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Nature子刊:“猪笼草”特殊捕食技巧的进化机制

Nature子刊:“猪笼草”特殊捕食技巧的进化机制

以动物为食的植物似乎是整个植物界里噩梦般的存在,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世界各地的食肉类植物都不约而同地进化出了对肉类的敏锐味觉。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们分析比较了来自澳大利亚,北美洲以及亚洲等多个地区的,不同种类的猪笼草品种,他们发现这些植物捕猎的生物学机制出奇地一致,尽管它们生长于截然不同的环境中。 该研究的首席作者,来自Buffalo大学的生物学家Victor A. Albert认为食肉类植物的进化路线是相对单一的。 Albert等人对澳大利亚的猪笼草"Cephalotus follicularis"进行了全基因组的测序,并将其与北美洲的"Sarracenia purpura"以及亚洲的"Nepenthes alata"等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这些植物都具有相似的外观:它们的叶子呈杯状,内部十分湿滑,因此昆虫一但陷入则无法逃脱。 当困住猎物后,卷叶底部......阅读全文

基因测序技术进化史

  DNA上承载了关于我们的太多信息:发展史、祖先、特征、疾病易感性、甚至性格和命运。因此很多人迫不及待地想将DNA看得一清二楚。解码人类基因组的第一次郑重尝试是始于1990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尽管合作和艰苦工作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一系列工程上的突破推动了这个项目,以前所未有的速率收集并核对数据。

单细胞动物的进化过程

  当生命进化到真核细胞以后,便有了动物和植物之分。最早的动物叫原生动物,是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它的个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仅管如此,“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这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活动体,拥有作为一个动物应具备的主要生活机能,如新陈代谢、刺激感应、运动和繁殖等,它的体内有了原始的分化,各具一定功能,形成了

多次进化让“咩咩”成“名片”

  山羊、大熊猫、鼠狐猴、水豚和海豹在相互交流时,有某些共同点。它们的叫声都有快速震动的基本调频,也就是颤音。近日,研究人员在《当代生物学》期刊上(论文链接)报告称,他们弄清了这些叫声为何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多次:它提高了动物识别发声者身份的能力。  “我们的结果显示,振动式的音调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它

桉树叶为食从而“进化”

  日前,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参加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组(全遗传信息)分析阐明,在澳大利亚东部生活的有袋类考拉,是从以主食桉树叶所持有的毒素中感觉到的苦味而择食,并仅选择桉树叶为食从而进化的。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自然—遗传学》杂志电子版。  研究表明,桉树叶含有毒性而味苦,几乎所

掌控进化:生命这样被改写

  进化的力量通过生命的多样性得以展现。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弗朗西丝·阿诺德、乔治·史密斯和格雷戈里·温特,理由是3人在掌控进化的方式及利用其为人类带来最大福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定向进化开发出来的酶如今被用于生产生物燃料、药物和其他事物。同时,利用一种被称为噬菌体展示技术的方法进化出来

基因组的进化特征

基因组不仅仅是生物体基因的总和,基因组还含有其它可以考虑特定基因及其产物的特征。复制在基因组的塑造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复制的范围包括短串联重复序列的延伸、基因簇的复制、整个染色体甚至整个基因组的复制。这种复制可能是创造遗传新性状的基础。

物种进化的定义和本质

进化,又称演化(evolution),在生物学中是指种群里的遗传性状在世代 之间的变化。所谓性状是指基因的表现,在繁殖过程中,基因会经复制并传递到子代,基因的突变可使性状改变,进而造成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新性状又会因物种迁徙或是物种间的水平基因转移  ,而随着基因在种群中传递。当这些遗传变异受到非随

核酸进化相关量的变化

核酸是遗传物质,可以明显地看到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各种生物每一基因组的核酸的量在总的趋势上逐渐增加。从总的趋势来看,愈是低等生物DNA量愈少,愈是高等则愈多。但是这规律对于某些生物显然并不适用,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生物愈是高等则所需要的基因愈多(见基因),可是进化达到某一阶段以后,基因的数目便不再相应地

