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长按复制 836712157 打开支付宝搜索领取 .100%成功!
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咬手指”
但万万没想到
咬手指这个坏习惯
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离断阑尾的那一刻医生护士惊呆了
近日,浙江杭州5岁女孩萱萱在玩耍时,突然感到脐周及右下腹一阵阵疼痛,没过多久开始呕吐起来,还伴有发热。父母赶紧带萱萱去医院检查,B超提示阑尾增粗,结合化验血的结果,考虑是阑尾炎。
经进一步检查后,医生以“急性阑尾炎”将萱萱收住入院,并为她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而就在离断阑尾的那一刻,手术台上的所有医生、护士都惊呆了,阑尾被切下的时候,阑尾腔内涌出了上百条白色细条状虫体,还在不停地蠕动,连盲肠里都有数条。医生赶紧用电刀处理,并迅速取出标本,待处理完全并确认冲洗干净后结束手术。
当医生把虫体给萱萱父母看的时候,他们都惊呆了,没想到女儿小小的肚子里竟然有那么多的寄生虫!
通过交谈,医生得知,原来萱萱有一个爱“咬指甲”的坏习惯,而且性子特别急,水果没洗就急着往嘴里塞,这或许就是导致肠道寄生虫病的原因。
经过抗感染、驱虫等综合治疗,萱萱恢复良好,之后复查大便未见虫体及虫卵,顺利出院。
什么是寄生虫性阑尾炎
阑尾炎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了解,但很少重点去了解寄生虫性阑尾炎。只记得小时候去医院给吃的“驱虫糖丸”,近些年来很少听说寄生虫病了。
寄生虫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只有约2%,常见有蛲虫、钩虫、蛔虫等感染,发病年龄在3-14.9岁,女性居多,通过粪口传播,成虫爬行进入阑尾后造成堵塞引起阑尾炎,症状与阑尾炎相同,表现有转移性右下腹的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实际上寄生虫性阑尾炎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常规检查往往一无所获,即使术中也很难发现异常,术后病理检查最终证实阑尾腔内有寄生虫痕迹。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虫”从口入
医生介绍,寄生虫性阑尾炎是指肠道寄生虫寄生或迷入阑尾腔或虫卵堆积,引起阑尾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常见的寄生虫有原虫类和蠕虫类(包括蛔虫、钩虫、绦虫、蛲虫、鞭虫、阿米巴、滴虫等)。
寄生虫性阑尾炎的发病年龄在3-15岁,通过粪口传播,成虫爬行进入阑尾后造成堵塞引起阑尾炎,表现为右下腹疼痛、脐周阵发性绞痛、呕吐、腹胀、发热、出汗、便血及营养不良等。
不同的肠道寄生虫,可有不同的表现:
•蛔虫病、鞭虫病会引起阵发性脐周疼痛、消化不良、消瘦、发育缓慢、记忆力减退等;
•蛲虫病会经常感觉肛门周围及会阴部奇痒,以夜间为甚,睡眠不安、多梦等;
•阿米巴肠病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次数逐渐增加,可达10余次,带血和粘液,有腥臭味。
病原不同,驱虫药物也不尽相同,需到正规医院查清病原后对症处理。
防寄生虫记好这4点
医生提醒,肠道寄生虫病主要与卫生条件、生活习惯、健康意识等因素有关。大家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教育儿童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习惯。
预防寄生虫,要记好这4点:
1.食物加热要彻底。大多数的寄生虫都不耐高温,高温煮至熟透,可以有效预防寄生虫感染。吃生鱼食物时,芥末、葱、蒜等都是杀死不了寄生虫的。
2.不喝生水、脏水。比如自来水、河水、井水……
3.生熟食材要分开。生熟食物,无论是存放,还是切割,都要注意分开,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比如刀具、砧板、碗盘等生熟要分开使用,不得混用。放生食的器皿必须清洗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4.养宠物须注意卫生。定期带猫、狗去防疫站化验。定期为宠物做免疫检查或注射疫苗,减少或避免宠物体内外寄生虫的滋生。经常给宠物洗澡,尤其是宠物的爪子、眼睛和耳朵。尽量不要让宠物住在人的卧室或在人的被褥里睡。
那么,孩子总爱“咬指甲”怎么办?教你5招纠正!
熊孩子的坏习惯有很多
其中让家长“深恶痛绝”的就是
咬指甲!!
孩子为什么爱咬指甲?
有人说是缺了某些微量元素
有人说是肚子里有蛔虫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1
爱咬指甲是病吗?
咬指甲
也称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
一般指反复咬指甲的行为
在3~6岁儿童中最为常见
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
咬指甲行为可自行消失
少数顽固者可持续到成人
如果孩子只是偶尔咬两下指甲
那么无需过于担心
但如果孩子频繁咬指甲
并且经常把指甲咬得特别秃
甚至没指甲了也改不了咬指甲的习惯
就需要尽早带孩子就医
02
为什么会咬指甲?
