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有部分无法通过换水排出而吸附在池壁池底。洗池对于排出养殖池底的污物有一定效果。无死角的养殖池形状结合向中Y倾斜的池底和中Y排污方式,可以有效的排出池底污物。当同一个养鱼池中鱼的大小、强弱不一时,会严重影响鱼的生长速度,因而,养殖过程中必须按时进行大小分选。鱼的大小分选不仅可以防止互残(半滑舌鳎的互残的情况很少发生),而且便于进行管理,尤其是幼鱼,幼鱼生长比较快,分选和不分选,幼鱼的生长、死亡率和饵料的利用率相差很大。但要尽可能减少分养次数,过多次数的分养会使鱼体受伤,增加鱼的应激反应。
水体的盐度和硬度都能达到饱和进而析出,所以必须在系统内部放置植物。可以在水体内放置水葫芦、空心菜、浮萍等,也可以在硝化池种蔬菜比如西红柿树、地瓜树、西瓜、土豆,矮化的果树也是可以的。在水池内放置水葫芦则需要注意不能被鱼吃掉了。这样植物还会遮光,避免鱼被日光照射,同时还能收获大量蔬菜和鱼食。整个系统是需要日光的,一来是植物光合作用消耗肥水无机盐,再就是给水体加温,应尽可能的加大日光采集。
养殖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技术手段代替不了管理,只能使管理更加的量化和程序化,降低了人为的不利因素,但同样也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与其说是在谈投资新的技术手段,不如说投资的是新的生产和管理理念。所以不要纠结在养殖系统上面,而要更关注管理。循环水养殖失败的案例也有很多。鱼的成活率太低或者全军覆没,只有不到10%是系统本身的原因,其余90%以上全都是管理不当和操作失误造成的,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