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猪周期分析

猪周期分析

一.生猪养殖及猪周期介绍

1.生猪繁殖介绍

生猪,是对未宰杀的除种猪以外的家猪的统称。种猪则是家猪中专门用于繁殖的种公猪和种母猪。在生猪养殖中,良种繁殖十分关键,只有具有好的品种,才能够获得好的生产潜力与繁殖率。在父本中,具有较好胴体品质以及较好育肥性状的猪有大约克猪、杜洛克猪以及长白猪等。母本方面,具有较好耐苦能力、哺乳能力以及繁殖性能的猪有长白猪、大约克猪以及地方良种猪等。国外种猪主要为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猪。国内种猪主要为宁乡猪、太湖猪、香猪、东北民猪。

我国种猪主要依靠进口,再通过杂交得到商品猪。目前国内的一元猪主要是长白猪和大白猪,使用长白和大白猪杂交得到二元猪的母系单位,用杜洛克作为二元猪的父系单位,得到三元猪杜长大,按照父系名姓在前的原则命名,长白(公)+大白(母)得到二元母猪为“长大”(跟父姓), “长大”(母)+杜洛克(父)得到三元猪“杜长大”(跟父姓)。这样得到的三元猪能继承祖代优势基因,具有体型大、生长周期短、饲料回报率高、瘦肉率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目前是市场推广的主流品种。

2.猪周期介绍

猪周期是生猪生产和猪肉销售过程中的价格周期性波动现象。具体而言,猪肉价格上涨时,养殖户会扩大产能,增加能繁母猪(二元母猪),推动生猪(三元猪)存栏量上升,育肥成熟后生猪出栏量增加,猪肉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养殖户观察到猪肉价格下降,减少产能,淘汰能繁母猪(二元猪),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下降,猪肉供给减少,猪肉价格重新回升,周而复始。

猪周期的本质是供需关系。在传统的猪周期分析框架下,需求端总体稳定,关键在供给端,我国过去以散户养殖为主体的环境放大了价格的波动性。

不同于鸡鸭的饲养周期3-6个月,猪的供给增加需要21个月。因为当猪价刚开始上涨时,需要增加肥猪供给时,会受限于小猪的供给(但小猪的产量不是你想随意增加就能增加的,小猪的供给取决于母猪的存栏量),所以农民补充存栏母猪(母猪也是要从小猪开始培养的),需要让母猪的爸爸妈妈(就是祖代猪)怀孕,然后4个月后生出父母代猪,然后经历8个月后父母代(二元)猪长大成人,开始交配生产肥猪(三元)小猪,再经历5个月后,小猪方能长大成人,成为可以供我们食用的商品肉猪。

猪的生产周期决定了一轮完整的猪周期历时3-4年,同时在一年之内受节假日和气候影响呈现出小周期波动。能繁母猪(二元猪)代表产能,生猪(三元猪)存栏代表库存,扩大生猪供应先要扩大产能。从猪仔成为后备母猪需7个月达到可繁殖状态,1头母猪生产一胎需要5个月左右(妊娠期114天、哺乳期20天、空怀期14天),母猪产仔再经过1-2个月的保育期和5-6个月的育肥期,生猪可出栏。

由此,若能繁母猪(产能)不足的情况下,从补栏母猪到增加猪肉供应需21个月左右,因此传统一轮猪周期约3-4年时间。若母猪(产能)充足,从产能到猪肉供给需10个月,根据历史经验,“猪周期”产能(能繁母猪)和猪价之间存在10个月左右传导时滞。

3.历次猪周期的特点及启示

2006年以来,我国大致经历了四轮传统“猪周期”,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每轮猪周期基本上在3-4年,下行时间略长于上行时间,主因下行阶段利润虽有下行,但只要未亏损,养殖户退出的意愿不强;二是强势猪周期多伴随疫病助推。

(1.)猪周期的时间特点

对前4次猪周期的归纳可以看出,传统上猪周期大约持续4年,下跌时段长于上涨时段,上涨节奏较快,下跌持续的时间较长,周期内的季节性波动同样频繁,下跌周期内的反弹或者上涨周期内的回调幅度有时同样可观。

(2.)盈利状况是决定周期结束和开始的关键

由于产能从投入到开产有较长时滞,这中间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的投入,因此生猪新增产能的产生需要时间,但过剩时的去产能不会轻易进行,一定是行业内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且抗风险能力较低的企业已经承受不了这种状态时才会出现普遍性的产能去化。我们对历次猪周期内的养殖利润进行分析,发现盈利的出现总是偏急偏快,对应于猪价的迅速飙升,但新一轮上行周期的产生,总是在经历了多次普遍性的亏损,部分产能彻底出局后才会出现。

(3.)重视存栏以外的因素

分析历次猪周期还可以看到,如果紧盯存栏,往往会错过周期;事实上,存栏以外的因素同样重要。在历次周期中,价格的波动总是相对有规律,但是存栏并不总是周期性的波动,这说明影响价格的不总是存栏这一条,诸如出栏体重(2016-2017年行情)、疫病(导致2018-2019年猪周期提前上涨)等预期外因素经常能发挥关键作用。

4.猪周期未来展望:

近年来,生猪产业的需求端和供给端都在起变化。需求端来看,受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猪肉消费减少,牛羊肉及禽类消费增多。2024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4—2033)》报告提出,在展望期内,猪肉消费总量将持续下降。而牛、羊肉消费量将以每年1.2%、1.4%的速度增长。农业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将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的数量从2021年的4100万头调至3900万头,正常保有下限从95%调整至92%。