核酸进化相关质的变化

生物进化过程中 DNA的质也在发生变化。用分子杂交方法可以分析各种生物的DNA的相似程度(表2)。对于某一类生物来讲,例如在灵长类动物和细菌等生物中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测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图1)。进化中的保守性  分子杂交测定的结果只能说明两种生物的DNA的相同或不同程度,通过DNA顺序分析才能知道

宏观进化的方式介绍

宏观进化可能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通过对微观进化过程进行推论。微小进化在孤立的种群中经历足够时间,最后形成新物种。二是突然迅速变化。这一理论-间断平衡-由Stephen Jay Gould提出,它基于有机体中存在关键基因的事实(例如homeobox),它们小的变化可产生有机体巨大的变化,并导致新物种迅

渐进式进化的概念

中文名称渐进式进化英文名称progressive evolution定  义认为进化是定向的一种错误的拉马克进化学说。应用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进化遗传学(二级学科)

进化同源性的概念

进化过程中源于同一祖先的分支之间的关系。在进化上或个体发育上的共同来源而呈现的本质上的相似性,但其功能不一定相同。

进化同源性的特性

同源性是比较生物学中的一个中心概念。同源,最基本的意义就是具有共同祖先。一般来说,如果两个物种中有两个性状(状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就可以称这两个性状为一对同源性状:(1)它们与这些物种的祖先类群中所发现的某个性状相同;(2)它们是具有祖先—后裔关系的不同性状。由于进化上或个体发育上的共

脊索动物的进化过程

随后生骨节产生的髓弧片开始愈合,直至完全包裹脊索,渐渐出现椎体(centrum) 等结构,同时向动物体背侧延伸,出现包裹神经管的趋势。脊索被椎体压迫,逐渐变细小。但是此时的“脊椎骨”细胞只是失去了原生质 的分支,同时细胞间有大量间质 ,即此时是软骨脊椎。另外每个脊椎骨环是独立的。由于是软骨,此段缺少

“流浪蝾螈”进化学会跳伞

“流浪蝾螈”生活在高高的树上。当受到干扰时,它们也会起跳。现在,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蝾螈会采取类似人类跳伞者的姿势帮助自己减慢和控制坠落。5月23日,相关论文发表于《当代生物学》。“尽管已知有数百种无肺螈会攀爬,但它们在空中的行为尚未被深入研究。”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第一作者Chr

人造细菌进化能力超越自然

  据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领导的一个团队从支原体细菌中创造了一种最简单细胞,它只包含493个基因,是已知所有自由生命体中最小的基因组。这些细胞能够进化和生长,增殖变多,且能重新恢复在缩小基因组时失去的遗传适应性。这项研究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如何成

Y染色体的进化

  几种同属的鼠科及仓鼠科的啮齿目动物已经通过下列途径达到Y染色体演化终端:  土黄鼹形田鼠(Ellobius lutescens)、坦氏鼹形田鼠(Ellobius tancrei)及日本刺鼠中的奄美刺鼠(Tokudaia osimensis)和冲縄刺鼠(Tokudaia muenninki),已完

分子定向进化的概念

中文名称分子定向进化英文名称directed molecular evolution定  义模仿自然进化过程的人工进化策略。不需要事先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去获得期望功能或全新功能的蛋白质或DNA。如从一个靶基因或一群相关家族基因或DNA开始,用突变或重组等手段去创建分子的多样性,然后对这多样

什么是基因组进化?

基因组不仅仅是生物体基因的总和,基因组还含有其它可以考虑特定基因及其产物的特征。复制在基因组的塑造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复制的范围包括短串联重复序列的延伸、基因簇的复制、整个染色体甚至整个基因组的复制。这种复制可能是创造遗传新性状的基础。

口里藏着人类进化史?

