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外耳炎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2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0日
‧ 感染、过敏、皮肤病都可引起,及时就医。
‧ 常用洛美沙星滴耳液、碘甘油滴耳液等。
‧ 不挖耳屎及避免污水进入可有效预防。
简介
外耳炎(external otitis)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耳廓和外耳道的炎症(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全长约 2.5 cm,就是我们平时挖耳屎所涉及的区域)。
感染、过敏、皮肤病都可引起外耳炎,其中细菌感染是外耳炎最常见的病因,称为细菌性外耳炎。
外耳炎较常见,所有年龄段的人均可发生,儿童更多见。夏季更容易发生外耳道炎,这可能与环境湿度增加和参与户外水上活动增加相关。
症状
外耳炎的常见表现有:
外耳疼痛,特别是在拉扯耳廓时。
外耳瘙痒。
耳漏,即耳朵里有液体或脓液流出。
听力下降。
外耳道炎的并发症包括:耳周蜂窝织炎与恶性外耳道炎。
耳周蜂窝织炎:表现为耳廓周围皮肤发红、水肿以及皮温升高,伴有轻度疼痛。
恶性外耳道炎:也称为「坏死性外耳道炎」,是由于外耳道炎的感染从皮肤蔓延到颅骨及骨髓腔所致。恶性外耳道炎是外耳炎非常严重的一个并发症,有可能会致命,常发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身上。
恶性外耳道炎表现为剧烈的耳痛和严重的耳漏,耳镜检查可见耳道皮肤水肿、充血、坏死。如果出现脑神经麻痹,提示高死亡风险。通过磁共振或 CT 检查有助于恶性外耳道炎的诊断。
大部分外耳炎都不会遗留后遗症。但如果病情较重,或是出现了恶性外耳道炎,就有可能损坏外耳道的深层组织,如软骨和骨质,从而遗留畸形、外耳道狭窄等后遗症。
所以,不要忽视外耳炎,要及早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病因
外耳炎的发生可能和以下情况有关:
耳朵内有积水,如经常游泳耳朵进水,潮湿的环境容易引起细菌等微生物滋生。
耳道皮肤黏膜受到损伤,如过度用力挖耳屎、用力抓挠外耳道等,给细菌等微生物以可乘之机。
经常使用封闭耳道的设备,如助听器、耳机、耳塞等,有可能会造成外耳道的损伤、发炎。
某些人皮肤较敏感,耳饰、化妆品、洗发水等可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导致外耳发炎。
皮肤疾病,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也可导致外耳道炎。
肿瘤病人放疗,如果放疗区域覆盖了外耳道,可能会引起耳道缺血,使其容易发炎。
一般不会。
外耳炎一般不会传染。但是如果在自己的外耳道存在损伤时,与细菌性外耳炎患者共用了耳机或耳塞,就有可能会被传染,发生细菌性外耳炎。
诊断
体格检查
按压耳屏或牵拉耳廓时出现疼痛,提示有外耳炎。如无疼痛,也不能排除轻度外耳炎可能。耳镜检查:
耳镜检查可以区分外耳炎、中耳炎以及其他耳病。外耳炎常表现为外耳道水肿、充血;耵聍(即耳屎)呈黄色、棕色、白色或灰色;鼓膜可能出现充血,由于耳道肿胀鼓膜仅部分可见;向耳道内鼓气,鼓膜会随着鼓气而移动。抽血检查:
抽血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外耳炎患者可有白细胞、C 反应蛋白升高。如有血糖升高,需考虑糖尿病可能,要警惕恶性外耳道炎等严重并发症。微生物培养:
微生物培养一般仅用于重度外耳炎患者、免疫抑制患者(如,移植术后、艾滋病感染者、接受化疗或放疗者)、初始治疗无效的患者。微生物培养的方法是,用棉签在外耳道中取分泌物进行培养。耳真菌病:
耳真菌病是指外耳道被真菌感染的疾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与细菌性外耳炎同时发生。游泳、抓挠或清洁耳道、过度使用抗生素滴耳剂,容易导致耳真菌病发生。 耳真菌病的常见表现有剧烈瘙痒、耳漏、外耳道异物感,疼痛不如细菌性外耳道炎剧烈。 耳镜检查会发现耳真菌病的外耳道水肿不如细菌性外耳道炎严重,如果是黑曲霉菌感染,外耳道中可见细小、煤屑样物质,如果是念珠菌感染,外耳道中可见柔软、白色、皮脂样物质。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通常是由耳部用药、化妆品或洗发水引起。如果外耳炎经过 1 周的治疗仍未见好转,就需要考虑是接触性皮炎的可能。 接触性皮炎的主要症状是瘙痒,外耳道充血比外耳炎更严重,外耳道内可见小囊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
CSOM 的常见表现有耳漏、耳痛、听力损失、耳鸣或眩晕,有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外耳炎。 与急性细菌性外耳炎相比,CSOM 的症状通常较轻,外耳道的肿胀通常不会完全堵塞耳道,可见到鼓膜穿孔。外耳道癌:
