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22种陆生脊椎动物首纳入!北京新版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来了

22种陆生脊椎动物首纳入!北京新版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来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朱松梅

  时隔15年,本市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再修订。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日前发布的新版《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共纳入野生动物150种。其中,大足鼠耳蝠、北京宽耳蝠等22种陆生脊椎动物被首次纳入。

  

  名录时隔15年再调整

  新版名录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和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日前联合发布,共收录野生动物150种。其中陆生脊椎动物125种、水生脊椎动物14种、昆虫11种。脊椎动物包括了兽类13种,鸟类99种,爬行类10种,两栖类3种,鱼类14种。

  本市上一次调整野生动物保护名录是在2008年。

  “这些年,北京的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野生动物栖息地明显增多,保护力度不断增强,市民的保护意识也在提高。”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介绍,自上次调整名录后,本市又发现了一些野生动物。此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也在2021年进行了调整,市级名录必然要进行调整和衔接。

  家燕雨燕纳入名录

  北京地区较珍稀的寿带、黄腹山雀、山噪鹛等鸟类,隐纹花松鼠、锡嘴雀、黑尾蜡嘴雀等常被当作宠物饲养的野生动物,以及普通雨燕、家燕、金腰燕等群众较喜爱且美好寓意的野生动物,都被纳入了名录。

  “《名录》修订遵循珍稀性、典型性的原则,注重突出北京特色。”张志明说,比如小鸊鷉、普通翠鸟,它们的数量虽然不是特别稀少,但却对水质和环境很挑剔,是很重要的指示物种。“《名录》纳入小鸊鷉、普通翠鸟,凸显了对物种和栖息地的整体保护思路。”


  为进一步加大保护范围,有22种陆生脊椎动物首次纳入《名录》之中,包括大足鼠耳蝠、北京宽耳蝠、香鼬、金眶鸻、黑头剑蛇、刘氏链蛇、黑背链蛇等。

  同时,《名录》还将中华细鲫、瓦氏雅罗鱼、东方薄鳅等14种鱼类,以及北京大蜓、郑氏筏蚊猎蝽、东方巨齿蛉、苏氏步甲、皮氏小刀锹、穆平丽花金龟、圣蜣螂、红珠绢蝶、小红珠绢蝶、中华蜜蜂、北京条蜂等11种昆虫纳入《名录》,进一步完善了全市野生动物物种保护体系。

  不再划分保护级别

  2008年,本市开始实行《北京市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北京市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此次调整后,为何不再划分保护级别?

  张志明介绍,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规定,对野生动物保护一般表述为“国家重点”和“非国家重点”。为了更有利于对接上位法规、开展相关工作,此次发布的《名录》也进行了响应的调整优化,不再划分保护级别。

  很多野生动物被调整出了《名录》。具体来说,狼、赤狐、貉、豹猫、黑颈鸊鷉、鸿雁、花脸鸭、小白额雁等27种陆生野生动物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本次不再纳入《名录》。对92种已经纳入“三有”名录的野生动物,因与《名录》保护级别相同,所以也不再纳入。

  新版《名录》发布后,将成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的重要配套文件,为全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执法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知识

22种陆生脊椎动物首纳入!北京新版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来了
150种野生动物纳入北京市重点保护名录
《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发布 150种野生动物突出北京特色
新版《湖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发布
我国发布首批789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发布 “四大笼养鸟”成保护动物
野生动物在北京:如何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网”?
画眉鸟升级成“国保” 贵州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已增至196种
贵州野生动物物种数量全国第三!
今年宁波共有600多只陆生野生动物得到救助

网址: 22种陆生脊椎动物首纳入!北京新版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来了 https://m.mcbbbk.com/newsview98302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三索锦蛇能吃吗?
下一篇: 菜花蛇是保护动物吗(菜花蛇学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