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60万能克隆复活死去的爱犬、4000元能为宠物办场葬礼、3000元能给狗狗报个健身减肥课,你愿意吗?
本文作者凤凰WEEKLY财经,是香港凤凰卫视旗下《凤凰周刊》打造的财经新媒体。在这里,既可以看到久违的硬核财经调查报道,又可以洞悉互联网、房地产、金融等行业的现实和趋势,还可以与众多企业大佬、行业大咖、顶级学者来场头脑风暴。
以下为正文:
戴先生在北京经营着一家宠物殡葬服务公司。光看招牌,来往路人很难猜得出戴先生的店里经营的是什么。与相邻的店面不同,他的店门外只有“上金山”三个字,停下来多看两眼,也看不出更多提示。
这是戴先生的主意,“毕竟做这门生意,招牌写得太直白,担心别人忌讳”。
他这家店为去世的宠物提供殡葬服务,也提供宠物纪念品定制和骨灰安置服务,不少人称这一行业的从业者为“宠物殡葬师”。但戴先生和店员们很少这么叫,“直接说殡葬,气氛可能会太沉重。”他打算在新招牌上再添几个字,叫“宠物后事场”,“听起来委婉些”。
“我还是比较看好这个服务的。”戴先生的期待是,“目标为每年有3万至5万个订单”。开店三年,他的店铺平均每年的订单量约为4000个。
支撑他的期待的是庞大的宠物规模。据亚洲宠物展及狗民网发布的《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19年国内城镇犬猫数量为9915万只,较2018年增长766万只,单只宠物的年均消费金额为5561元。按照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人口数据测算,城镇内平均每10个人便拥有一只宠物犬或猫。
不过,即便对于养宠人群而言,这些新兴服务在当下或也并非刚需。上述白皮书显示,国内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为2024亿元,其中宠物食品消费占比达61.4%,宠物零食及驱虫药的消费渗透率接近80%。相较之下,宠物殡葬、健身或克隆生意显得“冷门”,三项服务的消费渗透率合计为2.6%。
“有时候都在想,宠物殡葬算不算得上一个行业?”戴先生盘算,“在北京,干这个的也不过十几、二十家”。而据他了解,北京地区的宠物数量已超过500万只,已是养宠规模较大的城市。
为宠物办后事
要处处考虑主人的感受
戴先生见过很多人哭的模样。
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进门不久,从呜咽到嚎啕,“一声一声地呜呜哭”;被家人搀扶着的老人头发花白,抱着宠物边哭边念叨,旁人劝了半天也不愿撒手。也有一大家子全部跟来,谁都想送宠物最后一程的,因为有人身在外地,当天赶不回来,宠物就在店里暂存了两天。
“来店里的,男女老少都有,哭是常事。”戴先生对此非常理解,“因为能想到为宠物办后事的,都是和它们感情特别深的养主,也是希望给自己个慰藉”。
宠物殡葬服务的流程通常是,接到客户电话后,工作人员上门用专用保温箱接走宠物,在店内进行宠物遗体整理和清洁,根据客户需求留下爪印、毛发等纪念品后,举行简短的告别仪式,经火化等无害化处理后返还骨灰。
常有凌晨响起的电话铃声。“这种情况大多是宠物主整晚没睡觉,一直守在身边发现的。”戴先生解释说,“宠物主的情绪一般也比较激动,我们会尽快赶过去。”
日子久了,他发现,店里接到的宠物遗体通常不用过多清洁,“都干干净净的,不管宠物在不在世,宠物主们都照顾得很好。”有工作人员想把死去的宠物蜷曲的肢体弄得舒展些,不少宠物主嘱咐,“轻一点,别把它弄疼了”。
为宠物举行的葬礼,要照顾到养宠人的心情。与宠物主交道打得多了,戴先生逐渐总结出一套“服务标准”:接宠物时要双手轻轻抱起,登记资料时不问宠物具体死因,告别室分别装扮得像中式佛堂和西式教堂,整个过程中“多做少说”。
宠物殡葬服务机构中,设置有中式佛堂样式的告别室。
说话也有讲究。“我们不会说‘你的狗’、‘你的猫’,听起来生硬,一般称呼说‘你家狗狗’、‘你家猫咪’,有时说‘毛孩子’。”他解释说,“除了让顾客放心,也要让顾客感受到对宠物的尊重”。
难的是把握宠物葬礼的气氛,需要一种微妙的平衡。“你不能搞得真的像人的葬礼一样,全黑全白的,让人一看就难受、害怕。”戴先生常常和顾客聊天,问起顾客对工作人员着装和房间装饰的意见,“要不要肃穆一点?”来客连连摆手,“千万别”。
斟酌过后,西式告别室的主色调选了浅绿,中式佛堂的一角放着动物公仔,戴先生说,“看起来温馨一点”。
曾有年纪大的顾客不敢进告别室,“人老了有点忌讳”,孙子先进去看看,说,“别怕,没有想象中沉重”,老人才放心。
工作人员上门接宠物时,都穿浅色上衣,“统一着装,但也不要穿全黑的,上别人家里也有点不合适”,他们不叫自己“宠物殡葬师”,说是“接待”。
