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年了 你还记得当年养过的)
大大出乎真板亚纪和横井昭裕等人的意料,拓麻歌子立刻就在全国风靡开来,这个蛋形宠物机几乎在一夜之间异军突起,并很快席卷了国外的玩具市场。不仅仅是高中女生,从小孩到成年人,他们都迷上了拓麻歌子。
七个月以后,它在日本国内就已经售出了 500 万只,并且为万代带来了 1.5 亿美元的销售额。拓麻歌子也开始进入全球 30 多个国家的玩具市场。在日本发售 5 个月后,拓麻歌子就被引进美国。在它 90 年代的巅峰时期,北美每一分钟就可以卖出 15 只拓麻歌子。尽管每只的售价还不到 16 美元,但迫不及待的人们甚至在卖空后到黑市以数百美元的价格把它买了下来。
对于拓麻歌子的这种“入侵式”火爆,狄金森学院的学者Gregory Smith在 1997 年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中说道:“被依赖本身就是一种固有的、令人愉悦的特质。尽管我们总是抱怨某些人太过依赖,但事实上当人们被需要的时候,总是会感觉相当好。”
日本神户大学的学者 Machiko Kusahara 认为拓麻歌子满足了人们某些特定的欲望 ,譬如不需要花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就可以培育宠物的欲望。“这种玩具也满足了人们的控制欲,无论这些玩家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他们至少都掌控着电子宠物的命运,并且对它们的整个生命周期负全部的责任。”
“从某种意义而言,他们其实扮演着上帝的角色。最后它还提供了一种即时满足:真实的宠物往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长大,而拓麻歌子只需要几天的时间。”
《美少女战士》用了 3 年才打入美国市场,而拓麻歌子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面对突然来临的巨大成功,真板亚纪感到有些不太真实,她在当时的采访中说道:“我觉得自己好像创造出了一个超级巨星。”万代同样也被未曾预期的市场需求打了个措手不及,官方发言人表示他们要将每个月的生产数量增加到 300 万只。
但是,拓麻歌子的热潮很快就退去了,“超级巨星”的陨落也仿佛只是一瞬间的事。
在它大规模进入全球市场的两年后,拓麻歌子的销量开始迅速下滑。在 1997 年中期,万代每个月还可以销售 300 万只拓麻歌子,但到了 1998 年的春季,每个月的销量已经降至 100 万只。许多学校开始禁止学生将拓麻歌子带进课堂,也不鼓励家长为他们的孩子购买。因为太多的学生将拓麻歌子带在身边,甚至课堂上也会不断响起拓麻歌子的“呼唤声”。不过这实在是有些无奈,玩家必须要时刻关注和照料拓麻歌子,这样他们的宠物才不会轻易“死亡”。一旦没有照顾好,宠物的“死亡”会让这些付出心血的孩子感到沮丧,最后的“葬礼”画面甚至给他们带来了阴影。
同时,它的同类型竞争对手“口袋妖怪”和“数码暴龙”开始占据市场。得益于衍生动画作品的推出,它们的风头逐渐盖过了拓麻歌子,并创造了新的神话。这并不奇怪,玩家很容易失去对一款游戏的新鲜感,而相比于只有简单饲养玩法的拓麻歌子而言,《口袋妖怪》的可玩性明显丰富得多了。
1999 年,市场对拓麻歌子的实际需求已经大幅减少,而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山寨拓麻歌子也让万代的现状变得更加困难。但由于公司部门的信息不对称,一切已经开始失控,真正的危机随之到来。大量的库存积累给万代带来了 60 亿日元的损失,公司的赤字达到了 45 亿日元。
由于巨大的打击,1999 年到 2003 年的这四年时间里,万代没有再推出任何一款新的拓麻歌子机型。
在这段“空白期”内,任天堂和索尼在日本依旧进行着主机游戏大战,越来越多的人气新游戏涌现出来,而《超级马里奥兄弟》、《口袋妖怪》和《刺猬索尼克》越来越火。人们再提到拓麻歌子的时候,可能也只是轻描淡写地来一句:“啊,我曾经玩过它。”
拓麻歌子就这样被打败,被渐渐遗忘了,以一种无奈而不可违抗的方式——人们找到了更多、更有趣的替代品。
但万代还是没想放弃它。2001 年的时候,横井昭裕和时任万代社长的杉浦幸昌试图让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产品再度复活。他们找到了一个新的灵感,而 8、9 岁的小学女生成为了万代的新目标:那个年龄段的女孩不仅对于手机的使用相当渴望,并且倾向于和朋友交流自己的宠物。
于是,2004 年推出的新版拓麻歌子增加了红外线通讯技术,玩家之间不仅可以联机,还可以用手机来交换数据,交流性丰富了拓麻歌子的功能和玩法。而它的造型也设计得更加可爱,拥有几十种色彩的拓麻歌子成为了女孩们的一种新风尚,许多小学女生甚至将两三个拓麻歌子挂在自己的脖子上。
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万代通过更多的新机型和新玩法吸引了一批拓麻歌子的新粉丝,并让部分原有的粉丝再度“回坑”。不过,2004 年到 2011 年的这七年时间里,拓麻歌子的销量只有 3900 万只。相比于 1996 年到 1998 年这两年 4000 万的爆炸式增长而言,这个速度实在有些缓慢。但这已经满足了万代让它重回市场的初衷,尽管它不再能够重现当年的辉煌,显得有些不温不火,但是拓麻歌子算是有了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林奕就是在 2015 年的夏天再度迷上了拓麻歌子。
16 岁的林奕还是一个手帐爱好者,她曾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玩过拓麻歌子,不过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后拓麻歌子就被闲置在一边。“我觉得是我的锅,好像从小就很喜欢玩各种东西,但是都不长久,三分钟热度。”
去年,林奕意外地在手帐吧里看到一个拓麻歌子的相关帖,她才知道原来现在的拓麻歌子已经“进化”到了彩色屏幕版本。当时在贴吧里看到的时候,林奕对它一见钟情:“就是心动的感觉,你懂吗?”
