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0.9 机械通风系统的通风率
猪的类型猪的体重(千克)
最小换气率,(立方米/小时、头)
最大换气率(立方米/小时、头)
带仔母猪180
34
850
培育前期仔猪5.5~13.5
3.5
43
培育期仔猪13.5~34
5
60
生长猪34~68
12
130
育肥猪68~100
17
205
怀孕母猪145
20
255
公猪及配种母猪180
24
510
* 对于母猪和公猪,应有较高的通风率上限,以便让这些成年猪在热天降温。对于成年母猪和公猪,若除了换气系统之外,还提供了良好的降温系统,则表列的最大换气率可降低至如下数值:如果猪舍内安装了合理设计的空气循环风扇系统或蒸发降温系统,其最大换气率可降低至40%;对于带机械空调空气的局部降温系统,其最大换气率可降低至50%。
现有的用于猪舍的进风槽在市场上有多种类型,选择一种优良的进风系统是很不容易的。进风装置务必能将新鲜的空气分配到整幢猪舍,使得每头猪都能获得等量的清新空气。它们也必须使进入的空气先与舍内的空气充分混合,然后才抵达地板上的猪体,以减少寒冷天气时凉气直袭猪群。进气口还必须是可调节的,如此就能随着外界温度变化而需改变通风率时可控制不同的气流速率。气流速率从最小至最大可提高10~20倍。一种常用的进气孔是沿着猪舍两边侧墙天花板上的连续式进风槽,在风槽的上方有可调挡板,如图20.3。进风槽通常安置在猪舍的两侧,这样可均匀地将空气分布到整个猪舍。调节进风槽挡风板使得进入的空气沿着天花板以高速(3~5米/秒)产生许多乱流,并与温暖的舍内空气相混,然后再沉降到猪在地面居住的区域。这些挡风板必须很易调节,以便进气孔的开张程度能随换气率的变化而调节。每次通风速率改变时调节进风槽是很重要的。否则,从进风槽出来的气流速度不正确,从而导致空气混合不良和/或直吹猪身。挡风板必需是隔热的,以减少水汽凝结在挡风板上,此处为外界冷空气与舍内暖湿空气的交会点。不要把灯、进料器、管道或其它天花板上的障碍物置于进气孔的前方,因为这些障碍物会将冷空气直接偏转吹向猪体,使猪受冷。任何天花板上的阻挡物应该放在离进气孔至少2米远处。
另一类常用的进风孔是一系列断续的箱式进气口,均匀地安置在天花板区域的周围。这些箱式进风口让空气从猪舍的顶室进入舍内,并沿着天花板使空气分布至四面八方。许多这类进气箱装有有挡板,挡板上挂有起平衡作用的重物,从而挡板能随着换气率的变化自动调节开口的大小。箱式进气口的主要缺点是顶室的空气被屋顶上的太阳照热。还有一类进气口是带孔眼的薄壁塑料管道,空气沿猪舍的长度轴降下。管道内有一风扇,将进入的新鲜空气与大量舍内空气相混,然后再吹入管子去分布。这些管子是非绝热的,这样,进来的冷空气就需与部分舍内空气充分混合,以增高气温和减少水汽冷凝。
加热与降温系统
加热系统通常提供给较小的猪,特别是在寒冷气候里。较大的猪需要降温系统,即使是在暖和的气候中。给猪加热和降温的第一步是提供隔热良好的猪舍和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加热及降温系统可以是整舍式,也可以是局部式。全舍系统依靠房式加热器或湿帘降温系统控制整个舍内的温度。局部系统包括箱式或辐射加热器,它们只控制猪周围的环境而不是整幢猪舍,因而显得更加有效。对较大的猪可能只需要取暖器、垫草和/或舍式加热器就行了;而小猪最好是其全身表面(背部和腹部)都被加热。地板加热或垫草,从上投下的辐射热和小室圈栏等都能给小猪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使猪降温的首要步骤之一是通过合理设计的通风系统,可能是空气循环风扇,为猪提供流经其身体的足够的空气流速。空气循环扇可以悬吊在天花板上,把风水平方向横吹到猪身上;它们也可以是天花板上的桨片状风扇,把空气向下吹到猪体。水平状风扇可使猪舍的空气流动循环。这些风扇之间所留的间隔应为风扇直径的25倍左右,直径约1.25米的天花板浆片状风扇能够增加风扇周围半经约4米处的气流周转率,因此,全方位上能波及约8米的区域。当应用空气循环扇时,应尽可能地减少气流吹向猪体的各种挡风物。
纵向通风降温系统
纵向式通风是一类并非全年运行换气的降温系统。装有纵向降温系统的猪舍还需把换气系统与寒冷天气时猪舍内的换气区分开。在同一座猪舍里往往是自然换气系统与纵向降温系统联合应用。某幢猪舍在一年的冷季和温和季节用自然换气;当天气趋热时,即关闭自然换气的开口,令纵向降温系统运转,以提供流经猪体的高速气流使之凉爽。
运用纵向降温系统,即在猪舍的一端装有几台大型风扇,而在猪舍的另一端设置几个大开口。空气以高速沿猪舍的长轴流动,犹如气流穿越隧道一样。当这种气流穿越猪舍长轴时,它带走了热量、湿气和污染物;因此最靠近排风扇的猪比靠近进风孔一端的猪要经受较高的温度相对高的湿度和较严重的污染。如果某猪舍太长和/或没有足够量的空气吹遍猪舍,那末,上述三种状况就会发展到不可忍受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纵向降温系统不能用于冷天猪舍换气的原因。在暖和(或)寒冷的天气里所用的气流比热天要少得多,因此就没有足够的气流穿越猪舍来控制靠近风扇端的温度、湿度和污染水平。纵向降温系统的气流速率在夜间或较凉天气时不应降至最大速率的50%以下;当外界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使用另一类换气系统了。纵向降温系统对无分隔间的长猪舍最适用,因此对全进全出管理系统不能用。全进全出管理系统需将猪舍分隔成若干小室,以减少猪群间的疾病传染。纵向降温实际上会增加病原体的传播机会,因为它通过气流将病原体遍布到整幢猪舍。
