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天气进入初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日的时节,所以有谚语“六月六,晒得鸭蛋熟”,极言天气之热。因此,六月六的习俗多围绕着暴晒和避暑进行的,晒衣、晒书是这天最广为流传的习俗。人与动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类对与自己朝夕相伴犬、猫、马等宠物更是关爱无比。在古代,由于动物饲养技术与兽医医疗条件有限,炎热的夏季对于宠物而言是非常难熬的时节,既有酷热又有寄生虫的叮咬。为了能够让动物安全度夏,古人会在六月六这天给家里的宠物洗浴,一来为其降暑、二来为其洗去体外寄生虫。顾禄在《清嘉录》中载:“六月六,狗靧浴,谓六月六日,牵猫犬浴于河可避虱蛀”。“六月六,浴猫狗”是旧时六月六这天的重要习俗。
《清嘉录》中载:“六月六,狗靧浴,谓六月六日,牵猫犬浴于河可避虱蛀。”
六月六日给猫狗洗浴的习俗在明代就已传遍民间。明代沈德符《野获编》云:“六月六日,本非令节,猫犬之屋,俾浴于河。”这一习俗大概由宋代天贶节的曝虫晒霉等活动演绎而来,将家养猫狗牵到河水中去洗浴,洗去其身上的虮虱,以免猫狗把虮虱传染给人。
浙江金华地区,有六月六为狗洗澡的习俗。传说古时候大肚罗汉,用大布袋兜尽天下的稻种,幸有狗趁其入睡,咬破布袋偷出稻种,藏于全身毛中。大肚罗汉发现后穷追不舍,狗泅水而逃,才得以脱险,可是稻种却掉在水里了,只有尾巴因翘出水面,才留有少许,稻子因此得以流传。在平常生活中,人们对狗敬若神明:小孩子戴狗头帽、睡狗窝篮。除夕夜吃“年夜饭”,要让狗先吃,一般在碗中盛上猪肉、米饭、豆腐、豆腐包之类,看它先吃什么:若先吃猪肉,认为栏头旺,先吃米饭,认为稻子丰收在望;先吃豆腐,则豆麦收成好。
清 丁观鹏:乾隆皇帝洗象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大象谐音“祥”,富有吉祥寓意,历代宫廷都会饲养大象做朝仪之用,是宫廷里特殊的宠物。明清时期农历的六月六都是国家的法定“洗象日”,六月六洗象还成为我国一项独特的民俗文化。明万历年间的《顺天府志》在介绍北京风俗中提到:“六月观洗象,初伏官校用旗皷迎象出宣武门濠内洗濯,观者如堵。” 由此可见,最迟到万历年间六月洗象民俗已经形成。清朝也沿袭六月六洗象的风俗,“銮仪卫每年六月票行洗象。”明清宫廷之所以要“洗象”主要出于两点,一方面,大象是“有太平之征”的国宝备受珍视,洗象又有“万象更新”之吉祥寓意,尽显四海清平;另一方面,三伏天的北京酷热无比,体外寄生虫较多,洗象也是为了给其降暑,洗去体外寄生虫。六月六“洗象”可谓是当时北京一大盛景,其场面非常隆重,不仅有鼓乐引导,还配有专人监浴,能吸引万人观看。清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提到:“銮仪卫驯象所,于三伏日,仪官具履服,设仪仗皷吹,导象出宣武门西牐水滨浴之。城下结彩棚,设仪官公廨监浴,都人于两岸观望,环聚如堵。”宫廷象只被视为珍宝一般百姓是看不到,在洗象日这天百姓便可一睹这一太平瑞兽的风采,六月六的宣武门可谓万人空巷。清代洗象的情形被多为诗人吟咏,留下了不少诗词歌赋,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场景提供了依据。如清代著名学者高士奇所作的《观洗象歌》:
“京城六月看洗象,宣武门西列羽仗。
金吾官吏走喧阗,引出崔頺状肮脏。
鼓旗分队次第行,玉河桥下水漭沆。
背似浮山巨浪翻,鼻仍喷雪清波泱。
蛮奴持帚细洗湔,花襁锦裆据其上。
是时扶桑升朝阳,红轮照耀光相荡。
柳阴观者立万夫,炎气填胸污流颡。
朝廷典仪本常制,都人好事资抚掌。
须臾浴罢归象房,顾盻生辉恣俯仰。
有时狂奔惊路衢,蹋破摊街盆与盎。
晚炊无米囊槖空,坐对城墙独怏怏。”
诗中生动形象地绘出六月六京师百姓观洗象的热闹场景,洗象当日象从宣武门牵出,大象依次跳入水中,象以鼻子吸水喷到自己身上,象奴拿着扫帚刷拭大象的身体,象在水中掀起大浪的情景可谓壮观又风趣,这为京师百姓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为了观洗象连晚饭都顾不上准备了,观完只能独自“面壁思过”了。
《点石斋画报》中《年例洗象》 甲集第十二期
象在佛教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蕴,相传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王后就是因为梦见一头白象而孕育了佛陀。因此,佛教常以象喻佛。《涅槃经》中道:“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尽其底。大象王者,谓诸佛也”。象在佛教中象征着美好的品德,佛教专司“理德”、表“大行”的普贤菩萨就以白象为坐骑。乾隆皇帝受佛学大师三世章嘉活佛的影响,曾专研佛学数十年。其曾多次下旨命宫廷画师为其创作扮成宗教人物的画像,其中就有他装扮成普贤菩萨坐观洗象图。画中乾隆帝扮成佛高坐莲座,侍从装扮成玉女、金童及天王的模样,分立两旁,几位僧侣、仆人正刷拭一头白象,准备搭上毛毡锦垫以供菩萨骑用;画中的三位僧人,一位正在清扫,另外两位正在传接经书,欲呈献皇帝。大象则惬意地扭头望着乾隆帝,流露出感激的神态。图画设色鲜丽,画面典雅,非常富有装饰感。在清宫中关于洗象题材的艺术作品数量很多,有玉雕、珐琅、漆器、竹雕的各类形式洗象作品,这充分反映了宫廷艺术以吉祥图案设计的初衷。
洗狗狗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宠物美容业的发达,给宠物洗浴护理方便快捷。“六月六,浴猫狗”以及失去旧时的实用价值,但是六月六中体现的关爱宠物的精神是不过时的。我们应当充分继承六月六中关爱宠物的朴素精神,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现代社会的养宠热潮下,宠物文化现象的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发掘宠物相关的历史民俗现象对于充实当下宠物文化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佘燕文
90后
喜欢大象
宠物文化史
南京农业大学
硕士
公众号总指导:萧放
【游艺民俗】栏目责编:晏秋洁
图文编辑:晏秋洁
无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六月六”,洗洗浴
六月六,猫狗啰啰洗蓬浴
天贶节
六月六,猫狗浴,给萌宠来一场舒适的沐浴体验吧!
夕夕家宠物急救站 | 关爱流浪小动物
华南宠物用品展丨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绽放艺术魅力 展示民俗风采
【2024宠物展】宠物用品展丨2024宁波国际宠物用品博览会
亲子帐篷泡泡节、宠物运动会 六一来黄陂领略几十种玩法
国际爱鸟日丨你有多久没听过鸟叫了?
网址: 游艺民俗丨“六月六”宠物关爱日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5729.html
上一篇: 如何报考宠物美容师?详解考取证书 |
下一篇: 临沂宠物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