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魏晋时期,在文人士大夫中形成了一种“名士风度”,其具体表现是脏、懒、狂、怪,一言以敝之,就是不俗。身上肮脏,长了虱子,自然就与一般人不同了。因此,虱子就成了这一时期文人身上的“宠物”。“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在他的名文《与山巨源绝交书》中,颇为沾沾自喜地说他“性复多虱,把搔不已”。《晋书·王猛传》也记载说:“桓温入关,(王)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可见,身上有虱子在当时是一种荣耀。鲁迅先生也说过,这一时期扪虱而谈竟传为美谈。
其实,扪虱而谈不仅在魏晋时期是一种令人羡慕的风度,就是到了后来,随着名士风度在文人士大夫们之间的风行流传,虱子也一直受到文人的青睐。他们要显示自己的不俗,首先要先声明自己身上有虱子,就仿佛军人们常常不忘让人们注意自己身上的勋章一样。王安石就在好几首诗中渲染过火烧虱子的快乐。他有两句有名的诗“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还”,就是描写他生活的悠闲的。面对青山,不时从身上摸出几只虱子来,真是只可与君子语,不可与俗人言了。宋代陈善有一部著名的诗话叫《扪虱新话》。从这样的书名我们可以猜测,他大概是一面摸虱子,一面写作弄出这部诗话来的。很明显,作者的另一重含义是在向读者显示他生活的高雅。
扪虱还被认为是一种享受。金圣叹说过,春天太阳出来时脱掉棉衣,一一捉出里面的虱子,“叭”的一声掐死,“不亦快哉”!但这只能是自得其乐而已。若两人对床夜语或促膝而谈,两人身上又都有虱子,边谈边掐虱子,岂不多了一种共同语言?谈兴岂不更浓?所以苏轼才写道:“闻道骑鲸游汉漫,忆尝扪虱话当年。”
总之,到了唐宋时期,虱子就与文人的名士风度结成了一种固定的联系。“打虱而谈”、“扪虱倾谈”、“扪虱”几乎成了描写名士风度的专门术语。不过,我们有理由怀疑魏晋以后的“扪虱”只是为了标榜高雅,其实那些文人的身上并不真有虱子。因为后来大谈“扪虱”的人大多数都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且每隔几天就要“休沐”一次,如果真有虱子,皇帝在接见他们时又怎能容忍他们的肮脏?这说明他们是有意以“扪虱”来显示自己的脱俗、高雅。这实际上是一种矫情,而矫情恰恰又是名士风度的一种表现。■文/李进学
相关知识
古代文人与猫的诗意对话:从祭祀到宠物
探索古代文人雅士的宠物世界:金鱼放生与龟类瑞兽
只有成人中指大小,这种猴子因为会磨墨,成了古代文人喜爱的宠物
如何收养一只宠物石头?古代文人才是行家里手
驱除狗狗身上的虱子,保护宠物健康(狗狗身上的虱子该怎么办?
宠物身上的虱子怎么去除
宠物身上的虱子怎么办
如何清除贵宾犬身上的跳蚤和虱子?(宠物身上的跳蚤虱子如何才能根除?
宠物身上的虱子如何灭掉?
如何有效去除宠物身上的虱子(以狗的虱子为例)
网址: 虱子是古代文人身上的“宠物” https://m.mcbbbk.com/newsview839965.html
上一篇: 百部灭跳蚤的两种方法 |
下一篇: 宠物身上有虱子,怎么去除更彻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