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丛林中的精灵——活体动物之蜥蜴特展

丛林中的精灵——活体动物之蜥蜴特展

展览名称:丛林中的精灵——活体动物之蜥蜴特展

展览时间:2017年6月28日——9月3日

展览地点:黑龙江省博物馆负一层展厅

大纲编写:褚天聪

展览设计:谢   勇

蜥蜴,属于爬行动物,是爬行类中种类最多的族群。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其种类繁多,全世界大约有3000种左右,我国已知的有150余种;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其生活环境多样,主要是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和土中穴居;多数以昆虫为食,也有少数种类兼食植物。蜥蜴是卵生,少数卵胎生。蜥蜴与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它们都是周身覆盖以表皮衍生的角质鳞片,都是卵生(或有部分卵胎生种类)。许多蜥蜴能变换它们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或外界的压力,例如变色龙。

第一单元  蜥蜴的生活习性

蜥蜴主要分布在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等地区。它们行动敏捷,常在草丛、石堆和路旁出入,遇到惊扰,就迅速窜到附近隐蔽处躲藏起来;主要食物是昆虫,而这些昆虫绝大多数是害虫,所以,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

外形特征

蜥蜴的身体外形及大小在爬行类中差异最大,体长从3厘米(壁虎)至3米(巨蜥)均有。蜥蜴一般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及尾等部分;身体多细长,具长尾,身体外被形态各异的角质鳞包裹;舌一般呈扁平状、无舌鞘,能伸缩,有味觉和触觉的功能,也与嗅觉有关;有一对鼻孔位于吻端的两侧或略靠背部;上下颌上均有小而数量多的牙齿;眼较发达,多数种类眼睑可以活动。大多数蜥蜴具四足,后肢肌肉有力,能迅速奔跑及迅速改变跑动方向,壁虎能在垂直的玻璃板上爬行,王蜥能跑过短距离的水面。

活动与摄食

大多数蜥蜴的主要食物为各种昆虫,体型较大的蜥蜴,如大壁虎,还吃小鸟、其他小型蜥蜴等;一些杂食性的蜥蜴,如巨蜥,则可吃鱼、蛙,甚至捕食小型哺乳动物;还有一部分蜥蜴,如鬣蜥,是素食主义者,以植物为主。

蜥蜴生境各异,生活于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岛中均可见。仅存的海生种类为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鬣蜥,以海藻为食。有几种蜥蜴部分水栖,食淡水生物。蜥蜴是变温动物,体内没有调温系统,仅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热的散发或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自身的体温。对蜥蜴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它们会晒太阳以升高体温。生活于寒冷地区的种类则会冬眠。多数蜥蜴昼间活动,捕食方式为静候或搜寻。

很多人以为蜥蜴是有毒的,这是不对的。全世界3000种蜥蜴中,已知只有两种有毒蜥蜴,且都分布在北美及中美洲。

自截再生

许多蜥蜴在遭遇敌害或受到严重干扰时,常常把尾巴断掉,断尾不停跳动吸引敌害的注意,它们自己却逃之夭夭,这种现象叫做“自截”,可认为是一种逃避敌害的保护性适应。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发生,但断尾的地方并不是在两个尾椎骨之间的关节处,而发生于同一椎体中部的特殊软骨横隔处。这种特殊横隔构造在尾椎骨骨化过程中形成,因尾部肌肉强烈收缩而断开。软骨横隔的细胞终生保持胚胎组织的特性,可以不断分化,所以尾断开后又可再生出新的尾巴,也有部分种类尾巴断掉后就无法再长出来。

变色发声

蜥蜴的变色能力很强,特别是避役类,以其善于变色获得“变色龙”的美名。我国的树蜥与龙蜥多数也有变色能力,其中变色树蜥在阳光照射的干燥地方通身颜色变浅而头颈部发红,当转入阴湿地方后,红色逐渐消失,通身颜色逐渐变暗。蜥蜴的变色是一种非随意的生理行为变化,它与光照的强弱、温度的改变、动物本身的兴奋程度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有关。

