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浅谈金鱼常见疾病

浅谈金鱼常见疾病

戳上面的水族圈关注我们哦!

一、口丝虫病:

本病由飘游口丝虫(Ichthyobodo necatrix)所引起,易发生于春、秋季水温在15至25℃时,大量寄生于体表时造成粘液分泌增加,形成乳白色附着物,又称白云病。病鱼常呈现行动迟缓,群聚于池塘角落不动,似昏睡状,故又称昏睡病;鳃部大量寄生时,增生的粘液阻碍鳃的气体交换功能,鱼只常呼吸困难窒息死亡。可使用福马林(Formalin)或孔雀绿(malachite green)或食盐药浴处理。

二、粘液孢子虫病:

金鱼的粘液孢子虫主要寄生于鳃部,病因有碘泡虫(myxobo--lus)及单极虫(thelohanelus)两种,碘泡虫的囊胞常会于鳃丝上形成肿瘤状附着物,数量多时会将鳃盖顶开无法闭合,又称鳃肿病,单极虫的囊胞较小,不会形成肉眼可见的肿瘤物,但数量多时会妨碍呼吸功能。粘液孢子虫一般不会造成鱼只死亡,但常会有其它病原的混合感染引起烂鳃病。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发现鱼病时,只有淘汰,消毒鱼池,以免病情扩大漫延。

三、白点病:

本病病原是白点虫(Ichthyo phthirius multililiis)所引起,易发生于早春、晚秋或梅雨季节水温变异时,病鱼体表、鳍、眼、鳃任何部位,可见许多0.5-1mm的微细小白点,常造成组织溃烂,并发烂尾或烂鳃病造成死亡,处理时可使用甲基蓝(Methylene blue),孔雀绿等药浴7-10天。

四、寄生性纤毛虫病:

原虫类纤毛虫除白点虫外,尚有许多种固著性或移动性的纤毛虫会寄生于鱼只的体表及鳃,少量寄生时并不影响鱼只的健康,但于水质环境不良或鱼只受到紧迫时,常会使病原大量滋生,刺激鱼只的体表或鳃部,造成粘液增生等病变。 这些纤毛虫主要种类有斜管虫(Chilodonella)、车轮虫(Tricho dina)、钟形虫(Epistylis)及舌杯虫(Apisoma)等,多发生于池塘饲养的金鱼,水族箱饲养的金鱼较少发生大量寄生。可使用福马林、孔雀绿、甲基蓝及食盐来处理。

五、三代虫病:

本病病原是由三代虫(Gyrodactylus),常寄生于体表,亦可寄生于鳃部,固着器上的钩爪会刺激组织,造成粘液分泌增加及损伤,引起溃烂发炎。感染鱼只常呈现不安,于水面跳跃或摩擦鱼体等症状,可使用三氯松(Trichlorfon)等有机磷类药物控制。

六、指环虫病:

本病病因是由指环虫(Dactylogyrus),主要寄生于鳃部,大量寄生时会刺激鳃组织,造成粘液分泌增加、鳃上皮细胞增生粘着,影响呼吸功能。可使用三氯松等药物控制。

七、异形吸虫病:

本病之病原异形吸虫(Centrocestus)主要是以囊蚴寄生于金鱼的鳃组织上,造成鳃组织增生粘着,严重时影响呼吸功能,病鱼常于水面漂游喘息。异型吸虫的传染需经过中间寄主,淡水贝类为第一中间寄主,鱼类为二中间寄生,水禽鸟类才为终末寄主。尚无有效药物可治疗,只能以捕杀贝类等中间寄主来控制传染途径。

八、鱼蚤病:

鱼蚤(Argulus)为甲壳类寄生虫,寄生于鱼只的体表,虫体成盾形,褐色或墨绿色,成虫大小约5-10mm,以吸食鱼体的血液为生,被寄生的鱼只常会有不安,跳跃或摩擦鱼体,企图抖掉寄生虫等症状,鱼蚤在吸附鱼体所形成的伤口,常被二次性病原侵入感染,造成红肿出血或溃烂,治疗时可以用三氯松等来控制。

九、箭虫病:

