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鱼缸可以做到完全永久不换水吗?

鱼缸可以做到完全永久不换水吗?

强循环,强暴氧,形成稳定的老水,就可以长时间不换水。

这是养鱼体会的小文(供交流):   介绍一种生态鱼缸 1.基本原则 把大自然搬回家。 家庭养淡水热带观赏鱼,一般分裸缸和草缸。裸缸以鱼为主,养一种或几种可混养的观赏鱼。草缸以水草造景为主,以少量的小型鱼群游做点缀,增加灵性。草缸鱼少,可以不打氧和循环过滤,因此也有人称此为生态缸。 我们的生态缸以养鱼为主,口号是:“把大自然搬回家”。模拟小水塘的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尽量减少人工干预。由于鱼缸的尺寸有限,鱼的密度远大于自然水域,因此生态缸还是需要三大件:加热棒、气泵、循环过滤。 2.水环境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家庭的水来源是自来水,自来水含有消毒用的氯气,因此放入鱼缸前要晾晒两天,让氯气挥发。   鱼缸里的鱼会排泄粪便污染水环境,保持水质是养好鱼的关键。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加硝化菌,循环过滤和定期换水。 上世纪90年代末曾去俄罗斯出差,俄单位向我们推荐他们的污水处理项目,他们介绍是自然环保的微生物处理,于是参观了他们的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经过筛滤沉淀,但仍比供水的自然河流浑浊,并且有臭味。沉淀后的水进入处理池,处理池简直就是泥汤子,水面强烈的冒着一层气泡。这就是所谓微生物处理池,大功率鼓风机把空气打到池底小孔冒出,富氧的污水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分解水中有机质。我们问是什么微生物,答曰:就是河底的滋泥。自然水域的河湖,就是靠水底滋泥中的微生物降解污物,保持自净。这些微生物都是好氧微生物,需要大量供氧,污水处理厂的主要设施是这个暴氧池。现在国内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都使用暴氧池方法。   养鱼用的硝化菌就是这种好氧微生物,分解鱼粪便中的氨氮。因此鱼缸中的氧气要充足,不仅供鱼们生存,主要是供微生物繁育净化水质。   自然生态的水环境离不开底沙和水草,微生物可以在底沙滋泥中生存,水草可以吸取微生物分解后的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形成水世界的良性循环。   由于鱼缸容积有限,鱼的密度大,排泄的污染物多,鱼缸水体和底沙中的微生物不足以分解它们。因此需要循环过滤装置,作用有二:1拦截水中污染微颗粒,清洁水质;2培养净化水质的微生物—硝化细菌,分解水中氨氮。   鱼缸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及亚硝酸,这两种有毒的物质可由硝化细菌所消耗,并生成无毒性的硝酸,硝酸又是水草的最佳氮肥,能被水草绿植所吸收。   市场上有鱼缸循环过滤装置,适合不同大小的鱼缸。鱼缸出来的水先经过滤棉拦截赃物,再通过固态滤材,滤材中硝化菌分解水中氨氮。水泵使过滤系统的水循环起来,过滤后的水流回鱼缸。要定期清洗、更换过滤棉,也要清洗滤材。   硝化菌喜氧,根据污水处理的原理,鱼缸要强暴氧,提高水的溶氧量。