供给端,随着历史化进程、政策导向和疫情助推,行业集中度提升。规模化养殖是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长期趋势。我国生猪养殖业长期以散养为主,行业集中度较低,散养户、中小规模养殖场数量众多。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2 年国内规模场饲养的生猪占比 52.3%,中小户饲养占比 47.7%。近年来,受环保政策趋严、养殖用地稀缺、非洲猪瘟等疫情频发、生猪价格剧烈波动、食品安全加速推进等因素的影响,生猪养殖行业散养户退出明显,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的进程。规模化养殖相对于散养户存在规模效应,且管理、技术和资金等更具优势,有利于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减少散户养殖的盲目性。

公开资料显示,2022 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居前的五家A股上市企业合计出栏10,736万头,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份额为15.34%。农业部预计,2023年生猪养猪规模化率将达到68%。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但相比其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规模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在此背景下,未来猪周期将变得更为平滑。大型养殖机构的非理性“追涨杀跌”行为将减少;大型猪企更注重降本增效,激发每头猪的生产潜能,以此代替简单的产能去化与扩张。

二.华统股份营收分析

华统股份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也是浙江省养殖及屠宰双龙头企业。围绕生猪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生猪养殖、生猪屠宰、肉制品深加工三大主要板块,此外还配套拥有饲料加工、家禽养殖及屠宰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及利润主要来源于生猪养殖及生猪屠宰两大业务板块。

根据公司2023年报公示,公司生猪养殖及生猪屠宰两大业务板块的合并营收为80.57亿。占公司收入比例的93%。是公司的主营业务。禽类养殖收入2.39亿,占2.78%,是公司的第二大业务。

公司2023年全年销售生猪230.27万头,较上年增长91.13%。生猪销售收入39.86亿。公司2023年屠宰生猪 448.17万头,同比增长29.38%。

2022年累计出栏生猪(含种猪、仔猪、商品猪)120.48万头。2022 年屠宰生猪346.4万头。

截止2024年10月底。公司累计销售生猪214.9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15%左右。累计屠宰量与上年基本持平。

三.华统股份业绩分析

公司的营收近10年基本保持稳定的增长。2021年与2023年由于生猪价格下跌,导致营收下降。

历史年份生猪均价图表。

公司的利润与生猪价格有很大关联。2021年与2023年由于生猪价格下跌,公司营业成本增加,以及计提资产减值,导致利润大幅下降。

公司毛利率近10年基本维持在5%左右。2021年与2023年由于生猪价格下跌,公司营业成本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

四.华统股份估值分析

从最近几年的历史估值看,平均PE均值在35倍左右。近3年由于公司利润降低,导致估值大幅提升。

从最近几年的历史市净率看,平均PB均值在4倍左右。

五.华统股份投资机会分析

2024年,全国生猪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上涨走势,公司商品猪销售价格逐月上涨,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改善。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国去产能效应显现,生猪价格得到恢复性增长,加上全国饲料价格持续回落,有效缓解了养殖成本压力,养殖企业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改善。以下为公司2024年前10个月的生猪销售数据:

查看全国生猪存栏数据,截止2024年6月底,全国生猪存栏4.15亿头,较2023年同期减少0.2亿头,减幅4.6%。查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据,2023年底为4142万头,2024年6月底为4038万头,有减少的趋势。由此分析得出2024年下半年全国生猪的存栏数量将保持略微减少的趋势。

截至2024年11月,共有10家机构对华统股份公司2024年度业绩作出预测。预测2024年营收110.54亿元(平均值),较去年同比增长28.85%;预测2024年净利润4.33亿元(平均值),较去年同比增长171.65%。

查看公司季报发现,公司在2季度已经扭亏为赢,3季度盈利1.72亿。三季报累计盈利0.53亿。4季度一般来说是猪肉消费旺季,按单季度1.5亿到2亿的利润来测算。2024年全年的净利润在2亿~2.5亿。

查看公司公告,公司于2024年8月19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及第五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

方案主要内容为:本次回购股份方案通过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公司拟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回购相应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拟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不超过人民币10,000万元。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1.31元/股。

公司于2024年9月4日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公告主要内容为:公司控股股东华统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对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及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判断,计划自2024年9月4日起未来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本次增持不设定价格区间,将根据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情况及资本市场整体趋势,实施增持计划。

根据公司最新公告: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67,900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 0.08%。此次回购股份最高成交价为10.8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0.58元/股,成交总金额为4,998,994元。

总结:个人认为,在2024年6月底生猪存栏下降,以及去年同期能繁母猪存栏下降的背景下,叠加4季度猪肉消费高峰的情况下。2024年4季度到春节期间,生猪的价格会保持平稳。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在此背景下增持,也代表了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以及业绩的增长。按周期股的逻辑,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相关知识

生猪养殖/猪周期专题报告
猪的成长周期是多少
猪肉价格创逾7个月新低!机构:别怕,还有“后猪周期”
土猪的养殖成本和利润分析(养殖土猪成本和利润)
生猪价格再度刷新年内新高,本轮“猪周期”还能走多远?
猪的生长周期是多长时间,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
“猪周期”拉长、养殖户成本博弈 生猪价格何时回暖?
分析称一头猪利润达22% 养猪真的能赚钱吗?
养殖业褪不去农耕文明:鸡扛不住流感 猪玩不转周期
2023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行情及走势分析 “猪贱伤农”问题较为突出

网址: 猪周期分析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2110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荷兰猪怎么分公母?如何正确准确识
下一篇: 猪来了,如何科学配种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