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情感视域下我国宠物综艺发展研究

情感视域下我国宠物综艺发展研究

编者按:随着我国养宠人群及情感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宠物综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从情感连接的角度对我国宠物综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从情感需求、情感认同、情感结构等不同维度对宠物综艺与观众的情感连接进行分析,并为未来宠物综艺的发展路径指出方向。本文刊发于《中国电视》2023年第3期。

宠物是把动物当成家庭成员后人格化的一种称谓。宠物需要人照顾,人也需要宠物陪伴,这种相互需要是人类情感连接的基本需求。关于宠物题材的内容创作,有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一条狗的使命》《我在雨中等你》等,也有纪录片《今生,请多指教》《离不开你》《宠物一千零一夜》等。近年以《奇妙的朋友》《宠物医院》《百分之二的爱》《奇兵神犬》《去野吧!毛孩子》等为代表的宠物综艺,让宠物成为节目真正的主角,因展现宠物与人之间的情感故事而获得了观众的喜爱。

01

情感连接下的宠物综艺节目

我国以宠物为主角的综艺节目始于2014年东方卫视的《狗狗冲冲冲》,而2015年湖南卫视推出的《奇妙的朋友》让宠物综艺开始被大众关注。近年较受关注的宠物综艺多以宠物作为节目的叙事主体,把讲述人与宠物之间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宣传科学文明养宠,释放人文关怀,令观众领悟积极乐观的人生意义。

通过对近年我国宠物综艺的梳理发现,宠物综艺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宠物竞技类综艺,这类节目旨在通过竞技比赛、淘汰训练等,展示主人与狗狗之间的真情与默契,如《狗狗冲冲冲》《奇兵神犬》《战斗吧萌犬》等。

第二种类型为宠物互动类综艺,这类节目更多展现的是明星与宠物之间的有趣互动。代表性节目有表现明星与动物相处生活的《奇妙的朋友》,明星代班宠物临时主人的《萌主来了》,记录明星、小孩与小狗成长经历的《小手牵小狗》等。

第三种类型为宠物观察类综艺,这类节目通过观察记录式的拍摄手法,呈现发生在动物身上的各类动人故事,探索人宠之间的情感联系,如宠物医疗观察类真人秀《宠物医院》,关注流浪动物救助的《百分之二的爱》……

这些节目虽然角度不同,但都是从人宠情感连接的角度出发,展现人与宠物之间的情感联系,饱含着人文关怀。

图片

●《奇妙的朋友》

02

情感需求下的宠物综艺受众

情感是人与宠物的连接,宠物综艺将情感带给受众,受众通过宠物综艺内容,以及通过不同渠道与志同道合的人谈论节目而产生情感共鸣,促使更多的受众群体对宠物综艺产生情感需求。

(一)孤独群体的情感需求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①这种人类精神上的孤独,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已然愈加强烈。一群远离家乡独自在外打拼、年龄介于20岁至39岁之间的年轻人被称为“空巢青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遭遇着外部世界的苛刻要求,也经历着内心世界不能松懈的紧绷神经,从而产生了无处倾诉与安放的孤独感。

据统计,2022年我国“空巢青年”数量超过9200万。与此同时,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家庭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空巢老人、单身青年、晚婚晚育、丁克一族等,都成为孤独群体的真实写照。

当人们想办法排遣孤独时,会更加关注寻找慰藉“本我”孤独的精神层面的形式。很多孤独人群将宠物作为一种精神与情感上的寄托,宠物逐渐成为陪伴他们缓解孤独的一种情感交流工具。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促使他们将宠物上升为自己最重要的家庭成员之一,而宠物人性化,是其排遣孤独、寻求陪伴的重要渠道。当然,人性化的动物也在某种程度上激起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宠物综艺适时满足了那些需要缓解孤独、需要“亲友般陪伴”的特殊人群的情感需要,宠物主及爱宠人士通过观看节目里他人和宠物的故事,慰藉自己的情感、品味自己的人生。

图片

●《去野吧!毛孩子》

(二)疗愈群体的情感需求

随着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化,人们的竞争压力和生活压力与日俱增。这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困扰着我们,导致了个体情感层面的缺失,面对焦虑与不安,人们更愿意追逐自我精神慰藉与治愈的力量。

治愈系文化恰好契合这类群体的心理需求,能够给他们带来心理抚慰,纾解他们内心的焦虑和压力。“治愈系依附于人们情绪和感觉的存在而出现,凡是可以缓解压力、抚慰人心的有形物和无形物,均可被认为是治愈系。其本义是对病体的治疗,引申为精神上的慰藉、心理上的抚慰,后来逐渐融入音乐、动漫、影视、文学、设计领域,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②

