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学生,膳食营养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营养是健康的根本,食物是健康的来源。正确的营养膳食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基础和保证,然而青年人,特别是我们在校大学生对此十分忽略。20岁左右的大学生正是身体发育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繁重的学习任务、紧张有序的生活及体育锻炼,促使新陈代谢加快,体能消耗加大,营养需求增高。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饮食作保证,将造成体力下降、精力减弱、抵抗力降低,进而影响学习。因此,借此项目得出大学生营养膳食的现状以及对待饮食的态度,并探究如何健康科学的搭配适合大学生的营养餐,让广大高校的大学生认识到营养与健康、科学合理地安排膳食的重要关系。所以,此项目有助于大学生获得科学的营养知识,认识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食物,从中获取种类齐全,数量适宜的营养素,预防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消除健康危险因素,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此项目的研究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因为正确的营养观念可以促使大学生将营养知识转化为行为和习惯的动力。营养对健康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膳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暴饮暴食、酗酒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为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因此有针对地开展大学生营养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个性化的营养膳食结构,是每个人都做到自己可能达到的最好平。
我们对大学生营养膳食项目的研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习惯,引导大学生明智地进行食物消费,努力帮助他们改掉不利于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和习惯,全面改善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优化膳食结构,预防与营养相关的各种慢性病。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成都10所不同的大学。
方法:参照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报告(RNI)等,查阅国内外营养饮食研究成果衡量当代大学生的饮食状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网上问卷与现实发放问卷结合进行调查研究。
总结:用Microsoft Excel 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在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的具体目标
饮食是否科学,食物营养是否合理是人类社会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志。合理的膳食结构应包含两方面意义:‘首先是营养上主张的合理腾食(平衡膳食),指摄食者不仅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满足生理需要,而且应该在各种营养素之间建立起‘种生理上的平衡,:其次要达到饮食方式及经济上的合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的膳食营养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当代的大学生的膳食营养健康状况深受各界人士的关注。大学生们近几年来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这次的课题。这次课题主要是想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善。
1、了解成都各大学的在校学生们 的膳食饮食结构。
2、通过网上问卷与现场发放问卷结合,收集数据并且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大致了解成都各大学生的基本膳食营养情况。
3、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参考多方面的文献资料对此次调查的结果的进行一个总结并且针对性的提出对于成都各大学学生的膳食营养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法。
4、希望通过这次的课题研究,调查,总结,可以帮助解决到当代大学生关膳食营养健康状况的问题。
四、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研究的原则。以国内外的各重大关于大学生膳食营养健康状况的科研成果,文献资料为根据,以明确清晰的目标对成都各大学的学生的膳食营养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且以确切的标准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科学统计分析。
2、研究方法:a: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b:由小组成员对初步处理的数据进行汇总,编制表格。C:查询网上的信息与各种书本资料对汇总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d:小组各成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关于大学生膳食营养健康状况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e:对前面所得出的结论进行科学的选择与淘汰。f:综合以上,得出结论。
五、阶段性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和研究的阶段成果
从此课题开始以来,经过我们小组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大学生膳食营养健康状况的问卷的设计与制作,发放与收回,其中调查问卷还包括网上问卷。在我们的综合考虑讨论下,我们选取了成都的十所大学,包括成都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旅游学院,长江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标榜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中医药学院。最终,在小组成员和各高校的积极配合之下,我们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问卷864份。
经过对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以后,我们经过上面所列出的步骤对现如今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文字性的论文总结,其摘要为,当代大学生的膳食营养健康状况出现的问题,其解决方法与对策。其关键词:膳食营养,保持健康,平衡饮食,保持健康。
六、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由于初期选择的学校不多,选择的学生太随机,也太少,故代表性虽强,但是针对此次的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而言,还存在一定的误差。还有就是作为经济系的学生来说,我们对于膳食营养健康方面的认识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具体,还需要我们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补充,以确保得到更为科学的报告。
七、课题下一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1、对各高校的大学生的膳食营养健康状况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2、利用计算机软件将收集的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针对总结出来的综合信息,并参考各方面的文献资料,最终通过小组所有成员的交流,探讨,对此次的科研项目形成合理的具有一定学术性的报告。
3、最后在小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共同工作下,将我们关于这次的科研项目课题《大学生膳食营养健康状况》的总结性结论报告转化为研究性的学术论文,并在有关的期刊上发表,为此次科研项目划上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为保证质量的投入永远都正确
遵循现行的GMPs对企业包装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确保企业品牌声誉来说至关重要。但是,持续性地达到GMPs设定的要求比较困难,因为21 CFR 111法规每年都会修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经常出台新的指导文件。同时,膳食补充剂生产企业可能会因其自身变动而导致生产流程的改变。
除此之外,对于公司来说将法规与实践、现实相结合也很困难。对此,NSF认证组织已经为客户进行了数百次GMP审计,并发现了一些质量管理系统中严重的疏忽。例如:①一个工人未佩戴手套将双手放入可食用膳食补充剂的生面团中,再将生面团放入挤压机料斗;②宠物和其他动物在仓库内部或附近,其中包括在与生产层一门之隔的4匹马和伴随审查员到处参观的一只狗;③仓库内有植物。
这些事例反应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将涉及到生产工艺的每一个步骤。对于食品企业来说无论是否将严格的质量管理方式执行到公司的方方面面,是否是行业质量的尖端,但在质量上进行投入永远都会正确。
尽管精确地计算出在保证产品质量上的投资与回报十分困难,但是对于膳食补充剂企业来说,对于保证产品质量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21 CFR 111要求生产膳食补充剂的工作人员必须定时接受GMP培训,而在培训上的投入一定比在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后的出现的同意判决令、警告信、483s(缺陷报告)、FDA罚款、打官司和产品召回的成本低得多,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对品牌口碑的损害或是企业合同制造商的名声损害。
幸运的是,NSF膳食补充剂培训项目有足够可利用的资源帮助膳食补充剂生产商发展全面的质量管理系统和技术型领导人才来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并且避免重大的非法和经济曝光。
培训是保证质量的第一步
NSF认证组织每年都会在不同的地方提供培训课程以便于膳食补充剂生产企业人员学习。课程一般会在大型的工业展销会和膳食补充剂产业论坛上进行,核心课程覆盖GMP合规的每一个方面,其中包括21 CFR 111综述、如何准备FDA核查和用于识别的植物检测。
为了保证膳食补充剂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符合21 CFR 111法条规定,膳食补充剂行业工作人员必须在常规的基础上进行合格的GMP培训。美国法规要求每一家公司,不论是在美国境内企业还是出口到别的国家公司或者是从别的国家进口来美国的公司,公司必须至少有一位合格的员工向其他员工提供GMP培训和行业指导。
NSF“培养培训师”的课程包括了21 CFR 111法条中对膳食补充剂在形态、强度、组成成分和纯度上的细化要求,以及不同类型产品(维他命、草本混合物、益生菌等)的不同法规。课程概述了质量、生产、采购等部门的职责。
此外,部分学习课程向公司和仓库提供针对性信息,他们需要有能力来确定符合21 CFR 111法条并遵循一个合法供应商的审批程序,同时拥有认定顾客退货和召回系统。同时,课程覆盖了一年一度的规则更新、指导原则和近期出具FDA警告信的原因趋势。
FDA核查准备
FDA动态核查膳食补充剂企业的项目包括产品的生产、包装、贴标、储存和配送,FDA核查的大部分结果会发出警告信。企业被核查的主要原因有4个:一是对召回的产品检查;二是来自竞争者或顾客向FDA的举报;三是FDA详查制造或使用了一种特殊原材料;四是随机抽查。
为了确保GMP核查的结果能为企业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企业需要在核查开始前进行严密的质量管理计划和工作准备,以及核查期间的配合工作和核查后的全面跟踪调查。如果企业能够了解GMP核查的重点及核查者的期望,就能够更顺利地完成任务。NSF的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内容来帮助企业成功地进行一次核查,包括针对膳食补充剂公司制定的一套方案将会让每个员工都清楚地认识到在这次核查中将要扮演的角色。
植物检测:识别、识别、识别!
膳食补充剂植物检测的关键在于识别。企业必须能够精确地识别所有用于原材料或完成品中的植物材料。
Abstract: Dietary management system is mainly around the patient's dietary advice, and it provides patients' dietary advice record, query, diet for ward nurses, and provides medical advice or medical records and check results for nutrition physician of hospital. And it is convenient to manage patients' dietary for nutrition doctor, so as to reduce the error rate in the catering service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oom service and the service level of the hospital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to a new height.
