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篇关于螳螂饲养繁殖的超细致文章。文中有个细节,作者还特别关注合法饲养问题,这对圈子的发展很有好处。 』 BY 达叔
关布尔 主笔
全世界除南极洲外,几乎任何一个地方的草丛树林中,你总能发现一些有着倒三角形头部,胸前合拢着两条锯齿刀似的前足,酷似祷告,其中有的体型巨大,有的只有指甲盖大小,这种昆虫便是这篇文章的主角 —— 螳螂。
现在,各种异宠不断地深入人们的生活。蜥蜴、蛇、蜘蛛、甲虫、各种两栖类动物,在欧美的很多国家,这些动物已经逐渐取代传统宠物猫、狗的地位。
然而,螳螂这一神奇而又美丽的物种,仍然爬宠中一种非常小众的一类,还不被很多人所认识。
其实,螳螂是一种非常适合饲养的动物。比起许多体型硕大的两爬类动物,螳螂体型可以算是微小,食量同样要小得多,它们不会制造大量的噪音和异味,更不会对饲养者造成伤害。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螳螂都不在 CITES 附录中,全部可以合法饲养(除怪螳属所有种均在三有保护动物名录外),不用考虑法律责任。
与此同时,螳螂种类丰富,世界已知有 1500 种以上,形态色彩各异的螳螂种类。饲养者有大量的种类可以选择,玩赏。
而中国更是一个螳螂大国,野外可以捕捉到的螳螂就有 50 种以上,其中不乏许多精美的品种。
而且,螳螂易于制作标本,在宠物死后可以做成标本永久纪念。螳螂的饲养比起许多两爬类的饲养可以说是非常简单,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螳螂基本的饲养方法。
图:形态奇特的大刺花螳
1、 饲养器材选择
螳螂是一种善于守株待兔的昆虫,平时活动量并不大,所以并不需要太大的饲养空间。太大,反而会使螳螂找不到猎物所在。
一般饲养箱的长宽高,在螳螂身长的 2 倍左右。宁可长宽不够,但高度必须足够,否则会影响螳螂的蜕皮。
容器的通风很重要。有许多螳螂(如我们熟知的兰花螳螂)需要高温高湿的饲养环境,湿度高再加上通风差就容易滋生病菌,加上螳螂猎物的尸体、残渣的存留,就会加速滋生病菌,导致螳螂感染死亡。
另外,饲养盒的侧壁和顶部一定要有攀爬物。螳螂蜕皮时,必须要倒挂在容器顶部。大部分螳螂都喜欢倒挂在容器顶部,如果侧壁没有攀爬物,螳螂便很难爬上去,有时还会翻到,体力耗尽便很可能死亡。
许多螳螂饲养者采用网箱饲养螳螂,这便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容器,也很容易购买到。如果不想使用网箱,也可以用大小合适的带盖塑料碗等,在上面扎上足够的通风口,在顶部和侧壁贴上攀爬物,这里的攀爬物可以买专用的攀爬纸,也可以用无纺布代替。这样螳螂便有了一个安逸的家。
还有,记得每隔一星期最好给螳螂打扫一下容器,否则容易滋生细菌。
2、 食物和饮水
大家都知道,螳螂的食物是各种昆虫。比较常见的有樱桃蟑螂,杜比亚蟑螂(适合大型螳螂),黄粉虫,果蝇等。
这里要提一下黄粉虫最好不要多喂,因为其脂肪含量高,非常不易消化,曾经出现过许多肠胃娇贵的花螳种类捕食黄粉虫过多后吐黑水暴毙的案例。
大麦虫最好也不要多喂,首先因其体型较大,只适用于大型螳螂且与黄粉虫同样不易消化,其次是其口器锋利,很容易咬伤螳螂,一旦造成感染对于螳螂是致命的。
不适宜的食物还有,从野外捕捉的各种昆虫,尤其是水源附近的昆虫和蜻蜓等稚虫生活于水中的昆虫,体内有可能带有铁线虫。
关于铁线虫大家应该早有耳闻,其虫卵被这些昆虫吃进后,再被螳螂捕食,铁线虫将会在螳螂腹部发育最终破腹而出,其景象非常惨不忍睹。
螳螂食物的大小大致为螳螂前胸背板的长度。过大的食物,会使螳螂捕食困难或不敢捕食。
