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一种基于食叶害虫诱集及鸟类栖息地营造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技术

一种基于食叶害虫诱集及鸟类栖息地营造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技术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食叶害虫诱集及鸟类栖息地营造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属于食叶害虫诱集装置技术领域。所述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景观营造区域;2)根据原有景观环境进行鸟类栖息地营造;3)利用自然材质物件与水源结合构建适宜林鸟使用的水景景观小品;4)保证水体适度滴落,周边设置适宜鸟类抓握的设施;5)选择合适的小型装置作为载体,布置并安装光源、性引剂和寄主植物等设备;6)定期无害化清除食叶害虫。本发明专利技术建造的亲鸟景观小品可以为周边林鸟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可以吸引周边鸟类驻留,有利于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鸟类的增多有利于防治城市景观中的虫害,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食叶害虫诱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食叶害虫诱集及鸟类栖息地营造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园林景观设计逐渐从单一的美观性向生态性和科学性的方向发展。其中,食叶害虫诱集及鸟类栖息地营造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的公园、绿地等场所中。

2、食叶害虫是常见的城市景观虫害之一,其主要包括刺蛾、蓑蛾、卷叶蛾、夜蛾、毒蛾、舟蛾、尺蛾、枯叶蛾、天蛾等多种危害园林植物生长的种类。这些昆虫具有强大的繁殖力和暴食能力,对园林植物的产量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夜间出没于城市景观中的食叶害虫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既能满足构建林鸟类栖息地需求,同时也能引诱周边食叶害虫作为鸟类食物的生态环保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

3、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食叶害虫诱集及鸟类栖息地营造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通过将多种不同类型的装置组合在一起,可以更全面地对食叶害虫进行捕捉并增加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多样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食叶害虫诱集及鸟类栖息地营造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既能满足构建林鸟类栖息地需求,同时也能引诱周边食叶害虫作为鸟类食物的生态环保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食叶害虫

4、1)选择合适的景观营造区域,所述景观营造区域能满足水源需求,也有密度不低于70%的绿化率,周边绿化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

5、2)根据原有景观环境进行鸟类栖息地营造,小品材质选用自然材质,周边植物选用本地乡土植物,并适度种植十字花科、蔷薇科和豆科植物;

6、3)利用自然材质物件与水源结合构建适宜林鸟使用的水景景观小品;

7、4)保证水体适度滴落,周边设置适宜鸟类抓握的设施;

8、5)选择合适的小型装置作为载体,布置并安装光源、性引剂和寄主植物等设备;

9、6)定期无害化清除食叶害虫。

10、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适宜鸟类抓握的设施包括树枝。

11、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小型装置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且具有吸引夜间昆虫的特点,造型与景观相结合。

12、进一步地,所述小型装置通过可伸缩套杆固定于地面上,可伸缩套杆另一端固定有固体食料喂食盘,所述喂食盘上方固定有小型装置主体,所述主体包括镂空格窗、四面空圆窗,顶部盖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下方固定有led诱捕灯和可活动绳索,所述可活动绳索另一端连接有镂空诱捕剂笼;所述固体食料喂食盘四周设置有横空隔断,所述横空隔断外侧设置有停靠护栏,所述停靠护栏为圆柱状,直径为1-1.5cm。

13、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性引剂的种类根据区域危害调查确认而定,包括转性的雌雄成虫激素制剂。

14、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光源选自红光灯、黑光灯以及紫外线中的一种或多种,并通过时间控制器将光源的开关时间设置为日出前后各一小时左右,确保对食叶害虫的有效诱集。

15、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寄主植物的品种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经济实惠的原则来确定,包括十字花科、豆科和蔷薇科等作物;所述寄主植物结合景观设计按一定比例分布在小型的装置周边,以保证食叶害虫在捕获后能被及时发现和清除。