关键词: 膳食管理;系统设计
Key words: dietary management;system design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183-02
――――――――――――
作者简介:高云飞(1974-),男,天津人,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软件设计师,计算机及应用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医院及卫生信息化应用。
0 引言
我院自建院以来秉承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理念,在天津率先实施住院患者无陪护管理,为了支持此项工作,我院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免费为患者提供营养合理的一日三餐和水果,以减少家属送餐带来的对无陪护管理的影响。合理平衡的饮食治疗,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而且可以预防疾病发生和发展,降低医疗成本,缩短住院时间,有着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考虑到我院为心血管病专科医院,要对于心脏病患者有特殊饮食要求的医嘱进行处理,为方便给患者配餐及为ICU和CCU病区的重症患者提供营养餐,同时为确保医院营养科全面掌握医院住院患者的营养配餐情况,我们设计开发了膳食管理系统对膳食医嘱的进行登记和管理。
1 系统设计与实现
1.1 患者饮食状态登记 患者入院后,经治医师结合患者病情会下达相应的膳食医嘱,我们首先将医师常用的膳食医嘱进行归类和总结,在系统中定义了二十余种膳食医嘱。在系统膳食医嘱字典中对每种膳食设定一个联动操作,相关膳食医嘱下达后,系统自动进行其联动操作的处理,对护士审核和执行界面中的患者饮食状况进行自动同步调整。在此模块中,首先由主班护士查看自己主管病区今日新入院的患者否已经完成订餐操作,若无则参照医师的膳食医嘱对其进行饮食状态登记,包括所用饮食种类、套餐类别、开火日期,餐次等相关内容。保存后可以打印患者的膳食通知单,并提供给营养科和餐饮公司用来备餐。患者出院或医师指示需禁食时,护士还需输入饮食停止日期和餐次。
1.2 患者三餐饮食登录 护士可以查询当天入院的病患是否已完成订餐工作,也可以选择所在病区,查看整个病区患者的订餐情况。此模块还支持通过入院日期、患者病案号等方式查询等本次或上次住院的饮食内容的功能,便于护士进行膳食登记和管理。
1.3 订餐登记卡 这个模块提供患者的订餐登记卡查询和打印功能,护士可以打印出病区全部患者的订餐登记卡,该卡片样式类似床头卡,上面记录了订餐日期、餐次、患者信息和饮食种类等详细信息。
1.4 营养医师工作站 营养科营养医师可以经通过此界面查看哪些患者还未经营养医师访视评估过,营养医师对其评估后会对其记录套餐类别。营养医师还可以通过膳食系统中的营养医师工作站查看全院患者的饮食状况。同时查询到患者的相关诊疗信息,包括长期、临时医嘱、检验检查的图像和报告、患者的病历和体温单。还可以对患者的食物过敏信息进行记录,选择其中的桃、花生、酒精、海鲜等饮食项目。同时对患者的饮食成分限制和特殊情况说明进行记录,以便护士查询提醒。系统还提供查询患者以往历次住院时的膳食医嘱情况。此模块还支持自动调用住院计价功能,对收费的营养膳食项目,进行计价收费。
1.5 订餐查询 此模块提供查询本病区患者订餐详细信息的查询功能,可以查询到包括订餐日期、床号、姓名、供餐餐次、饮食种类、套餐、卡路里、备注以及营养师注明的该患者成分限制和特殊情况说明等信息。
1.6 备餐查询 可以查询本病区每日的不同餐次订餐所包含的不同菜品的份数,便于统计送餐情况,核对餐饮公司的送餐情况,便于每月与餐饮公司结算上月送餐费用。
可在每餐供餐后自动按病区统计供餐总数、点选病区和月份可进行整个月的查询、查询打印单一病区按月汇总统计。
1.7 字典管理 此模块可以对系统使用的各项基础字典进行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饮食区分:将饮食区分为基本饮食、治疗饮食、管饲饮食、VIP饮食和儿科饮食五大类。饮食种类:将二十几种膳食医嘱归类到上面的五大类饮食区分中。餐次设定:设定就餐的餐次,分为早餐、午餐等5种餐次。套餐类别:将套餐按普食、流食等类别分类,其中普食分为ABC三种套餐,流食分为AB两种套餐,糖尿病分为AB两种套餐,每种套餐还可设定价格和热量卡路里。每种套餐按早中晚分三种餐点,每种餐点中设定主食和主菜,包含其价格。菜品类别:分为主食,菜品、汤和甜品四大类,每类中包含菜单明细,每种菜单还包含热量卡路里和价格等详细信息。限制成分:保存针对治疗餐的成分限制细项,不包含营养成分。饮食特别指示:录入各种病患饮食的注意事项。
1.8 统计查询功能 提供病区的饮食登记卡、订餐统计、订餐清单、病区月汇总统计等统计查询功能。
2 系统易用性设计
本系统采用Brower/Server的三层架构设计,使用J2EE开发,用TOMCAT作为中间应用层服务器,数据库用的是IBM DB2大型通用数据库。由于采用B/S方式,只要计算机上有WEB浏览器就可使用该程序,进入系统只需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应用层服务器提供的服务地址即可,弹出系统的登录界面后,按照提前分配的工号和密码看就可登录系统,进入系统后按照系统分配的权限,该用户只能看到自己权限能使用的程序。以前的Client/Server架构程序,需在每个客户端逐一安装客户端软件才能完成一次系统升级,有较大的工作量,而采用B/S程序,每次升级时只需更新应用层服务器程序后客户端重新登录系统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维护效率。系统对使用者在操作方便性方面也进行了许多优化的设计,比如调用患者相关信息都采用一键式设计,即点一个按钮就可以调阅患者检验结果,可以调阅患者检查报告和图像等。很多界面保留了C/S程序的操作习惯,即完全用键盘即可完成操作,而不需在键盘和鼠标间进行切换,这就提高了系统操作效率。
3 结语
饮食营养是医治疾病的三大重要措施之一,饮食营养、医疗和护理对患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2]。为配合我院膳食管理系统,我们还单独采购了一套中西医结合营养治疗专家系统,该营养治疗软件在营养诊疗和中医食疗等方面记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两个软件配合使用降低了营养科工作人员和病区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膳食服务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失误。能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优质、高效的膳食服务,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莫晓华,李小华,傅军.肠内营养膳食治疗信息系统的研制[J].中国数字医学,2009,4(1):51-52.
【关键词】 限盐减油; 健康教育; 膳食行为干预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088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近代研究认为,高盐高脂饮食与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2-4],据世界卫生组织第57次会议及2004年世界卫生报告:2002年全球死亡达5702.9万人,其中以心血管病、糖尿病、肥胖、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占总死亡的58.8%[4],中国居民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构成已经高达80%[5]。可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因此在社区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加强社区慢性病防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必要手段。2011年笔者所在中心对辖区内某社区的150户家庭进行限盐减油膳食行为干预调查,并对干预前后的效果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宜技术促进干预活动、评估干预措施进展和效果,进而在社区推广有效适宜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150例调查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18~65岁;(2)在家做饭的家庭成员;(3)当地常住居民。排除标准:(1)排除肾病患者;(2)排除每周在家吃饭次数少于10次的居民。
1.2 调查内容 包括问卷调查、健康教育和主动干预,问卷调查包括:(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调查;(2)限盐减油适宜技术使用现况调查;(3)调味品和高盐食品用量调查;(4)家庭3日盐及调味品消费量调查。健康教育:开设健康相关知识讲座课堂,印发限盐减油膳食指导相关宣传单册。主动干预:发放控盐勺、控油壶。
1.3 调查方法 采取现场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资料分析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字2检验、秩和检验。
1.5 质量控制 为了减少调查中的偏差和失误,本次调查做了下列工作:(1)组织调查员对调查问卷进行及时自查,检查调查项目的完整性与逻辑性,及时纠错补漏。(2)调查前向被调查对象详细阐明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和内容,使其充分理解,求得合作。(3)现场调查时,对调查问卷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解释,同时保证问卷的完整率。(4)回收问卷后及时复核,逻辑校对,并进行抽样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更改和补充错漏。
2 结果
2.1 基本概况 经统计,干预后150户家庭中高盐、油饮食危害知晓率较干预前上升了18%,控盐勺使用率上升83.33%,控油壶使用上升89.33%,干预后愿意坚持使用的有97.34%,并希望相关工作人员能定期对其进行督导。见表1。
2.2 干预效果 150户家庭限盐减油膳食行为干预前后的效果比较,经限盐减油干预后,居民盐油摄入量均有下降,人均摄入量盐5.92 g、油24.52 g。见表2。
3 讨论
限盐减油是针对人们相关膳食行为的干预,健康膳食行为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社区把膳食行为控制措施从单纯的宣传知晓,提高到以量化为主的层次,使人们不仅停留在卫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上,而更强调树立健康意识,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饮食习惯,最终通过合理膳食行为,达到防控慢性病,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远期目标。
经过限盐减油饮食干预人们的膳食行为已经初步发生改变,盐、油摄入量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生活中盐、油摄入更多的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行为,个人摄入量的多少往往与家庭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97.34%的居民愿意继续使用控盐勺、控油壶,并希望相关人员能定期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督导,可见控盐勺、控油壶的使用是易于为社区居民所接受的,量化盐油摄入量使广大居民有据可依,对预防居民慢性病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之,通过量化干预,社区居民的限盐减油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健康行为有了初步的转变,但合理膳食行为模式尚未形成,仍然需要逐步长期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
参考文献
[1] 黄敬亭.健康教育学[M].第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
[2] 龚兰生.第十二届国际高血压会议概况[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9,17(l):57.