“亲人离开是悲伤,宠物离开更多的是不舍。”戴先生觉得,来这儿的宠物主多是不想让“毛孩子”潦草离开,想寻个寄托。在储存宠物骨灰的小格子里,有人在骨灰罐旁摆上照片、花束和玩具,还有人放了满满一小碗零食和半瓶牛奶。
4000元为宠物办场葬礼
北京宠物殡葬不足两成
也有客户咨询完宠物殡葬的服务和价格后,打消了念头。
宠物遗体火化等无害化处理服务按重量收费,10千克以下的宠物800元,20千克以上超过1000元,鲜花和覆盖宠物遗体的“往生被”需另外收费,也有宠物主希望留下爪印或毛发作纪念,从88元到588元,价格不等。拿到宠物的骨灰后,可选择在店内寄存,或安葬到宠物墓地,也可以树葬,十年期限,价格约3000元。有爱宠心切的宠物主人购买了全套服务,累计支出约4000元。
价格拦下了一部分宠物主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4000元档位的宠物殡葬价格相当于其13%。
小众生意不太好做。“整个行业的发展时间不长,市场的接受度还是很低。”开店三年,戴先生评价店铺“刚走到盈亏点”。目前,他的订单集中时每天约有十几位客户,他估算自家已算是当地客户量较大的店铺。
其成本和进账打平的最大原因是,他目前的办公用地和宠物墓地均为自有,不必承担租赁费用,相较于其他宠物殡葬机构,省下了大笔支出。
“这门生意目前的关键是市场认可度不高,选择殡葬服务的宠物主不多。”据戴先生了解,北京目前宠物数量超过500万只,按照每年8%至10%的自然死亡率计算,每年离世的宠物数量至少为40万只,但目前当地宠物殡葬机构承接的订单量占比不足两成。
为了提高市场认知度,宠物医院成了拓宽市场的入口。戴先生表示,他与200多家宠物医院建立了联系,“让宠物主们知道有这样安置宠物的方式”。
宠物主人在离世宠物的骨灰寄存处摆上宠物生前的照片和玩偶。
无法亲眼看到宠物火化等无害化处理的过程,也是部分宠物主放弃殡葬服务的原因。
据某宠物殡葬机构负责人介绍,在殡葬过程中,宠物主与宠物告别后,工作人员需将宠物们送往动物无害化处理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应符合“场所的位置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距离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生产区封闭隔离,工程设计和工艺流程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及“有相应的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等六个条件。
上述宠物殡葬机构负责人称,北京目前只有两家合法的动物无害化处理场所。其中一家是北京市保护小动物协会,该协会在2003年建成了北京第一座合法的宠物火化炉。
戴先生的门店等宠物殡葬服务机构,大多是将收到的宠物遗体送到有火化炉的机构进行处理,新建宠物火化炉的审批一直很难,对口的主管部门和标准也不清晰。
“虽然会录像、拍照,但有顾客希望自己能全程陪着。”一名宠物殡葬机构的负责人表示有些无奈。他听说,有少数宠物殡葬机构“支个炉灶”自行处理,但他认为这并非解决办法,“新兴行业得规范发展,不然就把路走死了”。
让狗狗减肥、增强体质
2600元报了线上健身课
宠物健身的生意更加冷门。
疫情期间,不少和主人同样窝在家里的宠物长了肥膘,部分宠物训练机构推出了“狗狗维秘班”等减肥服务,为宠物设计健身方案。不过,在PST宠物训练工作室创始人张昕看来,宠物健身的市场需求“非常少”,行业“特别小众”。
她在今年初推出了“犬健身”私教课程,线上教学,每期学员10个,定价约为2600元,“目前不打算扩大招生名额。”她解释说,“选择宠物健身课程的毕竟是少数,用户门槛还是比较高的”。
来报她健身课程的宠物,大多都有点胖。“正常狗狗的体形,俯视时应该是‘沙漏型’身材,但现在大多数都是‘桶型’,上下一般粗。”张昕示意,“摸狗狗肋骨的感觉,如果是像按手背,说明它体脂状态比较好,如果像按手心或者不好摸到肋骨,就说明已经偏胖了。”
不少宠物主抱着减肥目的而来,担心过胖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有宠物主希望纠正体态,“觉得狗狗太塌背了”,也有人想让狗狗增强体能、预防关节问题,“等到年老时,衰退得慢一些”。
但能意识到宠物“胖了”的宠物主并不多见。“很多人会觉得狗狗胖乎乎的,比较可爱。”张昕坦言,“养宠人对于宠物吃了什么、有没有生病、会不会随地大小便更加关注,能想到让宠物健身的实在太少了”。
即便有心,忙碌的都市人能否为宠物健身分出心力是另一道考验。
一只狗狗在接受健身训练。