  古语云“病从口入”,但除了饮食卫生,口里的小小“原住民”也不应忽视。它们不仅与健康息息相关,甚至还是人类进化史的“记录官”。科学家已经知道了70%的口腔细菌基因组。图片来源:Jessica Mark Welch和Gary Borisy细小牙垢可以揭示人类及其寄居微生物过去相互作用。图片来源:马普

自修复仿生涂层几乎排斥所有液体

  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哈佛大学应用科学家仿照猪笼草的疏水策略,开发出了一种极为光滑的涂层材料,几乎能排斥包括血液、油在内的任何液体,甚至在高压、冰冻等极端环境条件下,仍能保持排斥液体或固体的能力。这种仿生疏流技术在生物医学流体处理、燃料运输、防污、防冻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甚至有望带来一种能

兰州化物所研发加固仿生自清洁硅基仿生材料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叶,捕虫高手猪笼草,科学家们研究仿生,利用自然界赋予的神奇功效为人类服务。然而,仿生“荷叶”和“猪笼草”却有一颗“玻璃心”,一旦受到外界触碰,“自清洁”功能也随即消失。  “我们要做可以应用的硅基仿生自清洁材料。”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甘肃省黏土矿物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张俊平研究

新型纳米机器人有助眼底精准给药

  近日,一个国际团队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纳米机器人,首次实现让机器人绕过眼球表面抵达视网膜且不对组织造成损害,未来有望用于精准给药领域。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表面润滑的螺旋形磁性纳米机器人直径仅为500纳米,不到头发丝粗细的两百分之一,它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从眼球玻

物种进化并非只是“单行道”

  近日,欧洲空间局(ESA)凯夫斯(CAVES)地下训练计划的宇航员返回地面时,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木虱。该物种完成了从原始水生生物进化到陆地生物再返回到水生生物的进化循环。这一发现将改变人们对生物进化的认识。   参加训练计划的宇航员被送到意大利沙丁岛的洞穴中,在模拟太空环境地下受训一个星期,同时

Nature子刊:矮小的进化优势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美国国家进化综合中心的研究人员,对大量植物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发现矮小植物的基因组比高大植物变化更快。文章于五月二十一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Robert Lanfear及其同事在记录有20,000多种植物信息的数据库中,评估了1

Nature-Communications:精子运动模式的进化

  最新一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与开阔环境中相比,人类精子在靠近一个表面时,游的更快更直。这可能反映出适应狭窄生殖系统的进化策略。  大多数生物的精子拥有长尾巴,就是一种鞭毛。精子通过螺旋形地扑打自己的长尾巴来向前进。在水生动物中,这样的游动方法让精子可

“喝牛奶”引发人类进化革命

  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Peter Bogucki在挖掘波兰中部平原一个石器时代遗址时,发现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奇特文物。大约70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是欧洲中部的第一批农民,他们遗留下来的陶器碎片上有许多细微小孔。考古文献中也曾出现过关于这种陶器的记录。   Bogucki现在在新泽西州的

肿瘤进化联合研究中心成立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所与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联合组建的“肿瘤进化联合研究中心”(Center for Evolutionary Cancer Genomics, Beijin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Beijing Institu

Science:鸟类进化树被改写

目前的鸟类进化树正在被美国最大的鸟类遗传学研究所改写。这项研究挑战了目前的分类,改变了我们对鸟类进化的认识,并提供了进行鸟类系统发育和比较研究的珍贵资源。 鸟类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动物之一,我们关于生物学的很多知识,从自然史到生态学、物种形成、繁殖等等,都来源于鸟类。尽管如此,鸟类的进化树还是备受争

向低碳一族“进化”

        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峰会还在如火如荼进行,“低碳”这一环保理念却已走进广州白领的上班生活。近日,中信广场的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借着这股“东风”,开发了一个名为“沙漠绿化行动”的环保游戏在内部网上推广。不少员工称,自己因此改变了一些坏习惯,开始向低碳一族“进化”。    

相关知识

Nature子刊:“猪笼草”特殊捕食技巧的进化机制
中国科学家《Nature》刊文,揭开猪笼草的小秘密
Nature子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刺激的环境让大脑保持年轻
Nature子刊:一种非侵入式的癌症诊断新方法
猪笼草怎么养,是怎么捕食的?
动物研究所揭示捕食行为创新性在外来鸟类入侵成功中的重要作用
猪笼草捕食昆虫的过程
猪笼草如何捕食
世界上最大的食肉植物:猪笼草(据说能捕食老鼠)
奇妙捕食者:揭秘猪笼草的食虫之谜

网址: Nature子刊:“猪笼草”特殊捕食技巧的进化机制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1076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驱蚊的小窍门
下一篇: 小一点的狗狗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