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无论养猫还是不养猫,无论在实体店还是在网上,一大批人类拜倒在了“猫爪杯”的“萌力”之下:4000个杯子全部售空花了不到6秒钟;只要打开手机,无论上微信还是微博,上抖音还是快手,都会看到无数网红猫、网红狗每天收割着上亿的流量;北京三里屯的猫主题咖啡馆里,撸猫是主要目的,咖啡饮料小吃都是“顺便”。
当萌宠大规模“占领”人类精神世界,似乎要做一个合格的现代人,必须要在“铲屎圈”拥有姓名。围绕萌宠的生老病死搭起的一条产业链,更蕴藏着一个“千亿市场”。
《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708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27%。到2020年,消费市场规模可能达到2000亿元。从养宠人数上看,2018年中国城镇“宠物主”队伍已经达到7355万人,其中80后、90后占比达到75%。
河北省邯郸市的一家“猫咪咖啡馆”。视觉中国 资料
为萌宠购置新衣,买高级口粮……对于很多萌宠主人来说,已经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儿了。现在更多年轻主人追求的是全方位地提升萌宠们的生活品质,给它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带上萌宠去做美容,做体检,甚至去上个培训班。
宠物消费需求的升级,也刺激着整个萌宠消费市场走向升级。宠物电商平台、宠物医生上门服务平台、宠物社交应用等新兴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年轻人愿意为宠物消费,可以理解,市场升级也确实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新选择,为宠物添乐。但在面对市场的火爆时,萌宠主人也要有自己的冷思考。
新产品、新服务并不等同于好产品、好服务。为爱宠消费时,一味根据商家的花式宣传和自己喜好做选择,都值得商榷。萌宠消费好不好,自然要看适不适合萌宠,萌宠满不满意。有的宠物主人以爱之名,为宠物穿上鞋子,却让宠物陷入无法使用肉垫感知的状态,失去平衡;还有的主人,为了让宠物看起来更符合他所认知的“好看”的要求,带着宠物去整容……这类行为,说是为宠物消费,实则是为满足自己的偏好买单。当然,很多人饲养宠物,多少都会让自己获得心理满足的需求,但这种满足感的获得,不应以牺牲宠物的健康为代价。
另外,为宠物消费时,年轻人也应量力而行。很多新的消费项目对于宠物自身而言,并非必需。若是抱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态,为了让自己家的爱宠提升生活质量,却让自己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未必称得上是理性选择。
“将近一半的工资,花在宠物相关的项目上”
两年前,大学毕业的刘畅搬离父母的家,开始租房独居,她陆续通过微博领养回来两只猫一条狗,从此在她租住的20平方米的一居室里,就多了“铲不完的屎和扫不完的毛”,但是对于刘畅来说,最重要的是“有伴了”!上班之外的生活,多了许多牵挂和热闹。
“谁说生活是一地鸡毛?”刘畅从门后拿出一台吸尘器,“我的生活比较复杂,黄的是猫毛,白的是狗毛”。她不太喜欢社交,平时除了上班,就是在家照顾3个小家伙,对它们时常比对自己更大方,平均每个月将近一半的工资,都花费在宠物相关的项目上,包括房间里半人高的猫爬架,各种猫砂、猫粮、狗粮、猫罐头、磨牙饼干,各种猫咪、狗狗的小衣服、玩具娃娃以及定期的宠物美容Spa、打针驱虫等服务和医疗卫生项目。
“再苦不能苦孩子嘛!”80后杜旻笑称自己就是人们口中的“大龄剩女”,但是她很享受现在的单身生活,3年前她养了一只狗,成为她在北京最亲的“人”,她每个月在狗狗身上的支出超过5000元,“跟养个孩子没有差别”。
上个月,在北京会展中心举办的一场宠物用品展上,林翰拖着巨大的编织袋穿梭在各个商家展区中。他和女友一起,养了一只暹罗猫。平日里,女友负责撸猫,他负责铲屎,当天,在女友的“派遣”下,来宠物展“给猫儿子置办口粮”。从免费赠送的猫砂到二十几块钱的小布偶,再到200多元的猫粮,在女友视频远程指挥下,林翰一个下午扫货无数,每一样东西都是精挑细选,但最让他满意的,是一个1800多元的宠物床,“很有设计感,还防水,很酷”。
“空巢青年”“单身主义”“丁克一族”……越来越多的青年情感缺口开始由萌宠来弥合,正如国金证券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千禧一代正在推动萌宠经济发展和升级。千禧一代更需要陪伴,更多单身贵族,同时也更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事物消费,为宠物消费的风尚,从这一代人开始兴起。
猫咪“体验师”推荐款有不错的销量
宠物消费市场正在发生变化,比起“吃喝拉撒”的基础需求,伴随宠物家庭地位的直线提升,宠物也开启了消费升级的历程。
林翰购买的宠物床来自一个名为“哇妙”的宠物电商创业公司,它试图打造一个宠物商品届的“严选”平台,搜罗全球高品质宠物商品,直达高端用户。公司创始人毛毛深耕宠物领域,一早瞄准了年轻人群的潜在消费力,从家居、饰品、玩具等方面切入,以设计师集成店的形式从品质和设计上进行宠物用品的消费升级。