[3] 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及流行病学科研协作组.全国常见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人群防治工作1979~1985 年规划[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79,10(7):81.
[4] 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92-210.
【关键词】 维生素类;营养状况;膳食调查;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53.2 R 1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6-0490-02
维生素以辅酶或酶基的形式,在机体能量产生和物质代谢调节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物质。若长期摄入不足,可引起多种疾病。为了解慈溪市高中寄宿学生的维生素营养状况,特进行本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慈溪市2所寄宿制高中学校,对全部1 99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1 105名,女生885名;年龄在16~19岁之间。
1.2 方法
1.2.1 膳食调查方法 采用5 d称重法对食堂实际消耗的主副食品进行记录,零食摄入则用调查问卷方法记录5 d的摄入量,按《食物成分表》[1]计算每人每日各种主要营养素及维生素摄入量,并以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2]进行评价。
1.2.2 尿中维生素测定方法与营养评价标准 随机对73名高中寄宿生尿中维生素质量浓度进行测定。取一次性晨尿20 mL,测定尿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肌酐含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用荧光法[3],维生素C用2,4-二硝基苯肼法,肌酐用苦味酸法。维生素营养评价采用尿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与肌酐的比值来判断[4]:维生素B1>66 μg/g肌酐为正常,维生素B2>80 μg/g肌酐为正常,维生素C男>9 mg/g肌酐和女>15 mg/g肌酐为正常。
2 结果
2.1 平均每人每日各类食物摄入量 谷类、薯类为468.7 g(28.8%);大豆及其制品84.6 g(5.2%);动物性食物339.8 g(20.8%),其中肉类83.0 g(5.1%),禽类59.3 g(3.6%),蛋类46.1 g(2.8%),鱼类49.1 g(3.0%),奶类101.7 g(6.2%);蔬菜水果类575.8 g(35.3%),其中蔬菜367.2 g(22.5%),水果208.6 g(12.8%);纯能量食物161.4 g(9.9%)。
2.2 主要营养素和维生素的摄入状况 每人每日各种主要营养素及维生素摄入量与同年龄的推荐摄入量(RNIs)相比,能量、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C摄入量均超过RNIs的80.0%,能够满足机体需要;维生素B2摄入不足,只占RNIs的64.3%。见表1。
2.3 主要营养素和维生素的食物来源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均是谷类,分别占59.9%,40.7%,84.6%和57.0%;优质蛋白质动物类和大豆类分别占35.8%和10.2%;脂肪、维生素B2主要来源是动物类,分别占42.7%和41.3%;维生素C主要来源是蔬菜水果类,占93.6%。见表2。
由表3可见,73名寄宿中学生尿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为231.4 μg/g肌酐,32.1 μg/g肌酐,43.8 μg/g肌酐,尿肌酐质量浓度为0.29 g/L。维生素B1不足率为6.9%(5/73),均为男生;维生素B2不足率为83.6%(61/73),其中男生不足率为81.1%(43/53),女生不足率为90.0%(18/20);维生素C不足率为4.1%(3/73),其中男生不足率为1.9%(1/53),女生不足率为10.0%(2/20);男、女生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不足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82,0.46和0.50,P值均>0.05)。
3 讨论
从膳食构成来看,各类食品摄入量比较合理,但豆类食品摄入偏少,豆类食品提供的蛋白质只占总蛋白质的10.2%,动物类食品以奶类和肉类为主,虽然奶类的供应量为101.7 g,但大部分为含奶饮料。能量、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C摄入量超过了RNIs的80%,能够满足机体的需要,而维生素B2摄入量不足,仅占RNIs的64.3%,这同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结果[5-7]相似,也有的报道维生素C摄入量低于RNIs的70%[8-9]。维生素B2主要来源是动物类食品,虽然动物性食品总的摄入较多,但以肉类为主,而富含维生素B2的动物内脏、纯奶、禽蛋、鱼类摄入所占比例低,导致维生素B2摄入量不足。
73名学生维生素营养评价结果基本上同膳食中维生素的摄入量一致,维生素B1、维生素C摄入量高,营养不足率低,而维生素B2的摄入量严重不足,营养不足率达到了83.6%,高于有关报道[10-12],这可能同调查地区、摄入量及评价方法的不同有关。建议对学校食堂人员进行营养知识方面的培训,使之能按照营养配餐方案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膳食中适当增加粗粮杂粮和豆类的比例,增加动物内脏、纯奶、禽蛋、鱼类摄入量;改进蔬菜烹调方法,做到先洗后切,急火快炒,减少营养素的损失;加强对学生的营养教育,普及营养知识,指导学生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必要时采用营养强化措施,对维生素缺乏学生进行营养干预,防止出现营养性疾病。
4 参考文献
[1]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编著.食物成分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0.
[2]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营养学报,2001,23(3):193-19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一).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609-623.
[4] 吴坤,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0.
[5] 葛可佑,马冠生,翟凤英.我国中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营养学报,1996,18(2):129-133.
[6] 尹群芳,苏惠崧.东莞市市区1 240名中学生膳食调查及营养状况分析.四川医学,2005,26(6):691-692.
[7] 邓邦昌,俞朱东.闽清二中1 042名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0,6(4):34-35.
[8] 李桂英,王连江.中学生膳食调查报告.临沂医专学报,1998,20:148.
[9] 高明灿,李志毅,张超杰.商丘市1 300名住校中学生膳食调查及营养分析.职业与健康,2006,22(5):327-329.
[10]黄作强,黄秋柳.柳州卫校学生维生素B2营养水平分析.中国学校卫生,1999,20(5):326.
[11]张德甫,陈姜,吴敏,等.中学生维生素C营养水平调查.中国校医,1996,10(2):113-115.
