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2:13
Remaining Time 2:13
▲专家解读“公鼠怀孕”实验步骤。新京报动新闻出品
文 | 段伟文在不那么受商家待见的父亲节前后,各路媒体上传了科学家让公鼠“怀孕产子”的新闻,立即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并不是真正的“公鼠怀孕”消息一出,许多男生觉得,这是不是意味着,随此颠覆性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他们也将承担起生育的负担?真是那样,将来那些勇挑生育重担的父亲,岂不是也可以过上温馨热络的母亲节?接下来,大抵是看到“公鼠怀孕”以阉割和补充雌性激素为前提,他们便没那么兴奋了。而眼尖的女生们很快发现,这次“公鼠怀孕”其实是以雌雄共体的方式完成的。孕育小鼠的子宫是从雌鼠移植过来的,雌性激素环境则拜与公鼠连体的雌鼠之赐,再加上数百个卵子也来自雌鼠,而公鼠充其量只提供了生育场地和营养物质,不过是干了些体力活的配角,并不是真正的公鼠怀孕产子。因此,在动物保护主义者和主张男女平权的人士看来,为了一只公鼠代孕而让那么多母鼠做出牺牲,加上成功率并不高,这个实验其实是无意义的。当然,二者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前者是觉得,这个实验让小鼠付出了太多不必要的痛苦;后者则强调,让男性生育应该研究的是人造子宫,而不是移植子宫。更有主张尊重和敬畏自然的人士指出,这个实验违反了自然规律,让雌雄两性都受到伤害,男女都得牺牲,从根本上行不通。在这些议论中,从鼠到人,从公鼠母鼠联想到人类男女,人们的思绪似乎毫无违和感地在人与鼠、雌雄与男女之间进行着转换。透过这些自觉不自觉的类比思维,折射出人们对科技未来的观念和想象。不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公众,人们对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意义的认知,大多建立在其对科学、自然和社会的想象及其背后的观念之上。尽管这些观念和想象见仁见智,但它们却赋予科技以不同的意义,也使人们对研究与创新的情感和态度不尽相同。▲在雄鼠身上构建的怀孕老鼠模型实验。图片来源:生命科学预印本平台bioRxiv
▲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科技伦理抉择取决于社会和文化的选择值得指出的是,在生命伦理等科技伦理讨论中,尤其需要科学家的主动参与,因为对科技伦理问题的探讨,实际上已经成为科技创新从0到1的过程的内在环节。例如,面对一般人在直觉上对这项研究违反自然规律的质疑,研究者可以从科学上进行辩护,即他们其实是试图以这种特殊的实验设计,验证生命科学所揭示的动物胚胎的一般生殖机制。面对主张男女平权的人士的立场,他们或许会指出,科学研究无法一蹴而就。尽管现在的实验很初步,但沿着这一探究方向不断迭代,就可能完全掌握胚胎生殖的机制。通过这些积极的互动和创造性的对话,无疑有助于厘清相关的伦理争议,为科技创新找到既能造福人类又可以避免伦理风险的发展方向。而更重要的是,颠覆性科技的伦理论辩和审查,对科技伦理边界的划分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在这项研究中,公鼠扮演了活体人工生殖机器的角色,这是否昭示了出现全人造人工生殖机器的可能?如果没有一种共识性的强烈的生命价值观,科技伦理抉择就只可能是对后果的风险与效益的权衡。也就是说,伦理抉择的内容只是哪些人工生殖是在伦理上可接受的,而不是人工生殖本身应不应该有。因此,科技伦理抉择最终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选择,但每个人依然可以对各种“黑科技”进行价值追问:这是不是我们想要的深度科技化未来?□段伟文(中国社科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编辑:徐秋颖 校对:刘军相关知识
“公鼠怀孕”实验,须厘清科技伦理争议
事关伦理问题,“公鼠怀孕”实验引发争议
公鼠怀孕实验成功?生育力可以这样转移么?
成功让公鼠怀孕生崽?男人以后也可以自己生娃?再也不为彩礼发愁
中国科学家成功让公鼠怀孕并诞下10只幼崽!网友们却吵翻了~
中国科学家成功让公鼠怀孕并诞下10只幼崽!网友们却吵翻了~~
冲上热搜!中国科学家成功让公鼠怀孕生崽
中国科学家成功让公鼠怀孕产子!全球首次,10只幼崽非常健康
让科研跑步前进!探索KT-312小动物实验跑步机的创新设计
公鼠生子,和你想象中的情节一样吗?
网址: “公鼠怀孕”实验,须厘清科技伦理争议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6906.html
上一篇: 七夕到,唠唠动物们的求偶“法宝” |
下一篇: 用小鼠做实验的基本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