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知识科普——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知识科普——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愿/天/灾/远/离/人/间 愿/人/们/平/安/幸/福

防震小知识

— 防震减灾知识科普 —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在大陆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会引发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因此防震意识必不可少,“防震减灾”是每个人都需要懂得的科普知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防震减灾的安全知识。

防震减灾·地震时

地震时,在家中的人员进行个人防护的方法: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你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在房间里

在房屋里,要迅速移动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待地震再沉着离开。

在室外时

地震时在户外的人,千万不能在大地震动时进屋去救亲人,只能等地震过后,再对他们及时抢救。

在公共场所

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防震减灾·地震后

一次大震发生后,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

01

被压埋后

在房屋里,要迅速移动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待地震再沉着离开。

02

无法脱险时

无法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

防震减灾·地震后

地震有先兆一次地震,特别是一次强烈地震之前,大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与地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叫做地震前兆。

大的地震发生过程中,每次大震前都有一些异常现象,特别是有丰富的宏观前兆现象。例如井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陡涨、陡落;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动物习性异常反应;地声、地光、火球;植物的反常开花结果等。

防震小贴士

■来源/ 网络

原标题:《知识科普——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相关知识

知识科普——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幼儿园大班防震减灾知识安全教案(通用17篇)
临“震”不慌——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宣传
国际减灾日 气象科普忙
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西安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
【应急科普】6大类防灾减灾知识,朗朗上口记得牢
防震避险应急知识科普
大学生安全知识手册—防震篇
紧急疏散应急处置方案(通用24篇)
宠物知识科普动画视频制作(宠物知识科普动画视频制作方法)

网址: 知识科普——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87142.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防灾避险小知识:地震发生时如何避
下一篇: 汽车避震介绍、分类、品牌以及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