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奶奶家的丽福键作文600字

奶奶家的丽福键作文600字

奶奶家的小猫

前几天,我奶奶家的大猫爬到了树上,怎么也下不来,于是我们隔壁家的奶奶送给我们一只小猫,过了几天,大猫下来了,我们家就有了两只猫了。我们每天都跟小猫咪玩,每天都喂它吃的。渐渐的,它不再害怕我了。但是昨天,小猫撞到...

奶奶家的小灰狗

许多人都喜欢养一只小宠物吧!我家就有一只小灰狗,下面,我来说说我和这只小灰狗的故事吧。前些天,奶奶从舅爷家要来了一只小灰狗,它的眼睛水汪汪的,我给它取名叫“豆豆”。自从奶奶把“豆豆”抱回家以后,它的身体就一直在...

奶奶家的篱笆生活

如果候车屏会说话,那它一定记录很多故事吧。动车上找到那张花了钱的位子,坐上去,心也踏实了很多。多灾的郑州这次没能避开灾难的轨道,疫情下的我,似乎只有回家才能得以安宁。动车对于我来说很贴合。坐上动车,你不会遇到火...

奶奶家的咪咪

奶奶家里养了一只小花猫,名字叫作“咪咪”。我们每次来看奶奶的时候,咪咪就会从床上跳下来,然后赶紧跑出去,因为它胆小,不敢见到生人,但只要我把食物拿出来,他就又会跑回来,把食物吃掉。吃完后,便舔舔自己的小爪子,然...

奶奶家的小院

奶奶家的小院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庭院,里面种满了花花草草和蔬菜,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儿开放,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着不同的美丽。春天,小院里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各种的花竞相开放。月季花开得最漂亮,有红的、黄的、粉的...

奶奶家的阳台

随着我一天天长大,转眼间,小学六年的悠悠岁月已如同手中紧抓的沙子,无声无息地流失。和我一起步入更高学府的,有无数段欢乐的小学时光,排在第一位的当属奶奶家阳台上的那些事儿。我在二七外小上学,上放学仅仅是步行十几分...

奶奶家的小院

奶奶家有个小院儿,它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和鸟语花香,装满了四季……春天,是个魔法师,将奶奶家的小院儿装扮得多姿多彩,姹紫嫣红。粉红的桃花,金黄的迎春花,白色的金银花,各种各样的月季,百花齐放。窗前的...

奶奶家的门神

在奶奶家中,养着一只大公鸡,棕色的黄色的羽毛遍布全身。那双充满杀气的眼睛尖锐的嘴和锋利的爪子是它,攻击的重要手段。头顶红彤彤的鸡冠,是它至高无尚的象征。人送外号——门神。这时就有人问了:“鸡怎么能够看门呢?”别...

奶奶家的狗

我的奶奶家有两只狗。一只狗的名字叫旺财。它全身都是杂毛,有黄的,有灰的,有黑的……脚上有个黑色的梅花印,耳朵是灰色的,还有一双小小的、桔黄色的眼睛。旺财很通人性。它只要一见我过来就会飞快地跑来,朝我摇摇尾巴。有...

奶奶家的小猫

奶奶家有一只可爱的小母猫,它是亲戚送的。它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像两颗黑宝石,一张又大又圆的脸,黑白相间的毛,敏锐的耳朵,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小猫很贪吃。每当我用手敲下给猫吃饭的铁碗,小花猫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

奶奶家的小白兔

放暑假了,妈妈带我到奶奶家避暑,突然看见奶奶家养了一只小白兔。它全身毛绒绒的,毛呈白色,两只耳朵老是竖起来,三瓣嘴吃起草来还挺可爱,它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兔子。奶奶说:“这是二叔给买回来的,我特别高兴,因为...

奶奶家的年味

在那遥远的北方,有一座古城,叫辽阳。那里的冬天,是多么的寒冷,平均温度都在零下10几度到零下20几度。大家都在通着暖气的屋子里与家人们共度春节。新年的味道,是贴在门上的那一幅幅春联和挂在屋檐下的那一串串大红灯笼...

奶奶家的饼干桶

从我记事起,奶奶家的五斗柜上就并排放着三个饼干桶,金色的圆盖,红色的方身,分别是“武松打虎”、“桃园结义”、“三打白骨精”的图案,色彩艳丽,线条繁复。十几年来,柜子换了,饼干桶却一直在。外壳早已开始掉漆,图案斑...

奶奶家的盲道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不经意间,孕育着新希望的壬寅年悄悄来临。新年的阳光透过轻纱似的窗帘调皮的落进烟火气满满的菜市场和人们洋溢着幸福欢快笑容的脸上。趁着天气晴朗,我抱起被褥打算去奶奶屋后的空地晒一晒,顺便让被子也...

奶奶家的火盆

每年过年放寒假了,最开心的就是来到爷爷奶奶家。因为爷爷奶奶家呀,有城里没有的很好玩的烤火盘。奶奶说从前呀农村里,没有空调,又经常下雪,冬天啊,就靠这个火盆取暖。火盆不但可以取暖,还可以在上面,煮稀饭,烤地瓜,可...

相关知识

风之谷游记作文600字
小狗成长记作文600字
我的心爱之物乌龟作文600字
动物的故事作文600字
宠物运动会作文600字
买小仓鼠作文600字
我的宠物小狗作文600字我的宠物作文600字(4页)
我的宠物作文600字
观察小仓鼠作文600字
宠物运动会优秀作文600字

网址: 奶奶家的丽福键作文600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9567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宠物狗玩具价格
下一篇: 千年古村讲述老传统、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