3--6岁是人一生中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科学的膳食营养是儿童智力身体发育的保障。是提高幼儿身体免疫力,防止疾病的重要保障。均衡膳食,科学合理搭配,促进幼儿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家长们也愈发重视幼儿的膳食营养搭配,扮演者监督者的角色,时刻监视着幼儿园膳食营养。幼儿园的膳食营养是在幼儿园现有的经济基础上,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均衡膳食营养。均衡膳食营养对促进幼儿各个方面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在膳食营养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农村幼儿园膳食营养供给问题及对策展开研究。
一、引言
膳食是指保证人体生命正常运行所需的各种食物之和,是我们生命得以维持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二均衡膳食就是对各种食物科学合理的搭配二形成的膳食,均衡膳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 3--6岁是人一生中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科学的膳食营养是儿童智力身体发育的保障。是提高幼儿身体免疫力,防止疾病的重要保障。幼儿园应该重视儿童膳食均衡,科学合理的制作带量食谱,保证幼儿所需营养的数量、类型及比例等。结合本园幼儿营养状况和身体发育的特点合理的制作食谱,以满足幼儿的营养需要。通过调查与了解镇远县内幼儿园都是二餐一点的形式供餐,同时通过我们老师对我园幼儿家长进行幼儿 饮食习惯的访谈了解到幼儿饮食存在的问题,从我国传统饮食习惯、家庭饮食习惯、幼儿主体、幼儿园本身饮食管理情况来分析原因,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二、农村幼儿园幼儿膳食营养供给问题
镇远县大地乡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作为大地乡中心幼儿园分管后勤的教师,通过对我园进出库账本查阅,调查了我园一个月摄入的全部食物品种与数量,总结了我园幼儿膳食营养供给的问题
1、肉内主要以猪肉为主,鱼类几乎没有;主食主要以大米为主,较少添加粗粮;菜类主要以容易保存的瓜类为主 ,叶子类蔬菜较少;根据幼儿摄入情况来看,幼儿的钙、锌 摄入普片缺乏,豆类蛋白摄入不足,优质蛋白摄入比例较低。
2、我园食物都是由蔡酱坊公司统购配送,但是未能日送,一周送2次,有时会出现蔬菜不新鲜,腐烂现象,出现缺少不能及时补给
3、我园幼儿未能学期进行健康检查一次,因此,不能用健康检查报告来分析了解幼儿身体发展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膳食,均衡膳食。
4、由于是农村,资源匮乏,加之保存困难,午点大多以饼干,蛋糕为主,水果和其他较少,幼儿的糖类摄取过多,我园幼儿龋齿幼儿较多。
5、我园的食堂工作人员是未经培训,只需健康检查合格就从业的当地人员,她们存在着不能较好掌握火候,合理烹调的缺点,经常出现多油多盐现象,并且好多菜式不会烹调,特别是鱼类食物。
三、农村幼儿园幼儿膳食营养供给策略
幼儿园营养膳食对幼儿身体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均衡膳食,是幼儿获得营养的基本保证,是保障幼儿身体正常发育的物质基础。针对我园幼儿膳食营养供给出现的问题,总结了一些解决办法
1、科学合理的制定带量食谱,为幼儿提供全面、平衡、适量、合理的膳食,满足幼儿营养需求。
(1)根据幼儿的营养所需制定食谱
幼儿营养所需的物质主要有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水等六大物质。这些物质是幼儿身体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因此,制定食谱时要科学合理的按照正常所需比例搭配各种食物。以食物的主副形式分配在幼儿食谱中。食谱内容要多样,适量、均衡,注重干稀搭配、荤素搭配、甜咸搭配、粗细搭配。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食谱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所需营养物质的比重也不同,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食谱有利于幼儿摄入足够的营养,保证幼儿正常发展。
2、严格把握食物采购验收关,保证食品新鲜安全。
我园所有食物是由蔡酱坊公司供应,在采购时,要掌握好数量,品种;在验收时,对不合格的水果、蔬菜、肉类要及时退货或者更换,同时要核对食物的数量。确保幼儿天天能吃上新鲜的饭菜。
3、加强食堂从业人员膳食营养培训,提高饭菜制作水平
改善幼儿膳食营养质量,保障幼儿膳食营养摄入,提高饭菜制作水平是关键。因此,我认为应对食堂从业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或者到集团园参观学习,取长补短,全面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烹饪技术。食堂从业人员应经常下班级了解幼儿进餐情况,根据幼儿进餐情况,及时调理。
4、规范膳食检测制度,确保幼儿膳食均衡
(1)对食谱进行定期评价分析
(2)对幼儿身体发育情况定期测量
关键词: 大学生 营养知识 态度 营养健康教育
营养是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播撒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1]它是一种全面的生理过程。营养素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和健康的最根本的物质。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归纳起来分为三大类,即由蛋白质、脂肪类、糖类组成的宏量营养素,由矿物质和维生素组成的微量营养素,以及由水、纤维素等组成的其他营养素。人体为了维持生命就必须从外界摄入食物,食物中的养分就称为营养素。
营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营养的意识,传播一定的营养知识,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益于营养的饮食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动质量。合理的膳食营养是防治疾病,维护人体健康水平的物质基础,对保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维护健康、提高肌体生理机能、增强体质和防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合理营养与膳食平衡的知识是大学生营养教育的基本内容,营养教育能为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奠定基础。笔者通过对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大学生开展营养教育及效果的评价,旨在探索高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现状,以及在高等院校中开展营养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我校选修营养课程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不分年级,共110人,以教学班形式开展营养教育,通过教师面对面授课的方式进行营养教育。主要内容为热能和营养素及其食物来源,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营养相关疾病的预防等,每周开课1次(120分钟),为期6周。
1.2方法
参照文献及资料,以选择题的形式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营养教育前后进行同一内容的基线和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调查的时间为开课前与最后一次授课结束时。问卷经预试后在指定教室发放,由学生当场填好,当场收回。教育前发放9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3份;教育后发放8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6份,有效回收率为93.5%。
2.结果
2.1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
表1显示,学生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最主要是报刊书籍、广告和电视及网络,从教育和同学处获得营养知识的比率很低,但教育后学生了解营养知识的途径增多,很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对自己的饮食习惯进行改变。说明学校开设有关营养知识的课程对学生提高营养知识是很有效的。
2.2教育前与教育后的一般情况比较
分别对2组回收问卷进行数据统计。统计中对象的性别、民族、年级、系别、父母文化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要讨论教育前和教育后学生数据的差别。
2.3营养知识
表2显示,教育后学生对营养学知识的了解情况好于未开课的教育前,差异有显著性。
2.4营养态度
教育前在83名调查对象中,有36.1%的学生不吃早餐,甚至有不吃早餐而吃四餐的学生。92.7%的学生愿意为了健康改掉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68.7%的学生愿意接受有偿营养教育来改变自己生活中的营养知识缺乏营养态度不良的习惯,如表3:
2.5饮食行为
2.5.1饮食习惯
教育前仅有63.9%的学生一日会按三餐来进食,大部分学生进餐无规律,73.4%的学生有偏食的习惯。
2.5.2对早餐的关注程度
教育前有58.1%的学生每天都吃早餐,教育后比例变化不大,有10.3%的学生不吃早餐。
2.5.3早餐质量
表4显示,早餐同时包括牛奶(或奶类、豆浆)、蛋类、面包(或馒头、面条等)的占少数,教育前有25.3%的学生每天少于1袋奶,有60.2%的学生每天少于1个鸡蛋。也有的学生一天多袋奶或是2―3个鸡蛋及以上。
3.讨论
调查显示,我校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的了解普遍较差,显示了在高校开展营养教育的必要性。营养学是一门行为科学。研究表明,许多患有营养不良的人并非由于贫困,而是缺乏营养知识。现代社会有些人营养过剩,是由于不能正确选择食物所致,如糖尿病、高血压和某些肿瘤的发病均与膳食不健康有关。国内外专家近年来都十分重视这种疾病模式的变化,并试图通过营养教育、膳食调整来进行防治。我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营养知识缺乏及膳食搭配不合理、不平衡化都将给学生的身体及学业带来影响。
一般认为,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人们选择食物行为和对营养食品的认识有关,人们要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必须以知识和态度为基础。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营养摄入的数量和质量应该适当,数量过多或过少,种类单一或者配比失衡,都会导致生长发育异常。而大学生对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观念及目前正逐渐向广大民众宣传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知道得很少,说明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开展得还远远不够,急需加强。各高校可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开设《营养与健康》、《营养学》、《营养与食疗》等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修,或开设各种形式的营养知识系列讲座、有关营养与健康的专题报告。另外,各高校还可以在食堂、教学楼、宣传栏等地开辟营养宣传专栏,向学生宣传有关营养知识等方面来解决大学生营养与营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大学生营养知识的不足主要是因为一般人对食物信息的获得大多来自广告,广告吸引消费者购买某些特定的食物。的确,精制的食品比天然的食品包装精美,易于运送和储存,并经过消毒杀菌,不易腐败,但是营养也大打折扣。这些食品在精制过程中流失了大量的营养素,但广告却夸大其词,宣扬它的营养价值如何高,使人深信不疑,不再费心学习营养知识和改善营养。在食物选择上,近1/3的学生喜欢吃熏烤、煎炸食物,豆类、内脏类、杂粮类吃得很少,膳食结构不够平衡。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好的营养态度,94.7%的学生愿意为健康改变饮食习惯,这是实现从态度到行为转变的基础。因态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态度的改变并不表明行为的真正改观。相当一大部分大学生选择食物的原则是依自己的口味,虽然也能兼顾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健康的关系,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以营养价值和利于健康为主。所以,应该加强营养宣传教育,从而改变学生中的种种不良饮食态度及饮食习惯。
我校大学生的营养态度良好,绝大多数学生非常想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认为营养对健康很重要,并且愿意为了健康而改变饮食习惯,显示了在高校开展营养教育的可行性。因为采用合理的膳食模式,受自身营养知识、态度的影响,且营养态度决定其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及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的可行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特别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政府和社会十分关注大学生的营养与健康问题,然而,许多大学生仍然营养不良,一些学生缺铁、缺钙,另一些学生却营养过剩,究其原因,是由于90%以上的大学生营养知识完全缺乏,许多学生不善于科学地安排自己的饮食,因此有专家说,我国的科盲多于文盲,营养盲多于科盲。我国著名的营养学家于若木曾经深刻地指出:“人民的营养问题不是孤立的问题,主要是受国民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可以说,它与经济发展是同步进行的。但是,国民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收入增加了,由于缺少营养知识,并不能收到合理营养的目的,所以,营养保健必须与营养知识的普及同步进行。实践证明,同样的经济水平,有营养指导和没有营养指导的情况大不相同。”所以说,在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已得到很大改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正快速步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向大学生宣传和普及营养知识,不仅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总之,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最佳时期,合理的饮食与营养对于维护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我国大学生的营养知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很多饮食方式也不科学,对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认识肤浅,而且重视不够。因此,全面系统地学习营养的基础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筠,张蕴琨.运动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侯彦喜.大学生的营养与营养教育[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6,31,(5):304-307.
