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NAPA 北美摄影协会微刊专栏 摄影师 行者无疆——黄松辉 潘秋辰 1
第2页
在影像世界中自如掌控光影变幻的人; 在镜头天地中任意调度拍摄视角的人; 在像素领域里信手点染水墨丹青的人; 在行者生活中虔心定格思想瞬间的人; 摄影师是一种职业,当职业完全与艺术融合时,这便是天地间的一种造化了; 摄影师是一种人生,当人生浓缩于探寻之旅时,这便是生命中的一种美丽了。 2016 年春天,黄松辉先生影展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举办,我有幸在影展 中认识了他。现场几十幅作品,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迎面的豪放之气与 国画的水墨之风交织而来,丝毫没有违和感,心下不禁暗自惊异:粗犷与婉约, 磅礴与清淡是如何在一个摄影大师的作品个性中收放自如,张弛有度的?这道不 可言喻的风景背后,一定是一个摄影师自己的世界。 2
第3页
黄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世界有多大,他的足迹就有多远,镜头亦有多远。 黄松辉先生曾是中国香港华侨摄影学会会长,现为永久荣誉会长。年少时学 习油画,又对中国画的意境构思造诣精深,可谓美学根基源远流长。作品屡获国 内外奖,已经远远超越了数量的定义。影展现场,面对海外众多粉丝,他丝毫没 有大师的架子,谦虚平和的态度,诚挚平实的语言,那些在滴水成冰、炎炎酷暑、 死地绝谷中,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好作品,在他的言谈间显得那么轻描淡写, 想必,摄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艺术细胞构成的元素之一,是他美之天性的 使然。 于是,当他与摄影艺术合二为一的时候,他在摄影的世界里便行者无疆了。 3
第4页
1.《巍峨的头驼》 赭黄的沙丘耸入视野,整个蓝天苍劲而深邃地笼罩着地平线,天苍苍,望不 到边,风的骨骼以流沙的纹路谱写出荒芜和亘古,骆驼,这沙漠之舟傲然载着它 的主人,开始了足下的千里之行,开始了大风起兮沙飞扬的商贾之旅,商机就这 样在锦衣玉珮的男人身上显露无疑,领头驼饱满、丰美、鼓胀的颈项,以一种圆 润的弧形线条张弛着头驼仰望的角度,毫不谦让地霸占了画面的灵魂,天的辽阔, 地的荒凉,顿时演变为一首大漠壮歌。该片 2008 年被通幅登载于《国家地理》 杂志。 4
第5页
2.《夕阳驼影》 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被千百年的风沙掩埋,沉睡的楼兰之梦也只能蜿蜒成 起伏的沙丘,在光与影的过滤中,远离尘世的纷繁和聒躁。当画面被阑珊影像划 分成时间的刻度时,每一格光栅,都开始记录岁月的古老;每一缕夕照,都开始 喻示大地的永恒。画面以打破平衡的创意,将地平线升高逼近光源,驼队的剪影 行进在沙坡之上,生命的力量唤醒着流沙般沉睡的历史,乾坤厚载,有容乃大。 5
第6页
3.《驼队与沙海》 沙漠依然沿袭着不变的天地理念,将广袤、苍凉、厚重填满整个视野。黄沙 袒露着深重的纹理,被风吹皱的是岁月?还是折叠的时间?总有一些寻找不到的 渊源,解释不了的答案,被隐藏在曲曲弯弯的皱痕里,而驼队却以不屈的姿态抵 挡着孤独和寂寞,在沙海上游弋的,不只是驼铃声,还有领驼人。当沙梁像脊背 一样横展在镜头里时,广角的天地比例,再一次震撼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不 禁拍案:道是无情却有情! 6
第7页