选择用于纵向降温系统的风扇,要使吹到猪身上的风速约为每秒1米。家禽的纵向降温系统常提供比推荐给猪的高3倍的风速;但研究证明,猪对高于1米/秒的风速并未获得多少额外好处。在地面水平靠近猪体的风速由于磨擦而降低,所以流经猪身的风速比整个猪舍横截面的平均风速要慢些。平均风速至少要提高10%,如此,靠近猪体的气流速率才能达到理想的水平。此外,沿着猪舍长轴的任何漏洞(墙帘、窗户)都会降低猪舍进气孔一端的进风速率。猪舍末端接近排风扇处的风速会提高,因为更多的空气穿越漏洞进入猪舍。对于还有自然换气系统的猪舍来说,通风孔应尽可能地密闭,以减少空气渗漏。为了补偿空气渗漏,可能不得不增加风扇的功率。许多隧道降温系统将风扇尺寸加大,以使猪舍横截面的平均计算风速达每秒1.5米,以弥补磨擦和渗漏。
建议换气率为每分钟1~1.25个猪舍容积的空气量;即使在较寒冷的天气里,决不应该把这空气交换率降至50%以下。进气口要建得足够大,以限制通过进气口的风速为2.5~3米/秒,以避免压缩气流。为了减少温度、湿度及污染物的升高,要使气流被运送的距离不超过150米,最好是纵向降温猪舍的长度不超过150米。在较长的猪舍里实施较高的空气交换率有助于减少温度、湿度和污染物的升高。气流通道要尽可能地建造得平直,以避免产生对猪有害的空气呆滞死角,最好把进风口开口和风扇安置在猪舍的端墙,而不要安置在边墙。从边墙进入的空气都会转向猪舍的长轴向。因而就增加了呆滞区域。将风扇安置在边墙也阻碍连续的自然换气开口。
实体隔栏和大型饲槽会大大降低纵向降温系统的有效性。任何横断猪舍宽度的隔栏均应用栅栏制作,而不要用实体混凝土隔墙。饲槽应使其长轴与猪舍的长轴平行。纵向降温系统如能与滴水或喷淋降温系统联合应用,则效果更好;因为高速气流大幅度提高猪皮肤水分的蒸发率。
喷淋/滴水降温系统
当气温开始趋热,猪就必须加强蒸发途经以散发其体热。猪不象人那样会大量出汗,因此必须依赖喘气或设法用外界的水分将皮肤弄湿来散热。在自然界里,猪感到热的时候就会找水或到泥桨潭去纳凉。当猪不得已用喘气来散热时,它们食入的饲料能量就要增加15%以支持喘气过程,所以这种散热方式是非常不经济的。因而,当猪群被圈养于猪舍中时,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把它们的皮肤弄湿。喷水系统是把猪皮肤弄湿的最佳方法之一。下述方法是非常有用的,即当猪被喷淋时,已有高速气流吹经其身,因为这样可提高水分的蒸发速度,并直接使猪散热。诚然,在猪圈中喷水时,总要考虑多余的水如何排出圈外的问题,尽管避免产生不卫生状况。
喷水器的喷嘴需要产生较大的水滴,这样水才能透入猪毛渗到猪的皮肤上。喷雾器对猪没有多大作用,它们有助于降低气温,但不能像喷水器那样直接使猪散热。间歇开与关的喷水器系统效果最令人满意,也就是让喷水器开启仅约2~3分钟,接着关闭半小时,任水蒸发。许多养猪场主用温度自控喷淋器系统。无论何时当生长肥育猪舍的气温到30℃时,或配种舍气温达到24℃时,温度自控仪就会启动喷淋系统。定时器则操纵喷淋系统每隔半小时开启2~3分钟。每个猪圈用一个喷淋器,置于离地面上方约1.75米处。位置应放在能使多余的水容易排走的地方,如漏缝地板上面。对于每圈养10头猪的圈要用一个每分钟喷水1.7升的喷嘴,每圈20头猪,用每分钟喷水3.4升的喷嘴,每圈30头,则用5.1升的喷嘴。
应用滴水系统可以弄湿禁锢于圈栏中的母猪或公猪的皮肤。供水管道铺设于圈栏顶部,其开口位于离圈栏的前缘后退约50厘米处的圈中央上方。这样能让水滴到每头猪的颈部。颈部有大量的热血流过,颈部是猪降温的非常有效的部位。水滴必须要大,滴水速度应该是以保持猪的颈部湿润,却又不至于使过量的水流淌到地板上,至关重要的是多余的水尽快自圈中排出,尤其是带仔的母猪圈。长期潮湿的地板会导致疾病蔓延或使十分幼小的仔猪寒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猪场建筑物的设计方案及注意事项
猪场养殖场猪舍工程施工设计方案.pdf
养殖种猪的猪场规划布局
农民学养猪,猪舍的搭建,猪场设计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设计方案(参考版)
农村小型猪舍的建造和设计规范
猪场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猪场寄生虫控制程序
室内萌宠乐园设计方案(室外萌宠动物园设计方案)
防雷的知识及注意事项
网址: 猪场建筑物的设计方案及注意事项 https://m.mcbbbk.com/newsview963823.html
上一篇: 科技苑:猪圈设计有良方 |
下一篇: 猪和猪圈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