[3]孙要武.某医科大学生营养教育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7,(5):135-139.
[4]刘真美.贵州部分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26,(6):475-476.
[5]汝骅.贵州与南通中小学及其家长营养知识状况[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36,(3):96-101.
[6]张华.江苏省初中生营养知识与态度调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45,(2):235-239.
现在有相当多的人为便秘而烦恼,女性尤为突出。宿便长时间滞留在大肠内,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就会在肠内繁殖,产生的腐败物质会引起人们的疲劳感、皮肤粗糙等各种不适。日本大妻女子大学池上幸江教授发出警告:“现代人饮食营养过剩,唯膳食纤维令人惊讶地不足。”膳食纤维是植物细胞壁及细胞内不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的物质的总称。从上世纪70年代起膳食纤维被列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人类第六营养素”。
据池上教授调查,1951年日本人平均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达23克。近年来膳食纤维摄入量正在持续减少。据2005版“日本饮食摄取标准”,为维持健康需摄取充分的膳食纤维,70岁以下成人每天膳食纤维标准摄入量为19~27克。但实际平均摄入量,男性每天14.7克,女性14.6克。其原因是现代日本人正在从传统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习惯,逐渐转向以肉、脂肪比重较大的欧美饮食方式。
膳食纤维可分为“水溶性”、“不溶性”两大类。不溶性膳食纤维在肠内吸收水分后膨胀,可增加大便体积,加快排便速度。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为肠内有益细菌提供养料,还能缠绕胃肠内的糖分,推迟人体对糖的吸收,从而抑制血糖值急剧上升,并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美容外科大木理香讲师曾做过实验。她让10位没有腹泻、便秘的健康男女试验者,每天喝一瓶内含7.5克膳食纤维的500毫升清凉饮料。三周后让试验者口服维生素C粉末,发现试验者对维生素C的吸收率提高了约30%。大木认为这是人体摄取膳食纤维后,改善了肠内环境,才使维生素吸收率得以提高。
现在很多人并没发觉自己肠子有不适,实际上肠子并不干净。尽管拼命喝营养滋补品,人体却吸收不了。为此大木制订了检查肠子是否清洁的10条:
1.大便颜色呈深褐近黑色。2.放屁、大便百恶臭。3.有口气和体臭。4.有粉刺及肿疱。5.肩膀酸痛。6.肚子突起有膨胀感。7.睡眠浅、时间短。8.饮食无规律。9.外食较多,经常吃无营养的方便食品。10.没吃日本酱汤、纳豆的习惯。
只要有以上六项对上号,就能推断因膳食纤维不足而导致肠子不洁。
怎样方便地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呢?大妻女子大学青江诚一郎副教授推荐:“首先要大量摄取谷物等精制度较低的食物。有意识多吃点不用长时间加热,耐嚼有咬劲的蔬菜和豆类,如蘑菇、干果等。”池上幸江教授是推荐在白米里掺入一半膳食纤维较多的麦类。一天吃两碗,就可增加膳食纤维6克。干柿饼一个约含9克膳食纤维,三只干无花果含6.6克膳食纤维。其他含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还有:牛蒡、花椰菜、竹荪、魔芋、海藻、玉米等。
摘自《上海老年报》
【中图分类号】 R 155.1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6-0573-04
【关键词】 饮食习惯;干预性研究;评价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饮食行为的发展和形成主要在儿童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饮食行为尚未定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容易受外界影响,国内外对这个时期的饮食行为研究比较全面和深入,干预效果也非常显著;进入成年前后,人的认知能力明显发展,能根据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发展,使成长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行为趋于定型,饮食行为进入完善巩固阶段。但由于个体的年龄、生理心理状态、环境等都在不断变化,行为还可有一定的改变。
对饮食行为进行研究的目的就是对有益于人类健康的饮食行为进行宣传推广,针对不利于健康的饮食行为则设法干预。本文对饮食行为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便为营养工作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干预的分类
可将饮食行为的干预分为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直接干预针对人群或个体的“不健康”饮食行为直接采取措施,例如针对我国人群日常碘、铁摄入普遍不足的情况,开展了食盐加碘项目和铁酱油项目;针对学生营养不平衡问题而开展的学生营养餐项目;针对预防心脏病开展的膳食干预试验[1];针对降低总能量摄入而采取的以白开水代替含糖饮料的干预试验[2]。直接干预的特点是群体依从性强、效果明显;缺点是其实施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广泛和深入的论证和调研,大规模实施必须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同和参与,实施起来难度较大。间接干预一般是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提高人群或个体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通过转变其态度,从而主动落实到行动上,继而改善其健康状况。间接干预的优点是有的放矢,适用面广,易于操作;不足是由于个体依从性不同,效果不易把握,影响因素众多。
还可以将干预分为针对个体的干预和针对人群的干预。一般认为,针对个体的干预针对性强,易于实施,可控性较好;针对人群的干预目前较为常用的是社区干预,社区干预是一种在许多具有相同经济文化背景和存在相似饮食行为问题的人群中进行的一种集体干预。社区干预的优点是:(1)可以结合社区自身的特点和饮食习惯,选用适当的宣教方式;(2)有利于邻里之间相互鼓励和监督;(3)对社区原有的信息传播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在许多情况下,社区干预对人群饮食行为的改变有良好的促进作用。Curry等[3]认为,社区干预产生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是,可以通过改变社区标准或社区可接受行为的标准使个体健康行为产生持久改变;在控制干预对象的一些人口学特征、健康行为及所研究健康行为在社区的流行率等因素后,社区对个体吸烟、饮酒、膳食的态度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2 干预的影响因素
饮食行为既是个人行为,也属于一种社会行为,其形成和发展涉及的因素是深刻而错综复杂的。对饮食行为造成影响的因素众多,而对饮食行为造成影响的因素往往也会对饮食行为的干预造成影响。在干预前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充分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必须看到心理学因素对饮食行为改变的重要影响。营养宣教通常关注的是饮食行为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而行为心理学则关注如何使这些改变发生。Brownell等[4]认为,营养教育能够提供必要的信息,行为改变的策略可以提供必要的技巧,这2个领域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对饮食行为实现有效的干预。Brownell等[5]还指出,饮食行为的改变是很难操作的,文化、环境和行为因素都对个体是否会尝试改变他们的习惯有影响,而这些因素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
由于当今学术界本身存在许多不一致的认识和看法,而营养知识的不断更新也导致一些过去所提倡的行为如今反而被反对。普通老百姓在接触到大量并且经常相互冲突的关于膳食营养的知识时,通常采取简单化的处理方式,即往往沿用过去的习惯而拒绝接受新的宣教[6]。这使得许多干预的效果不理想。
个体行为对干预的依从性,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个体对该行为的重视程度、认识深度及对改变该行为的信心[7]。对于自己切身相关的疾病危险因素,一般人是愿意接受其相关知识的。Kristeller等[8]研究发现,癌症病人的亲属更愿意了解有关癌症危险因素方面的知识。有些干预计划因为调查对象对所受干预的行为不理解,干预措施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因此对干预对象进行干预目的及相关背景知识的宣传是很有必要的[9-10]。另外,人们对改变其行为的信心(self-efficacy)是影响他们改变饮食行为的重要因素[11-12]。只有树立起干预对象的信心,让其坚信他们的行为完全有可能改变,他们才有可能做出改变其旧习惯的准备,从而顺利进入行为改变的第一阶段。
对干预手段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干预的效果,在美国进行过一项“妇女健康实验(WHT)”的项目,试图通过让妇女食用低脂肪膳食而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研究发现,在试验中是否坚持参加宣教活动与是否能够坚持低脂肪膳食有很强的相关性[13]。
正如饮食行为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不同一样,干预的效果在不同人群之间也有区别。Ferrini等[14]在美国南加洲的调查显示,女性比男性更愿意增加锻炼,改变膳食行为,读有关健康方面的书籍;50~69岁的老人比70岁以上老人更容易改变其饮食行为;身患糖尿病、高血压的人更多地主动减少食盐的摄入等。提示营养工作者在进行干预时必须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强度。
其他一些行为对饮食行为的改变也造成一定影响。Gillman等[15]和Tucker等[16]均报道,不理想的饮食结构与较少的体力活动是相关的;而Rosenberg等[17]则发现,膳食干预与身体活动干预同时进行,有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如果在设计干预计划时能够增加针对干预项目相关行为的干预措施,效果可能会更好。
另外,Atwood等[18]调查结果显示,假期的干扰、不相关的疾病、忘记及激烈生存竞争都是影响干预效果的不利因素,而有利的影响因素包括干预的效果、免费的服务和干预工作人员和善的态度。还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因素,如季节、地域、经济收入、食物的供应、饮食禁忌等都构成对饮食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