开缸初期要多放一些硝化菌,强暴氧,尽快达到菌群稳定,形成所谓“老水”。   生态缸的循环过滤桶很简单,鱼缸虹吸出来的水进入“生化棉鱼缸魔袋”(有售),魔袋放在循环桶的底部,水泵装在循环桶的上部。魔袋过滤出的水在过滤桶中沉淀,上层清水用水泵打回鱼缸。鱼缸中的污物积存在魔袋中,形成臭滋泥,这是硝化菌微生物的最佳生存地,也戏称为粪兜子。粪兜子长期不用清洗,如果有人开新缸,把粪兜子拿去装入循环桶,新水立马变老水,扔进什么鱼都能活。不过,水中氧气充足,鱼们比较活跃,有些鱼会跳缸,鱼缸上要加个盖子,这样也可以减少水的蒸发量。 3.热带鱼大混养 把大自然搬回家,就是要多种鱼混养,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 由于鱼缸尺寸限制,生态鱼缸养多大的鱼合适?如果鱼缸的长度小于成鱼体长的10倍,鱼的活动空间受限,鱼缸相当于囚室,不适合做生态鱼缸。只有鱼缸尺寸大于成鱼体长的20倍以上,鱼们游动自由,才适合做生态鱼缸,多种鱼混养。例如100cm的鱼缸适合养平均成年体长5cm的小型鱼。也可以混养几条温顺的较大型鱼(如七彩神仙、燕鱼等)作点缀。 混养鱼的品种选择,有的鱼喜欢在水的上层活动,有的喜欢再中下层活动,需要合理搭配。   最重要的是配备足量的清洁工队伍,例如各种鼠鱼等,这些工具鱼清洁工舔舐水底残饵、鱼粪、青苔、藻类,对保持鱼缸地面、缸壁和水草叶面的清洁十分重要。另外也要放些虾、蟹、螺、蚌,这些也可以清洁地面和水草叶面。清洁工鱼的数量(体重)要占1/5左右比较合适。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滋泥。说的就是水生食物链。鼠鱼和虾、螺、蚌能吃鱼粪,他们的粪便更加细腻,容易被微生物分解。也可以在水中投放一些红线虫,它们会钻入底沙中,头露到水中吃粪便等污物,其粪便排泄到水底的泥沙中,直接给水草根部施肥。红线虫的头钻出底沙也会成为鱼的美餐。 鱼缸尺度限制,生态缸混养以小型鱼为主。为避免大鱼吃小鱼,先放入一些温顺的常见小型鱼,例如:斑马、孔雀、米奇、玛丽、红绿灯等等。同时建立清洁工队伍,买些各种幼小的鼠鱼:金苔鼠、花椒鼠、熊猫鼠、珍珠鼠、小精灵、清道夫等等。   待这些小鱼长大一些,就可以再增加一些体型大点的鱼(指成鱼体型较大),如短鲷类、丝足丽丽、珍珠马甲、玻璃猫、燕鱼、甚至七彩神仙。这些一定要买幼鱼,让它们从小适应这种混养环境,长大以后不欺负小型鱼。虎皮鱼嘴欠、慈鲷类鱼比较凶狠,不宜混养。 鱼也会不同原因死亡,尸体会被其他的鱼吃掉,这也是生命的轮回。 4.鱼的社会心理学 为了各种鱼们和谐相处,避免大鱼吃小鱼,一个基本原则是:从小养起。   大家都知道有老虎和狗一同和谐相处的例子,那是幼小老虎就和大狗一起养,老虎长大了,把狗当作朋友而不是食物。如果大老虎和小狗一同开始养,小狗不够老虎塞牙缝的。生态缸也要先养体型小的鱼,长大后再养体型大鱼的幼鱼,幼鱼个子小,不会对小型鱼造成威胁,一同生活成长。它们长大以后,把小型鱼当作邻居而不是食物。   生态缸的目标是把大自然搬回家,就要混养尽量多的种类、花色的鱼,因此每种鱼只能有2、3条或3、5条。一些小型鱼是群游鱼,往往同品种几十条养在草缸里,群游起来很好看。但是生态缸里鱼的种类多、密度大,很难群游起来,因此每种鱼买个3、5条,让它们安静的过小日子。它们就会时而相忘于江湖,时而小聚在一起。   一般新买来的幼鱼刚进入生态缸,看到那么多不认识的大个子鱼游来游去会很害怕,往往躲进鱼缸边上的水草中。过些日子熟悉了环境,就会慢慢出来融入社会。   生态缸大混养的鱼很难自然繁殖小鱼存活。   