对于低龄的螳螂,果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一些如巨腿螳、华丽金螳这些若虫体型过小的种类,可以喂食跳虫。
螳螂长大后,便可以喂食大小不同的樱桃蟑螂等。自己饲养的蟋蟀,也是可以喂食的。但是一般只用它的腿,胸部肌肉等部位,用镊子在螳螂眼前摇晃或把虫汁涂在螳螂嘴上,手喂给螳螂,对于肠胃实在娇贵的螳螂,就应该去掉蟑螂的腹部。
饮水,对于绝大部分螳螂来说是必须的,对于一些消化不良的螳螂也应该多喂些水。
但水源不能选择自来水,那会毒死螳螂。对于低龄螳螂可以用喷水壶喷成的水珠给螳螂饮用,大龄螳螂便可用大水珠喂。
3、 螳螂的蜕皮和羽化
和其他节肢动物一样,螳螂必须蜕皮才能长大,而 蜕 皮 总 是 螳 螂 饲 养 中 最 凶 险 的 一 关。
蜕皮之前,螳螂会倒挂容器顶部,这里的攀爬物可就起到了大作用;除此之外,螳螂的两只前足不会合拢,腹部比平常胀大,如果是大龄螳螂能捏出其前胸背板发软,且在这时开始出现拒食,这些状况低龄螳螂会出现一天左右,大龄螳螂则会出现两天甚至更长。
这时候就需要饲养者做好准备了。除了一些对湿度要求极低的螳螂,其他大部分螳螂如果蜕皮时湿度不够,便很容易出现卡皮现象,所以必须在螳螂蜕皮前多加喷水以提高湿度。
螳螂在夜晚亮度低的情况下,复眼会变黑以适应亮度,而在螳螂蜕皮的当晚,眼睛不会变黑,这是螳螂蜕皮最直观的一个信号。
蜕皮时间在 20 分钟以上,螳螂的胸板先裂开,随后头部与前足一同抽出,最后抽出四条步行足,以腹部悬挂在旧皮中休息片刻,随后脱离旧皮。
与两爬类动物的蜕皮不同,螳螂蜕皮时身体异常娇嫩,用人工辅助蜕皮的方法根本行不通,只有让其自然蜕皮才不会导致伤残。蜕皮过程中严禁打扰,否则也可能导致螳螂蜕皮失败。
羽化是螳螂的最后一次蜕皮,标志着螳螂从若虫蜕变为成虫。羽化和普通蜕皮的区别在于羽化多了将翅膀展开这一步,同时便提高了风险。羽化前,螳螂的翅芽会展开并鼓胀,羽化前的拒食通常会长达 3 ~ 4 天。非常临近时,翅芽充液,翅膀与外骨骼分离,螳螂比之前蜕皮时更加无力,倒挂在容器顶部。
在蜕完皮之后,螳螂会脱离旧皮,倒转身体,为翅膀注入体液将其展开,整个过程长达好几个小时。
羽化时比平常蜕皮要更加注意,
一,是因为羽化时需要更大的湿度,湿度不够会导致展翅失败;
二,是展翅需要倒转身体,这就需要更大的空间,且如果容器顶部是平面,螳螂倒转身体会比较困难,而且要用两条后足悬空的方式展翅,非常容易掉落;
三,是即使蜕完皮后也不能打扰,否则虽然螳螂可能没有生命危险,但会展翅失败,非常影响观赏价值。
羽化前要多加喷水,保证湿度。并在容器中放入一根粗糙而有斜度的树枝,还可以把容器的一边垫上物体,使容器倾斜以便螳螂倒转身体。
羽化标志着螳螂的成体,从此螳螂便不会再蜕皮。
图:蜕皮前兆
图:线纹巨螳蜕皮(图中饲养容器高度偏小)
4、 螳螂的繁殖
在羽化后,螳螂进入成体,此时便可以考虑繁殖。
螳螂的寿命比较短,不能当做长时间的宠物饲养,但繁殖简单且繁殖量大,使累代变得快速且容易。
在雄性羽化后两个星期,雌性羽化后一个月,便可以着手繁殖。要注意千万不能提前尝试,否则即使雄螳螂愿意交配,但雌螳螂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很可能咬伤甚至杀死雄螳螂,使你的繁殖计划泡汤。
雌性一旦发情,便会经常将腹部下垂,释放信息素以吸引雄螳螂,此时饲养者便可以开始尝试。
在动画片《黑猫警长》中,雌螳螂吃掉了雄螳螂,从此螳螂交配必须雌吃雄的印象便在人们脑中根深蒂固。其实雌螳螂吃夫,只是单纯将瘦小的雄螳螂当做了猎物,尤其是一些性情暴烈的螳螂,如薄翅螳螂、澳洲斧螳等。
所以在螳螂交配前,必须喂饱雌螳螂,且在交配中注意观察,最保险的做法是在交配时,使雌螳螂大快朵颐猎物,这样雌螳螂一般便不会理会雄螳螂。
准备工作做好后,将雄螳螂放入雌螳螂饲养盒中,
雄螳螂注意到进食中的雌螳螂后,
便会试图靠近,
然后飞身到雌螳螂背部,