3 饮食行为干预的手段
3.1 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是一种传统的间接干预方式,研究者通过讲课或发放健康知识读物的方式向预者传授一些健康相关知识以期预者改正其“不良”的健康习惯,建立科学的行为方式。大量研究表明,这种干预方式应用在饮食行为的干预上是行之有效的。
Mayeda等[19]对44名60~90岁的老年人开展的一项为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宣教活动,宣教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何降低血胆固醇的方法。结果显示,47.8%的参与者报告他们更多的选择了低脂膳食,39%的人报告他们会更少的食用与心脏病有关的食物。在北加利福尼亚进行的旨在探索健康教育对血胆固醇影响的队列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为期8 a的实验结束后,干预对象的营养知识和相关行为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20]。
3.2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是一种交互性的干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受干预者有了较大的主动性,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健康问题向专家进行咨询,因此较容易被接受,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Stevens等[21]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咨询方式,在降低癌症相关饮食行为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除常见的健康门诊、热线电话等方式外,目前还衍生出许多新的健康咨询方式。日本的Nakano等[22]建立了“健康促进支持系统”,该系统通过搜集大量人群的膳食、体力活动、休息时间、膳食摄入方面的行为和信念、膳食习惯、体育锻炼、运动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对全天的活动量给予评分,并对调查对象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然后在性别、年龄、每天的活动量、健康检查的结果及自我评估的健康状况和体力活动评分间建立相关关系。利用这个系统,只需提供体检的结果、膳食习惯、健康条件等,就可以方便地获得适当的体力活动量和每周需要的体力活动时间的建议。Glasgow等[23]建立了类似的、用于对糖尿病人的膳食进行管理的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Block等[24]采用交互式的CD光盘进行营养学评估和咨询,结果显示,将近80%的受访者报告他们学到了关于营养和健康或他们自己的饮食习惯的新知识,50%以上的人在2~4周以后将他们学到的新知识用于实践。在一项关于妇女健康膳食和生活方式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提供电话咨询的方式鼓励研究对象多吃蔬菜、水果和膳食纤维,减少脂肪摄入,结果显示,电话咨询的方式能够保证研究对象长期坚持专家建议的健康膳食模式[25-26]。
3.3 膳食干预 膳食干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直接干预方式,一般是针对干预对象的需求对应地限制或补充一些食物(营养素)的摄入,从而达到干预的目的。
膳食干预是一种直接的干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使预者接受这种干预手段。进行膳食干预必须考虑干预效果的持久性,短期由实验者提供的膳食引起的效果在干预结束后很可能恢复原状。在Bae等[27]的干预实验中,在6周时间内干预对象食用由注册营养师给予指导的“健康膳食”,实验结束后,调查对象的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下降4%;但18周后,调查对象平均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回到甚至超过了基线水平。
因此,膳食干预经常用于实验研究,或者是由政府筹集资源统一组织实施的“全民干预”,如我国进行的食盐强化碘的干预和学生营养餐的干预。
3.4 其他干预手段 Sciamanna等[28]认为,可以让临床医生作为健康膳食行为的传播者,医生在看病时,可以询问病人关于膳食的问题,评估病人拒绝改变膳食的原因,建议病人少吃脂肪,多吃纤维,协助病人改变膳食,并安排今后的随访以继续讨论饮食行为的问题。
饮食行为干预的手段还有很多,但是无论哪种手段,都必须经过大量实践的检验和理论论证,一种好的干预手段应该具有方便、有效、利于推广的特点。当然,对许多传统的干预方式如果加以改进,也必将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4 饮食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价
饮食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价是干预行动成功与否的最终评判,在干预之前就应该设计好用以评判干预效果的工具。评估工具的指标主要应具备有效性、可靠性、响应度[29]。有效性是评价该工具是否能起到评判干预效果的作用,即调查者设置的问题能否充分反映干预的效果;可靠性指方法内部各条目的逻辑性,调查的可重复性,设置的合理性,可靠性可通过重复实验来验证;干预行动的响应度是调查对象对调查工具的接受程度,即所设计的问题是否人性化,是否易于回答,是否考虑研究对象的心理因素[30]。
Kristal等[31]认为,对于一个膳食干预的研究,评价营养摄入和膳食行为改变的工具的灵敏性非常重要,而且干预研究应该至少具备2种以上的膳食评估工具,并应该在结果中报告膳食评价工具的有效性、可靠性和调查对象的反应;在评估饮食行为改变的时候,简短的食物频率问卷或有针对性的膳食习惯问卷不仅花费低廉,而且效果完全可以代替多天的膳食记录法。目前较为常用的评估工具还有行为问卷、膳食习惯问卷、24 h回顾法、食物日记、食物频率问卷等。这些方法的使用必须根据其优缺点在研究设计前给予考虑[32]。
对膳食进行评估时还需注意混杂因素的影响,Simoes等[33]研究证实,膳食脂肪摄入和体力活动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因此,在评价膳食时体力活动应被当作控制因素。
5 结语
对于饮食行为干预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关于饮食行为干预的影响因素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尤其是涉及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方面的很多问题尚不能给予满意的答复,需要进一步调查和探讨。现代化的干预手段也是今后重点研究和实践的目标。需要研究易操作、人性化、可量化评价干预效果的工具,并且有必要对现有常用评价方法的功效进行综合评估,编制简易评价工具的选择指南,以便为研究者和干预者制定干预计划提供参考。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们饮食行为的形成和发展阶段,也是针对饮食行为进行干预的最佳时期。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对人们饮食行为干预得越早,人们接收的程度越高,取得的效果也越显著,并且通过干预形成新的饮食行为习惯也易于保持。一项针对15岁青少年进行的干预试验结果显示,学校为学生提供为期4个月的营养早餐后,干预组学生的膳食变得更健康,而且体重增长减缓[34];Cunningham-Sabo等[35]开展的为期3 a的旨在降低在校儿童青少年早餐膳食脂肪摄入的干预试验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当然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的改变也不是轻而易举的,Van Horn等[36]开展的儿童膳食干预研究显示,经过3 a的干预,通过向干预组儿童推荐健康的膳食模式,尽管干预组的儿童比对照组儿童消费了更多的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但2组的水果和蔬菜的消费都明显不足,而零食、甜点和皮萨饼受到这个年龄组儿童的普遍喜爱。因此,对于儿童的饮食行为干预需要提供更积极、创新并且接近实际的方式方法。近年来,通过多种途径对儿童行为进行干预以达到控制体重的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7-40]。另外,对于现有的一些儿童青少年营养问题的研究不足也影响了干预策略的制定和执行。奶制品摄入对于儿童青少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存在广泛的争议[41],类似这些问题是当前营养学者迫切需要解决的。只有在这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取得共识后,干预策略和手段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6 参考文献
[1] SWAIN JF, MCCARRON PB, HAMILTON EF,et al.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et patterns tested in the optimal macronutrient intake trial to prevent heart disease (OmniHeart): Options for a heart-healthy diet.J Am Diet Assoc. 2008,108(2):257-265.
[2] STOOKEY JD, CONSTANT F, GARDNER CD, et al. Replacing sweetened caloric beverages with drinking water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energy intake.Obesity (Silver Spring),2007,15(12):3 013-3 022.
[3] CURRY SJ, WAGNER EH, CHEADLE A, et al.Assessment of community-level influences on individuals' attitudes about cigarette smoking, alcohol use, and consumption of dietary fat.Am J Prev Med, 1993,9(2):78-84.
[4] BROWNELL KD, COHEN LR. Adherence to dietary regimens 2: Components of effective interventions.Behav Med, 1995,20(4):155-164.
[5] BROWNELL KD, COHEN LR.Adherence to dietary regimens 1: An overview of research.Behav Med, 1995,20(4):149-154.
