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部沿海的盐城市,拥有582公里的海岸线,广袤的滩涂湿地孕育了一处独特的世界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2019年7月,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4项世界遗产,也是我国第一块潮间带湿地世界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世界自然遗产空白。
黄(渤) 海 候鸟栖息地涵盖了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台条子泥湿地等区域,总面积26万多公顷。这片世界自然遗产地,位于候鸟迁飞的主要通道上。每年,数百万迁徙候鸟在此停歇、换羽和越冬,在跨国迁徙候鸟保护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2022年,这里记录到鸟类436种,约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0%。丹顶鹤、麋鹿、勺嘴鹬在当地被亲切地叫做“吉祥三宝”。
在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精灵”麋鹿是如何生活、度夏的呢?
总台记者 徐大为:在大丰麋鹿保护区,满眼都是成片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在野外就能和麋鹿不期而遇。所以这片生态湿地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麋鹿等野生动物的家园,它们也是湿地的主人。
大丰麋鹿保护区的中华麋鹿园,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麋鹿、壮大麋鹿种群数量而精心打造的园区。这里与野外环境接近,有浅水区、深水区、草地、树木等,麋鹿可以在这里休憩、觅食、繁衍后代。
相比野外的环境,这里的树木密度和个头都要大一些。每年“鹿王争霸”时,雄鹿可以通过树干把鹿角打磨得更锋利,从而提升战斗力,很多树上都有鹿角磨过的痕迹。
麋鹿的头像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巴像驴 ,也被称为“四不像”。从外形看,头上长角的是雄鹿,没有长角的是雌鹿,体型较小的是今年新出生的小鹿。
1986年,保护区迎来首批39头麋鹿,现在,经过精心保护,麋鹿数量逐步增加,整个保护区麋鹿数量在今年刚刚结束的繁殖季,数量再次创新高,种群数量达到7840头,这里也是全球最大的麋鹿种群。
眼下,麋鹿种群已进入繁殖季,它们将在这里继续繁衍后代,我们也共同期待,在这一片绿色湿地,麋鹿的种群数量不断壮大。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还生活着另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每年迁徙到这里的丹顶鹤数量达到600余只。不仅如此,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承担着丹顶鹤野化放归和救护繁育的工作。就在这两天,保护区传来喜讯,又一只人工孵育的丹顶鹤幼鸟顺利破壳,这是保护区今年人工孵育出的第55只丹顶鹤宝宝,创下历年保护区人工孵育丹顶鹤数量新高。
刚出壳的丹顶鹤宝宝浑身毛茸茸,毛色为黄褐色,乍一看像只小鸭子,但嘴巴细尖,双腿较长。由于还不能长时间站立,小鹤宝宝紧紧依偎在保温箱里,萌萌的样子很有趣。目前,这只丹顶鹤宝宝身体状态良好,不久之后就可以自己啄食、喝水了。人工孵育的丹顶鹤宝宝,在经历31天的胚胎发育和12至48个小时的破壳过程后,还需要在保温箱里经过5天以上的保育,和将近3个月的人工育雏,才能完成整个育雏期。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研究中心主任 陈卫华:我们保护区丹顶鹤的繁殖主要采用亲鸟孵化、人工育雏的方式进行。比如天气不好或者丹顶鹤弃孵的情况下,我们把卵取回来进行人工孵化,对丹顶鹤卵的人工孵化主要是保证它的温度和湿度,适时进行翻卵和凉卵。
今年,保护区已人工孵育了55只幼鹤,孵育数量创新高。自1986年保护区开启人工孵育丹顶鹤以来,已逐步摸索建立起一套成熟的丹顶鹤人工饲养繁殖技术体系,繁殖成活率得以提升。目前,保护区内人工繁育的丹顶鹤数量已达247只。
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位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核心区域,常年有超过400种候鸟来此停歇觅食,是鸟类迁徙的超级中转站。入夏以来,有些鸟类已经不满足于在此歇脚,而是在这里繁殖育雏、安家落户了。
这个季节,对于条子泥湿地来说是鸟类迁徙的空档期。虽然不是迁徙季,但广阔的湿地滩涂也处处能看到鸟类的身影。生态摄影师李东明经常来这里观鸟拍鸟。今年,他在拍鸟“淡季”也有新收获。
生态摄影师 李东明:刚才看了将近半小时,滩上留在这里度夏的有半蹼鹬、小青脚鹬,勺嘴鹬,这里还有黑尾塍鹬、斑尾塍鹬,它是从繁殖地迁徙过来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已经连续两年在条子泥繁殖育雏了,今年出生了三个宝宝,去年是两个。
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来这里的珍稀鸟类种群数量屡创新高。濒危物种小青脚鹬最近一次被观测到1221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今年首次记录到121只,为近年最多;火烈鸟连续8年飞抵条子泥湿地越冬,数量由最初的1只增加至11只。
东台条子泥湿地管理员 姜文魁:这几年现身条子泥的珍稀鸟类越来越多,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主要得益于我们不断加大湿地修复保护力度,加强候鸟迁飞区保护协同,开展湿地底栖生物研究。近年来条子泥湿地修复总面积达3.6万亩,治理互花米草约1.2万亩,使条子泥这座鸟类“国际机场”容量更大,也更加宜居了。
相关知识
大河之洲·生态丨鸟类国际机场里,听371种鸟的声音
火爆!这座鸟类“国际机场”客流量即将登顶
让学生们走入大自然实景课堂——《鸟类的家园》科普课程进校园宣教实践活动在翠湖湿地公园开展
“湿地鸟类:与人类共存的精灵” | 中科馆大讲堂《知识就是力量》系列讲座
三百多种鸟类的家园,郑州要建万亩鸟类栖息地保护区
天津湿地 鸟类天堂
生态环境向好 多种鸟类频来
大山包湿地:“高原精灵”黑颈鹤的家
守护蓝天精灵 共享美好家园 | 鸣翠湖第十六届爱鸟周活动开始啦!
湿地保护留住野生鸟类
网址: “湿地精灵”的家园、鸟类迁徙的“国际机场”……多种珍稀动物来这里安家啦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026452.html
上一篇: 今春过境候鸟逾55万 天津候鸟栖 |
下一篇: 关于蛇岛老铁山,你不知道的事 |