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尽管玛氏加大宠物医疗投入,国内宠物医院数量增加,但倒闭潮依然存在,新瑞鹏等巨头面临困境,如虐猫事件和成本压力导致毛利率下滑。资本驱动下的快速扩张带来服务质量下降和行业竞争激烈,低端定价影响消费者体验。未来,宠物医疗市场潜力巨大,但企业需提升创新能力,修炼内功以应对挑战。
“修炼内功”日前,玛氏加码宠物医疗的消息引发行业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近三个月国内成立的宠物/动物医院有421家。
然而,宠物医疗市场火热的另一面是,大量宠物医院却接连关停,倒闭。据宠经说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28日期间,国内倒闭的宠物医院高达144家。与此同时,许多宠物医院负责人也均表示“日子难过”,医院迎来寒冬。
资本也不好过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宠物医院却还在寒冬中坚守,等待扭转的时机。作为宠物医院巨头企业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简称:新瑞鹏)近期也是频繁登上热搜,成立于2013年的新瑞鹏,曾先后获得达晨财智、高瓴资本、中金公司、腾讯投资、雀巢等多家明星资本的投资。有资本保驾护航,新瑞鹏滋生出更大的野心,不断通过投资并购的形式迅速扩张壮大。
截图自新瑞鹏招股书不过,这个被资本一手催熟的宠物帝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层层阻碍。2023年1月,新瑞鹏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申请文件,计划在美上市。但再次期间,新瑞鹏旗下宠物医院被曝“医生虐猫”事件,最终上市进程也石沉大海。
如今,翻阅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新瑞鹏又面临“高压氧舱”事件的困扰。以新瑞鹏为例,在其不断扩大期间,2020年到2022年,新瑞鹏的营收从30.08亿元增至5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8.14%。但新瑞鹏的单店收入在持续下滑。其主要为人力及租金成本居高。
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兽医、医助和美容师的人工成本分别为10.39亿元、15.52亿元和15.83亿元。医院运营相关的租金费用分别为3.09亿元、4.63亿元和5.39亿元。这些成本合计占宠物护理业务总成本的68.46%、70.14%和72.18%。
然而,这也导致了新瑞鹏宠物护理业务的毛利率持续下滑。从2020年的4.13%降至2022年的0.88%。与过去的数据相比,新三板退市前新瑞鹏的毛利率可以保持在30%左右,但到了2022年,其毛利率已降至5.55%。
养精蓄锐过寒冬
在资本的厮杀下,躺枪的必然有中小型企业。79的绝育,49的妙三多,打开美团,方圆三公里内,几家店都在火拼,没有最低价,只有更低价。低价必然降低产品质量及服务,而这种“不健康”的行业成长,最终“受伤”的也依旧是消费者。
事实上,不止是面对一线的宠物医院不好过,上游的兽药厂商、器械厂商也不好过。多位该领域的从业人员向宠经说反映,“今年的宠物医疗行情不太好。”
但不能忽视的是,中国的宠物医疗市场规模潜力无限。与美国相比,中国宠物赛道的核心企业还集中于宠物食品、产品等领域,宠物医疗仍属于一片蓝海市场。随着过去几年中国宠物数量的高速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国内即将有大量宠物犬猫进入老年期,衍生出更大的宠物诊疗需求。
对于宠物医疗品牌上市难的当下,有资深业内人士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宠物医疗企业没有上市机会,而是对于医院的创新能力和口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应修炼内功,找到自己的创新之路,提高医疗技术的含金量,通过打造自己的科技硬实力来赢得市场与资本的选择。”
在宠经说看来,不管是宠物医疗还是宠物用品,在这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品牌之争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多维度的全面战斗。在商业竞技场上,只有那些全面武装、不断磨练自我的品牌,才能突破困境,从新兴品牌跃升为领军品牌,最终成为超级品牌。
相关知识
寒冬中的宠物医疗:倒闭潮、资本冷却与转型之路
关店、闭店,宠物医院仍在寒冬
144家宠物医院倒闭,3年亏损30亿。宠物医疗行业被认为是一
资本加持宠物医疗
宠物医疗神话破灭|巨潮
宠物医疗服务行业信息化与数字转型
宠物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破产潮,又有22家宠物企业撑不住了
宠物医疗服务数字化转型.docx
pidan丨宠物社交新场域下的全宠品类转型之路
网址: 寒冬中的宠物医疗:倒闭潮、资本冷却与转型之路 https://m.mcbbbk.com/newsview911363.html
上一篇: 猫咪尿闭该怎么治疗呢? |
下一篇: 当二哈和边牧一起参加比赛...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