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本报记者 王方
9月28日是第九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共同行动消除狂犬病”。早在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中,首次明确了八年控制狂犬病的实施目标。
“这对限期消除狂犬病威胁,和谐健康环境,提升国民士气,实现我国消除第二个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日,在就如何保障狂犬病防控工作、实现我国消除狂犬病目标等问题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宠物疫病防控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崔尚金说道。
狂犬疫苗防控
狂犬病是人与动物共患、严重威胁人民生命的传染病,且目前在医学上的定义是无药可治的,令人生畏。
事实上,从我国1950~2012年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分析,每年报告狂犬病的死亡人数均在几百至几千例,一直处于波动状态。20世纪80年代报告年度狂犬病死亡人数最高峰超过7000例,2012年报告狂犬病死亡人数仍达1300余例,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综合各国和地区性消除狂犬病的实践证明,保证疫苗质量和免疫注射密度是消除狂犬病的关键。”崔尚金说道。
“从我国多年来的狂犬病防控措施看,重疫区以杀犬控制疫情;城市以限制养犬,结合使用进口狂犬病灭活疫苗控制疫情;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以统一采购狂犬病弱毒疫苗,一年两次注射控制疫情。”他说。
但崔尚金根据有关研究报道分析发现,以杀犬、限制养犬控制狂犬病的形式,已不适应国际社会和谐发展趋势。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国内兽药企业生产的动物狂犬病疫苗,在产品质量、安全和效力保护方面与国际先进产品存在较大差距。这造成了部分城市养犬者抵制国产苗,选择进口苗,农区养犬者因经费和认识问题,逃避注射疫苗,导致防控范围和免疫效果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在此背景下,借助《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适时修订狂犬病防控措施,正当时机。
为此,他建议农业部尽快明确研发生产动物狂犬病高效灭活疫苗,引导质量保证,包括我国近年来研制生产的国际领先犬用狂犬病灭活苗推广,研究制订防控效果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标示和信息服务专业防控措施,以争取分步分区域地净化该病,为按期实现我国消除狂犬病目标作出努力。
疫情鉴定与信息平台
“20世纪90年代前,农区饲养有大量看家护院犬,一旦发现狂犬病人,政府将组织警力大范围杀犬,但2~3年后养犬数量又恢复,无人掌握养犬动态;在重点城市的城区,为控制狂犬病发生,多以公安部门牵头,实行禁养或限养犬只政策。”崔尚金告诉记者。
多年来,在农区由县乡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员和村级防疫员、城市由小动物诊疗机构执业兽医负责,从科普宣传、组织动员、在注册登记、注苗免疫、现场检查,以及血清学监测报告等系统化艰苦工作,来推动狂犬病的控制。
经过调研发现,由于病原监测和病理确诊能力的缺位,导致人间狂犬病死亡报告后,逆向调查疫情,致使兽医主导部门一直处于尴尬地位。而科学证明,狂犬病传播与流行具有条件限定独特性,有效掌握疫病发生发展动态是消除狂犬病的首要基础。
为此,他建议,要从源头及时发现感染病犬,实现防控工作主动局面。农业部应及早制定犬类病原学监测和病理学确诊规范标准及疫情快速报告制度,规划指定区域性病理实验室及专业人员资格培训,做到准确掌握疫情动态,实现科学指导狂犬病的防控部署。
崔尚金表示,“狂犬病的传播特性、发病机理、防控要点远未达到众人所知、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力度局面。”可以称得上是“被动”防疫,也导致防控计划难以落实、防控缺位现象严重、防控效果难以保证的现状。
他认为,及时准确通报区域性疫情动态,普及狂犬病危害与防控知识,强化领养犬猫主人和单位,主动配合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法定责任意识以及周边群众参与监管的氛围是消除狂犬病的保障基础。
他也建议,农业部设立动物狂犬病科普与防控信息平台,同时牵头成立由农业、公安、卫生、林业、教育、宣传和科研等系统专家组成的指导委员会,负责普及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通报疫情动态和典型经验,协调技术问题和实施进度,全面指导我国狂犬病的消除进程。
小动物管理现状
“美、欧、日、韩,以及我国的港澳台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已实现了人间不发生狂犬病的危害。事实证明,狂犬病是一种可局域消除的烈性传染病,而我国大陆的狂犬病近年来仍处于流行态势,这与我国当前的综合国力产生了差距。”崔尚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据2013年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养犬数量已超过1.3亿条,猫的数量超过0.8亿只。其中,以农区看家护院杂食犬和无家庭管理的户外流浪猫总量占据主要比例;城区作为宠物领养、专喂宠物食品犬约占总量的20%,宠物猫约占总量的7%,且城市宠物犬和宠物猫的小动物领养数量正在快速扩增。同时,小动物诊疗服务机构应运而生,据2013年调查统计,全国城镇能够开展小动物诊疗服务的医院和诊所已有1.13万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规模化、养殖化模式的调整和科学防疫观念的提高,开始产生了兽医临床与疫病预防相结合的综合兽医执业人员,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城市养犬禁令解除,宠物犬和猫的领养量快速扩大,形成了‘城市宠物热’这一新的特征、新的群体。”崔尚金说。
与此同时,他指出,一直以来,我国农业部门对食用和经济动物具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但作为小动物管理,管理模式处于多元化状态,且在大部分区域处于无序领养、无机构注册、无制度规范的另类真空领域。
“从科学角度讲,制定全国小动物服务管理机制,实时掌握小动物发展与分布信息,正当其时,应当列为目前首要核心基础工作之一。”崔尚金认为。
他建议农业部牵头起草一部我国的小动物健康管理条例,明确家庭或单位饲养小动物的范围和定义、领养和处置约定、法律责任和义务定位,以农区村委会和城市住宅小区管委会的服务职责为基础,乡镇和街道政府部门、区县兽医卫生主管机构或受托的动物疫病防控服务组织的层次分工与职责,以至省市信息管理、监督指导、统筹协调等权限。
《中国科学报》 (2015-10-28 第6版 科研)
相关知识
科学网—遏制狂犬病须加强小动物管理
科学网—重视狂犬病
科学网—233.驯鹿狂犬病灭活疫苗的长期体液免疫原性、安全性和保护效果
科学网—20 关于狂犬病,公众的常见问题解答,9月28日狂犬病日专辑
大力推进规范养犬,加强狂犬病防控,保障和谐社会创建
关于加强校园内宠物管理、禁止种菜饲养家禽家畜的通知
第23期:关于加强宠物饲养管理的建议
招远市政府 社会建设 第108号:关于“加强市区宠物狗管理”提案的答复
关于进一步加强犬只管理促进宠物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小动物
网址: 科学网—遏制狂犬病须加强小动物管理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02175.html
上一篇: 萌系外表下的残忍杀手,猫咪一年要 |
下一篇: 宠物热毒喘咳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