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动物防疫知识

动物防疫知识

该【动物防疫知识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动物防疫知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动物防疫学问一、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一〕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概念1、动物疫病是指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动物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肯定的埋伏期和临床病症,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叫做动物传染病。3、寄生虫病,由寄生虫寄生在动物体肯定的部位而引起的疾病,叫做寄生虫病。4、动物防疫,把动物疫病的预防、掌握、扑灭以及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等综合性技术措施称动物防疫。〔二〕动物疫病的发生条件1、具有肯定数量和毒力的病原微生物没有病原微生物,传染病就不行能发生。2、适宜的传染途径病原微生物通过适宜的途径侵入到动物适宜的部位使动物感染。假设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体的部位不适宜,也不能引起传染病。如破伤风必需是破伤风梭菌经外伤侵入动物体,并在缺氧的环境中生长生殖才能引起动物发病。3、动物对某种疫病具有易感性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即没有抵抗力〕叫易感性。因此,病原微生物只有侵入到对其有易感性的动物体内时才能引起疫病的发生。动物的易感性受诸多因素影响。不同种类的动物对同一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不同,如炭疽杆菌羊最易感染,感染后表现最急性死亡;牛马次之;而猪则表现慢性经过,临床很难觉察;狗、猫易感性更低。同一种动物,不同年龄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不同,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易感性也不全都,个体养分状况差的动物,易患病病原微生物的侵袭。4、适宜的外界环境因素①对动物抗病力量的影响:如每年早春季节,青黄不接,饲料缺乏,动物消瘦,抗病力量下降,寄生在牛羊胆管内的双腔吸虫快速发育生殖,对牛羊危害增加,易引起死亡。②对病原微生物生命力、毒力的影响:如冬季气温低,利于病毒的生存,易发生病毒性传染病。③对生物媒介和中间宿主生命力、分布的影响:蚊子能传播多种疫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受季节的影响,炎热的夏季传播的时机增多。〔三〕动物疫病流行的特点①散发性: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只有零星病例以散发在形式发生,如破伤风。②地方性流行病:发病数量较多,范围不广,常限于一个地区〔如县、乡内〕,如巴氏杆菌病。③流行性:发病数量多,在较短时间内可传播到几个乡、县甚至几个省,如猪瘟。④大流行性:发病数量很多,范围格外广泛,可传播到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如口蹄疫。⑤爆发:是指在某一局部地区,短时间内突然消灭大批同类动物发病,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二、消毒技术〔一〕、消毒的概念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各种病原微生物,使之到达不至于引起疾病的数量,一般以杀灭或去除率到达90%为合格。〔二〕、消毒的方法主要有:1、机械消毒法2、物理消毒法⑴日光消毒⑵紫外线消毒⑶干热消毒〔4〕燃烧消毒〔5〕〔1〕喷洒消毒法〔2〕熏蒸消毒法〔3〕浸洗消毒法〔4〕〔堆〕发酵法〔2〕沼气池发酵法〔三〕、常用消毒药品及其使用要点常用消毒药物常用消毒药物有碘制剂、氯制剂、氢氧化钠、高锰酸钾、来苏儿、龙胆紫、甲醛、复合酚〔菌毒灭〕、酒精、碘酊、碘伏、洁尔灭等。常用消毒药物选择使用要点强碱类消毒药:此类消毒药临床上常用的有烧碱〔氢氧化钠〕、生石灰及草木灰等。消毒原理是,直接或间接以碱性物质破坏病原的蛋白质和核酸,扰乱其正常代谢。氢氧化钠:极具腐蚀性,不宜以对纺织品和金属制品进展消毒,使用时要严格留意浓度,消毒后肯定要用清水进展清洗,以免烧伤畜禽的蹄部或皮肤。可配成1%-3%浓度溶液喷洒消毒。用热水配制或在溶液中参加5%-10%的食盐,可提高消毒效果。草木灰:主要是含有氢氧化钾,通常在雨水淋湿之后,能够渗透到地面,农村常用于对畜禽圈舍声地的消毒,既可做到清洁场地,又能有效地杀灭病原菌,既经济又实惠,缺点是对病毒效果不佳,一般配成20%-30%的溶液。生石灰:常配成10%-20%的水溶液对畜禽饲养场的地板或墙壁进行消毒生产实践中常用在掩埋病死畜禽时先撒上生石灰粉,再盖上泥土,能够有效地杀死病原微生物。强氧化性消毒药:常用的有过氧乙酸、高猛酸钾等。多用于细菌、芽孢和真菌的杀灭。过氧乙酸:--%的溶液多用于畜禽栏舍、饲槽、用具、车辆、地面及墙壁的喷雾消毒。带畜消毒时应做到现配现用。