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黄土旱塬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旱作春玉米土壤温度的影响

黄土旱塬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旱作春玉米土壤温度的影响

黄土旱塬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旱作春玉米土壤温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基于春玉米生长季土壤温度动态观测资料,研究黄土高原南部旱作区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春玉米(Zeamays)农田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和玉米生育期土壤积温(>10℃)的影响,其结果对理解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玉米生长影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方法】以沈单10为供试作物品种,水分管理模式2007年采用补充灌溉、雨养和地膜覆盖3种处理。在2007年基础上,2008年增加秸秆覆盖,试验采用完全方案,于2007年和2008年连续进行2年田间试验。【结果】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增温效应,而秸秆覆盖具有明显降温效应;玉米不同生育阶段>10℃土壤积温,以出苗阶段(PT-VE)最低,生殖生长阶段(R1-R6)次之,营养生长阶段(VE-R1)最高。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不同生育期的土壤积温影响不同:地膜覆盖在PT-VE阶段较低,补充灌溉在VE-R1阶段较低,雨养处理在R1-R6阶段较低。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对大气温度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与大气温度变化最为紧密;而秸秆覆盖土壤温度对大气温度变化的反应最迟钝。补充灌溉和地膜覆盖处理籽粒产量显著高于雨养处理(P<0.05),与雨养相比,2007和2008年补充灌溉分别增产30.0%和25.7%,地膜覆盖分别增产18.1%和29.7%。【结论】在黄土旱塬地区,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不仅影响土壤温度动态变化,而且也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和对土壤热量资源利用。


1234187246572142592

1204419097308168192

相关知识

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在Cd污染土壤上生长及其吸收Cd的影响
水分管理对不同积累特性水稻镉吸收转运的影响研究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部分营养元素的渗漏迁移研究
水分管理影响稻田氧化亚氮排放研究进展
晚熟杂柑水分管理技术
不同水分管理下硝态氮对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吉林省水稻节水灌溉与水分管理的技术与模式研究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水分管理对双季稻田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果技精选】柑橘水分管理影响柑果品质,果农如何来管理才正确?
Effects of nutrient and water regimes on lodging resistance of rice不同养分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网址: 黄土旱塬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旱作春玉米土壤温度的影响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445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蚕种脱水机产品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下一篇: 花卉水分管理的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