“你好,安德鲁斯!”“喵!”走进“哇妙”在北京东四环外竞园艺术中心的复式办公楼,徘徊在门口迎接来访者的是公司的“首席体验师”,一只纯黑色的中华田园猫。办公室两层办公区,都摆放着它的玩具和日常用品。公司内精选的高端宠物商品,比如500多元的食盆以及各种价格高昂的玩具,它都享有“首位体验”的“特权”。“安德鲁斯推荐款”在“哇妙”的小程序商城里,都有不错的销量。
在毛毛看来,宠物消费升级不仅是价格上的升级,年轻的宠物主人更在意商品的品质、服务、时尚美观、用户体验以及对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北漂青年”赵小森养了两只猫,每年都需要给它们打疫苗。因为两只猫打针的时间段不同,一只猫打4针,所以每年他都得跑8趟宠物医院。加上宠物不能带上公共交通,来回都只能打车,“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都太高了”。
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像赵小森一样的年轻人大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当人的吃饭、购物、家政服务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解决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想让自己的宠物享受上门服务。
今年,赵小森接触到一个叫做“宠安安”的宠物医生上门服务平台,他头一天预约了一名医师,给他的猫咪“耳朵”做体检和打针。医师上门前,给他打来电话,详细沟通好猫咪的大致身体状况和所需要做的项目,第二天宠物医师就携带好相关的检查设备和药物上门,在家里轻松简单地完成检查和打针服务,价格也与去线下实体宠物医院相当。
“现在的年轻人互联网生活习惯根深蒂固,所以做好互联网上的服务一定没错。”“宠安安”CEO乔玮是一位80后,正因为在养宠过程中,遇到了同样的难题,于是将自身的用户需求转化为创业的立足点。
“人才储备和现在的市场很不匹配”
“整个市场就摆在那里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能稳下来。”2018年下半年,“宠安安”完成千万级的PreA轮融资。今年,不少投资人来洽谈新的投资计划,但乔玮更谨慎了。
自宠物经济风口爆发以来,宠物服务特别是宠物医疗无疑成为资本宠儿。《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整体发生30次融资事件,保守估计全年融资额超过10亿元,其中与宠物服务相关的超过半数。但是行业真实的“底气”,乔玮清楚。
在开始做“宠安安”之前,他带领团队打造了一个叫做“好兽医”的服务平台,通过对接医师资源,接受宠物主人在线咨询,最开始的反响很好,但到了需要盈利的阶段,平台设置付费咨询时,问题出现了:用户付费咨询对医师专业的服务水平要求很高,但是实际的医师资源远远跟不上用户需求,“人才储备和现在的市场很不匹配!”
此后转向做“宠安安”,初步阶段的医师资源都是公司自有,以便于把控服务水平,目前平台也处于盈利阶段,但是随着平台不断壮大,用户体量迅速增长,之后是否能接入外部医师资源,如何去核定身份许可,都需政策和行业整体有更多规范。
“当消费的需求上了一个档次之后,接下来的必须是整个市场的升级,从人才到配套的措施。”毛毛注意到,近几年,在萌宠经济爆发的风口,很多公司越做越大,最后服务人员跟不上,最后的结果是“点越开越多,服务越来越次”。归根到底,一是无序竞争,二是配套措施和人才都跟不上。
毛毛计划向宠物社区发展,同时要稳步下沉,“技术和方案都有了,但是现在还不是时机”。在他看来,关于宠物行业的配套政策以及内部机制还不成熟,但目前以80后、90 后为主体的新一代消费群体购买力的不断提升,养宠观念正在迭代,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
(原题为《年轻人萌宠消费带动千亿市场升级》)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萌宠消费热”下的冷思考,年轻人50%工资带动千亿宠物市场升级
吸猫遛狗风行引领消费升级互联网催热“宠物经济”
宠物精养化成趋势 消费升级带动徐州“萌经济”
资本热,萌宠兴
新消费观察:千亿宠物市场爆发,消费新需求点燃新商机
千亿宠物市场爆发,消费新需求点燃新商机
浅析新生代年轻人之宠物消费(社会消费资料)(13页)
年轻人生活消费观察系列:养“娃”囤粮,年轻人的“萌宠依赖”创造营销新空间
养“娃”囤粮,年轻人的“萌宠依赖”创造营销新空间|年轻人生活消费观察系列
宠物消费升级,年轻人的“孤独生意”市场庞大
网址: “萌宠消费热”下的冷思考,年轻人50%工资带动千亿宠物市场升级 https://m.mcbbbk.com/newsview93482.html
上一篇: 听说最近流行这样晒狗头你get到 |
下一篇: 韩国最潮的狗狗咖啡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