两只前爪扣住胸腹链接处,
同时腹部末端的生殖器寻找雌螳螂的生殖口,
找到后刺激雌螳螂打开生殖口,
将生殖器插入生殖口,排出精包,
一般过程要持续 3 ~ 4 个小时甚至更长。
但事实往往不这么顺利,许多雄螳螂对雌性提不起兴趣,亦或是上背后找不到雌性生殖口。此时,可以提高温度和湿度,如果还不成功就只能取出,下次在做尝试。
图:中华大刀螳交配
交配完后,雌螳螂终生受精。在交配后的一星期到一个月后,产下第一个卵鞘。
产前,雌螳螂躁动不安,不停用生殖器点饲养盒及里面的物体,寻找合适的产卵地点。
产卵时间为两小时左右,雌螳螂产出大量泡沫,将卵与泡沫包裹,干燥后便成为了一个坚硬的卵鞘。
螳螂的卵鞘形态甚至色彩各异,里面有几十到上百个卵。
卵鞘的孵化自然条件下,需要 6 ~ 7 个月,但在 25℃ ~ 30℃ 的条件下只需一到两个月,孵化时要制造与饲养螳螂同样的温度湿度,否则一些娇贵的卵便会全军覆没。
若虫孵出后,便开始了新一轮的生命轮回。一只雌螳螂一生能产3-5枚卵鞘,卵鞘的大小随着次数的增多而变小,孵化量也随之减少。
螳螂的繁殖量惊人,一般孵化后都不能全部养活,如果是本地采集的如中华大刀螳、广斧螳等的若虫可以放生,而外国品种的若虫可以卖出或赠送,但绝不能随便放生。
图:野外的广斧螳卵鞘
我本人饲养螳螂也不过是三四年的时间,虽然脱掉了小白的外壳,但也绝对称不上大神。
在螳螂陪伴我的这些时间里,它们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但也带来了不少挫折。
刚开始饲养时,由于不会给螳螂布置蜕皮环境,导致好几只螳螂蜕皮失败,差点将我的螳螂之路从出发点切断。
后来经过学习,终于从累代中华大刀螳,到成功繁殖所有本地品种。
养任何东西都要付出努力,它们都是一条条生命,不容我们随便践踏。饲养路上总有挫折,但只要我们意志坚定,挫折永远打不倒我们热爱饲养的心。
新手饲养螳螂可以选择一些饲养简单的种类,其中也不乏各种美种。像云眼斑螳、大刺花螳等,虽然与本地种和斧螳、盾螳比消化能力较弱,但只要喂食正确,可以称得上是很好的入门种类。
如果新手质疑自己的能力,到野外去捕捉一些野生螳螂饲养,也是不错的选择。
图:云眼斑螳
螳螂的饲养,看似要注意的很多,但其实也没那么复杂,有时一点小失误也不会要了它的命。正是螳螂的饲养简单,种类丰富,不违法,才让我痴迷于螳螂。现在我还饲养着甲虫、蝎子、豹纹守宫等,但螳螂在我心中的地位永远不会被取代。
希望在未来,螳螂能代替猫狗,成为新兴的宠物。我也会在饲养螳螂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 后台回复 关布尔 可获取其微信二维码
文丨关布尔
编丨达叔
部分图片取自网络
相关知识
属猪的适合养什么小动物:一篇文章带你了解猪年的宠物选择?
【如何养一只螳螂作为宠物?】
这份「蚂蚁入坑指南」,请收好~ | 肆养来稿
宠物螳螂
合法养变色龙 30 天,会发生什么
加盟宠物训练机构费用多少?一篇文章带你了解宠物训练机构加盟费用及其相关信息
宠物营养品都是智商税?一篇带你了解知识点
北方田鼠的饲养全指南(从养殖到繁殖,一篇文章带你轻松掌握)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平衡木实验」
有什么宠物虫可养吗
网址: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什么是宠物螳螂」,祈祷之虫 | 肆养来稿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50633.html
上一篇: Cockroach |
下一篇: 【头皮发麻!#蟑螂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