[6] LANGER EJ. Matters of mind: Mindfulness/mindlessness in perspective. Conscious Cogn, 1992,1:289-305.
[7] BENNETT SJ, PERKINS SM, LANE KA, 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ompliance belief scales among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Heart Lung, 2001,30(3):177-185.
[8] KRISTELLER JL, HEBERT J, EDMISTON K, et al.Attitudes toward risk factor behavior of relatives of cancer patients.Prev Med, 1996,25(2):162-169.
[9] HARNACK L, BLOCK G, SUBAR A, et al. Association of cancer prevention-related nutrition knowledge, beliefs, and attitudes to cancer prevention dietary behavior.J Am Diet Assoc, 1997,97(9):957-965.
[10]MOSELEY MJ.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Food Pyramid Self Efficacy Scale: Use i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patients.Prog Cardiovasc Nurs, 1999,14(4):130-135, 142.
[11]PINTO BM, MARUYAMA NC, CLARK MM, et al. Motivation to modify lifestyle risk behaviors in women treated for breast cancer. Mayo Clin Proc, 2002,77(2):122-129.
[12]DYE CJ, HALEY-ZITLIN V, WILLOUGHBY D.Insights from older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aking dietary and exercise changes.Diabetes Educ, 2003,29(1):116-127.
[13]URBAN N, WHITE E, ANDERSON GL, et al.Correlates of maintenance of a low-fat diet among women in the Women's Health Trial. Prev Med, 1992,21(3):279-291.
[14]FERRINI RL, EDELSTEIN SL, BARRETT-CONNOR E.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alth behavior change among residents 50 to 96 years of age in Rancho Bernardo, California.Am J Prev Med, 1994,10(1):26-30.
[15]GILLMAN MW, PINTO BM, TENNSTED S, et al.Relationships of physical activity with dietary behaviors among adults.Prev Med, 2001,32(3):295-301.
[16]TUCKER M, REICKS M.Exercise as a gateway behavior for healthful eating among older adults: An exploratory study. J Nutr Educ Behav, 2002,34 Suppl 1:S14-S19.
[17]ROSENBERG DE, NORMAN GJ, SALLIS JF, et al.Covariation of 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ary behaviors over 12 months. J Adolesc Health, 2007,41(5):472-478.
[18]ATWOOD JR, HAASE J, REES-MCGEE S, et al.Reasons related to adherence in community-based field studies.Patient Educ Couns, 1992,19(3):251-259.
[19]MAYEDA C, ANDERSON J.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elf-CARE for a Healthy Heart" program with older adults.J Nutr Elder, 1993,13(2):11-22.
[20]FORTAMNN SP, TAYLOR CB, FLORA JA, et al.Effect of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on plasma cholesterol levels and diet: The Stanford Five-City Project. Am J Epidemiol,1993,137(10):1 039-1 055.
[21]STEVENS VJ, GLASGOW RE, TOOBERT DJ, et al. Randomized trial of a brief dietary intervention to decrease consumption of fat and increase consump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m J Health Promot, 2002 ,16(3):129-134.
[22]NAKANO M, NOJIRI M, SATO Y,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ealth administration system for inhabitants in local community without abnormal findings by health examination.Medinfo, 1995,8 Pt 1:484.
[23]GLASGOW RE, TOOBERT DJ, HAMPSON SE, et al. A brief office-based intervention to facilitate diabetes dietary self-management. Health Educ Res,1995,10(4):467-478.
[24]BLOCK G, MILLER M, HARNACK L, et al.An interactive CD-ROM for nutrition screening and counseling. Am J Public Health, 2000,90(5):781-785.
[25]PIERCE JP, NEWMAN VA, NATARAJAN L,et al.Telephone counseling helps maintain long-term adherence to a high-vegetable dietary pattern. J Nutr, 2007,137(10):2 291-2 296.
[26]PIERCE JP, NATARAJAN L, SUN S, et al.Increases in plasma carotenoid concentrations in response to a major dietary change in the women's healthy eating and living study.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6,15(10):1 886-1 892.
[27]BAE CY, KEENAN JM, FONTAINE P, et al.Plasma lipid response and nutritional adequacy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subjects on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ep-One Diet. Arch Fam Med, 1993,2(7):765-772.
[28]SCIAMANNA CN, DEPUE JD, GOLDSTEIN MG, et al.Nutrition counseling in the promoting cancer prevention in primary care study. Prev Med, 2002,35(5):437-446.
[29]VITOLINS MZ, RAND CS, RAPP SR,et al.Measuring adherence to behavioral and medical interventions. Control Clin Trials, 2000,21(5 Suppl):188S-194S.
[30]CONTENTO IR, RANDELL JS, BADCH CE.Review and analysis of evaluation measures used in nutrition education intervention research. J Nutr Educ Behav, 2002,34(1):2-25.
[31]KRISTAL AR, BERESFORD SA, LAZOVICH D.Assessing change in diet-intervention research. Am J Clin Nutr, 1994,59(1 Suppl):185S-189S.
[32]THOMPSON FE, BYERS T.Dietary assessment resource manual. J Nutr, 1994,124(Suppl):2 245S-2 317S.
[33]SIMOES EJ, BYERS T, COATES RJ, 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ary fat in American adults. Am J Public Health, 1995,85(2):240-244.
[34]ASK AS, HERNES S, AAREK I, et al. Changes in dietary pattern in 15 year old adolescents following a 4 month dietary intervention with school breakfast-a pilot study. Nutr J,2006,7(5):33.
[35]CUNNINGHAM-SABO L, SNYDER MP, ANLIKER J,et al. Impact of the Pathways food service intervention on breakfast served in American-Indian schools. Prev Med,2003,37(6 Pt 2):S46-S54.
[36]VAN HORN L, OBARZANEK E, FRIEDMAN LA,et al.Children's adaptations to a fat-reduced diet: The Dietary Intervention Study in Children (DISC). Pediatrics,2005,115(6):1 723-1 733.
[37]KNPFLI BH, RADTKE T, LEHMANN M, et al. Effects of a multidisciplinary inpatient intervention on body composition,aerobic fitnes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severely obese girls and boys. J Adolesc Health. 2008,42(2):119-127.
[38]CARANTI DA, DE MELLO MT, PRADO WL, et al.Short-and long-term beneficial effects of a multidisciplinary therapy for the control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obese adolescents. Metabolism,2007,56(9):1 293-1 300.
[39]NEMET D, BARKAN S, EPSTEIN Y, et al.Short- and long-term beneficial effects of a combined dietary-behavioral-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obesity. Pediatrics,2005,115(4):e443-e449.
[40]DAO HH, FRELUT ML, PERES G, et al. Effects of a multidisciplinary weight loss intervention on anaerobic and aerobic aptitudes in severely obese adolescents. 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 2004,28(7):870-878.