有些鱼是胎生鱼,如孔雀、米奇、玛丽等,这些鱼不是底栖鱼,直接把小鱼下到水中。这些小鱼崽子太小,立刻就会被其他鱼当作鱼食吞食掉。有的大肚子母鱼不敢生产,会活活憋死。 多数鱼是卵生鱼,母鱼要找背静的地方甩籽,公鱼去播精,孵化出小鱼还要防止其他鱼吃掉。高密度的混养缸很难满足这些条件。往往刚甩出的鱼籽就被其他鱼吃掉,同样母鱼不敢生产,也会憋死。 一般都是把繁殖的鱼挑出,放入安静的繁殖小缸单独养。繁殖出鱼崽后把大鱼放回大缸,人工喂养小鱼崽。   因此生态缸尽量养公鱼,公鱼也颜色鲜艳,漂亮一些。 只有迷你鹦鹉能在大混养生态缸中自然繁殖成活小鱼。迷你鹦鹉自由恋爱配对成婚后,会寻找繁殖地,可以是鱼缸中人工放置的小泥碗,鹦鹉也会在底沙中刨坑。公母俩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不让其他的鱼靠近。母鱼在泥碗或坑中甩籽,公鱼播精,三天后鱼崽孵出沉在底部,再过三天鱼崽可以浮起游动,号称起飞。起飞后的鱼崽游起觅食,夜里钻入底沙石子的缝隙中睡觉,避免大鱼捕食。白天鱼崽出来游动觅食,公母俩像放牧羊群一样,驱赶接近鱼崽群的其他鱼,并把跑远的鱼崽含在嘴里,吐回鱼崽群。公母俩始终保护它们的幼崽,直到小鱼长大能独立生存,才与子女们相忘于江湖。准备生育下一胎。大混养的生态缸应该有迷你鹦鹉,观察它们的繁殖、成长过程很有意思。 5.小结 生态缸的目标是:把大自然搬回家,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因此也可称为懒人缸。 有了加温、气泵、循环三大件,强暴氧、强循环就可以保障水质清澈不用换水。有了强大的清洁工队伍,就可以不用人工清洁地面和缸壁。加装灯光可以给水草补光并提高晚间的观赏性。 如果外出旅游,可以安装自动喂食器,每天定时投喂鱼食。并加装浮漂自动补水器,防止鱼缸水蒸发后水位下降。装个家用摄像头就能网上远程观赏。 生态缸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系统的输入是鱼食,系统的运行:鱼食——鱼粪——肥料——水草,系统的输出就是疯长的水草,这就需要人工收割,给鱼们腾出活动空间。 生态缸的政治意义:   现在生态缸有50多种花色,共140多条鱼,象征中国56个民族,14亿人口,民族团结和谐一家。   热带鱼原产地都是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也象征着南南合作,亚非拉大团结。   多种鱼及虾、蟹、螺、蚌各司其职携手合作,建立生态命运共同体。

相关知识

鱼缸一直过滤可以不换水吗?其实换水不是为了换水而换水
生态鱼缸真的不用换水吗?
底滤鱼缸不用换水吗(谁知道底滤鱼缸怎么换水)
鱼缸的水多久换一次(鱼缸换水的正确方法)
鱼缸换水怎么换
免换水鱼缸真的可以吗(鱼缸过滤系统工作原理)
阴雨天要防止鱼缸内外霉菌过多,可以换水吗?我的鱼缸我作主
夏季给鱼缸换水想要避免水质震荡,我们可以这么做,绝对有效
海水鱼缸换水技巧(海水鱼缸养护秘籍)
鱼缸死鱼要不要换水(鱼缸死鱼的处理方法)

网址: 鱼缸可以做到完全永久不换水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99182.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鱼缸中的生态平衡的关系水、鱼、微
下一篇: 生态鱼缸的日常护理和养鱼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