4.《沙尘卷驼影》 敦煌因伫立在沙漠之中,又因其飞天壁画而世界闻名,那片干旱的沙海中静 卧着一个神话般永不干涸的月亮湾,于是,自古以来,便有无数驼队从沙尘中穿 越而过,形成为古丝绸之路络绎不绝的商贸画卷。这里也曾是唐三藏西天取经的 驻留之处,至今敦煌石窟内仍高悬着玄奘取经壁画。 今天,这些象征着厚重历史,踏着岁月脚步的驼队,依然穿行在风尘仆仆之 中,不同的是,它们已成为游客观光旅行的工具,在骆驼的身影凌乱了轻风飞扬 的尘雾中,依然能捕捉到挡不住的光与影在行走的步伐间写下的那段传奇。 7
第8页
5.《冰雪飞溅套马索》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蒙古马彪悍在茫茫雪野,四蹄飞溅,溅起雪沫横飞,它们 与风赛跑,与野性狂飙,鬣鬃肆虐在寒气成冰的旷野上,纵使它在天地间多么狂 放不羁,也有被套马索圈住命运的那一刻。谁性子最烈,选中的就是谁!画面在 巧妙的广泛留白中,奔腾的棕色马群占据了醒目地带,牧马人手持套马杆与群马 争峰,竞速方向与画面延伸方向一致,洞开了无穷的速度空间。最妙的是,远处 洁白的雪原上,一介淡定的局外人,冰天雪地里用袖子笼起双手,恍若等着好戏 上演,那副闲云野鹤的样子与沸腾的马群形成鲜明反差,戛然中动静两相宜,颇 有中国古画之风。 8
第9页
6.《追赶的较量》 马,生来就是自由的象征,为奔跑而降生,为速度而成长,但牧马人却是驯服它 的另一主角,于是,在生命的角逐场上,他们周旋、较量,精彩了一场又一场力 量与速度竞技的乐章;刷新了一次又一次追赶与奔逃的游戏。此时,镜头一反常 规,没有选择迎面扑来的马群,而是将牧马人的背影作为主体,奔逃的群马腾起 雪雾,影像模糊在动感虚幻之中,整个马群以 45 度角向画面深处狂泄而去,令 人如临现场,如观大赛,牧马人的坐骑四蹄腾空,成为唯一清晰的影像,成为主 宰胜负的灵魂。 9
第10页
7.《牧羊归来》 平和的生活气息在光影朦胧间悄然涌出,一副牧羊晚归的幸福图景自在不言 中盎然。暮色四合,夕阳已隐去光芒,只有氤氲的暖色笼罩着悠然前行的牧者和 羊群。也许羊群吃饱喝足了,不谙前途路远;也许牧马人安于现状,自足于眼前 草美羊肥。镜头捕捉到光源的方向,斜而不倚地呈现出温和的角度,打破了画面 的平庸和俗套,远近不同层次的剪影,剪裁出世外桃源的情调——我心向暖,安 之如饴。 10
第11页
8.《牧途悠悠》 画面一改留白的水墨丹青技法,将整个画面纵向上铺满主体意象,悠哉游哉 觅食的羊群与牧羊人闲散的随意,形成一袭恬静的牧区生活画卷,沿着纵轴展开, 羊群由模糊到清晰,意蕴由淡而浓,由浅而深,既有抽象的写意,又有具象的写 实,意境的飘渺与细节的真实,水乳交融,功夫在诗外,功到自然成,艺术匠心 在平实、平淡、平凡中升华为一种生活的大爱,处处见深情。 11
第12页
9.《挥杆的牧羊人》 光影形成的地带巧合在画面里,远山是暗的,近景也是暗的,只有斜跨过来 的光束照亮了此时途经山谷坡地的羊群和牧羊人。羊群如散落在草坡上的棉朵, 拙朴、悠闲、自在,颜色不一的绵羊,迎着夕阳暮归,它们的影子长长短短地拥 抱着大地,眷恋着土层中那一缕新嫩芽,那一抹青草香。此时,牧羊人挥鞭催赶 的身影被夕阳抛在最后,一急一徐,一明一暗,一俯一仰,处处鲜明,意蕴无限, 其实,这一切不是匠心,也不是巧合,只是必然。 12
第13页
10.《牧者》 对牧羊人而言,羊群、牛群的安危是责任更是胆量的体现,荒山秃岭,行道 之难,它们的安全保障离不开牧者的一份警觉和老练。画面在尘土飞扬中纵深开 去,牧者骑马飞腾的剪影,骏马嘶鸣的警示,牧者瞻前顾后的呼唤,盎然凝练在 画面一角,达到了构图上以偏取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任由人可以联 想到,牧者始终巡逻在牛羊周围,保护左右,尽管路途艰险,但坐骑与主人灵犀 相通,安危相存,生死与共。 13
第14页