宠物及其宠物周边已然成为现代人寻求治愈的有效途径。当人们把宠物当成自己的亲人,依赖于宠物的陪伴时,他们对宠物的喜爱、呵护、渴望,满足了他们爱与被爱、尊重与被尊重的心理需求。作为观众,他们乐于接受这种生活的良药来纾解内心的烦恼,因而乐于在综艺中看到和动物相关的内容。

图片

●《萌主来了》

(三)“宠物化”社交的情感需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们最具普遍性的情感需求,以此达到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社交需求其实是人们寻找归属感的一种表现。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化让人际关系逐渐疏远,虽然沟通工具越来越便利,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却越来越“闭塞”。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并不会展示出完全真实的自己,而仅仅只是维持自身想要营造出来的某种人设。

“宠物化”社交恰巧满足了这种需求,当人们想要在社交平台上与人亲近、表示友好时,可爱的动物们能够帮助展示出亲昵、友好的形象。忠诚、听话、不离不弃的宠物成为人们建立简单纯粹沟通方式的选择。宠物综艺聚集的受众群体,让宠物成为观看、谈论的主题,无论是弹幕、论坛,还是豆瓣上各种与节目、宠物话题相关的讨论,都会成为受众的社交话题。

图片

●《宠物医院》

03

情感认同下的宠物综艺叙事

任何艺术载体都是用来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形式,在艺术载体中对情感的叙述与表现是对人们情感的一种投射。宠物综艺通过节目内容的架构建立起与观众的情感连接,以此引导观众的情绪并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一)节目主题的唤情

“人类早期社会就是以情感为交流的基本媒介,它不但是人类生物性的一种共性和基础,更能够‘定向行动’和‘唤醒他人’,最终‘促进社会关系’,艺术情感的社会学与伦理学价值也自然被唤醒并生发。”③在当前社会压力较大的背景下,现实中的情感功利性更明显,宠物综艺纪实拍摄的“真”与故事情节设置的“秀”能使观众沉浸其中获得一份纯粹的情感。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与焦虑情绪,受众通过具有“萌”属性的宠物综艺来宣泄情绪、抚慰自我、治愈心灵,这成为唤醒他们内心情感的窗口。

《奇妙的朋友》让明星体验动物饲养员这个职业,明星与动物和谐互动的过程也是节目传递关爱动物的理念、激发并唤醒人们热爱动物情感的过程。制片人谈到节目制作的初衷时表示,“我们做人与动物的节目,就是要让观众看到人从试图和动物的沟通,到双方建立情感的过程,从而让被电子化的大众感受这原始的、本真的、具有挑战性的情感交流”。

《小手牵小狗》中,5个个性不同、性格迥异的萌娃通过和小狗的互动、和其他小朋友的相处,最终拥有了同理心,学会了尊重别人、在乎别人的感受,而萌娃、萌宠的双重萌属性也唤醒了观众内心最纯粹的情感激荡。总之,宠物综艺遵循情感叙事的架构,以呼吁“人对动物应该有更多的爱”为主题来唤醒受众对动物的情感关爱,这种情感的唤醒能够让受众通过观看节目获得内心的愉悦。

图片

●《小手牵小狗》

(二)拟人创作的移情

“移情是从他人立场、他人内在状态产生的一种设身处地的情绪反应和体验,移情提供了一种跨越不同经验的相互理解的方式,而个体叙事文本中外化的情感则是重要的产生这种互动理解和移情的符号象征。”④宠物综艺中一般都对宠物进行人格化的转码,这种人格化的属性凸显了动物作为“人的同类”的元素,从而令观众在节目里看到了鲜活生动、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个体。

节目往往通过对动物的人格化传播来展现动物的个性及情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互相理解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是移情。节目中每个宠物都是主角,它们被赋予人的思想、人的情感以及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反应。比如,在宠物综艺中,每个宠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当它们以主角的身份出现时,荧屏上都会打出该宠物的姓名、年龄等具体信息。它们是家庭中的一员,被主人“爸爸”“妈妈”赋予“囡囡”“宝贝”等称谓。