大多数蜥蜴是不会发声的,壁虎类是一个例外。不少种类都可以发出宏亮的声音,其叫声并不是寻偶的表示,可能是一种警戒或占有领域的信号。

第二单元  如何饲养蜥蜴

蜥蜴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宠物,美国每年都从中、南美洲的养殖场进口大量的蜥蜴,在美国的每个宠物店里几乎都能找到蜥蜴。蜥蜴种类很多,从行动缓慢的变色龙,到尾巴长长的绿鬣蜥,这些看似很萌的小动物,其实也需要很严格的饲养环境。

饲养蜥蜴时,紫外线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几乎所有的蜥蜴类都需要照射阳光,以促进体内钙质吸收。在室内饲养时,蜥蜴不易做日光浴,可利用紫外线灯或太阳灯作为照明,以补充紫外线;但蜥蜴中为大家所熟知的一类——壁虎,大多为夜行性动物,不需要太多的紫外线,照明时应避免使用太阳灯等光线强烈的灯光。 

小型的蜥蜴可以喂食蟋蟀,还可以喂食昆虫、蚯蚓、蜘蛛等,但仅喂食昆虫容易使蜥蜴发生钙质与维生素摄取不足,应添加专用营养添加剂。中型到大型的蜥蜴,可喂食一般的肉类、动物肝脏等食物,但最好添加专用营养剂,还可喂食面包虫、剔除骨头和刺的鱼肉。

饲养蜥蜴的笼子至少一边的长度是其体长的1.5倍,所用笼子应通风良好,避免笼内过于闷热。

第三单元  不同种类的蜥蜴介绍

大守宫

成年大守宫体长(包括尾巴)可达30厘米,是最大的一种壁虎。其背腹面略扁,头呈扁平三角形,皮肤粗糙,全身密生粒状细鳞;主要栖息在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石洞或树洞内,有时也在人们住宅的屋檐、墙壁附近活动;食物以各种昆虫为主,包括蝼蛄、蚱蜢、飞蛾、蝉螂、黄粉虫和蚕蛾等,大守宫是不食死的昆虫和食物的;多夜间活动;多为卵生,每次产卵2枚;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南部,在印度东北部到澳大利亚群岛也有发现。

 

王者蜥

在野外,王者蜥会挖掘洞穴以躲避天敌的攻击。它们喜欢栖息在有遮荫及植物的山区及岩石区,石缝也是它们天然的家。它们大部分早上时间都在晒太阳,遇险时会藏匿在地底下。

王者蜥的体色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冬天的颜色较深,温暖的季节则较浅。在晒太阳后,它们身体的色素也会沉淀,使体色变深。王者蜥尾巴的肌肉十分发达,当碰到攻击时,它们会用尾巴高速摇向敌人,同时会嘶叫并张大嘴巴。它们的尾巴长满了棘刺,当它们在巢穴中睡觉时,会用尾巴堵住巢的入口处,藉以阻止入侵者。

绿鬣蜥

绿鬣蜥是美国比较受欢迎的爬行类宠物之一。成年绿鬣蜥的体长(包括尾巴)一般在2米左右,体重可达8公斤。绿鬣蜥是树栖性蜥蜴,它们一生中几乎所有的时间都会在树枝上度过。它们算得上是纯粹的素食主义者,主要以植物的叶子、花和果实为食。绿鬣蜥主要的身体特征包括背部的梳齿状鳞片,尾部黑色的环状条纹以及成年雄性个体大而下垂的喉扇。在野外环境,绿鬣蜥的寿命一般在10-15年之间,人工饲养的个体寿命可达20年以上。

北部蓝舌石龙子

蓝舌石龙子,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石龙子,是一种非常温顺而且容易饲养的蜥蜴,主要分布于澳洲大陆和附近岛屿,在印尼和新几内亚也有分布。顾名思义,它们的舌头是蓝色的,平时会不时向外一伸一伸的,是地栖性的石龙子。它们的四肢较短,行动起来会有种步履蹒跚的感觉;体色变化较大,一般体色为浅棕色,杂以深色的横纹;头部宽大,上下颚非常有力;当感到威胁时,它们会摆动蓝舌头并从肺部发出“嘶嘶”的声音恐吓对方;体长(包括尾巴)一般在45厘米到60厘米之间,它们也比一般的蜥蜴类更长寿,可以有20—30年的寿命。

