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过敏性皮肤病作为兽医临床上常见且复杂的病症之一,已成为影响宠物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发病机制涉及免疫、遗传、环境等多个层面,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根据硕腾动保发布的《2022年中国宠物皮肤病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在犬中,皮肤病的发病率高达61%,而在整个犬的皮肤病中,过敏性皮肤病又占其中的68.2%。
2023年美国动物医院协会(AAHA)针对犬猫过敏性皮肤病的管理发表了《2023AAHA犬猫过敏性皮肤病管理指南》,该指南提出了犬猫过敏性皮肤病诊断、治疗和管理的系统方法,猫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断和管理方法整理出了犬猫过敏性皮肤病的详细诊断流程:
点击解锁高清图片
根据指南和诊断流程图的内容,可以发现,在以下多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寄生虫的排查和管理:
1
病史调查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了解瘙痒最初的分布情况(体外寄生虫有可以预测的瘙痒分布位置)、发病的年龄(体外寄生虫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之前接受的寄生虫治疗(治疗或预防的频次、药物成份及效果)、近期是否有过寄养、是否接触过流浪动物、其他宠物和人是否受到影响(如果受到影响,则提示可能存在体外寄生虫,如跳蚤、疥螨或姬鳌螨等)。在对猫的病例进行病史调查时需对宠主进行瘙痒行为的沟通教育,与犬的瘙痒有些不同,猫的瘙痒可表现为用后肢抓挠(头部、颈部、耳朵)和/或过度梳理(舔舐/啃咬)特定部位,如腹部、腰部、尾部以及前后肢。此外有些猫并不会在主人面前过度梳理毛发,但可通过断裂的毛发来证实猫是否存在自损性脱毛。在病史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体格检查,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蚤梳和检耳镜的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跳蚤及耳螨。
患有跳蚤过敏性皮炎的犬
对跳蚤过敏的猫的粟粒性皮炎
被跳蚤叮咬的人的皮肤
2
采集最小皮肤病学数据库:
在完整的病史调查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第二步需要采集最小皮肤病学数据库,这一步包括皮肤和耳部的细胞学检查、皮肤刮片(通过深刮和浅刮来评估是否存在蠕形螨和疥螨)及可能的皮肤癣菌培养基培养(这里要看必要程度)。指南中特别提到,如果预算有限,可以不进行刮片,而考虑使用异噁唑啉类药物进行尝试性治疗(因为异噁唑啉类药物对疥螨、蠕形螨、耳螨等螨虫有优异的治疗效果)。
在进行完最小皮肤病学数据库的采集之后,紧接着需要先对动物的瘙痒进行控制,犬常规可以选用的药物有奥拉替尼、犬特应性皮炎治疗性单抗、环孢素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猫可以选择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瘙痒的管理和控制,环孢素虽然可以长期使用,但因其起效慢故不在诊断期间使用。在进行瘙痒治疗的同时要对继发感染和体外寄生虫进行控制,在控制寄生虫的环节中,指南工作组倾向口服异噁唑啉类药物,因为其对跳蚤、螨虫(犬蠕形螨、疥螨、猫蠕形螨、戈托伊蠕形螨、背肛螨、耳螨等)和蜱虫都有优异且广谱的治疗效果,而且不会受生活方式(如洗澡、游泳等)的影响。
在经过初步的止痒、继发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等的治疗后(通常是14天后),需要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下一步的治疗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跳蚤预防药物和止痒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这种情况下通常会有两种结果:犬猫对治疗表现出完全的反应、犬猫对治疗部分反应或者没有反应。
如果是对止痒治疗表现出完全反应(瘙痒消失、感染消退同时皮肤的症状出现了改善),则后续需要继续按照正常的时间间隔使用跳蚤/蜱虫药物(特别是在跳蚤流行的区域,无论犬猫是否有跳蚤感染史,均需持续进行跳蚤的预防以减少跳蚤导致的疾病发生和加重的可能性),并根据具体诊断(微生物感染、季节性过敏或内分泌问题)采取对应的治疗和控制方案。
如果犬猫犬对治疗仅表现出部分反应或者没有反应或停药后瘙痒复发,则需要复查细胞学,并根据结果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如药敏试验、更改治疗频率、抗真菌治疗等),如果病变和感染都已经消失,但犬猫犬仍存在瘙痒的情况,则需要考虑犬猫犬患有食物过敏或特应性疾病。
3
发病情况进行排查:
下一步需要根据动物的发病情况进行排查,如果瘙痒是非季节性的,则需要进行食物试验进行排查,在食物试验开始前非常重要的两项工作是使用止痒药物对瘙痒进行控制、使用异噁唑啉类药物和心丝虫药物预防外寄生虫和心丝虫。在完成4-12周的食物试验后,如果症状完全缓解,需进行食物激发后进行确诊,一旦确诊后则需进行兽医处方饮食或OTC食品,在对食物过敏的动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外寄生虫的定期预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其是导致食物过敏动物出现急性瘙痒的主要原因。