我们在对各托幼机构贯彻实施卫生部颁发的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制度时,着重抓了营养管理,通过膳食调查、健康考评,以准确、全面的了解儿童的营养状况,为其他托幼机构提供依据。
近期我们对两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我院直接管理的托幼机构有22所,儿童总数为7929人。我们随机抽取2个托幼机构进行调查。调查儿童年龄2~6岁,人数为542人。
膳食调查:采用称重法调查连续3天的饮食情况(每日三餐一点),将调查资料输入微机用营养计算专门程序进行计算。供给量标准以全国营养学会1988年修订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标准”为依据。
实验室检查:采用氢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Hb),以Hb≥110g/L为正常。
体格发育评价:检查按儿童“定期健康检查”常规[1]进行;儿童体格发育评价以“中国1995年九市城区标准[2]”,采用“离差法六等级评估”;身高(长)、体重以达到同年龄组标准均值及以上为达均[1],营养不良以低于同年龄组标准均值减二个标准差为界值点;肥胖以体重≥按身高的体重20%为界值点。
结 果
膳食调查:热能及主要营养素摄入情况:两园儿童的热能、蛋白质摄入量均已达供给量标准90%以上,钙、铁、维生素B1、尼克酸、维生素C等也已达供给量标准85%以上,而视黄醇、维生素B2分别为72.3%和70.6%。
膳食中几种营养素的来源分布可以看出,两园儿童膳食中蛋白质提供的热量比例均在正常范围内;民政幼儿园儿童膳食中脂肪提供的热量比例稍高,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比例稍低;蓓蕾幼儿园儿童膳食中脂肪提供的热量比例稍低,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比例稍高。两园儿童膳食中优质蛋白质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说明两园儿童不仅摄入蛋白质数量充足,而且质量较好。
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见表3,本次调查未发现Hb≤90g/L者。[CSX%0,0,0,40]体格发育评价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看出两园儿童体格发育较好,通过健康检查也未发现明显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讨 论
一般认为热能摄入量能够满足供给量标准90%以上为正常,其他营养素摄入量能够满足供给量标准80%以上为正常,此可以保证大多数人不致发生缺乏。如蛋白质摄入量低于足供给量标准的70%以下,其他营养素摄入量低于供给量标准的60%,则可以认为严重不足。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两园儿童的热能、蛋白质及主要营养素摄入量均能满足大多数儿童生长发育需要,两园儿童体格发育评价结果也与此相符。但是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这与个体的生活习惯、活动量等因素有关,我们还要对个别营养状况差的儿童加强针对性工作,保护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根据我国儿童膳食习惯,热能营养素来源的合理分配为蛋白质供给的热能占总热能的12%~15%;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50%~60%。本次调查两园儿童膳食中蛋白质提供的热量比例均在正常范围内;民政幼儿园儿童膳食中脂肪提供的热量比例稍高,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比例稍低;蓓蕾幼儿园儿童膳食中脂肪提供的热量比例稍低,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比例稍高,这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以注意。如有条件可制定带量食谱,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平衡供给。
儿童单纯性肥胖是20世纪儿童期严重健康问题,也是21世纪严重的健康――社会问题。单纯性肥胖症对儿童心血管、呼吸功能产生长期慢性(有时是不可逆)的损伤,它不仅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更是一种社会、心理疾病,它能造成儿童自卑、社交退缩、无自信心等心理障碍,这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本组资料虽然儿童肥胖发生率较低,但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对肥胖及有肥胖倾向儿童加强综合管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少减轻肥胖。
参考文献
幼儿园膳食营养管理制度
1.幼儿膳食营养由保健室负责,实行民主管理,成立伙食管理委员会,由后勤主任、保健主管、教师代表、会计、厨房管理员和家长代表组成,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征求教师和家长意见,研究膳食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膳食质量.
2.食谱由保健员、厨房管理员、炊事员每月制定一次,张贴在橱窗内,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食谱,要提前请示领导,领导同意后方可改动。在制定食谱过程中要根据儿童生理需求,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指导,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和各类食物每日参考摄入量,制订儿童膳食计划。
3.在主副食的选料、洗涤、切配、烹调的过程中,方法应当科学合理,减少营养素的损失,注意甜咸、干稀、荤素、粗细粮搭配,口味清淡,达到营养膳食的要求。烹调食物注意色、香、味、形,以提高儿童的进食兴趣。
4.至少每季度进行1次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估。热量和蛋白质平均摄入量全日制托幼机构应当达到“DRIs”的80%以上。维生素A、B1、B2、C及矿物质钙、铁、锌等应当达到“DRIs”的80%以上。三大营养素热量占总热量的百分比是蛋白质12%15%、脂肪30%~35%、碳水化合物50%~60%。每日热量分配比例为早餐25%~30%、午餐35%、午点5%~10%、晚餐30%。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幼儿膳食中蔬莱量要略多于粮食量,其中绿橙色蔬菜需达总菜量的20%。
5.准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保育员老师每日9点前到厨房报告本班人数,厨房负责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力争做到不剩饭,不吃隔日剩饭菜。
6.遵守开饭时间,班级教师做好幼儿的进餐护理,进餐时间20分钟~30分钟。
7.保证儿童按需饮水。每日上、下午各1次~2次集中饮水,1岁~3岁儿童饮水量50毫升/次~100毫升/次,3岁~6岁儿童饮水量100毫升/次150毫升/次,并根据季节变化酌情调整饮水量。
8.根据患病幼儿病情做病号饭,由保健室通知厨房。
9.膳食费专款专用,精打细算、合理使用,全年膳食费盈亏不超过2%,蔬莱旺盛季可略有结余,以补充冬季使用,做到物美价廉。食谱及膳食费收支情况定期向家长公布。
IGF-1是致癌因子吗
网文称,牛奶中的IGF-1可以刺激癌细胞活跃生长与繁殖,导致前列腺癌、乳腺癌。
IGF-1是什么物质?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乳品标准委员会副主任杨月欣教授告诉记者,IGF-1的全称是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对人体而言,其在血糖控制、生长发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一种蛋白质多肽。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发言人表示,IGF-1是生物自身分泌的一种激素样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液体里,包括人体的母乳。一般饮用的情况下,牛奶中的IGF-1不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告诉记者,在多项研究当中,最低组的乳制品摄入量为每日240克(以牛奶计)以下,最高组的每日摄入量超过700克,从研究数据看,每日摄入相当于牛奶240克的乳制品不会显著增加或降低癌症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对184个国家及地区的调查显示,在畜牧业发达的蒙古国,其前列腺癌、乳腺癌发病率为2.4/10万和8/10万,是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酪蛋白会导致乳腺癌吗
有网文称,牛奶中的酪蛋白会导致乳腺癌,加速癌细胞扩散。
据介绍,酪蛋白广泛分布在天然乳类中。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组成,酪蛋白占80%以上,酪蛋白分子量大,是携带矿物质的载体,如酪蛋白磷酸肽就是其水解产物,能促进钙等矿物质吸收利用。100克牛奶中约含3克蛋白质,一斤牛奶约含15克,而我国每人每天从一日三餐平均摄取的蛋白质有70克,酪蛋白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
网友所说的“酪蛋白致癌”依据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坎贝尔的一项“大鼠实验”。大鼠被给予致癌物黄曲霉素的同时,分别喂食大豆蛋白或酪蛋白,结果显示酪蛋白相对更易促进黄曲霉素诱发癌症。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院士表示,一些媒体报道未完整呈现上述动物实验,完全没有提及黄曲霉素这一致癌物。陈君石指出:“假如没有致癌物,无论是酪蛋白还是大豆蛋白都不会引起大鼠发生癌症。”
多喝牛奶会引发慢性病吗
有媒体报道,多喝牛奶会造成慢性病(如多发性硬化病、高血压等)发病率上升,其中一个依据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现为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进行了慢性病和饮食调查,康奈尔大学的坎贝尔教授据此写成《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提出“西方饮食结构中牛奶摄入过度有害”的观点。
据介绍,该项研究是对我国60余个县的慢性病发生、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和血液、尿样等所做的调查。作为调查的组织者、《中国健康调查报告》首版作序者,陈君石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调查的内容与这一科普书的关系甚少,更与“牛奶致癌”无关。
“美国人膳食中约70%的蛋白质是动物性蛋白质,至少有一半来自奶和奶制品。欧美国家的一些人过多地喝牛奶或摄取大量乳制品,会引发一些健康问题。但把牛奶当水喝在中国人当中很少有。”陈君石说,对普通人来说,最关键的原则仍是平衡膳食。饮奶量多或有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低脂、脱脂奶。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日饮奶量为300毫升,是世界的平均水平,远低于美国等国家。而实际上,据中国营养学会近20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大城市人均日饮奶量只有44毫升,全国平均水平只有20毫升左右。
牛奶营养价值被夸大了吗
有网帖提出,海带、虾皮的钙含量比牛奶高十几倍,许多蔬菜钙含量也高于牛奶。也有网友称,喝牛奶会导致人体偏酸性,钙元素会从骨头里溶出来,导致钙流失。
美国食品安全技术协会高级会员、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王泽斌对记者说,牛奶的确不是含钙最丰富的食物,它的优势在于其中的钙很容易被吸收,而一些植物性食物中的钙会受到植酸、草酸等成分的影响而吸收困难。同时,人体有非常精密的酸碱调节系统,吃什么食物就改变人体酸碱性的说法并不科学。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学系教授余海虎说,牛奶含有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D及钙等,但这些成分也可从其他食物中获取,牛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营养几乎全部可被人体消化吸收,故被称为完全营养食物。
相关知识
小海药业犬猫通用膳食纤维粉/片OEM源头工厂
上网调查报告范文(通用17篇)
不文明现象调查报告(通用16篇)
小海药业犬猫通用果蔬膳食纤维贴牌定制
长沙小海犬猫通用膳食纤维代加工定制生产服务
长沙小海药业犬猫通用膳食纤维OEM代工生产
小海药业犬猫通用膳食纤维粉/片代加工定制生产服务
长沙小海犬猫通用膳食纤维代加工OEM贴牌
小海药业犬猫通用膳食纤维粉/片代加工OEM贴牌
长沙小海药业猫狗通用膳食纤维贴牌定制
网址: 膳食调查报告通用12篇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7287.html
上一篇: 做一款让人放心的国产猫粮!久生想 |
下一篇: 狗狗不能吃和少吃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