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名字来源于北方游牧语,明清时叫猞猁狲或土豹,后改成猞猁。
猞猁,罗马尼亚国兽,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猫科,为喜寒动物。栖息环境极富多样性,主要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北部。猞猁体型似猫而远大于猫,体粗壮,尾极短,通常不及头体长的1/4。
猞猁古时候叫林犭曳、猞猁狲、羊猞猁、马猞猁
猞猁子是什么啊
又名马猞猁、猞猁狲。形似家猫而远大于家猫,体重18—32千克,体长0.9—1.3米。尾短,常不及后足之长。通体粉棕色或灰棕色,并遍布不明显的淡褐色斑。耳尖的黑色耸立簇毛和两颊下垂的长毛,是猞猁的鲜明特征。
猞猁是“全能”猫科动物,既生活在高山密林中,也活动于山地裸岩地带;擅长爬树,攀登悬岩,也能下水游泳。
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
猞猁属于猫科动物,但体型要比家养的猫大很多,体格强壮,尾巴极短,拥有一身腱子肉,还附带灵活属性。
它的耳朵被黑色耸立的簇毛所包裹,两颊具下垂的长毛。上体呈现浅棕、土黄棕、浅灰褐或麻褐色,或为灰白而间杂浅棕色调;腹面浅白、黄白或沙黄色有些像花豹,其次是它的腹部上呈现浅白、黄白或沙黄色。
赞同(51)标签: 猞猁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