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2 12:34:30来源:新华网 分享:
字号:大中小
日前,上海市文明办、公安局等联合召开“宠物不扰邻,生活共安宁”专项整治行动推进会。据介绍,待条件成熟,“宠物扰邻”行为将被纳入公共征信系统。
“宠物扰邻”行为纳入征信是否必要?网友们对此持不同观点。
正方
“宠物扰邻”纳入征信系统很有必要
“宠物扰邻”行为虽然看似与个人诚信关系不大,但并非毫无关系。有“宠物扰邻”行为的人,不仅个人品行与素质令人担忧,也很难想像其在别的问题上会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市民和模范员工。单位在招聘时如了解到这一情况,对这类人敬而远之,显然并不为过。而“宠物扰邻”行为本身也会因宠物伤人、破坏公共设施或他人财物引发赔偿问题,甚至可能令没看好宠物的主人负上刑事责任。对这样的高风险人群,自然应通过纳入公共征信系统进行一定的风险提示。
当然,将“宠物扰邻”纳入公共征信系统还不足以全面遏制养宠陋习。在这一点上,德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宠物狗都要登记DNA,即使没人看到宠物狗随地便溺,养狗者也难逃法律制裁。如果违法成本太高,逃避处罚的机会更是为零,也许养宠就会文明很多。(杨国栋)
反方
“宠物扰邻”纳入征信系统“量刑过重”
上海市打算将“宠物扰邻”纳入公共征信系统,无疑能对市民养狗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倒逼市民在养狗过程中更加注意和文明。但从“宠物扰邻”行为本身的后果层面看,将其纳入公共征信系统,显然是“量刑过重”。
“宠物扰邻”无非是宠物叫声太大,影响邻居休息,以及宠物随地大小便,污染小区生活环境。虽然有损邻居的权益,但相比社会上很多不道德行为,“宠物扰邻”的危害要小得多,而很多造成严重后果的不道德行为并没有纳入到公共征信系统中。进一步说,如果不文明养狗造成人身伤害,也不是纳入公共征信系统就可以了之。
事实上,“宠物扰邻”现象一直难以根治,归根结底是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到位。因此,要遏制“宠物扰邻”现象,让市民依法依规、文明养宠,最关键的是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对于违法违规的养宠行为,职能部门只要接到了市民的举报,就必须依法严惩,该罚款的要罚款,该没收宠物的要没收,从而真正提高不文明养宠的成本。(何勇)
责编:海闻
相关知识
“宠物扰邻”征信,患了“征信依赖症”
宠物扰邻行为将被纳入公共征信系统 患征信依赖症了吗
法制日报:宠物扰邻理应接受信用惩戒
用信用杜绝宠物扰邻(5)
遗弃宠物行为,该不该纳入不良征信记录?
热点:“宠物扰邻”到底该如何管理
如何遏制弃宠行为?该不该将遗弃宠物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
东方时评丨毒杀22只宠物犬获罪,“宠物扰邻”也需治理
毒杀22只宠物犬获罪 “宠物扰邻”也需治理
有委员建议遗弃宠物行为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请问你懂征信吗
网址: [“理”上往来]“宠物扰邻”该不该纳入征信 https://m.mcbbbk.com/newsview915158.html
上一篇: 宠物也得“过年综合征” 宠物医院 |
下一篇: 梦幻诛仙手游交易行东西怎么买 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