11.《羊群暮晚》 夕阳在画面中已遁为远形,这群山羊在牧羊人带领下,归心似箭,它们在张 望着家的方向?还是好奇着摄影师的镜头?难得这么统一的羊角角度和奔走方 向,在跻满画面的同时,将羊群的温顺、温和表现得一览无余。远处不多的空间 里,是牧羊人模糊的身影,他沐浴在暖融融的夕阳里,与羊群一同步行在暮归途 中,不慌不忙,整个自然界被包裹在扬起的尘烟里,一束弥漫开来的光芒纵连着 画面的轴心,正好落在观者的心上。 14
第15页
12.《雪域牦牛》 雪山在静默中神圣,高原在寒冷中庄严,在这样单调的、纯色的画面中,白色统 摄了灵魂,主宰了一切。然而,在生死严酷的无人区,生命依然以它独有的方式, 昭示着生命力的伟岸,这就是雪域之神——牦牛。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寒冷让它们 的脊背结了冰霜,嶙峋的骨架不屈着一份生命的傲然,它们逡巡在冰天雪地中, 无以为食,无以充饥,但它们依然挺立在这片神圣的雪原上,从不迁徙,从不退 却,固守着威逼生命的临界线。此时的雪山,除了圣洁,还是圣洁,每一缕洁白 之下都是对生命的崇敬。 15
第16页
13.《婺源寒江》 江山掩于薄雾中, 晨曦隐约山色无。 最是淡然一渔叟, 轻舟飘过潋滟湖。 这就是诗的婺源和画中的寒江,细腻得如同青花瓷,如同碰不得的那个薄脆 的梦,只能在这样迷茫飘渺的雾中,细诉风月无边的情愫。是柳子厚的江雪独钓, 还是白乐天的琵琶语迟?都已经无关紧要。这样的水墨天地,不着艳色,不鸣燕 声,一切都静默在山色有无中,画面缅怀着留白,浆影欸乃着遐想,就这样将意 境扑延到镜头之外,镜头之外窥守着一颗心,梦断丹青。 16
第17页
14.《套马》 套马是牧马人与马匹之间一场永远不变的较量,从未受过辔头羁绊和约束 的少壮之马,它们自幼飞奔在草原上,原以为脊背上能生出飞翔的翅膀,过上天 马行空的日子,谁曾想迎接自己的却是马鞍加身的命运?于是,它们抗争,它们 撒开四蹄,踏草狂奔,如风疾驰,它们想在最后一刻证明自己是自由的,是不受 束缚的。孰不知众骑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抄过来,在飞驰追赶中,一个三 米多长的套马杆从天而降,神速地套住了马头,拉住了烈马,从此,它们与牧马 人之间又开始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人生契约。 17
第18页
15.《怀中的羔羊》 也许只有蒙古人的孩子从小才听得懂万物生灵的语言,他们为草原而生,他 们承袭着“马背上的民族”这一强大基因,一切草原上的牛、羊、马在他们眼里 都是朋友,是共同成长的小伙伴。阳光下,红扑扑的脸蛋透着健康,他怀抱小羊 18
第19页
羔的姿势,奔放而豪迈,草原男子汉就是这样成长壮大起来的,在他们的世界里, 人与自然是统一共存的,天地再大,也没有他们伟岸的胸襟宽广,蓝天再高远, 也远不他们的血性渗透在土层下的深度。 16.《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草原的标志,敖包文化是蒙古人敬拜自然万物特有的方式, 每当草美羊肥季节,就会在大草原上随处看到石块砌成的山包上,彩旗随风飘扬, 烟火缭绕不断,朴实的蒙古人信奉连接神与自然界的就是这些人造的土堆,它们 向神传达了人间的愿望,每一次风起,就是一次祈诵,作法的僧人,颂吟的经文, 斑斓的色彩,表达着蒙古人祈愿天下太平,寄寓美好生活的愿望。仰拍的角度, 画面的分布,人物的神态,手中的香火,让人忍不住好奇蒙古文化的古老、神秘。 19
第20页
17.《藏族赛马会》 流动的影子与风的速度赛跑 彪悍的性格在高原上生根 苍山不敢沉睡 大地不时沸腾 只因一种男儿性格 这就是康巴汉子 天地任骏马飞驰 骏马随野性狂奔 马蹄飞溅 纵横人生 流逝的不是身影 更不是尖叫般的喝彩 而是一种不可更改的血性 它在史诗中始终年轻 它在高原上世代相承 这就是藏族人 群山因他而绵延 土地因他而葱茏 20
第21页
