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诊断的五个原则
目前,社会发展程度不够,鱼病诊测仪器和鱼病诊断机构不能象人病药店或医院那样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地方,尚难于做到通过检测患病鱼体的各项生理指标而对鱼类疾病进行诊断,大多只能通过病鱼的可见症状的一些异常表状作出确诊。
大致可以根据以下五个原则进行鱼疾病的诊断:
1.判断是否由于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原则
有些鱼类出现不正常的现象,并非是由于传染性或者寄生性病原体引起的,可能是由于水体中溶氧量低导致的鱼体缺氧,各种有毒物质导致的鱼体中毒等。
这些非病原体导致的鱼体不正常或者死亡现象,通常都具有明显不同的症状:
(1)因为在同一水体的鱼类受到来自环境的应激性刺激是大致相同的,鱼体对相同应激性因子的反应也是相同的,因此,鱼体表现出的症状比较相似,疾病理发展进程也比较一致。
(2)某些有毒物质引起鱼类的慢性中毒外,非病原体引起的鱼类疾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鱼类失常甚至死亡。
(3)查明患疾病原因后,立即采取适当措施,症状可能很快消除,通常都不需要进行长时间治疗。
2.依据疾病发生的季节的原则
因为各种病原体的繁殖和生长均需要适宜的温度,水温的变化与季节有关。所以,鱼类疾病的发生大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适宜于低温条件下繁殖与生长的疾病原体引起的疾疾病大多发生在冬季,而适宜于较高水温的疾病原体引起的疾疾病大多发生在夏季。
3. 依据患病鱼体的外部症状和游动状况的原则
虽然多种传染性疾病均可以导致鱼类出现相似的外部症状,但是,不同疾病的症状也具有不同之处,而且患有不同疾病的鱼类也可能表现出特有的游泳状态(泳姿)。
如鳃部患病的鱼类一般均会出现缺氧浮头的现象,而当鱼体上有寄生虫寄生时,就会出现鱼体挤擦和时而狂游的现象。
4.依据鱼类的种类和发育阶段的原则
因为各种病原体对所寄生的对象具有选择性,而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种鱼类由于其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体内化学物质的组成等均有所不同,对不同疾病原体的感受性也不一样。
所以,鲫或者鲤的有些常见疾病,就大多不会在冷水鱼中发生,有些疾病在幼鱼中容易发生,而在成鱼阶段就不会出现了。
5.依据疾病发生的地区特征的原则
由于不同地区的水源、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微生态环境均有所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病原区系也有所不同。
对于某一地区特定的饲养条件而言,经常流行的疾疾病种类并不多,甚至只有l~2种,如果是当地从未发现过的疾病,患病鱼也不是从外地引进的话,一般都可以不加以考虑地区特征,是否是新的病种而需要更深入地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探究鱼病的病原病因。
6.原发性和继发性疾病的确诊
根据对鱼体检查的结果,结合各种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就基本上可以明确疾病发生原因而作出准确诊断了。
需要注意的是,当从鱼体上同时检查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时,如果两种病原体是同时感染的,即称为并发症。
若是先后感染的两种病原体,则将先感染的称为原发性疾疾病,后感染的称为继发性疾病。
对于并发症的治疗应该同时进行,或者选用对两种病原体都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由于继发性疾病大多是原发性疾病造成鱼体损伤后发生的,对于这种状况,应该找到主次矛盾后,依次进行治疗。
鱼病诊断工作的重要环节:正确采集病鱼样品的注意事项
在现实中,很多养殖户没有必要的仪器设备(比如显微镜),遇到鱼儿发病时,除了因外观症状明显或者已有经验者能够或者可以初步判别病种外,但很多时候需要作进一步分析鉴别才能对症施治,这里就涉及到需要将病鱼送到鱼药店或者鱼病研治机构去诊断,病鱼样品采集便成了鱼病诊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采样时间、样品有无代表性,样品的处理、保存、运送是否合适与及时,都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有很大关系。
要做到正确采集病鱼样品,须至少做到以下四点:
1.要挑选活鱼或将要死的鱼
由于在鱼的死亡下,寄生虫也很快随着死去,寄生虫死后往往改变形状或崩解腐烂。活的或刚死的鱼,症状明显,但死亡过久的鱼,由于腐败分解,病灶部位也会模糊不清,原来所表现的症状已无法分辨。
路途较近,可用湿布或塑料布将鱼包着,保持鱼体表的湿润。
路途远的,送检时应该把病鱼放在装有水的容器(如塑料袋)里,最好用原池水。但是,患病的鱼往往体质较弱,在较远的送检途中很容易死亡,可在有水的容器中(如氧气袋)倒入少量增氧剂,如充纯氧或双氧水,可延长病鱼的存活时间,但这种方法不适合由于水质原因引起的鱼病。
2.送检的病鱼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在发病的鱼塘中,单一的鱼病较为少见,往往是两种或几种鱼病并发,如在患赤皮病的鱼塘中往往伴生水霉病,指环虫病往往伴生细菌性烂鳃病。但是,几种病伴生的情况往往只有一种病对鱼的危害最大,诊断过程中只有抓住了主要的病因,才能收到最佳的疗效,所以挑选能代表所患病症的典型病鱼对于正确诊治鱼病至关重要。
3.送检的病鱼要有一定的数量
一般每天死亡量小的鱼塘(如每天10尾以下),送检的病鱼可以2-5尾左右,每天死亡量大的(如每天20尾以上),送检的病鱼最好10尾左右,防止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影响对鱼病的正确诊断。
4.水样
很多鱼病的发生和水质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出血病、车轮虫病等,并且很多鱼病本身就是由水质因素直接引起的。所以,送检时除了病鱼样品外,最好用原池水洗净的矿泉水瓶,装上一些池水,以便渔医人员对水质状况进行参考。
鱼病的送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在治疗实践中,现场诊断的效果远好于病鱼送检的效果,所以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尽量请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诊断为宜。
来源:水花鱼
【备注:由于养殖环境和养殖方法的不会完全一样,文中所涉及的数据,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鱼病复杂很难诊断,五种方面助你诊断鱼病!
鱼病诊断程序与常见鱼病诊断技术
正确诊断鱼病的关键点
鱼病诊断技巧
鱼病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法
鱼病的诊断及其诊断方法
鱼病怎么诊断和治疗?鱼病诊断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鱼病的诊断
诊断鱼病的方法
鱼病如何诊断?
网址: 鱼病诊断的五个原则,鱼病诊断工作的重要环节:采集病鱼样品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08862.html
上一篇: 《宠物临床诊疗技术(第二版)》【 |
下一篇: 养殖鱼类脂肪肝病的诊断和防治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