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麻醉(手术)前准备及其必要性
众所周知,外科的主要风险之一在于麻醉。在生理手术和病理手术中怎样降麻醉风险,宠主术前需要准备?医院应配备哪些监护设施?让医生和宠主一起携手为毛孩子创造福利。
很多宠物主人对于麻醉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简单的给动物注射一针麻醉药物。以前都是一针放倒,其实不然,麻醉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和过程。术前需要术前检查,因为任何一台手术,麻醉的风险往往比手术本身的风险要高得多。作为外科医生,没有麻醉安全的保障,手术根本无法施行。
此文旨在科普广大宠物主人、爱宠人士对麻醉的认识,提高对宠物麻醉前体检的重视,降低麻醉风险。不论手术大小,尽可能的做细致的全面检查,以便尽可能的完整了解动物的全身状况,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降低麻醉风险,给需要做手术的小动物们多一份生命健康的保障。
如果觉得术前做这些必要的检查不足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些检查是多余的话,作为医生,那么足可以说明这个医生至少是不负责任的;作为动物主人,足可以说明这个动物主人是不负责任或缺少爱心的。
展开剩余84%
宠物临床手术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理性手术,另外一类则是病理性手术。不同的手术,术前准备和检查也会有些差别。
生理性手术的术前准备
生理性手术主要是犬猫绝育,还包括输精管结扎、声带切除、立耳术、断尾术等。做这些手术的动物身体状态表面看来一般都很健康,除非有些先天的畸形或是病变存在。总之生理性手术对于猫咪或狗狗来讲,一辈子只接受一次这样的手术,谁都不希望出些什么麻醉意外。因此术前和术后工作做好,也是很关键的。
主人在家中的术前准备
(1)术前8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 一是防止麻醉呕吐,食物误入气管导致危险;二是麻醉药物在一定时间对胃肠蠕动有抑制作用,术前禁食禁水可防止术后因消化不良出现问题。对于年幼的动物或处于哺乳期的动物,术前禁食时间要大范围缩短,可以缩短至4小时,以免手术时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2)为了手术无菌做的更好,建议在手术前3天给宠物洗澡,尽量保持身体干净。
医院的术前准备
宠物到医院以后,不宜盲目的马上进行麻醉和手术,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有些动物看起来非常的健康,但是实际上身体状态并不一定好,而给身体状态不好的动物施行麻醉和手术是很危险的。譬如,动物本身肾功能不良,但是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但是麻醉后,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下降,肾脏供血减少,会很明显的刺激肾脏,导致肾功能进一步减退。再加上没有意识到肾脏功能的不足而使用了加重肾脏负担的药物,这些问题导致的结果是很可怕的。不光是肾脏,心脏、肺、肝脏等大脏器同样会有这样的风险。因此,不论是生理性手术还是病理性手术,麻醉和手术前肝肾、心肺等功能以及血糖指标是必须检查的。
医师需要得到术前指标项目
(1)病史调查:特别是有无重大病史,很多疾病会留有后遗症,对手术造成危险。如长时间用药可以引起肝、肾损伤;某些寄生虫病可以引起心血管损害;犬瘟可以引起脑神经损害;大叶性肺炎、胸膜腔感染可使呼吸系统受到侵害等等;某些药物可以诱发医源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如库兴氏综合征、糖尿病等等。因此病史调查能够发现很多东西,并让大夫在很多方面提高警觉,防患于未然。更为重要的是有无药物过敏史,特别是麻醉药物。
(2)常规检查:包括视诊、听诊、触诊,检查口腔、喉头、气管、腹部等部位,其中体温、心率、呼吸频率(T、P、R)是三大最基本指标。不论动物接受的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手术,均需要检测,可作为麻醉过程中的参考值。举例说若心率过快,则在使用术前药物时阿托品的剂量就要注意,甚至不用。猫到医院一般都比较紧张,心率很快,若是术前再注射阿托品加快心率后就会使心率进一步加快,过快的心率会使心脏泵血的能力大大下降,严重时甚至出现虚脱和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很多情况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术前最基本的就是应该听诊心肺功能,很多动物存在先天性的心肺异常,如果经过检查预先得到了这些信息,可以选择更加安全的麻醉方式,并且预先做准备。