西藏甘孜地区与四川交界处,有一个叫理塘的地方,年年举办国际赛马节。 这里是历史上盛产藏族英雄的马术之乡,相传格萨尔王的血脉就留存于此,至今 已有 400 多年历史。因为这里的康巴汉子智慧、骁勇,成为藏族人马背上的骄傲, 而源自这里的“赛马节”亦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到藏历六月初三,世 界各地游客云集于此,刮目争睹赛马风云,净心绝尘佛寺圣地,流连陶醉万般风 情,交流寻契牧贸商机。 18.《河边之浴》 藏族人总是生活在纯净的世界里,辽阔的高原让他们与世无争,贫瘠的土地 让他们的物质生活停滞在很久以前,正因为这样的自然条件,才历练了藏家人不 染世俗的心性。但他们同样热爱生活,他们同样心存温情,女子用江水洗濯着长 发,男子扶一把幼小的孩子,那一爿简陋的小桥,一端连着世界,一端连着温馨, 生活本无规则,幸福不在穷富,远处是谁在观望?祖孙三代就这样定义出“家” 的概念,全然一副安详的生活图景。 21
第22页
19.《天浴》 青海贵德位于青藏高原,终年寒冷,四季干燥,然而在龙羊峡外的山涧中, 却涌出一股温泉,热气缭绕,云蒸霞蔚,远近闻名。传说当年后羿射下的其中一 个太阳落在了这里荒山秃岭的地脉之下,于是形成天赐的温泉,方圆千里绝无罕 有。藏族人将贵德温泉视为神的恩赐,远远近近,男女老少每年聚集到这里,分 享圣水的恩泽,洁净心灵的尘垢。人们只有在这时候,才打破了封建意识,以一 种圣洁的心愿加入到人头攒动的圣浴场面,这也形成为青藏高原的一道人文奇观。 22
第23页
20.《藏家人》 时间就这样凝止在贫瘠面前,生活简陋,物质贫乏,但藏族一家人呈现出来 的态度,却并没有因寒冷的天气,破败的屋子而自怨自艾,相反,只要一有阳光, 老老小小就很自足,很安然了。画面纪实而冷峻,人物安之泰然的神情,在贫困 面前依然坚毅的眉峰、颧骨,都随着岁月风化在坚韧的心性里,到底是艰难的环 境刀劈斧削了这样的性格?还是这样的性格塑造了一个纯净的民族?那一支烟, 那厚重的袍,那泥泞的脚,那颓圮的墙,都不足以掩饰衣袍边角上绚丽的色彩。 23
第24页
21.《塔吉克人之家》 帕米尔高原位于新疆西部,海拔 4000-7700 米,天高云淡,紫外线强烈,那 里生活着塔吉克民族,一个像鹰一样勇敢、开朗,又羞涩的民族。瞧,一家人团 坐在手织的地毯上,虽然只有简单的食物,但生活却如此美味、营养、甜蜜,酥 脆的馕饼,醇香的奶茶,自家酿制的酸奶疙瘩,喝着热腾腾的奶茶,分享着生活 的希望,孩子们端详的眼眸里是专注和沉浸,沿着墙根叠放整齐的锦被,散发出 唯一华贵的光芒。幸福像油彩一样浓厚,凝固成一副油画。 24
第25页
22.《来一碗酥油茶》 喜庆的窗帘、墙幔为幸福、温暖的阳光让开一条光芒之道,阳光从肩上洒下 来,拥抱着穿红挂银的塔吉克新娘,琳琅的银饰与光线碰撞出甜蜜的心事,新娘 子坐在毡房里笑迎亲朋好友,来一碗酥香的奶茶吧,本以为羞涩随着热腾腾的蒸 气逃到光束里去了,谁知光束反而将那低眉浅笑的羞赧画成了旖旎的图案,顿时 高原红的脸庞愈加羞红了,那一份在婚庆中交织着的热切和羞涩心情,陷在整个 红色的海洋里,成为一首未来生活的序曲。 25
第26页
23.《塔吉克人的聘礼》 塔吉克姑娘要出嫁了,父母面对火红热烈的聘礼,默默承受着一个现实:养 育了这么大的姑娘就要成为别人家的媳妇了,儿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就是生活。 一束呈 45 度角的光束照进了屋子,这也许是吉祥幸福的光芒,也许是养育了一 26
第27页
个好女儿的荣耀。光线形成明暗鲜明的画面区域,红色帐幔的热情与男方家长兴 高采烈的心情相映生辉,但停留在画面前的每一双眼睛都在思索,光影暗处,女 方父母那无以揣想的复杂心情。 24.《微笑的剪影》 阳光是帕米尔高原最无私、慷慨的馈赠,它透明着纯净的心,净化着纯真的 笑。两个塔吉克姑娘就这样在屋檐下交谈着心事,是在问昨日的月上柳梢头呢, 还是想知道明天的人约黄昏后,总之,光线就这样天衣无缝地剪裁着她们纯真、 27
