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崇明东滩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区水量和涵闸调控研究

崇明东滩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区水量和涵闸调控研究

崇明东滩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区水量和涵闸调控研究

【摘要】: 滨海湿地生态保护区的水资源调控与管理十分重要,水位和盐度会影响鸟类栖息与潮滩植物生长,是保护区调控的重要内容,闸下淤积是水量调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若淤堵则闸门无法使用。自上海市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建设完成后,为了满足生境区鸟类觅食、栖息与植物需水等需求,必须将水深、盐度维持在合适范围内,需要基于水量平衡掌握各月需水量,缺少的水量取自随塘河;当随塘河水位过低时,开启大堤上水闸从外面东滩引水,需要了解引水总量以及盐度和泥沙在随塘河输运扩散的过程;闸外引水渠容易淤平,需要知道关闸情况下自然淤平时间和冲淤效果。对上述保护区管理和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开展研究,具有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优化工程区占地面积达,难以展开详细研究,本文以优化工程区内实验区C区为主要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理论基础与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区域提供借鉴与帮助。生境区水位与水深变化及调水方案研究。本文综合考虑蒸发、植物蒸散和土壤下渗等水量损失以及降水过程,统计不同类型的湿地面积,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研究计算得出了各月生境C区与随塘河水位、水深值的时空变化;给出了生境C区与随塘河各月需要补水和排水的时间和量值,为优化工程区制定科学的补水和排水方案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生境区C1N、C1S、C2E、C2W和C4全年损失水量分别为82,450、213,696、36,240、39,286和163,922 m~3,向随塘河排水量分别为43,254、71,751、16,336、12,732和11,070 m~3,从随塘河引水量分别为22,768、110,328、11,137、3,052和80,520 m~3。随塘河全年水量损失343,177 m3,需要引水309,439 m3。随塘河引水量、物质输运过程模拟计算。为论证生境区取水条件是否存在,在ECOM-si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随塘河三维水沙盐数值模式。闸门开边界条件由长江河口大区域模式计算的水位、盐度和悬浮泥沙浓度提供。利用2018年7月生境区实测的水位、流速、流向、盐度和悬浮泥沙浓度资料,对模式进行率定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模拟和分析了随塘河风生流,1月和7月开闸引水两日后,随塘河水位、盐度和泥沙浓度的变化与引水的量值。7月分为高盐度引水情况与低盐度引水情况,引水总量分别为795,064与807,736m~3。1月开闸两日后引水总量为873,102 m~3。随塘河的引水总量满足内部生境的需求。在风应力的影响下,北风促使随塘河盐度向北输运较多,南风促使盐度向南输运较多,原因在于底层出现与风向相同的补偿流且盐度较高。开闸引水进入随塘河泥沙大部分沉积在闸门口附近水域。优化工程闸外引水渠淤积程度及冲淤效果模拟。建立了闸下引水渠三维水沙数值模式,在已有的堰流模块基础上利用闸门水力学公式并结合随塘河三维水动力模式计算过闸流量。根据2018年7月实地测得的开闸前后闸下引水渠纵断面高程观测资料,重点率定底床泥沙临界启动应力,模式计算冲淤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冲淤计算结果表明,关闸后两个月闸下引水渠基本淤平,闸口淤积程度最高;自然淤积两个月后开闸冲淤,随塘河蓄水至3 m,外海高水位进水,开闸一天后引水渠内平均冲淤量达到625 mm。纳潮冲淤是最为有效的冲淤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1234187246572142592

相关知识

鸟类栖息乐园 崇明东滩今年监测到鸟类300多种
上海南汇东滩鸟类栖息地营造工程的生境评价
崇明东滩鸟类及其栖息地研究
上海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 推动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俄罗斯自然资源与生态部鸟类生态学专家造访上海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
崇明东滩鸟类天堂
上海崇明东滩黑脸琵鹭最新纪录134只
俄罗斯自然资源与生态部鸟类生态学专家造访东滩
东滩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打造共建共享生态文明新模式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网址: 崇明东滩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区水量和涵闸调控研究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9021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环境变量选择与尺度变化对物种适宜
下一篇: 《拳皇14》角色出招表及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