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小鸟天堂(鸟类二)

小鸟天堂(鸟类二)

小鸟天堂的鸟类以夜鹭、池鹭、牛背鹭和小白鹭最多,也最常见。此外,还有大白鹭、白鹡鸰、鹊鸲、乌鸫、大山雀、白头鹎、红耳鹎、暗绿绣眼鸟、丝光椋鸟、普通翠鸟、白胸翡翠、珠颈斑鸠等近40种。图片

棕背伯劳。常见留鸟,高可至海拔1600米体型略大(25cm)羽色以棕、黑及白色为主,尾长。喜草地、灌丛、茶林、丁香林及其他开阔地,立于低树枝,猛然飞出捕食飞行中的昆虫,常猛扑地面的蝗虫及甲壳虫。

伯劳被誉为“生性凶猛的雀形目鸟炎”,除了有这一确当当的称号外,还是鸟类风干肉的创始者,在北方,怕劳会把自己捕猎到的小型行动物(如:壁虎等)挂在树枝上,等待风干以便保存待晚些时日再食用。但在华南地区没有这一现象,估计是还没风干,就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淋江发霉了吧。

图片

珠颈斑鸠(jiū)。鸠鸽科,中等体型(30cm)的粉褐色斑鸠,尾略显长,外侧尾穷的阔的低地及村庄。珠颈斑鸠与人类共生,栖于村庄周围及稻田,地面取食色甚宽,飞羽较体羽色深,常见留鸟,见于华中、西南、华南及华东各地。

“心大”的父母。随着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珠颈斑鸠它们选择建造“产房”的位置也越来越奇特,它们的巢不仅简陋而且有时候会出现在阳台的花盆里、窗台。

图片

八声杜鹃。体小(21cm)的灰褐色及棕色杜鹃。常见留鸟及季节性候鸟,上至海拔2000米。印度东部、中国南部、大巽他群岛、苏拉威西及菲律宾。喜开阔林地、次生林及农耕区,包括城镇村庄。常被小型鸟群围攻。叫声熟悉于耳,但却难见其鸟。

名字由来?八声杜鹃之所以叫八声杜鹃,源于它的叫声。在华南地区它是我们常见的夏候鸟。大家在夏季的时候不妨留意一下公园内的鸟叫声。可能会听到有”八个音节“的奇怪叫声,那便是八声杜鹃在鸣叫。除此以外我们常说的”布谷鸟“其实它的名字叫大杜鹃,它的叫声我们听上去就像音译的”布谷布谷“。

图片

乌鸫(dōng )。俗名百舌,体型略大(29cm)的全黑色鸫。常见于中国大部林地、公园及园林。高可至海拔4000米,于地面取食,静静地在树叶中翻找无脊椎动物、螺虫冬季也吃果实及浆果。

乌鸫--瑞典的国鸟,名称与日本一种面食--乌冬同音。在公园非常常见,但经常被人误认为“乌鸦”,但很明显其喙(喙:鸟的嘴)为黄色,眼圈为黄色,且体型比乌鸦小很多。因为其叫声婉转多变并且爱模仿其他鸟类叫声,故称其百舌鸟。

图片

黄腹山鹪 (jiāo)。扇尾莺科,体型略大(13cm),头灰,有时具浅淡近白的短里纹,上体橄榄绿色:腿部黄或棕色,尾长。有时候其叫声极似小猫轻柔的叫声。巴基斯坦至中国南方、东南亚及大骥(xùm)他群岛。

活动在沼泽、高草地及灌丛,甚惧生,藏匿于高草或芦苇中,仅在鸣叫时栖于高杆。扑翼时发出清脆声响。

图片

八哥。体型较大(26cm),体羽颜色以黑色为主,其喙为黄色。在其飞行过程中两翅中央有明显的白斑,从下方仰视,两块白斑呈“八”字型,这也是八哥名称的来源,两块白斑与黑色的体羽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八哥的一个重要辨识特征。

因其被训练后会'学舌”,常被人当做笼养鸟。见于长江中游水源处从四川东部及陕西南部至南方。八哥是杂食性鸟类,喜欢在地面上觅食,主要吃虫子和果实。喜欢结小群生活,一般见于旷野或城镇及花园。

八哥觅食时会将喙插入草丛或泥土中然后张开嘴,上喙(hùi)和下喙就会将草皮或土块的缝隙扩大,并借此寻找虫子。这种利用杠杆原理的觅食方式是椋鸟家族的“独门秘技”。

图片

红嘴蓝鹊。鸦科体长(68cm)且具长尾的亮丽蓝鹊。头黑而顶冠白。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部、中国、缅甸,性喧闹,结小群活动。以果实,小型鸟类及卵、昆虫和动物尸体为食,常在地面取食。主动围攻猛禽。

乌鸦的亲戚,惹不得!红嘴蓝鹊作为乌鸦的“亲戚”,不仅吃小麦、玉米等其他植物的种子以及昆虫、蛙、蜥蜴等小型动物,还会吃其他鸟类的雏鸟和鸟卵,甚至会吃腐肉。而“受害者”们因为体型、凶猛程度不如它而不敢“报仇”,不仅如此,生性凶猛的红嘴蓝鹊还是为数不多会攻击鹰等猛禽的鸟类。

图片

白胸苦恶鸟。是属于鹤形目秧鸡科苦恶鸟属的鸟类。它有着深色的背部,而脸、胸部和腹部都是白色的,故有“白胸”之名,而“苦恶”二字则是由于它的叫声类似于“kue kue”而得名。

白胸苦恶鸟在中国繁殖于华北以南地区,越冬于西南和华南;在国外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菲律宾、马鲁古群岛及马来诸岛。白胸苦恶鸟常单独活动,偶尔三两成群,在湿润的灌丛、湖边、滩涂及水稻田走动觅食。杂食性,主要觅食软体动物、昆虫、蜘蛛及小型鱼类等,也吃植物种子和嫩芽。

图片

叉尾太阳鸟。太阳鸟科,体小(10cm),顶冠及颈背金属绿色,上体橄榄色或近黑。尾上覆羽及中央尾羽闪辉金属绿色,中央两尾羽有尖细的延长,外侧尾羽黑色而端白。分布于中国南方(包括海南岛)及越南。栖于森林及有林地区甚至城镇,常光颗开花的矮丛及树木。

叉尾太阳鸟外表虽与俗称的“蜂鸟”很相似,但中国境内并没有蜂鸟分布。太阳鸟的喙(喙hùi:鸟的嘴)为向下弯曲,这能方便它访花吸蜜,它与蜂鸟最大的区别是,叉尾太阳鸟吸蜜时先停在花上再将喙插入花中吸蜜。如果遇到花朵较小难以停落,不得不悬停吸蜜时,太阳鸟的悬停也不能像蜂鸟一样持久,只能悬停很短时间。

相关知识

小鸟天堂
江门新会小鸟天堂游玩攻略
求偶季,小鸟天堂的鸟儿“各领风骚”
走进小鸟天堂 探索鸟的乐园
江门举办首届小鸟天堂观鸟生态节,五大活动抢先看
自然教育基地之赏鸟乐园——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
这地方叫小鸟天堂,你知道在哪儿吗
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是鸟的“饭堂”也是野生动植物的“厅堂”
肯尼亚之旅…走进动物世界(九) 小鸟天堂 2.
【绿美新会】观鸟去!华南地区最大的鹭鸟孵化基地就在小鸟天堂

网址: 小鸟天堂(鸟类二)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1103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美文赏析】秋天来了,聆听最美的
下一篇: 龙泉好秾人鸟语天堂儿童乐园7天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