情况较为普遍,流浪猫狗也多有出没。附近有较多宠物美容及医疗机构,但缺少对流浪动物进行收容管理的场所。同时考虑到基地北侧的西溪路及城市绿化带将其与天目山路沿线的大片居住区相隔离,东侧为拟建的城市公园,南侧临山,在此处建一动物收容所既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周围地区流浪动物问题,又不会对周边居住区产生异味、声音等干扰。

基地周边动物相关机构的种类、分布及影响范围分析

漫长而细致的研究

在刚开始着手这一研究时,我们先去动物救助站当义工,与那些被遗弃却有幸得到好心人士救助的动物进行亲密接触,观察它们在动物救助站的生存情况。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救助站是由民间的动物爱好者和好心人士出资建立的,在场地和资金方面都有限,也没有专业人士管理,只有义工帮着照看。被收留的动物在此仅能满足一日两餐、不被暴晒雨淋的食宿标准。狭小的场地收留几十只猫狗,难免会有疾病传染,但救助站无法负担高昂的治疗费,一些小病就只能由义工喂些药。在当义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因为法律的缺失、管理上的不专业、收容场地缺乏功能规划等原因,流浪动物的即使被救助到收容所,也无法保证被妥善安置。到动科院、动物医疗机构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时,我们对家养宠物进行治疗的流程、所需要经过的功能空间,以及流浪动物被送来做绝育的一系列流程进行了了解,从填写病历、动物称重、挂号、看诊、缴费、注射、手术、配药到出院,我们对动物医疗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进行了了解,以此对这类建筑所需的基本功能、人工作与动物活动的流线等有基本认知。还通过对兽医、宠物主人的调查访问获知了在“为动物而建的建筑”里,人对空间环境的需求。希冀通过实地调研,在为动物设计适宜场所的同时,为照看它们的人提供舒适、干净的工作环境。实地调研的对象较少,仅凭此结果对动物收容问题的认知会有所局限。故我们又对常见动物的生存、健康需求;动物医疗机构的运行模式;国内外动物收容所的现状;动物再领养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查,对流浪动物的问题有了从社会大背景到动物行为、弃宠主及领养主行为心理等多方位的全面认知。在上述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对收养宠物、弃养宠物、流浪动物生存状况及危害、流浪动物救助、动物再领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梳理归纳。用图解分析的方式直观呈现复杂问题背后的种种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联。以此为依据,我们又对动物收容所中流浪动物的接收、治疗、饮食、休憩、玩耍、收养等需求以及可能存在的志愿者服务、动物爱好者交流、动物相关知识传授等功能进行规划,绘制出功能流线图,做为后续设计的参考。我们完成前期一系列调研并将庞杂的社会问题梳理为清晰易懂的图解分析,又将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素:功能定位、流线组织、空间意向等绘制成逻辑严密的分析图,就开始将设计转到建筑上。动物收容所设计的每一步都依赖之前的分析图,在将图解分析转译到三维的空间结构设计时,时刻注意着每个空间每种功能对前述问题的回应。动物收容所不是简单的将流浪动物圈养在一起的场所,它拥有着丰富的功能和交叉的人员、动物流线。被收容的流浪动物需要接收医治,医疗功能不仅对内,也向公众的宠物开放。动物需要有休息的笼舍,也需要开敞的活动场地。适宜猫生活的环境与一只狗需要的空间又大有不同,再者除猫狗之外被弃养的动物有需要怎样的空间呢?领养者来收容所领养动物或者公众来参观体验,那么人和动物应有一个相处的空间。哪些空间是只能对内的,哪些空间是可以向公众开放的,动物医疗、动物饲养、动物活动、动物寄养与领养、工作人员办公、义工服务、公众参观交流、动物商品贩售等等功能并不是独立的,它们相互交织穿插,各功能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梳理复合的功能和交叉的流线,以最高效的方式将其置于建筑中。最终我们完成的动物收容所设计,会抛却一切复杂的一言难尽的答案,以单纯的建筑的方式来应对流浪动物造成的问题。
最终的解决方法

我们最终的研究设计成果以图纸、模型、视频等形式进行呈现,于浙江大学建筑系馆中庭进行了公开答辩,并邀请校内建筑系教师、校外建筑师及动物研究所专家共同交流探讨。这次针对流浪动物的课题研究让参与者领会到建筑设计不单是建筑领域的事,它可以细到必须考虑另一专业的知识,也可以大到要理清社会背景。

动物收容所功能图解分析——多种使用对象与功能穿插交织。

动物收容所流线分析——不同区域对应着不同使用对象的活动,也有公共区域作为活动的交汇点。

动物收容所场景透视——建筑成为解决复杂功能的载体,有相对隔绝的动物饲养区,也有人与动物近距离接触的公共活动区。

相关知识

启动建筑
体集建筑
宠物造型建筑 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建筑世界
AI智能加机器加建筑会产生什么?未来的生活已经不再科幻!
建筑技术科学学什么
中国设计团队获WAF世界建筑节:年度最佳建筑奖
龟池建筑步骤
首届中国国际宠物文化嘉年华在上海启动
幼儿园建筑活动空间设计研究
动漫建筑动画工作室简介

网址: 启动建筑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8632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活动区(宠物)
下一篇: 日本钱龟正确佩戴方法,日本宠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