16、进一步地,所述寄主植物包括十字花科的蔬菜、豆类的种子以及蔷薇科等有效吸引昆虫的植物,依据景观设计的需求,种植在小型装置周边。

17、进一步地,所述寄主植物与小型装置之间间隔距离为5-8cm。

18、进一步地,所述景观小品的外围种植高大的乔木和灌木,并增加多花多果的植物,形成自然生态圈,为鸟类提供更好的栖息场所。

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20、1、本专利技术建造的亲鸟景观小品可以为周边林鸟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可以吸引周边鸟类驻留,有利于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1、2、鸟类的增多有利于防治城市景观中的虫害,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22、3、食叶害虫诱集设备装置美观、科学,能与景观融合有利于鸟类栖息地景观小品的营建;

23、4、通过食叶害虫的捕获和寄主植物配置可以有效减少区域内的危害程度并提高生态多样性;

24、5、利用光诱成虫、性诱雄虫以及食诱幼虫等方法能够有效地吸引食叶害虫并进行无公害清除处理;

25、6、定期清理捕获的食叶害虫以保持其诱集的效果,同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食叶害虫诱集及鸟类栖息地营造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适宜鸟类抓握的设施包括树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小型装置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且具有吸引夜间昆虫的特点,造型与景观相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装置通过可伸缩套杆固定于地面上,可伸缩套杆另一端固定有固体食料喂食盘,所述喂食盘上方固定有小型装置主体,所述主体包括镂空格窗、四面空圆窗,顶部盖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下方固定有LED诱捕灯和可活动绳索,所述可活动绳索另一端连接有镂空诱捕剂笼;所述固体食料喂食盘四周设置有横空隔断,所述横空隔断外侧设置有停靠护栏,所述停靠护栏为圆柱状,直径为1-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性引剂的种类根据区域危害调查确认而定,包括转性的雌雄成虫激素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寄主植物的品种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经济实惠的原则来确定,包括十字花科、豆科和蔷薇科等作物;所述寄主植物结合景观设计按一定比例分布在小型的装置周边,以保证食叶害虫在捕获后能被及时发现和清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植物包括十字花科的蔬菜、豆类的种子以及蔷薇科等有效吸引昆虫的植物,依据景观设计的需求,种植在小型装置周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植物与小型装置之间间隔距离为5-8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小品的外围种植高大的乔木和灌木,并增加多花多果的植物,形成自然生态圈,为鸟类提供更好的栖息场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食叶害虫诱集及鸟类栖息地营造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适宜鸟类抓握的设施包括树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小型装置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且具有吸引夜间昆虫的特点,造型与景观相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装置通过可伸缩套杆固定于地面上,可伸缩套杆另一端固定有固体食料喂食盘,所述喂食盘上方固定有小型装置主体,所述主体包括镂空格窗、四面空圆窗,顶部盖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下方固定有led诱捕灯和可活动绳索,所述可活动绳索另一端连接有镂空诱捕剂笼;所述固体食料喂食盘四周设置有横空隔断,所述横空隔断外侧设置有停靠护栏,所述停靠护栏为圆柱状,直径为1-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性引剂的种类根据区域危害调查确认而定,包括转性的雌雄成虫激素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薇,胡青云,杨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知识

一种基于食叶害虫诱集及鸟类栖息地营造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技术
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植物群落构建模式研究
城市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构建实践与方法研究
再生性生态鸟类栖息地的环境营造规划探析——以安徽淮北化家湖水库为例
基于引鸟和护鸟的城市绿地植物景观营造
林草科普|基于引鸟和护鸟的城市绿地植物景观营造
雁归巢——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城市滨水公园规划设计
上海南汇东滩鸟类栖息地营造工程的生境评价
基于湿地鸟类栖息地营造的体验式景观规划设计
鸟类栖息地营建研究与实践——以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网址: 一种基于食叶害虫诱集及鸟类栖息地营造的景观小品构建方法技术 https://m.mcbbbk.com/newsview97506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营造鸟类栖息地环境 格尔木这样做
下一篇: DB11∕T 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