高猛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遇到有机物即起氧化作用,因此,不公可以消毒,又可以除臭,低浓度时还有收敛作用,-%的水溶液。阳离子外表活化剂消毒药:目前主要是洁尔灭。既有清洁作用,又有抗菌消毒性,但价格较高。%溶液用于器械用具的消毒,%-1%溶液用于手术的局部消毒。但要避开与阴离子活性剂如肥皂等共用,否则会降低消毒的效果。有机氯类消毒药:临床上常用的有消特灵、菌毒净及漂白粉等。此类消毒药主要对细菌、芽孢、病毒及真菌作用强,缺乏之处是药效持续时间较短,药物不易久存。多用于畜禽栏舍、栏槽及车辆等的消毒。复合酚类消毒药:常用的有消毒灵、农乐等,此类消毒除可以杀灭细菌、病毒和霉菌外,对多种寄生虫卵也有杀灭作用。主要用于畜禽栏舍、设备器械、场地的消毒,杀菌作用强。要留意不能与碱性药物或其他消毒经混合使用。双链季胺酸盐类消毒药:百毒杀,这是一类型的消毒药,具有性质较稳定、安全性好、无刺激性又无腐蚀性等特点。以主动吸附、快速渗透和堵塞呼吸来杀灭病毒,细菌、霉菌、真菌及藻类致病微生物,在指定使用浓度下,对人畜安全牢靠,无毒无刺激不产生抗药性,并且在水质硬度较高的条件下,消毒效果也不会减弱。适合于饲养场地、栏舍、用具、饮水器、孵化机及种蛋的消毒。消毒药品常备2种以上,交替使用,以避开抗药性。作好消毒资料记录。〔四〕、消毒操作程序1、环境及工具消毒寻常应做好场区环境卫生工作,每月用3%—5%氢氧化钠溶液、百毒杀消毒液〔稀释1000倍〕等消毒4—5次,家畜生殖期间最好每天消毒1次。清洁圈舍四周,向墙面和地面喷洒杀虫剂消灭昆虫。在鼠洞和老鼠出没的地方投放灭鼠药灭鼠。畜禽养殖场主要通道必需设置消毒池,消毒液可用消毒时间长的复合酚消毒剂或3%—5%氢氧化钠溶液,每周更换2—3次。在每栋圈舍的门前设置脚踏消毒池〔长60厘长、宽40厘米、深8厘米〕。2、圈舍消毒圈舍的全面消毒包括圈舍排空、清扫、洗净、消毒、枯燥、再消毒、再枯燥、进畜前几天最终消毒等。在畜禽出栏后,先用3%—5%氢氧化钠溶液或常规消毒液喷酒消毒1次,假设有寄生虫须加用杀虫剂。移出设备〔喂料器、饮水器等〕,经过清扫后,用高压水枪由上到下、由内到外冲洗干净。圈舍经彻底洗净枯燥,再经过必要的检修维护后,即可进展消毒。24小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枯燥后再用百毒杀或菌毒敌喷雾消毒1次。在完成全部清洁和消毒步骤后,保持不少于2周的空舍时间。进幼畜前5—6天对圈舍地面、墙壁用2%氢氧化钠溶液彻底喷洒,24小时后用清水冲刷干净,再用常规消毒液进展喷雾消毒。假设进雏,还应在2天前把舍温提高到33℃以上,相对湿度保持65%—70%。进雏前1天将禽舍温度上升到38℃,保持14小时以上,并用3%—5%氢氧化钠溶液拖地,有利于杀灭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3、带群消毒带群消毒就是对圈舍内的一切物品及畜禽群体、空间用肯定浓度的消毒液进展喷洒或熏蒸消毒,以清洁圈舍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阻挡其在舍内生殖。消毒剂选择与配制:%过氧乙酸、%次氯酸钠、菌毒敌、百毒杀等溶液带群消毒。配制消毒药液应承受杂质较少的深井水或自来水。带群消毒方法:先对圈舍环境进展彻底清洁,以提高消毒效果和节约药物用量。消毒器械一般选用高压动力喷雾器或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将喷头高举空中,喷嘴向上以画圆圈方式先内后外逐步喷酒,使药液如雾一样缓慢下落。要喷到墙壁、屋顶和地面,以这些地方均匀潮湿和畜禽体表稍湿为宜,不得直接喷畜禽身体,。喷出的雾粒直径应掌握在80—120微米之间,不要小于50微米。初生畜禽不宜带群消毒,2周龄前方可进展。喷雾量依据畜禽圈舍的构造、地面状况、气象条件适当增减,一般按每立方米50—80毫升计算。对于幼畜来说,还应从2周龄起至断奶,每周用30%过氧乙酸熏蒸消毒1—2次,每次20—30分钟。4、饮水消毒在饮水中参加适量的消毒药物杀死水中的病原体,这就是饮水消毒。临床上常见的饮水消毒剂多为氯制剂、碘制剂和复合季铵盐类等。消毒药可以直接参加蓄水池或水箱中,用药量以最远端饮水器或水槽中的有效浓度到达该类消毒药的最适饮水浓度为宜。〔五〕消毒留意事项熏蒸消毒圈舍时舍内温度保持在18—28℃,空气中的相对温度到达70%以上才能很好地起到消毒作用。盛装药品的容器应耐热、耐腐蚀,容积不小于福尔马林和水总容积的3倍,以免福尔马林沸腾时溢出灼伤人。依据不同消毒药物的消毒作用、特性、成分、原理、使用方法及消毒对象、目的、疫病种类,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剂按肯定的时间交替作用,使各种消毒剂的作用优势互补,确保消毒效果。在活疫苗免疫接种前后3天内,或饮水中参加其他有配伍禁忌的药物时,应暂停带群消毒,以防影响免疫或治疗效果。带群消毒时间最好固定,且应在暗光下进展,以防应激。操作人员要佩戴防护用品,以免消毒药物刺激眼、手、皮肤及黏膜等。同时也应留意避开消毒药物损害畜禽及物品,严禁用氢氧化钠溶液带群喷雾消毒。三、动物免疫技术〔一〕动物免疫的指导思想、要求和主要目标:1、指导思想: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科学免疫、综合防治、突出重点、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强化各项防疫措施,依据集中免疫和补针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强化免疫与消灭疫源同举并重的技术路线,开展免疫工作。2、根本要求:①规模养殖场〔户〕实行自主免疫,按免疫程序进展;②散养户实行集中免疫和日常免疫相结合,由畜牧部门负责实施;③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全掩盖免疫,由畜牧部门负责实施;④疫情发生影响的区域实行强制免疫,由畜牧部门负责实施。