第28页
纯洁的表情,一个姑娘眉眼处的生动,眼睫翘盼的欣喜,明眸皓齿的灿烂笑容, 另一个姑娘俯首询问的真切和倾注,都在黑白剪影中生出无限的生活气息,而剪 影之外的精致帽子和美丽衣裙,又更加鲜活了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25.《叼羊》 新疆帕米尔高原的冬季漫长而寒冷,但依然无法冷藏塔吉克人的热血。他们 逢年过节,或是遇上喜庆日子,就会举行叼羊比赛。一只肥美的羔羊作为战利品, 男人们驾驭着自家养育的马,比的是速度,赛的是骑技,靠的是勇敢,赢得是智 慧。也许正是这种蛮荒构成了少数民族的雄性风采,也许正是这种原始锻造了塔 吉克人的个性。世界是由各种不同元素组成的,民族性格就像马蹄踏过的那片土 地,也像飞腾而起的那片身影,永远都在雕刻勇者的形象。 28
第29页
26.《维吾尔族人赶巴扎》 “巴扎”是维吾尔语集市的意思,每到周末他们便从遥远的乡间驱赶着驴车 或马车前往集市,他们依然喜欢在古老的以物易物贸易中寻找生活的基调,一家 一户一辆驴车,载着全家人的幸福笑容出发了。驴车队伍浩浩荡荡,所经之处尘 土飞扬,镜头虚化了其他所有影像,只聚焦于三位维吾尔族老汉,他们是在为今 年的收成欢欣?还是在为来年的播种憧憬?他们甚至来不及换一身干净的衣衫 就这样赶赴集市,那爽净、利落的笑容已经揭示了他们的天性。 29
第30页
27.《巴扎风情》 色彩填满了整个画面,维吾尔族妇女穿梭在巴扎集市上,交流着采买纺织品 的经验,交流着一份热爱美的天性。漂亮的衣衫,艳丽的纱丽,热切的攀谈,让 镜头几乎容纳不下这么拥挤的情景。一周一次的赶集,是生活的情调,更是得偿 希望的夙愿,攒了一个星期的生活热情在这里释放成一袭浓郁的调色板,奔流成 一曲热烈的生活赞。这就是每一个民族属于自己的风俗特点和风情画卷,安静或 喧闹地铺展在天地间。 30
第31页
28.《跳火堆》 中国潮汕地区民俗悠久,民风淳厚,不同的节日总是有眼花缭乱的各种社火 活动。元宵节跳火堆,就是一项沿续了 400 多年历史的习俗,它是男子汉的游戏, 勇敢无畏,惊险刺激。村里的男丁们从一堆又一堆燃烧的火堆中跳过去,只有跑 得快、跳得高,像闪电一样迅猛,才能身跃火海,须发无恙,往往这压轴的一幕, 引得全村人围观尖叫,呐喊助威。每一个勇敢的男丁背后都是一大家子人来年的 希翼和福祉,他们的勇气和胆量就是最好的祈望,最真的祝福,最虔诚的心意。 31
第32页
29.《藏族金刚舞》 戏曲是中国国粹,戏曲的种类、样式足以让世界文化灿烂出不朽的魅力,但 这并不是普通的戏剧,这是极具人文、宗教魅力的一种舞蹈——藏传佛教金刚舞。 它往往在藏传佛教的大型法会上盛装演出,远远近近的百姓蜂拥而至,因为他们 相信见者即缘份,所以舞台华丽与否,演员是不是名角,都无关紧要,只要有一 份虔诚的心意在,就会被情节牵动得忘乎所以,这就是老百姓的心灵,简单而丰 富,单一而富足。他们对未来,对世界期望的并不多,他们对好生活、好日子的 期盼就寄托在一种笃定的信仰里,镜头恰好抓住了这种神情,沉醉于自足的世界, 也许这就是幸福! 32
第33页
30.《瞧瞧幕后的世界》 大幕后是什么?舞台为什么这么高呀?好不容易一群村里的孩子偷偷溜到 了后台边缘,他们多想看看每回到村里来唱戏的这些演员,是怎么变得这么漂亮 的,是怎么涂脂抹粉的,是怎么变成孙悟空的,是怎么披旌插旗的……,天下的 孩子都一样,他们都有一颗好奇心。宽大的帐幕占据了几乎整个画面,孩子们的 小脑袋从幕布下的一点点空隙里露出来,这一份钻出来的探秘之心,形象、生动、 活泼,这一份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淘气跃然成为灵魂。 33
第34页