《宠物医院》里大晚上带着猫咪来看病的阿姨,焦急、紧张、喋喋不休,一声一声的“灰灰”“囡囡乖”,时刻安慰着她家“孩子”,“一大块三文鱼灰灰和我女儿一人一半会不会有问题……”医生说:“你给它吃得太好了,以后不吃猫粮怎么办?”她说:“那也还是要宠着的,我是当自己的第三代在养……”一场检查下来,一个操碎了心的“老母亲”形象和一个被爱包围的“小宝贝”形象跃入观众视线。

除了把它们当成独立的个体,宠物综艺利用字幕、表情符号、特效等模拟宠物内心活动,表现它们的情感状态。节目组往往用拟人化的手段对宠物的情感及经历进行“解释”,以增强观众的认同感。

《百分之二的爱》通过拟人化的叙述,展现宠物遭受遗弃和虐待的真实经历:曾被弃养的试验犬仟仟,对外界缺乏安全感,在义工的陪伴下,学会与人互动,逐渐适应笼子以外的世界;让人格外心疼的小狗笨笨,因受过伤害而极度自闭胆小,在义工的悉心照顾下,一点点打开心房,不再抗拒与人的接触。节目将现实生活中人类经历的情感转移到宠物身上,产生移情效应,引起观众对宠物遭遇的同情,以及感同身受的情绪反应。

图片

●《百分之二的爱》

(三)人宠故事的共情

生活处处有故事,而喜欢故事是人类的共同心理意象,追随故事也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特征。故事化的讲述是宠物综艺能够吸引人的关键所在。节目记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富有感染力的宠物故事,不仅能引导受众的情绪、涤荡受众的心灵,还能让受众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互动、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惺惺相惜,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反思自己的生活。

正如《宠物医院》的导演所说:“你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的笑点和泪点,你也可以在里面看到自己养宠物的故事。而没有养宠物的人,能够在这种告别中,学会生命与责任的力量。”如一期节目中,陪伴老奶奶多年的宠物狗腹部严重积水去医院看病,当听到医生说缓解腹部积水治疗费1700元,奶奶犹豫、纠结、难过,各种情绪在镜头前极具感染力,这时出现的弹幕有“没钱养什么宠物啊”“看病还舍不得花钱”……纠结了很久的奶奶为了缓解狗狗的不舒服还是一咬牙交了钱。随后,医生告诉她狗狗得了癌症治不好,想要缓解它的痛苦就要有更多的花费。纠结伤心的奶奶这才缓缓告诉医生,她老伴得了癌症,也需要高昂的医疗费。

这个故事线上的戏剧张力凸显了出来,观众此刻才明白奶奶之前听到诊疗费的纠结,以及放弃给狗狗看病的原因。弹幕里也出现了“原来如此”“破防了泪奔了”“好难选啊”……这样一个让人“信服”的故事结局着实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镜头里医生的理解与无奈、弹幕及评论里关于生命的讨论与哲思,都让观众与节目共情,进而反思自己是否懂得付出、责任与担当。

《奇兵神犬》中“问题警犬”艾勒薇斯的故事也引人深思。对训犬信心满满的节目嘉宾与问题层出不穷的艾勒薇斯是富有感染力的“主角”,强大的戏剧张力源于投入大量心思精力的“家长”与始终“顽劣”不受管教的“熊孩子”之间的对抗。节目中,屡屡挑衅、拒不听话的艾勒薇斯让嘉宾驯犬员情绪崩溃、失声痛哭。这让观众看到了与宠物相伴的日子有快乐也有矛盾,从而感受到了人与宠物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情。

图片

●《奇兵神犬》

04

情感结构下的宠物综艺发展方向

英国文化理论家威廉斯提出“情感结构”的概念,情感结构意味着社会经验的一个个鲜活的个案,它寄寓在一种特殊的生活。威廉斯认为,正是这些情感结构,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系统的观念信仰及意义传达模式。故此,情感结构可以看作某个特定阶级、社会和集团的共享价值,或者说,一种集体文化无意识。⑤作为以情感连接为基础的宠物综艺,需要拓展内容资源,让受众体验生命的意义,形成一种集体文化无意识,从而吸引圈层受众并扩展宠物题材的生命力。

(一)强化情感认同,增进价值引领

宠物综艺致力于满足个体内在的情感体验,让受众得到情感的寄托与宣泄,让受众体悟到“唯有爱能治愈世间所有的伤和痛”。宠物综艺要想进一步发展,需要主动引领受众的情感并提升节目思想内涵,使受众的情感不仅局限于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还要让这种情感展现生活本质、体现时代精神、传递人性温暖。

一个人如何对待动物反映的是他如何对待人类及其对待世界的态度。通过节目传递对动物的爱与不伤害,其实是反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善待动物也是在喻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相处。

