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同一屋檐下的萌宠『家人化』

同一屋檐下的萌宠『家人化』

    □ 张晶晶  张文华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宠物逐渐成为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据《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宠物犬数量为5175万只,同比增长1.1%,宠物猫数量为6980万只,同比增长6.8%,犬猫数量实现“双升”。宠物相关的IP契合当下上班族释放工作压力、寻求陪伴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容易引发情绪共鸣。即日起,本报推出“家有萌宠”系列报道,围绕萌宠提供情绪价值、“它”经济、文明养犬等热点话题深入采访,倡导广大市民关爱动物、文明养宠。

    宠物是人类的伙伴,已然成为都市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每天清晨和傍晚,港城街头不时可以看到遛狗人士,他们或跟“汪星人”一起快步疾行权当运动,或与养宠人士邀约,让“喵星人”“汪星人”也来个小小的聚会,增进人与动物关系的同时,给生活增添乐趣。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家庭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以猫猫狗狗为代表的“毛孩子”们正日益成为家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据悉,目前,我市已注册宠物数量超6万只。它们以无条件的忠诚与纯真的陪伴,渐渐成为人们排解压力、丰富生活的精神寄托。

    宠物是朋友更是家人

    “每当疲惫的时候,怀里抱着小狗,揉着它毛茸茸的头,看着它纯净真诚的眼睛充满信任地望着自己,所有的坏情绪都会得到释放。”今年25岁的周萌养着一条阿拉斯加,取名“海宝”,“从它满月时就抱回来养着,眼见它从小小的一团变得身形矫健,我们一路互相陪伴。在我心中,它不仅是宠物,更是家人。”

    记者走访发现,如今,情感共鸣成为养宠人士的重要诉求,宠物“家人化”趋势愈加明显。

    养猫对于王敏来说,是一件极其意外的事。王敏2020年毕业,独自在上海打拼,工作4年仍没有交往对象。在陌生的城市,没有熟悉的亲人和朋友,每天下班面对空荡荡的家,孤独感席卷而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敏在宠物店偶遇了频繁向她示好的布偶猫。因为眼缘,王敏决定领养它并给它取名“泡芙”。初到新家,“泡芙”完全没有猫咪常见的应激反应,很快就适应,蹦蹦跳跳。“每天回来都跟在我的身边,就连睡觉也会乖巧地守护在一旁,原本空荡荡的家中,被‘泡芙’的物件填满,我的内心也因为小猫变得柔软,工作和生活上的疲惫都被猫咪的陪伴治愈。”王敏说,“泡芙”对于自己而言,就是在陌生城市里唯一的亲人。

    “‘泡芙’的魅力太大了,就连原本对小动物十分排斥的父母,看到漂亮又机灵的‘泡芙’,也逐渐开始接受。”王敏感叹道,“泡芙”现在是家里的小明星,不仅父母对它宠爱有加,就连亲朋好友都会专程来看它。王敏告诉记者:“狗需要每天带出去遛,而猫却喜欢窝在家里,虽然照顾它挺忙碌,但每天能撸撸猫,看着它充满活力的样子,太幸福了!”

    因为把宠物当家人,所以很多市民愿意为宠物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每天下班回到家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见到我的两只猫咪。”杨洁是有名的“吸猫达人”,不仅自己家里养了猫,看到小区里有很多流浪猫,她也经常购买猫粮定时投喂。当猫咪的“铲屎官”虽然累,但她却乐在其中。“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花很多钱和精力去养宠物不值得,但正是有了这些宠物的陪伴,枯燥的生活才变得有趣。”杨洁说。

    过去,猫、狗大多扮演“看家护院”“捕捉老鼠”的角色。如今,宠物们则被人们视作家人、朋友,“消除孤独”“精神陪伴”成为人们饲养宠物的共识。

    空巢老人

    新晋为养宠主力

    连日来,记者先后走访了多家宠物店发现,近几年,养宠人群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其中,中老年人群成为新晋养宠一族。虽然中老年人群养宠物的比例仍然不及年轻人高,但“有钱有闲”的中老年人群养宠物的热度持续大幅攀升。

    “子女不在身边,狗狗很通人性,可以和我做个伴儿。”今年60岁的老王虽然和儿子生活在一起,但儿子经常出差在外,老王成了空巢老人,平日里更多的是与自己养的狗为伴。老王不仅每天早晚要外出遛弯2次,在家精细喂养,清理狗掉落的毛发,遇到宠物生病更是忙里忙外。但老王依然乐此不疲,因为“感觉又被需要了”。

    和老王一样,60岁的朱女士也是一名“爱宠”人士,即便被亲友们贴上了“猫奴”“狗奴”的双标签,她也欣然接受。朱女士的女儿在外地工作,她退休后常住港城,在那些因为琐事而烦心的深夜、因为疫情不能外出的日子里,两只萌宠已然成为她重要的“家人”。

