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北青报刊文:“宠物专业成热门”给职业教育的积极启示

北青报刊文:“宠物专业成热门”给职业教育的积极启示

  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2-2023年我国宠物产业发展及消费者调研研究报告》预测,2022年我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将达4936亿元,同比增长25.2%,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8114亿元。宠物经济快速增长,宠物行业整体人才需求量也随之攀升。据测算,目前宠物行业专业人才需求量约为36.8万,而截至2020年,全国仅有142910人获得执业兽医资格证书。

  据介绍,20年前,大学动物医学系毕业生大多去养殖企业、饲料厂、生物制剂、检验防疫等单位,只有个别学生从事宠物行业,他们会被当作“不务正业”。2005年开始,随着养宠人数增多,越来越多毕业生投身宠物行业。近年来,国内多所高校开设了动物医学、宠物医疗等相关专业,并与机构、企业开展合作,提升宠物行业人才培养水平。

  宠物专业从被认为“不务正业”,到快速发展成为“热门专业”,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启示:职业教育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教育,就是要为合法正规的行业培养促进行业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的人才。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跟上社会需求的变化,培养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才,需要坚持办学定位,同时引导社会改变对行业、职业的僵化、陈旧观念。

  应该说,宠物行业一直是合法且存在巨大市场需求的行业,但前些年为何被一些人视为“不务正业”呢?这里所指的“正业”,是质疑者从自我价值观出发,认为宠物行业除了是给宠物服务以赚钱谋生外,没有什么更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从业者社会地位低。

  这种认识在其他行业职业和领域也存在。比如,从事电竞行业也曾被质疑“不务正业”,部分高校开设电竞专业,培养从事电竞行业的设计、开发、策划、营销、管理等专业人才,被有人质疑为鼓励学生打电子游戏。这些质疑声在最近几年才减少,但还是有少数人不理解大学为何要开设电竞专业。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时代后,高等学校更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进行通识教育的高等学校与进行职业教育的高等学校,其办学导向,育人模式是不同的。前者是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不能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这会把这类学校变为“职业培训所”;后者则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进行培养,其定位就是“职业培训所”。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金斯批评有人把大学看作“服务站”:“如果公众对新闻感兴趣,新闻学院就如雨后春笋;如果商业发达,商学院就应运而生;相应的,大学必须也帮助农民照顾他们的奶牛。”哈金斯指的大学是实行通识教育的大学,不是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但对职业院校来说,恰恰就要培养帮助农民照顾他们的奶牛的人才。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但对高等学校还存在用同样的定位、办学导向、办学模式进行评价的问题,由此就出现学校办学的错位。对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理性的评价标准是,社会是否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如果需要,学校就应该培养。这也有利于引导社会改变对行业、职业的认识。

  每个行业的存在,都有其对个体与对社会的价值,提高行业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就是在推进整体社会的发展进步。职业院校要培养高水平的宠物专业人才,就必须继续坚持这种办学定位,探索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

相关知识

叶金福:“三套房产捐赠宠物医院”的双重启示
网红宠物飞鼠背后现猎售利益链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X”宠物护理与美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院校考核取得圆满成功
宠物沟通师能与宠物隔空对话?业内人士:没有科学依据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有爱必胜”成日常
专业分析:宠物外贸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巨大商机!
哈尔滨职高宠物专业培养目标
海外蚂蚁成网红宠物 偷运入境饲养或触犯法律 浙江也有人买
京城宠物墓园激增 豪华墓穴超万元
PetSmart,价值百亿美金的宠物零售巨头的启示

网址: 北青报刊文:“宠物专业成热门”给职业教育的积极启示 https://m.mcbbbk.com/newsview926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优化宠物产业人才培养,这个地方将
下一篇: 教育宠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