除宠物寄养训练外,宠物健身需要主人陪同并参与。这意味着,宠物主除支付课程费用外,也需承担时间成本。
在张昕的宠物线上健身课中,主人每周一次学习犬健身理论,每天与宠物进行5分钟至10分钟的互动训练,如趴站交替等,并要录制视频,张昕根据视频作业进行指导。
“相较于送狗狗到训练机构健身,由主人亲自进行可以帮助宠物养成好习惯,也能促进和宠物间的亲密关系。”张昕看好线上教学模式,但也曾有学员“诉苦”,“自己健身都没坚持下来过”。
还开设有其他训练课程的张昕,目前尚不担心客户量,“排班已经安排到七月份了”。但作为一门新兴生意,宠物健身自身的吸金能力尚弱。据不完全统计,宠物健身训练目前多由宠物训练基地或宠物医院提供,通常被作为“附加服务”。“其实也好理解,就算是人,也不是人人都会去健身呀,何况是宠物”。她感叹道。
60万元克隆“复活”宠物
对主人来说一样的外表已经足矣
为了延续宠物的陪伴,有主人不惜一掷千金,将希望寄托在克隆宠物身上。
2019年8月,国内第一只自主培育的克隆猫“大蒜”现身,将“宠物克隆”话题拉至更多人的视野。据《南方周末》报道,“大蒜”的主人黄雨在原版“大蒜”2019年1月初去世后,花费25万元获得了新生“大蒜”。黄雨表示,做这个决定考虑了十几天,“经过深思熟虑才选择克隆”,且“不后悔”。
有宠物主人在宠物医院见到宠物克隆的团购广告,克隆一只猫的价格为12.8万元。
张晴克隆宠物的决定下得更早。她在视频平台讲述了自己克隆狗狗的过程,视频开头写道“克隆——为爱而生”。视频显示,张晴的宠物狗在2017年9月离世,“在小区的电梯里,狗狗因为受到惊吓,一直挣扎,我一时失手就滑落了下去。”她回忆说,“当时应该就摔得不行了”。
她和伴侣匆忙赶往医院,但狗狗最终还是离开了。张晴陷入懊恼,“它的死对我们打击非常大。”她把狗狗的遗体带回家,摆在窝里,“眼看着一个生命溜走了,特别自责”。伴侣告诉她,英国有人成功克隆了宠物狗,他们在网上搜寻相关消息,选中了韩国一家研究所。
一年多后,张晴接到了以原宠物体细胞克隆的两只狗狗,代价约为人民币60万元。她形容这个决定是“感性战胜了理性”,但“不想让自己在若干年后后悔”。
有人在视频下评论,“死了就是死了,克隆的只是外表罢了”。张晴回复说,“其实对于主人来说,能有外表已足矣,没要求那么多,这已经能寄托自己的爱和思念”。视频中,两只克隆狗狗趴在她膝头。
如今,宠物克隆在国内的认知度有所提升。克隆“大蒜”的生物科技公司在媒体报道中表示,2018年其全年订单不到20单,2019年3月至6月已超过20单,“一个季度左右已经赶上了去年全年的业务量”。有人在宠物医院门口见到宠物克隆的团购宣传,感叹道,“宠物克隆已经这么普及了吗?”
相较张晴花费的60万元,克隆宠物的价格现在也下降了不少。上述生物科技公司在2020年5月打出的促销广告显示,猫克隆的价格为17万元,狗克隆的价格自27万至33万不等。此外,该公司还提供宠物“基因储存”服务,一年的保存价格为4000元。有购买了该服务的宠物主在社交平台表示,“这样(宠物)就能陪我更久一点”。
但克隆宠物不仅仍然价格高昂,也伴随着一定的监管和伦理难题。在《新京报》报道中,一位中国动物实验学会的业内人士表示,克隆技术本身是成功的,但已有实验数据表明,克隆宠物存在健康风险,一方面会加重客户经济负担,一方面也不符合克隆宠物自身的福利。
不过,对宠物主而言,宠物克隆提供了另一种延续陪伴的可能。2019年底,克隆猫主人黄雨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三张猫咪照片,配文“三年前的大蒜”。有人留言,“好像我以前的宠物,可惜那时不知道还可以克隆,没事就来看看大蒜,也算是一种安慰”。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晴”为化名)
凤凰WEEKLY财经还有更多的好文想跟你分享:
相关知识
从豪华葬礼到宠物克隆
花35万元克隆宠物猫狗,让你的爱犬“复活”你愿意吗?
为死去的宠物举行葬礼真的有意义和必要性吗?
揭秘宠物殡葬行业:从豪华葬礼到宠物克隆,最高花费38万
原创 揭秘宠物殡葬行业:豪华葬礼背后是监管缺位 宠物克隆38万起
郑州女子为狗狗办葬礼不停抽泣 现场气氛沉重
你愿意尝试克隆宠物吗?虽然技术有保障 但价格昂贵
德国人的宠物葬礼
什么是宠物克隆?宠物猫死了还能克隆吗?
宠物殡葬行业问题多缺监管 你会花钱为爱犬举办葬礼吗?
网址: 60万克隆死去的爱犬、4000元为宠物办场葬礼,你愿意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93695.html
上一篇: 宠物奶粉的配方是怎么样的? |
下一篇: 北京宠物火化殡葬服务(房山宠物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