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从宠物到家人(狗的关爱与救援)

从宠物到家人(狗的关爱与救援)

从宠物到家人(狗的关爱与救援)

作者:(美)安德烈·马克维茨//凯瑟琳·克罗斯比
责编:易文娟//姜津津
译者:李睿

ISBN:9787313236333

单价:49.0

出版年月:2020-09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科学技术

分类号: Q959.838

语种:CHI

页数:32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读者对象:宠物爱好者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目录

序言
第一章:什么是犬类救援组织
第二章:女性——犬类救援组织的中流砥柱
第三章:美国各地纯种犬注册情况(1960~2009)
第四章:金毛寻回犬救援组织的案例研究
第五章:犬类救援组织的区域特征
第六章:救援组织的外部关系
第七章:外联,网络和物资
第八章:金毛寻回犬与拉布拉多寻回犬
第九章:灵缇犬救援组织特例研究
第十章:从比特犬类救援行动看人类同情心的变化
结语
附录A 密歇根救援行动调查数据
附录B 受访者名单
索引

展开▼

导语

本书是一本关于狗救援行动的著作。作者以学术研究的视角对于美国“品种狗的救援及救援组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品种狗救援”的起源、发展历程、文化背景、哲学意义等宏观层面的探讨以及女性在这一救援组织中的优势、对于被污名化的品种狗的救援、社交媒体在救援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等微观层面的话题。但这本书也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狗的书,作者在研究品种狗救援的过程中包含这关于“同情”的讨论,这也在改变着人与狗的关系,即让狗从人类的陪伴转变为人类的家庭成员。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一种流行于美国社会的文化现象——犬类动物救援行动。作者对美国特定犬类救援组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特定犬类救援组织的起源、发展历程、文化背景、哲学意义等宏观层面的探讨以及女性在这一救援组织中的优势、对于被污名化的狗狗的救援、社交媒体在救援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等微观层面的话题。但这本书也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狗的书,作者在研究品种狗救援的过程中包含这关于“同情”的讨论,这也在改变着人与狗的关系,即让狗从人类的陪伴宠物转变为人类的家庭成员。

作者简介

凯瑟琳·克罗斯比(Katherine. N. Crosby):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2011级毕业生。

