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宝宝4-6个月就要给宝宝添加辅食了,但是宝宝的食道和消化道都是非常稚嫩又脆弱的。下面小面归纳了一些需要家长注意的辅食名单。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5大理由
理由一:补充母乳中营养素的不足
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素需要量的增加,仅靠母乳或牛乳不能供给所需要的营养素;母乳的分泌量减少;婴儿体内的铁、锌的储存量减少。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乳制品以外的辅助食品的添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理由二:增强消化机能
添加辅助食品可增加唾液及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量,增强消化酶的活性,促进牙齿的发育和增强消化机能,训练婴儿的咀嚼、吞咽能力。
理由三:确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断乳期是婴儿对食物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时期,在添加辅助食品的选择以及制作方法方面,要注意营养丰富、易消化和卫生。如方法应用得当,是将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基础。
理由四: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将有助于精神发育,刺激味觉、嗅觉、触觉和视觉。
理由五: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通过添加辅助食品,使婴儿学会用匙 、杯、碗等食具,最后停止母乳和奶瓶吸吮的摄食方式,逐渐适应普通的混合食物,最终达到断奶的目的。一般8个月左右可以训练让小儿自己拿着奶瓶吃。1岁左右可以让他学着用小勺吃,到1岁半时就可以自己拿勺子吃粥或其他东西了。3岁左右就可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拿筷子。
损害宝宝健康的辅食“黑名单”
主食类
谷类、淀粉类食物,很容易消化和吸收,且不易致敏,很多家长给宝宝添辅食时首选米粉、稀粥等谷类、淀粉类食物,这是正确的,但过分注重营养的爸妈们常常会犯“过犹不急”的错误,偏向于选择精细的谷类食物,但其实精细的谷类食物里维生素遭到破坏,特别是减少了B 族维生素的摄入会影响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而且,还会因损失过多的铬元素而影响视力发育,成为近视眼的一大成因。
荤食类
荤食类富含铁质和蛋白质,通常都被认为是非常有营养的食物,将肉炖至酥软或者撕成细丝,都有利于让宝宝顺利吃进。不过以下所列举的这几种食物,在辅食的初阶段,不要让它们出现为好。
蛋清
鸡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较小,有时能通过肠壁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中,使婴儿机体对异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湿疹、荨麻疹等疾病。蛋清要等到宝宝满一岁才能给。
汞含量较高的鱼
汞主要以甲基汞的有机形态积聚于食物链内的生物体,特别是鱼类,而甲基汞可能会影响人类神经系统,孕妇、胎儿和婴儿更容易受到影响。在选择鱼类时,应避免进食体型较大的鱼类或其他汞含量较高的鱼类,包括鲨鱼、剑鱼、旗鱼、鲶鱼、罗非鱼金目鲷及吞拿鱼,特别是大眼吞拿鱼、蓝鳍吞拿鱼等。
海鲜类
螃蟹、虾等带壳类海鲜会引发婴儿的过敏症状,也建议不宜在1 岁以前喂食。
给宝宝制做辅食所需的专用器具
菜板
菜板是每日多次使用的器具,无论是木制菜板,还是塑料菜板,都要常洗、常消毒。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开水烫,有条件时,也可以选择日光晒。最好给宝宝用专用菜板制作辅食,这对减少交叉感染十分有效。
刀具
给宝宝做辅食用的刀最好与成人做饭时用的刀分开,以保证清洁。每次做辅食前后都要将小刀洗净、擦干,以减少因刀具不洁而污染辅食的情况出现。
擦子
擦子是做丝、泥类食物必备的用具。最好选不锈钢制品,每次使用后要用刷子刷干净,保证不留残渣。
擂钵、碾碎器
给宝宝制作泥糊状食品时,常常需要把食物磨碎,由于量不多,所以准备一个擂钵就够了。也有人喜欢用碾碎器,将煮熟的菜或胡萝卜、薯类压碎也十分方便。
漏子
漏子也叫茶漏子,能起到过滤的作用,在做果汁、菜水时使用较多。
榨汁器或榨汁机
果汁一般都很甜,残留部分很容易长菌,所以每次使用榨汁机(器)前后均应洗净、擦干。
蒸锅和奶锅
制作泥糊状食品的特点是量小、稀糊状,稍不注意就容易把锅煮糊。选一个厚底的小锅煮菜、煮粥、煮汤均较适宜。很多给宝宝制作的食品需要先蒸熟,虽然可以使用家中的大蒸锅,但从节水、节气的角度出发,选一个较小的蒸锅专门用于给孩子蒸蛋羹、豆腐、鱼……也不失为较好的举措。
喜欢更多的姐妹们可以用扣扣关注购物号:宝妈育儿知识库 学习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