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特医不“特”②|特医食品与药品、保健食品、普通食品的区别是什么?

特医不“特”②|特医食品与药品、保健食品、普通食品的区别是什么?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并不是奶粉,也不能代替食品,不要误导消费者。” 在上篇文章中,有位读者留言评论道。有很多母婴朋友也在问,之前没有深度接触过,特医食品到底是什么? 不是药品,为什么带有“医学用途”的字样? 不是奶粉或保健品,为什么又有配方之说? 不是普通食品,为什么又是以“食品”来命名的? 特医食品的由来先来溯源一下特医食品。 其实,特医食品最早起源于航天食品。

在太空里,宇航员会面临不能正常饮食和排出粪便的问题,需要研制适合宇航员食用的食物,帮助宇航员保持和恢复机体功能的营养治疗,甚至完全替代日常饮食的对营养成分的严格要求。 后来,研究者也将这些研发应用于临床上,主要针对有严重分解代谢、但肠胃功能正常的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比肠外营养支持方式,特医食品属于经消化道饮食,符合人体生理需求,使用更安全、方便,通过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临床并发症和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我国婴幼儿特医食品起步晚,至今才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 2010年,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界定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概念与分类。

2013年,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再次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界定了非婴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下文简称非婴儿特医食品)的概念与分类。 这两则通则主要借鉴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与欧盟对于特医食品的概念,并依据我国的产品现状进行了修改,强调了特医食品属于为了满足疾病人群的营养需求的“食品”,以避免与药品的治疗功能相混淆。 与药品、保健食品、其他普通食品的区别整体来说,特医食品介于保健食品和药品之间。亿欧推出的《2020年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行业研究报告》中,详细阐述了特医食品与药品、保健食品、其他普通食品的区别,主要是从定义、作用、适用人群、注册批号、购买需求几方面来解析。一起来看下。

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特医食品是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其他普通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作用药品: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特医食品:不具备保健功能,强调能量提供和营养支持;保健食品:用于调节人体某些机能,可以声称有某些保健功能,但必须是在保健功能目录之内;其他普通食品:用于能量提供和营养支持; 适用人群药品:适用于患有疾病或生理机能受损的人群;特医食品:适用于0~12月龄的婴儿以及1岁以上患有特殊疾病、对营养素有特别需求的人群;

保健食品:适宜与不宜食用人群因保健食品种类而不同,但需要在标签和说明书中载明;其他普通食品:适用于所有人群; 注册批号

药品: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特医食品:国食注字TY+4位年号+4位顺序号;保健食品:国食健字G/J+4位年号+4位顺序号;其他普通食品:国食注字(非TY)或无批准文号; 购买需求

药品:处方药品需要医生处方购买。

特医食品:需要医生处方或医嘱购买,或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购买。保健食品:无要求。其他普通食品:无要求。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特医食品特殊在哪?一文带你深入了解特医食品
特医食品:机遇和挑战并存
特医食品,解决 “吃”与“医” 的问题
特医食品原料知多少
特医食品:瞄准需求,狙击痛点
提高特医食品安全性可及性
浅谈“冷知识”特医食品
食安科普丨特医食品“特”在哪里?
提高特医食品安全性可及性(微观)
特医食品标识指南出台 行业发展更加规范

网址: 特医不“特”②|特医食品与药品、保健食品、普通食品的区别是什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01289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特医食品之“全营养配方食品”简介
下一篇: 特医食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