例如,《百分之二的爱》提出了“领养代替买卖”,让观众对宠物弃养现象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了解,用领养代替购买是既省钱又能让动物有一个家的爱心行为。但实际上,仅有百分之二的幸运儿能被领养,领养动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领养人必须有经济能力,还要能提供适合的生活环境和充足的时间陪伴,更要有责任心。

通过节目我们发现,很多人在为流浪动物奔走忙碌,可能收效甚微,但他们的努力能让我们看到希望,我们可能当不了领养人,但可以成为救助人,可以捐款、捐物、做义工。节目生动地传递了“公益不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力所能及”的价值理念。

图片

●《百分之二的爱》

(二)发挥艺术的疗愈作用

宠物综艺除了能让受众把宠物当作一种精神慰藉,还能发挥艺术疗愈的作用。“艺术治疗提供了非语言的表达和沟通机会。艺术治疗的领域有两个主要取向:第一,艺术创作便是治疗,这种创作的过程可以缓和情绪上的冲突,有助于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第二,若把学习艺术应用于心理治疗,则个体所生产的作品和关于作品的一些想象,对于维持个人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平衡一致的关系有极大的帮助。”⑥

宠物综艺在制作、传播过程中就已经有了积极疗愈的作用。《百分之二的爱》《宠物医院》的创作团队就是一个被治愈的团队,其中每个成员都养宠物,多者养了三四只。同时养了一只狗和一只猫的负责人坦言:“我们养宠物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宠物我们学会了爱和被爱。通过《百分之二的爱》,我们学会了坚持和坚强,因为很多小动物远比我们人类要更坚强、更执着,我们其实学习到很多东西。”让宠物成为儿童的朋友,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爱心与同情心;让宠物成为老人的伙伴,可以满足他们对亲情、友情的情感需求。未来宠物综艺的发展可以从宠物治疗的角度出发,通过节目表现宠物疗愈的代表性案例,让更多的人明白宠物与人类相处的意义。

图片

●《百分之二的爱》

(三)提升品牌效应

“少数伟大的品牌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品牌而成为‘爱的标记’。爱标不仅像品牌一样受人尊敬,它同时还赢得了消费者的挚爱,与消费者建立起了至关重要的情感联系。而品牌的未来就取决于是否能在尊敬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消费者持久的热爱,激发出超越理智的忠诚。”⑦美国广告人罗伯茨提出的“爱标”理论,强调了消费者的忠诚度将成为情感经济时代最终极的目标。宠物综艺作为情感经济的产物,要想成为“爱标”,就要做到个性、专业。

《宠物医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品牌效应,节目要想继续利用品牌效应,可以继续加大宠物知识科普,邀请宠物专家对科学养宠进行正确指导,构建养宠、爱宠沟通平台,增加宠物家长及爱宠人士的互相交流。《百分之二的爱》更多的是从道德角度对遗弃宠物的行为进行了谴责,但若能从法律层面呼吁建立宠物福利制度等,或许能为保障宠物切身利益及改善它们的生存环境做出更多的贡献。 

作者系西安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来源:电视艺术

注释:             

①[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黄锦炎、沈国正、陈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12页。

②燕玫、郑春:《“治愈系动画”对观众情绪的调节作用》,《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8期。

③[美]乔纳森·H·特纳:《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孙俊才、文军译,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④[美]彼得·基维:《美学指南》,彭锋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2页。

⑤Raymond Williams.The Long Revolution.Chatto and Windus Press,1961,p.44.

⑥陈潇:《艺术治疗:通往内心世界的独特大道》,《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16期。

⑦Kevin Roberts. Lovemarks:The Future Beyond Brands. PowerHouse Books Press,2005,p.78.

相关知识

情感视域下我国宠物综艺发展研究
情感体验视角下我国宠物行业用户研究及运营策略几点建议
品牌视角下的宠物食品行业发展路径研究
品牌视角下宠物食品行业发展路径研究 – 宠观网
基于媒介可供性的宠物直播受众的情境认知与情感代偿
情感化理论下的宠物配对APP研究与设计实践
传统宠物主义:养宠人身份、宠物类型与宠物特质对宠物道德地位的影响
交互视角下的宠物家具模块化设计研究
我国宠物物流的发展分析  
“云吸宠”火爆全网,为什么宠物综艺无人问津?

网址: 情感视域下我国宠物综艺发展研究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352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如何和宠物猫培养感情
下一篇: 《赛狗奇缘》中,他与狗之间那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