前言

丰富的灵感是创作一本 好书的关键。历经多年的酝 酿、停滞和修订,一本真正 意义上的好书才得以问世。 回想创作之初,那时的我实 在难以想象这本书出版的情 状。20世纪80年代末,两 件毫不相干的小事成了本书 的创作灵感:第一件事与我 当时的女友和一条金毛寻回 犬有关。1987年,我在《 波士顿环球报》上看到一则 广告,购买了一只金毛。在 那之前的一两年,我十分喜 爱一条名叫萨沙的金毛寻回 犬。萨沙性格活泼,是我在 哈佛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的同 事饲养的爱犬。那时候的我 从未养过狗,家里也没有喜 欢狗或者其他小动物的人。 再加上当时的我经常出差, 没有办法照顾小狗,所以一 直没有养。可我无法忽视对 萨沙的喜爱。每天在办公室 见到它,我的嘴角总是不自 主地上扬,抚摸它总能让我 感到心情愉悦。长此以往, 我在萨沙身上投入时间越来 越长,我甚至还带着它在校 园里散步。我真想把它带回 家!最终,我说服了女友, 并且在没做任何功课、没有 深思熟虑、没有任何准备的 情况下,联系了登广告的人 ,购买了一条金毛寻回幼犬 。当时的想法很天真,只是 单纯地想“拥有”一条小狗。 对于纯种犬养殖场、养殖人 员还有与养狗相关的知识, 我和女友一无所知。某个星 期六的下午,在去电影院的 途中,我们顺道接回了那条 小金毛。我给它起名为亚沙 ,因为这是我能想到的与萨 沙发音最相近的名字。再者 ,小提琴大师亚沙·海菲兹 是我和女友共同的偶像。后 来,我们决定放弃看电影的 计划。回想起来,那是我在 这场令人遗憾的回忆中做出 的第一个尚且算作负责任的 行为。 第二件小事发生在两年 之后,且与第一件小事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那时,我与 女友的恋情走到了尽头,她 准备去实习,亚沙也已从我 的生活中消失。1989年的 秋天,亚沙的兽医听说我打 算养一条成年犬,便向我提 起了洋基金毛寻回犬救援组 织,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救 援”这个词和“狗”联系在一 起。兽医也不了解这家组织 ,建议我参考挂在候诊室里 的宣传单。读过传单之后,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申请领养的人需要填写一 份冗长的申请表,即便审核 通过,也不能立刻领养。你 必须接受家访,他们会考察 你的家庭环境是否适合养狗 ,合适的话,他们才会考虑 把狗狗交给你,但结果仍然 无法确定。如果一切顺利, 你还要前往位于新罕布什尔 州的犬舍,工作人员会根据 你的需求选出小狗,安排你 们见面。更让人匪夷所思的 是,这场会面只能安排在星 期六的上午,要知道那里距 离波士顿足有两个小时的车 程。但这个规定也是情有可 原的,毕竟工作人员都是利 用业余时间做公益的志愿者 ,只有星期六有空闲。我还 是坚持了下来,最终通过了 艰难的考核。经过层层的严 格筛选,洋基金毛寻回犬救 援组织了解了我的情况,我 也认清养狗将会给我的生活 带来怎样的变化。更重要的 是,我为新伙伴的到来做好 了充足的准备。我购买了最 优质的遛狗绳、最时髦的狗 食碗以及当地便利店里最好 的食物(直到多年以后,我 才意识到那份食谱有多糟糕 ,渐渐开始为我的爱犬提供 健康优质的家庭自制狗食。 只不过那个时候我还不清楚 怎样科学地喂食)。为了照 顾好小狗,我阅读了大量书 籍,尤其是介绍金毛寻回犬 的书。我甚至还请教了这方 面的专家,请他告诉我养狗 的注意事项。接着,我的生 活中又迎来了小狗都维。和 布兰迪一样,都维也来自康 涅狄格州。原来的主人把它 们送去了洋基金毛寻回犬救 援组织,它们两个在那里足 足待了八年。都维是洋基金 毛寻回犬救援组织救助的第 548只狗。 从亚沙到都维,我的心 境发生了改变,这也正是这 本书要讨论的内容。短短两 年的时间,我与动物之间的 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 买下亚沙,是因为我需要一 只宠物。我领养都维,是希 望像家人一样守护它。无论 我走到哪里,都维一直陪在 我身边,就连1996年我飞 去奥地利的时候,它也陪伴 在我左右。那时,因斯布鲁 克大学授予我富布莱特教授 职称,在飞越大西洋的协和 飞机上,都维就坐在我旁边 ,给它买机票花掉了我近一 半的月薪,但我很开心。除 了这一次光荣的学术任命, 都维和我去奥地利还有另一 个理由,那就是和当时居住 在维亚纳的琪琪共度六个月 的时光。自1991年起,我 便和琪琪保持着稳定的恋爱 关系。1997年,我们结婚 了。我深深地爱着她,同时 也非常尊敬她。琪琪是个责 任感非常强的人,而且富有 爱心,总之,她身上有数不 清的优点。我把我的许多作 品都献给琪琪,因为有了她 ,我的生活才得以这样精彩 。也是因为她,我才能安心 地创作。在我所有的作品中 ,唯有这一本与琪琪如此紧 密地联系在一起。简单来说 ,如果没有琪琪对狗和其他 动物的关爱,这本书就不会 诞生。1996年,都维去世 。1997年秋天,我和琪琪 互赠了一份结婚礼物,那就 是从洋基金毛寻回犬救援组 织领养了凯丽。凯丽也和都 维一样,陪我们走南闯北。 1998年,凯丽也乘坐了协 和飞机。1999年,我有幸 成为柏林

