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过山车式育儿:把孩子当“宠物”养,你爽了,孩子废了

过山车式育儿:把孩子当“宠物”养,你爽了,孩子废了

过山车式育儿:把孩子当“宠物”养,你爽了,孩子废了

尤雅 !

<h3>如果父母的情绪总如“过山车”般阴晴不定,则会给孩子制造出一种情感夹击。他们有时候感觉自己被爱,有时候感觉自己不被爱,长此以往,会给孩子带来很多性格缺陷。</h3></br><h3>——虎妈</h3></br><h3>◐</h3></br><h3>“过山车式育儿”对孩子的杀伤力巨大,且影响是不可逆的!</h3></br><h3>一句话概括就是:情绪全自动,育儿看心情。“过山车式育儿”的典型表现是:</h3></br><h3><b>在带孩子时,如果恰逢情绪不好,便会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发脾气;</b></h3></br><h3><b>但是过一会情绪平复时,则又会对孩子宠溺到不行,并且会后悔对孩子发火。</b></h3></br><h3>这种育儿方式下的孩子,当时可能看不出有什么影响。但长此以往,阴影会伴随一生。</h3></br> <h3> <h3><strong>过山车式育儿,是孩子一生的阴影</strong></h3></br><h3>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发生:妈妈带着儿子吃饭,两人很开心地商量点什么吃的。随后妈妈接了一个电话,眉头紧锁。妈妈挂掉电话后,小男孩还在开心地点餐,指着一种甜点说:“妈妈我想要这个。”这位妈妈显然还没有从电话中缓过来,直接粗暴地拒绝,对小男孩吼道:“吃吃吃,竟吃这些没有营养的!”看得出小男孩很委屈,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做,只能搓着小手四处张望。没一会儿,妈妈翻着菜单笑着指着另一个甜点对小男孩说“宝宝这个怎么样?可好吃了,咱们点一个吧。”还有点委屈的小男孩勉强笑着,应和着妈妈说喜欢。这位妈妈的行为,很多父母都有过。高兴了巴不得给孩子摘月亮,不高兴了毫无征兆打一巴掌。<strong>过山车式育儿,比打骂更可怕。</strong>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永远不知道接下来迎接他们的是春风还是暴风雪。尤其是小时候被如此对待的孩子,他们将在这样的阴影下度过一生。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和亲妈不亲是什么感受?”一个回答触动很深:“宁愿和陌生人待在一起也不愿意和她待在一起。有时候也渴望和别人一样,和妈妈可以亲密一些,但我知道这只是奢望。因为我猜不透妈妈到底爱不爱我。小时候明明半小时之前才因为辅导作业骂了我,但是半小时后又会端着牛奶和水果给正在学习的我,嘱咐我早点睡。和妈妈相处时,永远不知道接下来将要面临的是什么,所以我宁可离她远一点也不愿意活在猜测之中。可令我痛苦的是,哪怕我自大学起就远离她,如今参加工作也已数年,但每次回家时还是忍不住担惊受怕。妈妈的那些像不定时炸弹的情绪,那些发怒时可怕的表情,都成为我心中深深的烙印,让我对她只能是想触碰,却又只能弱弱将手收回。”很多父母,总是埋怨孩子不知感恩,和他们不亲,但是将孩子推开的,正是他们自己啊。对于孩子来说,他对父母情绪的感知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敏感得多。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Edward Tronick曾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这个实验分为三个阶段:<strong>第一个阶段,妈妈与孩子进行正常的互动,孩子表现的很开心。</strong></h3></br> <h3> <h3><strong>第二个阶段,开始静止实验。</strong>妈妈突然变得面无表情,不与孩子进行互动。孩子发现妈妈的“反常”之后,开始努力引起妈妈的注意,企图尝试与妈妈继续互动,但是妈妈却依旧不动,保持面无表情。最后孩子终于崩不住,开始崩溃大哭。</h3></br> <h3> <h3><strong>第三个阶段,妈妈重新变回笑脸,与孩子互动,哭泣的孩子马上开心起来。</strong>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的第二个阶段,孩子的心跳加速,体内激素水平明显高于与妈妈互动的两个阶段。</h3></br> <h3> <h3>由此可见,父母的坏情绪对孩子的影响远不是想象中那般可有可无。尤其处在情绪多变的环境中,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strong>过山车式育儿,摧毁的不只是一段亲子关系,更是一个孩子。</strong>这是家庭教育的毒药,也是一个家庭的灾难。</h3></br> <h3> <h3><strong>“过山车式育儿”的父母,把孩子当“宠物”养</strong><br></br></h3></br><h3>更可怕的是,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过山车式育儿”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孩子,总是随心所欲,任由情绪支配。之前有这样一个新闻:上海一个小学生被发现独自跪在火车站的广场乞讨,经人报案后被民警带到派出所。</h3></br> <h3> <h3>经调查,原来是由于孩子经常不写作业,被老师多次向家长投诉。<br></br>孩子爸爸很生气,趁上夜班时把孩子带到火车站,想借此来让他在寒风中体验生活并反省自己的错误。所幸,孩子及时被发现,没有酿成不能承受的后果。孩子在最需要建立安全感的时候,却被父亲丢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不知道孩子的爸爸有没有想过,寒风中的一夜对孩子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当他决绝离开的时候,是否想过孩子一个人面对黑夜的无助?