六一儿童节,林奕缠了父母很久,他们才终于答应给她买了拓麻歌子 P s。她还很清楚地记得自己拿到手时的激动心情,她甚至花了半小时的时间来给自己的拓麻歌子套上可爱的毛线外套,“我觉得它外貌太可爱了,就算不玩摆着也是赏心悦目的。”
林奕觉得手帐和拓麻歌子都为自己找回了少女心:“我个人就是觉得很可爱、有趣 ,希望找回一点童心。”她把拓麻歌子中的宠物称为自己的孩子,并给诞生的第一个女孩取上“小蘑菇” 的昵称。因为没什么经验,最后“小蘑菇” 和其他的角色“私奔”了,这曾让她有点儿难过。不过上手后,她已经养出了 8 个“女孩子”和 6 个“男孩子”。这需要一点技巧,因为照顾得越好,养出的角色才会更为可爱,而新的“托管”功能也不会让她每时每刻都要守着拓麻歌子了。
尽管万代已经推出了拓麻歌子的移动游戏,但林奕认为一旦将拓麻歌子放到 App 上,它就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游戏,“没有那种活着的感觉,没有拓麻歌子的灵魂。”谈起这些时,她显得兴致勃勃,这种心情或许和二十年前的那些狂热的玩家没什么不同——他们重视并悉心地照料自己的宠物,期待着宠物健康长大,并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如今也还是年轻的女孩占据了玩家的绝对比重,林奕接触到的拓麻歌子玩家大都是 14 到 18 岁的女生,男性玩家对她来说不怎么常见——这就像二十年前真板亚纪对于拓麻歌子的定位一样。
但更多的人其实不知道拓麻歌子依然存在,曾经风光的开发者也早已经被人们遗忘。林奕觉得现在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吸引年轻人的兴趣:“现在电子产品发达,大部分都是去玩手机啊 ipad 之类的了 。不止我们这些年龄的人,小孩子现在也是经常玩 ipad ,不会去注意拓麻歌子了。”
她曾经加入了两个拓麻歌子的 QQ 群,这些爱好者们被称为“麻油”(麻友的谐音)。 “一个是玩拓麻歌子的人创的群,是 15 个人,不过现在已经几个月没人说话了。 另一个是淘宝卖家的群,我早就退掉了。”
现在的林奕习惯于自己看看游戏攻略,百度一下。她说有了新的机种,自己还会继续购买。
毛腻腻则更加明确:“高三的时候也想出坑,但是发现自己根本出不去。未来我可能会有这个想法,但是真的爬不出去这个坑。”
但更多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再对此抱有兴趣。
今年 24 岁的 Evian 曾经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为拓麻歌子痴迷,她还是个主机游戏爱好者。现在她在一家创业公司上班,工作压力不小,打游戏成为了生活中一种奢侈的放松。Evian 惊讶于拓麻歌子这个复古的游戏产品竟然出了彩屏版,不过却也没有任何重拾的欲望。
“现在不喜欢了吗?”
“因为我长大了呀。”她说。
(应受访者要求,毛腻腻和 Evian 都为化名)
相关知识
20 年了,你还记得当年养过的“电子宠物”吗?
可还记得当年养过的电子宠物
你还记得那种电子宠物玩具曾经抚慰过你的寂寞吗
怀旧 | 你还记得电子宠物玩具曾经抚慰过你的寂寞吗?
DNF60版本回忆录 还记得曾今陪伴过我们的那些宠物吗(一)
还记得黑白屏幕,会不时发出声响的电子宠物机吗?
比吸猫更萌的宠物经济学,你还记得青春期的那个“蛋”吗?
电子宠物能否成为精神寄托
电子宠物 Hatchi
魔兽世界60年代猎人霸主就级宠物“断牙”, 你还记得它吗?
网址: 20年了 你还记得当年养过的“电子宠物”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889051.html
上一篇: 拓麻歌子4u和mix哪个好 |
下一篇: 3000块一只!日本造出史上最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