爱咬指甲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缓解内心的紧张和焦虑
当面临紧张或焦虑的情况时,咬指甲能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情绪需要找到出口,咬指甲是一个非常简单易行的操作,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下意识的行为。
2、分散注意力
有的孩子第一次咬指甲可能是由于饥饿或身体不舒服,为了分散注意力而咬指甲,结果意外发现没有那么难受了。
以后每当有类似情况出现时,就会不自觉地通过咬指甲来分散这些不适的感觉,从而形成习惯。
3、口唇期没得到满足
根据弗洛伊德理论,0~1岁这个年龄阶段为口唇期,主要通过口唇活动探索世界及满足心理的欲望。
如果这一阶段没得到满足,长大后就容易出现嘬手指、咬指甲等行为,来弥补口唇期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
4、排解孤独无聊
有些孩子咬指甲可能是单纯出于无聊,或是感到孤独时的一种自我安慰。
5、模仿行为
有的孩子看到家长或在学校看到同学有这种行为,自己不知不觉中就会受到影响。
03
咬指甲的7大危害
01
指甲下藏着各种细菌
指甲下面的污垢里有大约40亿个细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如果进入伤口,会导致皮肤感染,如疥疮和脓肿。
所以,除了不要咬指甲之外,也不要抠脸、抠牙、抠耳朵、抠鼻子……
02
口腔会成为细菌天堂
2007年土耳其科学家做了“咬指甲对口腔细菌是否有影响”的测试。
他们对少许唾液取样,检测一些细菌的浓度,如会导致腹泻和呕吐的大肠杆菌等。结果发现76%爱咬指甲的人的唾液检测呈阳性,只有26.5%的人呈阴性。
03
咬指甲伤害牙齿、牙龈
过于频繁的啃咬手指会影响牙齿健康,比如常见的牙齿咬合不齐、牙齿松动、地包天;指甲碎片残留在牙龈中,还可能造成牙龈炎或牙龈脓肿。
有一个极端的例子,某个孩子一个位置的牙龈总是肿的,去医院检查发现,牙龈里卡着6块指甲碎片。
04
指尖很容易感染化脓
咬指甲会对手指周围皮肤造成伤害,导致细菌很容易进入,造成指下感染等。
大部分急性感染性甲沟炎就是这么来的。
这是由于皮肤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进入皮肤上的小创口。它可以用药物治愈,但大多数情况下要接受一个看着很吓人的外科手术。
05
可并发寄生虫病及慢性肠胃炎
手指尤其是指甲缝会非常容易沾上细菌、寄生虫等,在咬指甲时,病菌会借此机会进入口腔引发感染,如肠炎、痢疾、蛔虫病等。
很多小孩喜欢咬指甲,由于多种寄生虫反复交替感染,常导致营养不良,发育欠佳。
有些孩子表现为身材矮小,第二性征出现迟缓,以致许多家长误以为缺乏某种元素。部分患儿虽营养状况良好,但也经常闹肚子,夜间磨牙等。
06
甲床受伤,指甲可能不再生长
长期咬指甲会损害甲床,可导致手指头粗短变形,而且只有健康的甲床才能生长出指甲。
07
影响性格
如果孩子咬指甲时经常被家长批评,或被同学取笑,就容易产生自卑感,久而久之会对性格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04
如何戒掉这一坏毛病?
寻找原因
想要戒掉咬指甲的习惯,就要从根本上找到咬指甲这种行为习惯的触发点。
通过长期观察,或是引导孩子自己记录下每次咬指甲时的时间、地点、情景、心情等。找到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环境加以改善。
正向强化激励
发现孩子咬指甲时,家长一定不要指责、强行制止或是惩罚。
因为孩子咬指甲多数是下意识的,他们自己也没办法控制,责备只会加重他们的焦虑,甚至加重咬指甲的行为。
正强化不失为阻止儿童咬指甲的好办法。注意观察孩子没有咬指甲的时候,比如在画画或玩玩具,及时表扬孩子当时正在做的事,适当给予奖励。
借助工具
如果主观引导未能见效,可以尝试借助外力的方法。
例如:
在指甲上涂上苦味的东西,如苦瓜汁等。这样孩子在每次咬指甲时,就会产生不愉悦的感觉,从而减少咬指甲的频率;
及时修剪指甲,让手指没有咬下去的余地;
直接戴上手套等。
分散注意力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可以在他们咬指甲时,给他们一个玩具抓在手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或大人,让手忙起来,是一个简单易行方法。
必要时进行专业治疗干预
如果在尝试了前面几种方法后,却没有任何好转时,可以向专业的心理医生等寻求帮助。
此外,若已经出现指甲病变,如停止生长、周围感染等情况,则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如有必要进行药物治疗。
“天津族”整理自广州日报、都市快报、潮新闻、厦门广电、科普中国、健康160、爱儿康、摄图网、GIPHY、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 医路平安、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相关知识
如何辨别猫咪“感染”了寄生虫?这4个症状要注意了
家有“哈基米”注意!7岁娃眼里长虫,只因这个习惯…
仓鼠寄生虫
《2023年中国伴侣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橙皮书》发布了!
狗眼睛里有虫子图片
惊了,宠物医生的薪资这么低的吗
惊,成都宠物也可以做白内障手术了!
仓鼠的身体里最多有几只寄生虫?
女孩给仓鼠洗澡,泡到水中没几分钟,赶紧捞了起来
仓鼠感染了体内寄生虫怎么办?
网址: 惊了!女孩阑尾里全是寄生虫!天津人有这个习惯的注意了!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8949.html
上一篇: 【宠物训练】纠正狗狗行为,打骂讲 |
下一篇: 教育学强化与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