父母总说,孩子不成熟不听话,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说吵就吵说闹就闹。其实仔细想来,最该成熟最该调节情绪的是身为父母的自己。只有长不大的巨婴,才会在对待孩子的问题时束手无策只会发火,并由坏情绪做出一些列“出格”的事情。于这类父母而言,孩子更像是他们的一个“宠物”,必须要迎合他们变幻的情绪。美国资深临床心理学家琳赛·吉布森在《不成熟的父母》一书中写道:“情感不成熟的人只有在别人完全服从于他们的时候,才会感觉良好。”哪里是父母在为孩子的不懂事托底,分明是孩子在承担着父母的不成熟。<strong>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strong></h3></br> <h3> <h3><strong>健康的家庭,稳定的情绪是关键</strong></h3></br><h3>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来治愈。”一个幸福的童年,一个健康的家庭,父母稳定的情绪是前提。身为父母,如何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呢?<strong>1. 再生气,也不要将坏情绪带回家。</strong>很多时候,坏情绪不是由于孩子本身,而是将外部施加的情绪推到孩子身上。《家有儿女》中,有一个情节:刘星放学后很开心地和妈妈刘梅聊天。但是刘梅因为工作的医院有一些事没处理完,回家还带着情绪。带着情绪的刘梅对刘星吼道:“整天就知道玩,回家也不写作业,也不知道是花钱上学了还是花钱去玩了!”一旁的刘星很委屈,因为那天学校布置的课外作业就是陪妈妈聊天,而刘梅却连问都没有问。原本不需要孩子承受的情绪,却全被倾泻到孩子身上,何其残忍?不由想到另外一条新闻:武汉一名女子在地铁站抱着工作人员崩溃大哭,因为连续加班一个月,怕回家吓到女儿,所以选择在回家之前将负面情绪释放干净。</h3></br> <h3> <h3>很多人感叹年轻人不易,为生活负重前行。但另一面,又何不是妈妈对女儿最深沉的爱?因为不愿孩子将委屈再重复一次,所以当着陌生人的面哭泣也没有关系。家是温馨的港湾,不是坏情绪的收容所。为了家庭和谐,也为了孩子,再生气也不要将坏情绪带回家。在进门之前先把坏情绪清零吧,平和的情绪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strong>2. 发火之前,先数个123。</strong>心理学中,有一个叫做“情绪自动模式”的概念。和自动驾驶汽车能够自动识别路况一样,情绪会受环境驱使,不受控制地说出某种话、做出某种行动。而在这种模式下,受伤的往往是孩子。身为一个想要孩子健康成长的父母,需要适时将情绪的自动模式调节为手动模式。想要发火之前,先数个123,内心默念:“不生气不生气。”然后深呼吸。缓冲一下,以确保不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预估的伤害。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调节,可以先将注意力转移到别处,不要强迫自己对着孩子。<br></br>但一定要诚实地告诉孩子,因为对孩子突然冷淡与对他发火造成的伤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对孩子说:“妈妈现在情绪不太好,需要冷静一下,妈妈待会再陪你玩,好吗?”不将坏情绪带给孩子,会调节情绪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strong>3. 若控制不住,要和孩子道歉。</strong>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崔丽娟曾说:</h3></br><h3><strong>“当控制不住情绪时,家长要及时向孩子道歉,用行动引导孩子要会管理情绪,努力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strong></h3></br><h3>当忍不住对孩子发火时,一定要及时向孩子道歉。<br></br>比如:</h3></br><h3><strong>“妈妈刚才没有控制住,对宝宝发火了。但是妈妈发火不是因为不爱你了,而是因为妈妈自身的原因,你能原谅妈妈吗?”</strong></h3></br><h3>不要因为拉不下面子而将过去翻篇,有时候看似过去的事情,其实已经在孩子心中埋下了恐惧的种子,成了心中跨不过去的一道坎。<br></br>向孩子道歉,不是输了家长权威的面子,是赢了孩子信任的里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不要因为自己的不成熟,而将天使的翅膀折断。<strong>过山车式育儿,看似一时爽快,实则害了孩子一世。</strong>咱们不一定要追求成为一个完美的父母,但对待孩子时一定要让情绪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而不是过山车一般忽高忽低忽快忽慢。趁还来得及,用平稳的情绪对待孩子吧。不要再对他们忽冷忽热,不要等到孩子开始疏远时,才后悔莫及!</h3></br> <h3>

相关知识

过山车式育儿:把孩子当“宠物”养,你爽了,孩子废了
猫咪有这6个行为,说明把你当“孩子”了,好好享受吧
原创 把猫狗当孩子养,都市人最潮续命大法
宠物依赖症丨把猫狗当孩子养的人,是孤独还是博爱
养狗的人把狗当孩子,真的是变态吗?权威解析把狗当孩子养人心理
当孩子失去心爱的宠物,怎么教会孩子“离别”这一课?
为什么猫狗天生就亲近人类?宠物依赖症丨把猫狗当孩子养的人
别拒绝孩子养宠物的要求了 孩子真的需要
90%的外国人养宠物照顾孩子!为什么?
一个育儿式养宠人的账单

网址: 过山车式育儿:把孩子当“宠物”养,你爽了,孩子废了 https://m.mcbbbk.com/newsview8966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训练宠物狗安分地呆在家里
下一篇: 抑郁症患者养宠物有改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