展开▼

后记

动物具有自我意识,这 意味着我们应该对动物抱有 更强烈的责任感,小到每一 位公民,大到整个社会。我 无法回答这个理论引申出来 的各种问题,但是有一点我 非常确定,动物的生命也是 有价值的,这是我们这项研 究的基础。它们甚至影响着 人类对自我的认知,而且这 种影响难以估量。现在是我 们回馈它们的时候了,我们 应该从道德的层面重新审视 人与动物的关系,虽然这并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莱斯利·艾维, 单从对动物的影响来看 ,“同情话语”已经发展到了 一个崭新的、令人难以想象 的水平,特定犬类救援组织 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与此 同时,成千上万家流浪猫救 援组织在美国落地生根,我 们甚至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 专为兔子提供救援服务的组 织。众所周知,全球都在呼 吁保护海豚、海豹幼仔和大 象。要知道,几个世纪以来 ,西方社会一直只关注传统 意义上的宠物。现在,人们 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那些因 人类破坏性的活动而流离失 所的动物身上,这是一种进 步。 事实上,“同情话语” 所讨论的对象也包括了对人 类构成威胁的动物。在这方 面,我们也看到了前所未有 的变化。比如,大型猫科动 物、熊和狼等哺乳动物都非 常凶猛,但这不影响我们对 它们的欣赏和喜爱,反而, 我们更容易对它们产生同情 之心,愿意帮助它们脱离险 境。再比如,动物园中新出 生的老虎、狼或熊的幼崽总 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这表明了人类喜欢看上去“ 萌萌的”“可爱的”小动物, 无论它长大以后是否会威胁 到人类的生命安全。但是, “同情话语”并不局限于这类 我们认为既危险又可爱美丽 的野生动物,还包括攻击性 强且外表凶恶的动物,甚至 包括令人生厌的动物。电视 节目《动物星球》中的“短 吻鳄男孩”就是一个典型的 例子,他以救助南佛罗里达 地区的短吻鳄为使命,致力 于将它们放归野外,不让它 们成为人类餐桌上的佳肴或 商店中的皮包。《动物星球 》呼吁人们保护像短吻鳄这 样既不可爱也不乖巧的动物 ,这表明美国的当代文化越 来越强调以人道的方式对待 动物,无论它们是否具有惹 人怜爱的外表。想想声势浩 大的“鲨鱼保护运动”,每年 有超过1亿条鲨鱼被捕杀, 只是因为它们的鳍可以用来 做鱼翅。人类向来畏惧鲨鱼 ,我们很难在它们身上找到 可爱之处,回想一下斯蒂芬 ·斯皮尔伯格的经典电影《 大白鲨》和近来大热的《风 飞鲨》,两部作品的主题都 是刻画人类对鲨鱼的恐惧, 但“在政策的引导下和姚明 、成龙、李安等明星参与的 媒体宣传的影响下,鲨鱼不 必再因为一道鱼翅汤而丧命 ”。位于纽约州的蒙托克是 知名的“鲨鱼狩猎赛”的举办 地,比赛的创始人是弗兰克 ·蒙杜斯,他同时也是电影 《大白鲨》中充满男子气概 的鲨鱼猎人“奎恩特”的原型 人物。比赛规定捕手须将猎 物的尾巴和背鳍割下并当众 展示,每年夏天都会有大批 游客专程来到蒙托克观看比 赛。2013年7月,“鲨鱼狩猎 赛”有了新的规则:参赛的 捕手不得伤害鲨鱼的性命。 “在本周末举行的比赛中, 所有捕获的鲨鱼都将被拍照 并在被捕获的地方放生。捕 手必须使用圆钩,以减轻对 鲨鱼的伤害……这样的规定 让上了年纪的渔民大跌眼镜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 代兴起的文化转向,以及随 之而来的动物保护运动,在 美国的长岛迎来了发展的高 潮,并且让起初感到不适应 的当地人民最终接受了这种 转变——长岛,乃至整个社 会,都改变了对待动物的态 度和方式,包括对待鲨鱼在 内。 …… 由此引申出第二个障碍 ,我们研究马克斯·韦伯的“ 魅力型统治”管理模式时讨 论过这个问题,即如何将依 赖个人权威的管理模式转变 成以理性和规则为基础—— 不依赖个人权威的——管理 模式,也就是在不依赖个人 的能力、魅力和贡献的情况 下,特定犬类救援组织仍然 可以维持正常的运转。我们 在这本书中反复强调,许多 犬类救援组织仍然仰仗创始 人的激情与能力,尚未转型 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大型组 织。特定犬类救援组织的发 展离不开每一位志愿者的主 动奉献,在这种情况下,不 再以“人”为根基的救援组织 是否能够继续发展下去?难 道救援组织的成败与这些不 求回报、默默奉献的志愿者 毫无关系吗? 在本书的结尾,我们仍 然对美国犬类救援事业的发 展抱有乐观的心态,原因非 常简单:我们支持民主政体 ,相信在实现民主化的道路 上前途一片光明。社会运动 (如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 代所爆发的一系列运动)让 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但这 些社会运动的成功其实得益 于温和的运动方式。民主只 是一种构想,关键要贴近生 活。真正的民主可能永远不 会实现,但是在民主化进程 中出现了一种能够满足实际 生活需要的民主。100年前 ,与马克斯·韦伯同时代的 作家罗伯特·米歇尔斯创作 了一部经典巨著《寡头统治 铁律:现在民主制度中的政 党社会学》,他在书中探讨 了民主化进程面临的挑战和 困难。即便是今天,他的观 点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罗 伯特·米歇尔斯写道

展开▼

相关知识

从宠物到家人:狗的关爱与救援【全本
从宠物到家人(狗的关爱与救援)
《从宠物到家人:狗的关爱与救援》([美]安德烈·马克维茨(Andrei)【简介
有的人被狗驾驭了生活,关爱狗竟然胜过了关爱家人,这是病得治 | 明坛杂文
狗的历史:从野生动物到家庭宠物
拯救“不爱家人的狗”:深度剖析与应对策略
宠物救援刻不容缓 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宠物
云南一女子花9000元请宠物侦探找泰迪,家人以为遇骗子,结果……
【救援狗】
宠物冒充流浪动物 救援中心“狗满为患”暂停救援

网址: 从宠物到家人(狗的关爱与救援) https://m.mcbbbk.com/newsview8327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美国宠物商业杂志名录12
下一篇: 宠爱国际荣获 “第一届宠物行业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