箭虫(Lernaea)只有雌性成虫会寄生,寄生时虫体经常**后,头部穿入寄主的皮肤内形成锚状头角固着于组织内,故又称锚虫(Anchrow worms),虫体则延长露出寄主体外,呈筒状,似针插于鱼体,又称针虫。成熟虫体的尾端常附着一对卵囊,内数百只虫卵。被寄生的鱼只常感到不安消瘦,寄主部份组织红肿发炎坏死,常会有二次性病原的感染。三氯松等有机磷制剂只能杀死幼虫,对寄生的成虫无效,成虫只能用Diflubenzuron这一类的药杀灭。

十、立鳞病:

又称松果病或松塔病,病鱼鳞片肿胀立起如松果状,发病原因尚不很清楚,可能与病菌的感染、毒素的影响或免疫反应等有关,治疗十分困难,利用盐浴配合抗生素等的投予略有帮助。

十一、烂鳃病:

烂鳃病的原因很多,环境水质的刺激,寄生虫的感染与细菌的侵袭感染等皆会造成鳃组织的病变,鳃组织可能只有局部溃烂坏死,或全面性的肿胀增生,严重时病鱼的食欲丧失,呼吸困难,死亡率极高。治疗时需找出确实病因,并配合水质环境的改善,才能有效控制,并尽量避免大量换水,移动或下重药等紧迫的伤害,以免病情加重。

十二、烂尾病:

或称烂鳍病,多半因为先有寄生虫的寄生或物理性伤害,造成体表鱼鳍等组织受损,柱状菌等二次病原侵入感染,造成鱼鳍组织溃烂缺损,治疗时若有寄生虫的感染,需先处理寄生虫,再配合抗生素或抗菌剂等控制细菌性的感染。

十三、红斑病:

本病是由产气单胞菌(Aeromorus hydrophila)所引起,为一种条件性病原菌,普遍存在于水中。水质恶化、缺氧、密饲、水温剧变及运输紧迫等各种环境水质不良因素是本病爆发的诱因,病鱼常有菌血症并随伴着出血症状,或腹水、肿胀、立鳞等症状,近几年来已有抗药性的强毒菌株出现,感染鱼只常有高死亡率。治疗时需使用抗生素或抗菌剂等配合水质环境改善。

十四、溃疡病:

或称寄孔病,与产气单细胞或柱状菌等的感染有关系,多半因为鱼只的体表因捕捞运输或寄生虫的寄生等造成伤口,再隆起潮红,接着鱼鳞脱落,露出溃疡伤口,有时可深入肌肉层甚至露出内脏或骨壳,病变部除溃烂坏死的组织外,常伴随有水霉菌或钟形虫等感染。常发生于低水温期,有时候夏季水温回升后可自然痊愈,治疗时可局部消毒伤口,并配合抗生素的给予。

十五、水霉病:

水霉病又称复棉病或水生菌病,由水霉菌(Saprolegnia sp.)感染所引起,水霉菌只会附生于受伤坏死的组织上,鱼只多半因为捕捞运输或寄生虫的感染或其他慢性病等,使体表组织先有受损坏死病变,水霉菌再附生感染,病变部会有污秽状棉絮物附着,常伴着钟形虫等的寄生感染,处理时可使用甲基蓝、孔雀绿或福马林等来控制水霉菌,并配合治疗其他细菌性疾病的感染。

十六、翻覆病:

又称鳔病,病鱼的鱼鳔常充满气体无法调节,鱼只无法正常游泳摄食,使腹面朝上翻覆于水面,发病原因尚不很清楚,可能与喂饲的饲料颗粒太小及慢性发炎等造成鳔管阻塞等有关,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喂饲方法及增强水流强度可减少发病机会。

十七、脂肪瘤:

脂肪瘤为一种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由病毒感染所造成,病鱼体表可观察到肿瘤状的增生物附着,不会影响鱼只的食欲和活动,也不会造成死亡,尚无有效的药物可治疗,可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切除再消毒伤口,但很容易再复发。

●●●●●

分享到朋友圈

就是对水族圈最大的赞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浅谈金鱼的繁殖
金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浅谈猪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宠物犬饲养与常见疾病预防
专业检测机构浅谈宠物常见疾病
金鱼常见疾病,白点病、水霉病和肠炎比较常见
金鱼常见疾病及其主要防治方法
金鱼养殖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金鱼论坛:金鱼论坛网
宠物常见疾病诊疗PPT

网址: 浅谈金鱼常见疾病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8799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金鱼常见疾病的种类和防治
下一篇: 盘锦水族批发市场在哪里啊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