    老年人不但更加喜欢养宠物,他们在宠物消费中也明显表现出“不差钱”的状态。

    “儿女均已成家立业,可能是觉得家里空落落的,最后还是在朋友的建议下领养了柯基犬‘豆豆’。闹归闹、烦归烦,每天带它遛弯儿,感觉心里头畅快多了。”退休职工老王提起自己的爱犬“豆豆”时,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我们每个月会给‘豆豆’买一些冻干、磨牙饼干等零食,还会定期带它去宠物店洗澡、美容,就连出去旅游的时候也会带上它。”在宠物店,老王还亮出了他在店里的消费记录,“豆豆”的月支出达到了1000元。“我们为‘豆豆’投入了金钱和精力,‘豆豆’就是我们的毛孩子,它给我们提供了无法替代的情绪价值。”老王说。

    “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商品本身的功能,更是其所附带的情感共鸣与精神满足。”在海州区青年路一宠物店,店主陈女士直言,近几年,来店里购物的顾客大多是年轻人和中老年人。随着宠物家庭地位的跃升,宠物消费市场也得到升级,宠物的主人平均每年花在宠物身上的开销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

    给爱犬洗一次澡80至120元,为猫咪买猫柜花费上千元……记者在走访时发现,宠物消费直线上升。有人自己节衣缩食,为宠物却舍得“一掷千金”。

    “随着科学养宠观念的普及,宠物主人对宠物的健康成长也更加重视。”保祥宠物医院院长刘保祥介绍,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空巢老人增加、城市工作压力大和生活节奏过快、邻里之间交流变少等因素,导致个人的孤独感异常强烈,目前养宠物的群体主要是空巢老人和单身青年,宠物对他们而言已升级为一种情感寄托以及家庭成员的一部分。

    目前,港城注册宠物数量超6万只。另外,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中,相当一部分收入较为稳定,子女已经上了大学或者有了工作,“有钱”“有闲”刺激了其饲养宠物的兴趣,宠物经济发展势头正猛。

    友情提醒

    文明养宠 “宠爱有方”

    “宠物可以给主人家带来更多的活力,使生活更加愉快。特别是在缺乏亲人相伴时,宠物为主人带来的这种感情依托有助于改善主人的生理和精神健康。”连云港一四九医院心理医生表示,宠物能够帮助老年人减轻压力、增进社交和开展体能活动。除此之外,宠物还可以减轻忧郁和寂寞感,原本孤独的生活,有了宠物之后就像有了个“伙伴”。

    不过,该医生也表示,由于老年人的免疫系统较差,所以宠物必须经过宠物医生检查确定健康后再带回家,以免某些宠物夹带疾病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

    那么,挑宠物该注意些什么呢?经营宠物店15年的小金表示,最重要的是饲养适合的宠物。子女替父母挑宠物,往往会去挑选一只自己喜欢的。但因为每只宠物性格不一样,所以挑选时应顾及老年人自身的状况。比如,对于身体健康的老年人而言,狗狗是很好的伴侣,因为它们可以鼓励老年人多走动以及与他人互动。但对于身体有残疾的老年人来说,猫咪会是比较好的宠物。

    “在挑选宠物时,还应当考虑到宠物的性格,不同品种的宠物有不同的性格。即使是同一品种的宠物,每一只的个性也都不同。因此,宠物性格的评估也非常重要。”小金说。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开始饲养宠物,为了您和家人以及周边邻居的安全,请管好自己的爱犬。”小金建议,要按规定为自己的爱犬定期进行检疫及打针;谨防爱犬溜出家门导致在小区内排便或伤及他人;外出遛犬应注意环境卫生,遛犬时请带宠物便便袋或废纸,随时清理宠物的排泄物;如饲养的犬只伤及他人,将要承担赔偿责任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宝宝与萌宠同一屋檐下
宠物“家人化”成新趋势 00后解锁“它经济”新密码
宠物“家人化”成新趋势,“它经济”解锁消费新密码
同一屋檐下——30位宠物主人访谈录
新消费|宠物“家人化”成新趋势 ,00后解锁“它经济”新密码
​猫界社交规律:同一屋檐下,为啥貌合神离?
宠物“家人化”趋势崛起:00后驱动“它经济”投资机遇!
“家人化养宠”成趋势 京东携上下游推进宠物食品原料透明化
青年消费趋势:宠物生活越来越‘家人化’
原创 猫界社交规律:同一屋檐下,为啥貌合神离?

网址: 同一屋檐下的萌宠『家人化』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8881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神奇动物”进社区 杭州留下街道
下一篇: 萌也要萌出一窝 喵星人不愧是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