通过这几项常规检查,结合临床经验,可以诊断和查出一大部分的疾病。但是往往这些检查手段有限,为了进一步诊断清楚,还需要做以下几项检查项目。
(3)血常规:必须做的。能够知道动物是否贫血、是否有炎症反应、血小板数量如何,是否有血液病、有无血液寄生虫等等。有些疾病是不适合做手术的,譬如血小板减少症、各种类型的贫血等。如果动物存在凝血不良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术前不作检查是不能预见的,那么在手术过程中则容易出现大出血,因此做血常规看看血小板的数量是非常有必要的。还有就是血色素,若太低就会引起供养问题,同样麻醉后手术风险也会很大。
(4)生化检查:检查项目包括ALT、ALKP、TP、BUN、CRE、GLU等六项。这六项基本包括肝肾、血糖和总蛋白。测总蛋白是因为如果总蛋白太低,伤口无法愈合。测血糖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是否有糖尿病,众所周知,有糖尿病或者是血糖不正常的动物伤口是很难愈合的。因此也是必查项目。
(5)血压检查:手术前检查,若血压过高,则手术中可引起大出血,甚至脑出血;血压过低,麻醉后容易出现休克、脑供血不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术前稳定血压同样很重要。
(6)X线片和B超:X线片检查主要针对心肺、腹腔脏器、骨骼等。此项不是必须的,需要根据临床检查的需要来做出。对于有过呼吸系统病史或是临床常规检查发现异常者,或是手术需要均应该拍摄胸部X线片检查。对于大多数肿瘤疾病,胸部X线片检查更是至关重要。譬如听诊心肺时发现异常,我想应该立即拍摄X线片来观察心脏是否肥大,肺部是否有异常阴影;当触摸到腹腔脏器有异常或是疼痛时,腹部X线片或是B超,也会选择性的做辅助诊断。骨骼的检查主要是针对患有椎体疾病或是关节疾病的动物做出的,这能够提示手术人员在保定动物过程中,尽量避免伤害到曾经患过骨关节病的这些动物。
B超检查主要针对肝、肾、子宫等软组织脏器。以确定没有异常。很多情况下,生化指标正常,但是脏器形态不见得正常。以肾为例,若40%左右的形态正常,指标就可以是正常的,但是B超可以发现异常。若是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没有得到重视,特别是血压偏低,会引起肾有效灌注血量不足,时间长了会引起肾功能损害,若损害10%,对于本来肾完全正常者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对于这个病例,就会出现严重的肾衰症状。
3.在全面了解了宠物的身体情况后,医生会根据情况制定出合适的麻醉及手术方案。
病理性手术术前准备
病理性手术一般情况下动物的身体健康状况不良者居多。这就更加要求在手术前做好各项检查,以便做到心中有数。手术前对于不良的身体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对于严重脱水、离子平衡、酸碱平衡严重失调、贫血的动物,在麻醉前必须将身体状况调整至最佳的状态才能施行麻醉和手术。譬如,猫咪下泌尿系统堵塞的病例,经过导尿失败,需要做尿道造口,但是由于堵死时间过长,已经出现了尿毒症,这种情况下施行手术肯定是不现实的,手术只有在调整好猫咪身体状况后再进行,才是稳妥的,调整的时间大致需要2~3天左右。否则盲目的进行麻醉和手术不但救不了命,反而加重病情甚至无法耐受麻醉和手术。对于病理性的非急诊手术,同样要求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
病理性手术与非病理性手术最大的差别在于选择更为合适的手术时机。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点。
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非开放性骨折,特别是四肢骨骨折,并非是急症,完全可以等到动物身体状态稳定后再施行手术。手术前可以将患肢进行简单的包扎,以免骨折进一步出现损害。脊柱骨折和骨盆骨折是急诊,需要按照病情来治疗。
术前身体状态麻醉风险评估
通过以上身体状态的各项检查,可以对动物耐受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作出评估,但并不涉及到麻醉过敏(麻醉过敏无法作皮试等来预判)。
如果觉得术前做这些必要的检查不足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些检查是多余的话,作为医生,那么足可以说明这个医生至少是不负责任的;作为动物主人,足可以说明这个宠物主人是不负责任或缺少爱心的。
总之,不论手术的大小,只要涉及到全身麻醉,对于一个受过科班培训的宠物医生来说,都应该有这些意识。
源于:仁铭宠物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