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成因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重要目标之一。生态假说在解释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的成因上受到广泛关注。该文基于100km×100km空间分辨率研究中国蛇类物种丰富度的地理分布格局,并结合生态假说探讨影响蛇类分布格局的因素。该研究采用主轴邻距法获得基于特征值的空域数据,并同生态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蛇类物种丰富度在经、纬度上呈现多峰分布格局,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位于东洋界亚热带、热带,丰富度较低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方草原荒漠、黄淮平原、两湖平原及鄱阳湖平原等;(2)多元回归分析能解释56.5%的蛇类物种丰富度变化,分析得出蛇类物种丰富度格局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归一化植被指数、最冷季降水量和年温差。(3)模型选择结果显示,在多元回归分析中,P<0.05的变量(归一化植被指数、最冷季降水量和年温差)组成的模型是解释蛇类物种丰富度格局的最优模型。这说明蛇类物种丰富度格局是由不同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中国蛇类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成因研究的复杂性,该文提出在进一步研究中,需重视各假说中影响因子的选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蛇类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进行综合分析。 (共11页)
相关知识
中国鸟类物种丰富度的地理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中国森林鸟类繁殖季和越冬季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昆明地区冬季鸟类的生态分布
中国鸟类地理格局和生态适应
中国最新最完整蛇类特征数据集出炉
生态地理
探秘蛇类世界:5本必读的蛇类科普图书推荐
蛇类物种多样性研究取得新进展—论文—科学网
蛇类物种多样性研究取得新进展—新闻—科学网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网址: 中国蛇类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https://m.mcbbbk.com/newsview985371.html
上一篇: 养狗用品推荐 |
下一篇: 暗示了什么?云南发现毒蛇新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