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宠物也是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抖音、快手,还是网络视频或电视专栏,都热播宠物“出道”。
宠物像人类明星一样,通过各种肢体训练、语言训练、表情训练,练就一身绝活,然后包装打理,展现在荧屏或手机屏上,憨态可掬、动作奇巧、吸粉无数,最终成为流量萌宠、“明星”萌宠,给商家、媒体和宠物的主人带来了不菲的金钱收益。
为此,媒体、商家和民众便掀起了一场“追宠”和“训宠”热潮,宠物身价水涨船高,宠物产业链自然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大量的宠物面临着批量繁殖。
如此庞大的宠物数量,有多少只能“出道”?
有的民众给宠物严格地制定“动作套餐”,拼命地训练“绝活”,走“实力派”;有的民众精心装扮,给宠物修发添衣提高颜值,走“偶像派”;没“绝活”、没颜值怎么办,只能独辟蹊径:干饭、相亲、乱排气,于是形状奇特、容貌怪异、备受“折磨”的宠物便“应时而生”了。
而事实上,正当我们为宠物的“出道”摇旗呐喊,另一边却敲响了宠物离别的丧钟。据宠物资讯报道:全国每年宠物死亡数量达到300多万只,相当于我国中等城市的人口总量。
这庞大的数字背后藏匿着多少令人心寒的隐情啊,而隐情的本质又无不展现着人类的盲目自大与统治者的“霸道”姿态。
为了虚荣之下的与众不同,为了聚焦“流量”,为了满足民众的畸形审美,商家将宠物层层甄选或人为“改造”,“精准”地适应了人类的心理需求。
比如腊肠狗,它的祖先与普通的土狗一样,四肢比例协调,但为了迎合人类的畸形审美,便精挑细选,将身极长腿极短的存留下来做母本,其它“没有达标”的全部安乐死,此后再经过无限筛选,便产生了现在这种奇怪的物种。
而这时,他们稍微吃一点东西,肚子都会紧贴地面,而且随着体重增加,四肢便无力支撑,走走停停,痛苦难耐。
再比如“茶杯犬”,19世纪时,世界上第一只茶杯犬其实是基因突变的“意外之作”,因体型小如茶杯,玲珑可爱,便被人们疯狂地追捧,价格一路飙升,以致达到了1000美元以上,然后商家开始采用各种手段批量生产。
但这种狗,心脏、脾肺过于微小,心脏必须快速跳动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样无疑又给其它内脏器官带来超强负荷,导致“茶杯犬”生命极其脆弱,极易夭折。
而更有甚者发现了“茶杯犬”的商业利益,将很多出生不久的各种狗,注射了控制长大的激素,其生命之脆弱,更是“朝不保夕”。
还有1966年培育的斯芬克斯无毛猫,这种猫蓝眼无毛,通体肉白,皮肤褶皱极像哈利波特的幽灵朋友多比,造型奇特,却受到都市贵族的极力追捧。
殊不知这种猫,本身就是畸形猫,身体患有白化病,又没有毛发护体,极易受真菌或病毒感染,且这种猫有50%至70%患有先天性耳聋。但它的病态基因却被人类所钟爱,于是商家“优胜劣汰”,甚至为了保持种性纯粹,采用了违背自然伦理的“回交”手段,奇思怪想,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还有其它形态,都在人类的改造下,保留了“畸形基因”,摘除了原始的自然基因,一旦这些动物遭到遗弃、走失或威胁,便必死无疑。
改造的宠物虽“美”,但生命是脆弱的,它们经不起自然气候的考验,也适应不了人类制造的各种习惯,更承受不住无休止的高体能折磨,甚至一次逛商场或一次旅游足以令爱宠大病一场。
更为可恨的是,有人心血来潮买了宠物,买回家后,懒于打理,反怪宠物的不是,于是便狠心丢弃,还有国内城镇的拆迁,大量的养宠人士,不能妥善处理,便遗在一处,任之流浪……这些都导致了大量宠物的流浪或死亡。
动物不是人类的附属品,它们的王国是大自然。
人类做为地球的强者,因一己私利制造了太多悲哀。这些悲哀的惨状向我们昭示了自身的罪恶,做为“高等动物”,我们定要反躬自省,遵守大自然生态法则,弘扬生态道德,尊重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共存逻辑,以仁义之怀构建潘多拉一样的瑰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