红鬣蜥

红鬣蜥是一种观赏性宠物,平日吃昆虫和草。红鬣蜥是绿鬣蜥的变种,分南美洲红鬣蜥和洪都拉斯红鬣蜥两种。南美洲红鬣蜥和洪都拉斯红鬣蜥的主要区别是南美洲红鬣蜥幼苗是绿肚,洪都拉斯红鬣蜥幼苗是白肚;长大后,洪都拉斯红鬣蜥会变为全红,而南美洲红鬣蜥肚子大部分会变红,但不是变全红。

鬃狮蜥

鬃狮蜥背部头部长满了嶙峋的刺,腹部为白色,即使是野生种群间,个体体色变化也很大,包括褐色、红褐色、偏红色、偏黄色、偏白色和偏橙色;位于鬃狮蜥体侧的棘状鳞,生长方位均不尽相同;当它们遭受威胁时,会以张开嘴及将带刺的咽喉膨大来威胁敌人;有不熟悉蜥蜴的人可能会认为鬃狮蜥缺少耳朵,其实它们头部侧面上的小孔就是它的耳朵,而且鬃狮蜥听力非常出色。

鬃狮蜥还会有一定的变色能力,但它们的变色并不是为了融入环境,而是通过控制体色的深浅变化,来控制热量吸收,达到调节体温的目的。如果它们受到惊吓或身体不适,体色也会发生变化,一般会变深,这点跟变色龙类似。

高冠变色龙

高冠变色龙是少数分布于亚洲的种类,其余大多分布于非洲,特别是马达加斯加岛上。高冠变色龙得名于他们头顶由骨板构成的高耸如高帽般的头冠,动物专家认为高冠这个器官主要是用来凝聚雾气成为水珠,以供变色龙补充水分;它们是树栖日行性变色龙,属于杂食性的品种,主要食物是昆虫;高冠变色龙适应的温度范围很大,这让它们成为最容易繁殖的变色龙品种;高冠变色龙的上下眼睑是连接在一起的,它们通过针孔大小的瞳孔观察世界,眼睛虽然很小,但可以360度旋转。

伞蜥

伞蜥是一种树栖、中大型的蜥蜴,拥有长长细细的尾巴,仅尾巴就占了体长(包括尾巴)的2/3;颈部周围的鳞状膜皱褶很宽,相当于其身体的宽度;多数时候,伞蜥会收起它的“伞”,抓住高处的树干,融入野外的环境中;当受到威胁或者交配争斗时,它们会瞬间展开颈部的“伞”,给入侵者一种错觉,错以为这是一种更大更可怕的蜥蜴,这是伞蜥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伞蜥比较喜欢待在树上,只有发现昆虫时,才会从树上爬下来追捕虫子。

阿根廷黑白泰加

阿根廷黑白泰加的幼体头部和身躯呈绿至石灰色,成年个体则呈黑色和白色;主要分布于巴西东南部、巴拉圭东部、乌拉圭和阿根廷东部;它们是一种杂食性的蜥蜴,主要食物为昆虫、啮齿类动物(如白老鼠)等。

豹纹守宫

豹纹守宫是非常漂亮的一种蜥蜴,体长(包括尾巴)约为20厘米,最长可达25厘米;豹纹守宫有可以闭合的眼睑、肥大的尾巴;野生个体体色为黄色加上黑色斑纹,纹路酷似美洲豹,因此而得名;它的脚趾上只有细小的爪子,虽然和壁虎同科,却没有像类似壁虎一样的吸盘结构,无法作垂直攀爬;豹纹守宫原产于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周边地区,栖息于沙漠或草原,通常以石缝或孔洞为遮蔽所;能吃大多数的昆虫,适应力很强。

       

相关知识

豹猫:丛林中的优雅猎手
寒假特展《蛇》活体展在省博物馆开幕
丛林中的“黄金战神”——黄腹角雉
丛林中的缄默守护者:山猫纹布偶取名指南
爱好者上万资深玩家至少300人 带你走近神秘的冰城“蜥蜴圈”
魔之精灵高等宠物训练方法揭秘
喜迎六一 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活体蛇特展
探秘Pupgloot,藏匿在都市丛林中的萌宠乌托邦手机软件下载
有点特别的去看宠物展,只为看蜥蜴
丛林中的“黄金战神”——黄腹角...@尔珍游广西的动态

网址: 丛林中的精灵——活体动物之蜥蜴特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8705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全网最全!海马森林萌宠王国打卡指
下一篇: 走私珍稀爬宠,他竟养在出租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