31.《三峡纤夫》 这不是历史,更不是噱头,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是三峡纤夫,因为这 里河床崎岖,水位低落,所有来到这里的游船、商船都无法靠马达逆流而上,只 能依靠纤夫一步一步拉过这段水域,还因为这里气候湿热,每走一步都汗水淋淋, 如果穿衣服,汗水将衣衫贴在皮肤上,会阻碍迈开步子行进,甚至磨出水泡,遍 体鳞伤,于是最好的办法就是裸身上阵,这是祖先们总结出的劳工办法,是无奈, 是劳苦,是心酸,也是风骨,是气魂,是伟岸。所有的劳动者都是崇高神圣的, 他们是力量的化身,是挑战自然的先驱,当身体与地平线保持着这样的角度时, 生命升华为一种崇高的敬意。 34
第35页
32.《红尘一瞥》 那里是什么?穿透云层的光线怎么这么刺眼?我想看清楚那朵云,转山转水 一生一世,俗人俗物一花一石,世界的那一端越来越遥远,就看一眼那个世界的 光影,看一眼那个世界的鲜亮,看一眼它最后的喧嚣吧,从此,身在佛门,心无 旁骛,从此这个割舍三千青丝的尼姑就与万般俗世绝缘了,也许敲着木鱼独坐在 青灯古殿内时,再也不会对红尘心生眷恋了,这一眼,这最后一瞥,带着多少冷 静,透着多少决然,耳畔周围的诵经声渺如秋去的那一声雁鸣。 35
第36页
33.《足尖的阳光》 如果大地愿意给脚尖一个圆心, 那么阳光一定是最圆满的半径; 如果青春愿意给生命一个舞台, 那么生活一定是最多彩的序幕; 如果世界愿意给舞蹈一个机会, 那么跳跃一定是最酣畅的宣泄; 如果人生愿意给岁月一次选择, 那么起舞一定是最饱满的绽放。 这就是生命的舞蹈,他们忘乎所以,为演出热身?还是夕阳中训练?百老汇 大街的喧嚣已阻挡在金色的阳光之外,街角一隅散发出舞台金色的光芒。张弛如 弓的功底,腾挪跳跃的劲勇,都在足尖与地面接触的一刹那间形成一个支点,支 起的是生命磅礴的大戏,支起的是生命飞扬的畅想。 36
第37页
黄松辉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华侨摄影学会副会长;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博学会士(FRPS); 作品被香港文化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收藏,多次登载于美国《国家地理》、《读 者文摘》,中国《中国摄影》、《光明日报》,香港《中国旅游》、《明报》、 《成报》 等专业报刊; 曾在世界各地举办个人摄影展,并荣邀参加世界各地艺术节、摄影节展出其作品; 2009 年出版个人摄影集《西域情缘》; 2012 年获世界摄影十杰称号; 上海郎静山艺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现居香港。 37
第38页
潘秋辰 畅销书作家,笔名秋辰、辰子; 曾任大学中文系教师、电视专栏节目主持人、撰稿,多次获中央电视台科教片、 专题片奖; 任国家专业期刊文学编辑、封面主笔,发表有《秦筝吐清调怡然百年情——秦怡》、 《音与容的和弦——瞿弦和》等报告文学; 作品有《世界美食地图》、《搞笑诺贝尔奖精选》、《名师讲析高考满分作文》等 10 余本; 现居美国华盛顿,活跃于华文创作领域。 38
相关知识
动物医学进展杂志是什么级别?杂志刊期是多久?
【微特稿·社会与生活】外来宠物热致蛇咬人事件在英国增多
手机拍好逆光的15个秘籍
转发微博
《宠物世界》杂志2014年第05期期刊目录
微信群不是社群
微信支付
微博上如何查看用户的微博直播宠物社交活跃度历史?
延期至12月23日:2021年美国宠物绘画大赛(在线)
微博上如何查看用户的微博直播宠物粉丝互动历史?
网址: NAPA微刊 https://m.mcbbbk.com/newsview91866.html
上一篇: 2023世界宠物博览会广州展9月 |
下一篇: 【摄影讲评】如何给宠物拍照 第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