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一种蛙,5年才能长到半斤,不仅长得慢且受到我国严格保护,误食一口野生的就要坐牢,它就是——石蛙,虽常年隐匿在山中潮湿石洞里,却拥有着“百蛙之王”美誉,它究竟有何特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奇的石蛙
石蛙,也叫“棘胸蛙”,能有如此拗口的名字,可以归功于它胸部黑色的棘囊,并且其外形与普通青蛙也不太一样,石蛙体形扁平,头部比较小,四肢特别的壮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外形上来看,很难将它视作“养眼”的蛙类,虽然比不上其他蛙类的外表,但它的耐寒能力足以吊打一众蛙类,即使气温降至5℃左右,也一点问题都没有,且不需要进入冬眠状态,怪不得人家长得壮,原来不冬眠也要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看,石蛙的种群不应该日渐庞大吗?可惜的是石蛙的生长速度极慢,通常要用上数年才能完成形态转变,长到半斤甚至需要5年,这点也是野生石蛙数量变少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蛙艰难的生存现状
抛开缓慢的生长过程,水源对石蛙的生存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污染且有氧气的水源是石蛙生长水源的必备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石蛙也更适合生活在森林覆盖率超过85%以上的地区,例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包括云南、安徽、浙江等,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频繁的捕捉,使其渐渐失去容身之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野生石蛙数量正逐年递减,并面临濒危趋势,陷入今天这样的困境,有一半的原因,归结于人类的贪婪无度,所以我们面对石蛙的现状又怎会置之不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保护与人工繁殖并行
此前,2022年7月在贵州省纳雍县张家湾镇,有四人趁月黑风高携带作案工具,捕获了70只石蛙,虽然后来石蛙回归大自然,他们几人也受到相应惩罚,但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野生石蛙现已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非法狩猎很可能会被判处相应的有期徒刑。不过,好在人工养殖的二代、三代是可以食用买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传,石蛙自古便是“名菜”,还有广泛的市场,如今我国人工养殖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像广昌县的镐成石蛙养殖农场,年产成蛙一万斤左右,实现产值130万元,这么看人工养殖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还助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当真是一举两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的保护蛙类有哪些?
石蛙,我们算认识了,但我国的其他保护蛙类大家可能都不是太了解,包括黑斑蛙、虎纹蛙、金线蛙,这三种都是受我国保护的野生蛙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虎纹蛙活动在范围内且能促进农业的发展,而黑斑蛙也对控制农业害虫有重要作用,金线蛙则更擅长维持水生态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野外就更要小心了,避免一个不注意误捕了这些蛙,不仅伤害了它们,也让自己受到相应处罚。
参考资料: 年产值130万元!广昌这里的生态石蛙“跳”出致富新路子——广昌微生活 青蛙是保护动物吗?附常见青蛙种类——农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