外耳道癌比较罕见,早期表现与外耳炎很像,所以二者容易混淆,导致癌症诊治延误。当外耳道中出现新生物,或外耳炎长期治疗仍不见效时,需要考虑外耳道癌的可能。 外耳道癌的常见表现是轻度疼痛和血性耳漏,晚期可能出现听力减退和面瘫,耳镜检查可见质脆的耳道病灶,伴周围脓性分泌物。确诊外耳道癌需要对病变部位进行活检。银屑病:银屑病常可累及外耳道,引起发红和脱皮。活检有助于诊断银屑病。
治疗
耳鼻咽喉科,儿科。
清洁耳道:
如果外耳道内有分泌物,医生会在用药前先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清洗外耳道。使用滴耳剂杀菌消毒:
常用药物有洛美沙星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碘甘油滴耳液等,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对于外耳道严重肿胀的患者,医生可能还会在耳道内放置一个棉条。使用滴耳剂后,棉条膨大,可使药物到达耳道内部,并在感染部位长期存留。棉条一般每 1 ~ 3 天更换一次,耳道消肿后就可以去掉棉条了。抗生素治疗:
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疗。如果有发热、恶性外耳道炎,则需要静脉应用抗生素。止痛:
大多数轻至中度耳痛的患者,经局部治疗后可迅速缓解。有重度耳痛的患者可以服用止痛药,如萘普生、布洛芬等。治疗外耳炎的药物,只要正规用药,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可能的副作用有:抗生素类药物引起过敏,滴耳液引起耳道刺激感、疼痛感等。
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除非导致外耳炎的感染非常严重(如发热、剧烈疼痛)或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如恶性外耳道炎)或伴有鼓膜穿孔,才需要住院治疗。
门诊治疗外耳炎需要按时复查,治疗初期一般需要 1~3 天复查一次,此后可根据病情逐渐延长复查间隔时间。
正确使用滴耳剂:
比如,如果是右侧耳朵有外耳炎,使用滴耳剂时头要尽量朝左侧倾斜,或直接向左侧卧,把右耳的耳廓向上方牵拉,将滴耳剂准确地滴入右耳道内。滴完后,应该向左侧卧 20 分钟或在右侧外耳道内放置一个棉球保持 20 分钟,以使药物充分吸收。按照医嘱用足药量和疗程:
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一天该用几次药就用几次药,疗程需要几天就用足几天,不要随意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天数,否则不利于炎症恢复,也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避免耳朵进水:
在外耳炎的恢复期,要注意避免患耳进水。不要再去游泳或进行水上运动,洗澡时在耳道放置涂有凡士林的棉球可防止进水。游泳运动员要禁游 7 ~ 10 天,症状缓解 2 ~ 3 天后再开始游泳,并且要佩戴耳塞。暂停使用助听器或耳机:
需要使用助听器或耳机的人,要等到疼痛和分泌物完全消失后,才可以重新使用助听器或耳机。外耳炎可以被完全治愈,一般在治疗开始后 36 ~ 48 小时内症状就会得到改善,大约 1 ~ 2 周可完全治愈。如果出现了恶性外耳道炎等严重并发症,治疗会比较困难,疗程也较长。
外耳炎痊愈后复发率较低。但如果合并有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或其他全身疾病时,则复发率较高,并且治疗较为困难。
如果出现严重并发症——恶性外耳道炎,而又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就有可能导致死亡。
生活
轻微的外耳炎一般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
较重的外耳炎在运动、高原旅行、乘飞机时,由于振动、气压等变化,可以导致疼痛等症状加重,因此,建议病情较重的外耳道炎患者以休息为主,待病情痊愈后再恢复日常活动。
预防
尽量不要挖耳屎。耳道具有自我清洁能力,不需要人为特意清理,且耳屎对外耳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挖得太干净反而不好。
游泳后及时把耳朵里的积水抖出来。耳朵进水后也可以用吹风机吹干耳道,注意要使用吹风机的低档,距离耳朵 30 厘米。
尽量减少使用入耳式耳机、耳塞的时间。如果需要佩戴助听器,应该在夜间不需要时取下。定期清洁耳机、耳塞、助听器。
参考资料
· 孙虹,张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 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相关知识
狗狗外耳炎症状与治疗方法
犬外耳炎症状
狗狗外耳炎症状与治疗
猫咪常见外耳疾病,建议收藏备用~
狗狗指甲炎什么症状
鸟类没有外耳如何感知声源?利用整个头部
狗狗肛门腺炎症状
狗肛门囊炎症状
仓鼠颊囊炎症状
狗狗肛门腺炎症状与治疗
网址: 外耳炎症状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96193.html
上一篇: 耳朵里面发炎了怎么办,用什么药 |
下一篇: 如何预防和治疗狗狗耳朵发炎(宠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