3、主要目标: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实行强制全掩盖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要到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猪瘟和鸡城疫的免疫率在养殖专业村〔户〕、规模养殖场分别到达100%,在交通沿线、乡镇四周、川区分别到达95%和90%以上,动物疫病的免疫效价合格率均到达农业部的要求〔≥70%〕。〔二〕、动物免疫方法动物常用免疫的方法有很多种,大体可分为群体免疫接种和个体免疫接种两大类。不同疫病的免疫方法各有不同。1、群体免疫饮水法:将可供口服的疫苗溶于水中,家禽通过饮水而获得免疫。气雾法:用压缩空气通过气雾发生器将稀释的疫苗喷射出去,使疫苗形成直径1—10微米的雾化粒子,漂游于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内,以到达免疫的目的。2、个体免疫肌肉注射:一般种禽群和产蛋禽群开产前接种各种灭活疫苗常用此法,注射部位常取胸肌、翅膀肩关节四周的肌肉或腿部外侧的肌肉。点眼、滴鼻法:使疫苗从呼吸道进入体内,对于幼雏可避开或削减疫苗病毒被母源抗体中和,可刺激其产生局部免疫,效果好,是最好的免疫方法之一,适用于城疫I系、II系、C-30疫苗、传支H120疫苗等疫苗的免疫,城疫首免一般应用此法。刺种法:适用于鸡痘疫苗。涂肛或擦肛法。仅用于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强毒型的疫苗。皮下接种法:主要用于1日龄马立克氏病弱毒苗及小龄灭活疫苗的接种。〔三〕、动物防疫技术要点、把握疫情动态:在防疫之前,要了解当地疫病流行状况,依据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保证防疫效果。、合理储运疫苗:疫苗储运要符合要求,严防日晒及高温。冻干苗应低温保存,湿苗应在4℃左右运输和贮存。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等稀释液及油乳剂苗不能冻结,否则降低或失去效力。、做好疫苗检查:疫苗使用之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了解疫苗的生产日期、失效时间、保存方法等。凡瓶子有裂纹、瓶塞松动及疫苗色泽、物理外形等与说明书不全都的疫苗不得使用。、防疫器械严格消毒:注射用具在使用前后必需严格消毒,免疫注射时做到一个动物一个针头,以防穿插感染。、把握正确使用方法:注射部位准确,疫苗现用现配,配制时严格依据说明书操作。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摇匀,在最短的时间内接种完毕,己稀释或翻开的疫苗必需一次用完。避开阳光直射、高温、冰冻等环境,不要使用过期疫苗或上批未用完的疫苗。如注射时间过长〔超过2小时以上〕,最好将疫苗放在4℃冰箱内临时贮存,如在乡村无冰箱条件,应放在地窖、水缸旁等阴凉处。、严格掌握剂量:注射疫苗时,剂量不易过大或过小,过大会使动物反响加剧,剂量过小则达不到免疫效果。、削减应激反响:注射动物必需安康,病畜、瘦弱畜和临产母畜不宜注射。注射疫苗时,防疫员要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一旦觉察接种动物过敏,要准时救治。、做好免疫记录:建立免疫档案,做好疫苗免疫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动物的品种、年龄、疫苗的来源、批次、接种时间等。四、人畜共患传染病1、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蹄疫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形成水疱和溃烂为临诊特征。民间以“口疮、”“蹄癀”之称。2、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是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4、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换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动物咬伤或抓伤感染,临床表现为脑脊髓炎等病症,亦称恐水症。

动物防疫知识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动物疫病防疫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知识问答
动物防疫app下载
动物防疫(宠物疫苗管理软件)
《动物防疫法》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妨害动物防疫罪如何量刑?
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网址: 动物防疫知识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8998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清水:打好春季动物防疫“预防针”
下一篇: 狗的防疫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