在对上述并因进行排查后,患病犬猫患犬正在正常的使用体外寄生虫药物且没有证实其有食物过敏的情况下,患病犬猫患犬可被诊断为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的管理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的治疗过程,需要兽医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控制措施。但无论管理方案如何全面,所有的患病动物犬都会有过敏发作的可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体外寄生虫(跳蚤/螨虫)的控制问题,所以选择合适药物对体外寄生虫的控制作为特应性皮炎的控制是非常必要且需长期坚持的一向措施。
在治疗过敏犬猫犬的部分中,指南特别提到了跳蚤叮咬过敏,因为跳蚤叮咬过敏性皮炎是导致犬猫瘙痒的最常见的原因,对跳蚤过敏动物的管理需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选择合适的体外寄生虫药物,二是对其接触的所有动物使用全年的外寄生虫预防药物(因为跳蚤的生活史复杂、数量庞大且极具传染性),第三是对环境进行净化,在对外寄生虫药物选择方面,指南将异噁唑啉类药物列为了预防的金标准,而且有研究证明,可以通过口服异噁唑啉类药物对患有跳蚤过敏性皮炎的犬进行成功的管理。
综合指南中对犬猫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断流程我们可以发现,除了贯穿始终的止痒药物的使用外,使用外寄生虫药物对患病动物进行寄生虫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根据诊疗过程的划分,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分成3个部分:治疗前、排查过程中、确诊后。
01
治疗前:详细排查寄生虫及用药情况
在治疗开始前,我们要详细询问病史,以了解犬猫之前使用的外寄生虫药物的类型、成份、频次及对治疗的反应,其次,我们要了解和其接触的其他宠物和人是否受到了影响,以排除跳蚤、疥螨、姬鳌螨等的影响,第三,在进行体格检查时需要使用蚤梳对犬猫进行再次的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跳蚤等寄生虫的感染。
02
排查过程中:使用异噁唑啉类药物尝试性治疗
在排查过程中,我们可以在进行患病动物最小皮肤病数据库收集的过程中使用异噁唑啉类药物进行治疗,因为其对螨虫有非常优秀的治疗效果;在控制继发感染的病例时需要使用跳蚤和蜱虫的药物进行治疗(指南工作组推荐异噁唑啉类药物,因为其对跳蚤、蜱虫和螨虫(犬蠕形螨、疥螨、猫蠕形螨、戈托伊蠕形螨、背肛螨、耳螨等)均有优秀的效果,且不受洗澡影响等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在食物排查试验开始前和过程中持续进行体外寄生虫的控制,以避免其干扰食物试验的结果。
03
确诊后:定期驱虫是关键
在疾病确诊后,对于确诊感染性原因的动物持续按照推荐的时间间隔使用体外寄生虫药物;对于确诊食物过敏的动物持续使用体外寄生虫药物,因为体外寄生虫是导致食物过敏动物出现急性瘙痒的重要原因;在确诊特应性皮炎的犬中,体外寄生虫的控制作为多模式管理的一部分也是帮助宠主和兽医进行疾病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
由此可见,在犬猫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断和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持续的使用止痒药物对动物的瘙痒和炎症进行治疗,体外寄生虫药物的持续使用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作为指南中唯一提及的寄生虫药物成份---异噁唑啉类药物因其优异的寄生虫控制效果获得了指南工作的认可。
▼
沙罗拉纳是一种异噁唑啉类药物,是硕腾从3000多种化合物中筛选出的一种专门针对宠物的药物成份,其3小时开始杀灭跳蚤,8小时开始杀灭蜱虫,对临床常见的体外寄生虫如跳蚤、蜱虫、疥螨、耳螨、蠕形螨等均有优秀的杀灭效果,目前两种其作为主要成份的犬用药物汪宠爱、欣宠克一种其作为主要成份的猫用药物妙宠爱均已在中国上市并持续保护犬猫免受寄生虫的侵害。
汪宠爱产品示意图
妙宠爱产品示意图
*文章内容来自硕腾宠物医师家园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AAHA认证!异噁唑啉类药物在犬猫过敏性皮肤病诊断流程中的价值
宠物驱虫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盐酸赛洛唑啉是激素吗?
动物皮肤病预防知识讲座.pptx
宠物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3年AAHA老年动物护理指南
宠物皮肤病高发季节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在非医学领域的应用
非常实用的宠物皮肤病诊断与治疗经验分享(下)
AAHA发布2023年最新版“老年犬猫护理指南”
网址: AAHA认证!异噁唑啉类药物在犬猫过敏性皮肤病诊断流程中的价值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3947.html
上一篇: 宠物猫狗、禽类羽毛都可成为过敏原 |
下一篇: 过敏的宝宝可以养宠物吗?| 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